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后肠瘘治疗时机及治疗方式的合理选择,以寻求最佳治疗途径。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胃肠手术后发生肠瘘的患者42例,对其临床治疗时机、治疗方式的选择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小肠瘘患者,均行早期手术干预,16例行肠切除肠吻合术治疗,15例治愈。死亡1例,另外4例延长自愈。2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16例行保守治疗,12例自行愈合,另8例6个月后行确定性手术治疗后治愈6例。结论对于小肠瘘,行早期肠切除肠吻合术并加腹腔冲洗、引流术治疗安全有效,且病程短;对于结直肠瘘,应先行保守治疗,重视腹腔引流,可有效提高自愈率。  相似文献   

2.
王秀芬 《医学信息》2010,23(2):474-475
2009年6月至2009年8月,我科共收治3例创伤性连枷胸的患者,3例均治愈出院,未发生严重肺部感染、胃肠胀气及皮肤压疮等。总结分析护理重点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呼吸机治疗期间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以及合理的营养支持,可提高连枷胸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余维 《医学信息》2010,23(15):2996-2997
目的总结外伤性肠穿孔的诊治方法及经验。方法对我院2002年5月~2006年1月40例外伤性肠穿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均进行剖腹探查,36例肠穿孔一期修补术,2例行肠部分切除吻合术,2例行肠吻合外置。术后一期愈合38例,1例发生肠瘘,1例发生切口感染,无死亡病例及腹腔脓肿发生。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正确的手术方式、有效的胃肠减压腹腔引流、术后早期应用抗生素、静脉营养药物,是影响肠穿孔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0年至2002年收治的38例胰腺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治愈,6例死亡,病死率15.8%,其中3例死于严重多发伤。发生胰瘘、肠瘘在内的各类并发症8例。结论 胰腺损伤早期诊断困难,应保持警觉,综合判断。按损伤类型及胰腺损伤情况,选择适当的术式,以提高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外伤性肠穿孔的诊治方法及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2年5月~2006年1月40例外伤性肠穿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均进行剖腹探查,36例肠穿孔一期修补术,2例行肠部分切除吻合术,2例行肠吻合外置.术后一期愈合38例,1例发生肠瘘,1例发生切口感染,无死亡病例及腹腔脓肿发生.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正确的手术方式、有效的胃肠减压腹腔引流、术后早期应用抗生素、静脉营养药物,是影响肠穿孔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期英国外科学杂志主要论述小肠硬阻施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后5d发生肠瘘的问题。对于这一众所周知的问题,纽约医学研究院Schein教授认为,对于肠梗阻行肠切除肠吻合或肠切开术后引起的肠外瘘,其治疗首先应采取保守治疗。然而,情况并非都如此,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应视患者的病情而定。肠瘘患者有以下情况可试行保守治疗:1无腹膜炎表现;2X线摄片或其它检查未发现腹腔脓肿;3肠瘘原因明确,部位确定而不需手术可自行愈合者。而发生以下情况则需行剖腹探查术:1有明显的腹膜炎表现;2腹腔脓肿导致全身中毒症状或脓毒血症明显;3发生明显的膈下症状;4小肠手…  相似文献   

7.
卢秋成  谭景初  胡伟 《医学信息》2009,22(7):1354-1354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胃癌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8年12月手术治疗老年胃癌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并发症共发生20例,其中肺部感染6例,切口感染3例,腹腔感染2例,胸腔积液2例,心律失常2例,心功能不全1例;吻合口瘿2例,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肿瘤晚期衰竭死亡1例,其余均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 老年胃癌手术治疗在确定合理治疗方案的同时,处理好伴有疾病和降低并发症是提高治愈或好转率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痛苦轻,对腹腔脏器干扰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腹腔镜手术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胃肠道反应、伤口疼痛、术后出血、胆瘘等.本科收治1例腹腔镜手术后因并发胆瘘又开腹解除并发症者,经治疗与护理后患者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粘蛋白域蛋白-4(TIM-4)、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联合检测对胃肠手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在本院进行胃肠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67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感染组),根据治疗结局分为治疗好转组(42例)与治疗未好转组(25例);选择同期进行胃肠手术后无感染患者70例作为无感染组。分别于胃肠手术后24 h(T1)、出现肺部感染时(T2)、肺部感染后48 h(T3)检测患者血清PCT、TIM-4、sTREM-1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CT、TIM-4、sTREM-1对胃肠手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无感染组与感染组患者年龄、性别、BMI、吸烟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合并肺气肿、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卧床时间与留置胃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术后24 h血清PCT、TIM-4、sTREM-1水平明显高于无感染组(P<0.05);血清PCT、TIM-4、sTREM-1联合诊断胃肠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1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 18例均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肠外营养等支持疗法,平均治愈时间为17 d,1例因"切口裂开"再手术并发小肠瘘.结论 术后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5~7 d,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体征,多由小肠无菌性炎症致广泛肠粘连引起,多数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可治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用不同术式治疗不同类型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168例不同类型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9个月~3年.结果 本组168例患者中,116例低位肛瘘采用瘘道剔除加Ⅰ期缝合治疗,52例高位肛瘘采用外切内挂法治疗.结论 低位肛瘘行瘘道剔除加Ⅰ期缝合可缩短治疗时间,无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高位肛瘘外切内挂创面愈合时间短,术后疤痕小,复发率低,可最大限度地保护肛门的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传统腹股沟切口手术治疗低位腹腔型隐睾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收治的小儿低位腹腔型隐睾116例(127侧)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8个月~7岁[(2.74±1.89)岁];右侧57例,左侧48例,双侧11例。116例患儿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手术组、腹腔镜组,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腹腔镜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术中发现13例合并对侧鞘状突未闭(19.40%),同时行对侧鞘状突高位结扎;单侧手术时间(53.62±4.44)min,术中出血量(6.57±1.05)mL;双侧手术时间(75.22±4.11)min,术中出血量(7.86±0.35)mL。所有患儿切口一期愈合,无明显手术瘢痕;术后阴囊血肿1例,予相应处理后好转。本组患儿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儿睾丸发育良好,无睾丸回缩或萎缩,无腹股沟疝及鞘膜积液发生。(2)传统手术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手术时间(44.32±3.22)min,术中出血量(8.50±1.50)mL;双侧手术时间(68.70±5.16)min,术中出血量(10.23±0.71)mL。术后切口感染2例,阴囊血肿8例,均予相应处理后好转。患儿术后均获随访3~24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期间2例睾丸回缩至腹股沟区,2例睾丸萎缩,余病例睾丸血供良好,无睾丸萎缩或回缩;2例患儿因对侧新发腹股沟疝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组,但手术时间长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低位腹腔型隐睾,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切口美观等特点,术后睾丸回缩、睾丸萎缩等严重并发症减少,可作为手术治疗小儿低位腹腔型隐睾的常规术式。  相似文献   

13.
全胃肠外营养(简称TPN)是一种支持疗法,是近20年来发展的一种能起到“人工胃肠”作用的重要治疗措施。近年来,它广泛应用于肝肾疾病、肠道疾病、肿瘤、手术前后等,取得良好效果。用于肠外瘘的治疗,使其死亡率明显下降,治愈率有所提高。现就高位肠瘘应用于TPN治疗而取得瘘口自愈的临床护理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例1.男31岁,在当地医院做胃大部切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手术病人术后早期适量饮水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小眉 《医学信息》2009,22(8):1539-1540
目的 观察早期适量饮水对胃肠道手术后胃肠减压期间病人的影响.方法 103例行手术治疗和术后胃肠减压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1例)给予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52例)在常规口腔护理的基础上.术后6 h开始每3 h少量饮水1次.结果 对照组发生口唇干裂45例、口腔炎16例、咽部感染12例、早期呃逆16例、胃肠蠕动恢复时间(27.96±4.77)h,而观察组分别为8例、4例、4例、7例、(20.58±4.61)h,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0.05).结论 术后胃肠减压病人早期适量饮水可有效防止口唇干裂、口咽部感染和早期呃逆,促进胃肠蠕动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在直接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DR)引导下应用肠梗阻导管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进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修补术后并发胃十二指肠瘘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包括常规保守治疗和DR引导下置入肠梗阻导管联合肠内肠外营养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降钙素原相关感染指标下降至正常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白蛋白水平、胃肠瘘愈合时间、腹腔引流量、并发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等。结果:25例胃十二指肠瘘患者均治愈,非手术治疗治愈22人,早期辅助性手术3人。12例患者采用置入肠梗阻导管联合肠内肠外营养治疗,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相关感染指标下降至正常的时间分别为(3.3±1.1)、(5.1±0.8)、(4.3±1.0)d,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1±0.7)d,白蛋白水平住院期间平均为(35.2±3.0)g/L,腹腔引流量为(182±20)m L/d,胃肠瘘愈合时间为(10.3±1.5)d,上述指标优于常规保守治疗。长期随访显示远期并发症两组无差异。结论:DR引导下置入肠梗阻导管联合肠内肠外营养对腹腔镜胃十二指肠修补术后瘘治疗效果较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闭合性小肠破裂24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岚  董国海  李桐 《医学信息》2006,19(2):329-329
目的 探讨闭合性小肠破裂的诊断与治疗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闭合性小肠破裂患者诊断与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并发切口感染3例,腹腔脓肿1例,感染性休克2例;治愈23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对闭合性腹部损伤致小肠破裂,早期诊断颇为重要,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治疗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正确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7.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67例EPISBO的临床资料.结果 有64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3例经非手术治疗5~7 d后中转手术,2例治愈,1例发生肠瘘后死亡.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好发于腹腔污染重或创伤大的腹部手术,多发生于术后3周以内,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CT检查,应先采取非手术治疗,要严格掌握再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8.
探讨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的临床经验. 分析了63例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的方法和治疗效果. 12例保守治疗治愈,51例手术保脾的患者无一例切口感染,无腹腔内感染,切口一期愈合. 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保脾治疗.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的临床经验。分析了63例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的方法和治疗效果。12例保守治疗治愈,51例手术保脾的患者无一例切口感染,无腹腔内感染,切口一期愈合,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保脾治疗。  相似文献   

20.
曾传彪  吕文学  李桐 《医学信息》2009,22(7):1281-1283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2例.结果 22例患者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及使用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综合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 早期炎性肠梗阻宜采用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