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改进第一骶椎椎弓根螺钉进入法的解剖学研究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改进S1椎弓根螺钉的进入方法。方法 选取20具完整成人骶骨标本,测量S1下列指标:椎弓根尾偏角、椎弓根高度、椎弓根后投影、螺钉通道长度(LSP)及螺钉通道(SP)内偏角。同时观察椎弓根横断面、矢状面及骶骨冀轴线面骨小梁的分布情况。在测定的基础上,确定改进进钉点及其角度。临床应用53例,男21例,女32例;年龄25~65岁,平均44.4岁。按Meyerding分度方法,Ⅰ度21例,Ⅱ度27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Jackson骶骨内置棒行腰骶部内固定的安全性,并将其用于治疗腰骶椎滑脱患者。方法在经S1、S2神经孔的CT扫描层面上测量80名志愿者的骶骨侧块横径和侧块后外侧径,以及髂骨对能骨后外侧都可能提供的支撑覆盖。应用该内固定技术治疗腰骶椎滑脱患者12例,滑脱百分率平均为34%。结果最小骶骨侧块横径和后外侧径分别为14.8mm和10.9mm,均明显大于Jackson骶骨棒的直径7.0mm,并且74.6%的受试者有良好的髂骨对骶骨后外侧提供的支撑覆盖。本组滑脱病例手术复位率平均72%,术后2周无外固定练习下床活动。随访6~24个月,患者腰腿痛消失,植骨呈骨性融合,无复位丢失,无断钉、断棒或内固定松动。结论Jackson骶骨棒内固定是安全可行的,对腰骶部滑脱可良好复位,术后无需卧床或外固定,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下颈椎椎弓根内固定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54,自引:2,他引:54  
目的:为椎弓根螺钉在颈椎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介绍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用游标卡尺和X线摄片测量方法,对54具成人颈椎干燥标本C3~C7椎弓根的高度、宽度、长度、进钉点定位及椎弓根轴线的角度等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颈椎椎弓根可以接受螺钉内固定;进钉点定位在C3~C6位于关节突背面外上象限的中点,C7位于关节突中垂线接近上关节面的下缘;进钉方向平行于椎体的上终板,与矢状线的夹角在C3~C6为40°~45°,C7为30°~40°。应用椎弓根螺钉钢板治疗颈椎损伤、肿瘤19例,无颈髓、神经根及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18例获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固定节段稳定,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临床疗效满意。结论:颈椎椎弓根内固定,固定坚强,手术后可以摆脱外固定,方便护理,利于病人早期锻炼和康复,是一种良好的重建颈椎稳定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枢椎棘突螺钉和椎弓根螺钉的技术难度和相关解剖学参数,探讨枢椎棘突螺钉固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10年2月至7月,选取10具颈椎标本,男5具,女5具,年龄45~76岁,平均60.5岁。将标本俯卧,颈部置于中立位。从C1-C3剔除颈部后侧所有的软组织,以清楚地暴露枢椎侧块和峡部。枢椎椎体左右侧任意选择进行棘突螺钉和椎弓根螺钉固定,各10枚螺钉,置入直径为4.0mm的皮质骨螺钉。枢椎棘突螺钉以枢椎棘突螺钉的进钉点选择为棘突的基底部、棘突和椎板的交界处,进钉角度水平置钉,螺钉由对侧棘突基底部穿出,形成双层皮质固定;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为枢椎下关节突根部中点,钉道方向与矢状面夹角15°~20°,与横断面夹角约30°。螺钉置入后,使用多层螺旋CT扫描机对标本进行扫描重建。测量螺钉在骨内的实际深度,记录椎弓根螺钉和棘突螺钉置钉失败、穿破椎弓根、进入椎管或置入横突孔的螺钉数目。结果:枢椎棘突螺钉和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均无明显的技术困难。棘突螺钉未见螺钉置入椎管和劈裂棘突,但椎弓根螺钉有1枚螺钉突出椎弓根外侧皮质,侵犯横突孔。枢椎棘突螺钉的平均钉道长度为(21.4±1.4)mm,稍短于枢椎椎弓根螺钉的(23.7±1.0)mm,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387,P〉0.05)。结论:枢椎棘突基底部具有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枢椎棘突螺钉较椎弓根螺钉固定相对安全、简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和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osterolateral lumbar fusion,PL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腰椎滑脱患者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分别行PLIF36例(PLIF组)及PLF32例(PLF组)。结果患者均获随访,平均时间(3.0±0.5)年,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优良率、植骨融合率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1周和术后1年滑脱率、椎体高度及滑脱节段前凸角均优于术前(P0.01),但术后1年PLIF组在滑脱矫正、椎体高度及滑脱节段前凸角度等指标的维持方面均优于PLF组(P0.01)。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PLIF与PLF均为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但PLIF对腰椎滑脱的矫正、椎间高度的维持、生理曲度的恢复等方面较PLF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解剖学测量和临床应用, 探讨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可行性、安全性 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 20具成人颈椎标本通过 CT扫描后进行数据测量, 内容包括: 椎体高度、椎体 前后径、椎体宽度、椎弓根横径、椎弓根高度、螺钉长度、横切面角度、矢状面角度、横切面进针点距离、 矢状面进针点距离, 确定进针点, 并进行尸体标本置钉。根据测量数据和术前影像学检查对 5例颈椎骨 折脱位患者行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 术后观察复位及螺钉位置情况及短期随访结 果。结果 横切面角度从 Cxiaobiaokaishi3xiaobiaojieshu(45.7°±4.0°)至 Cxiaobiaokaishi5xiaobiaojieshu(52.1°±5.9°)逐渐增大, 至 Cxiaobiaokaishi6xiaobiaojieshu(47.8°±6.7°)、Cxiaobiaokaishi7xiaobiaojieshu(44.4°±8.3°)又 有所减小。矢状面角度从 Cxiaobiaokaishi3xiaobiaojieshu(93.4°±7.2°)至 Cxiaobiaokaishi6xiaobiaojieshu(112.1°±6.2°)逐渐增大, 至 Cxiaobiaokaishi7xiaobiaojieshu(102.7°±8.5°)又有所减小。横 切面进针点 Cxiaobiaokaishi3xiaobiaojieshu~Cxiaobiaokaishi5xiaobiaojieshu位于椎弓根对侧, Cxiaobiaokaishi6xiaobiaojieshu~Cxiaobiaokaishi7xiaobiaojieshu位于椎弓根同侧;矢状面进针点距离 3.4~7.5 mm。 5例患者术 中减压彻底, 螺钉均位于椎弓根钉道内, 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结论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的理想进针点位于距上终板 5 mm左右, 椎 体前正中线附近。横切面角度约为 45.7°~52.1°, 矢状面角度约为 93.4°~112.1°。螺钉长度约为 32 mm。  相似文献   

7.
下颈椎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相关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下颈椎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及形态学资料。方法应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对24具成人颈椎干燥标本C3~7椎弓根的高度、宽度、骨性椎管长度、轴线长度、内外侧皮质厚度及轴线夹角进行解剖学测量,并分别计算各节段左右侧椎弓根测量值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3~7椎弓根的椎弓根最窄处截面上下皮质骨高度(PH)和松质骨高度(PSH)分别为4.21mm和7.64mm,宽度分别为3.64mm和5.88mm;轴线长度、骨性椎管长度及侧块部长度分别为15.75mm、32.20mm及8.12mm;最狭窄处内、外侧皮质厚度为0.68mm和1.65mm;椎弓根轴线与矢状线在水平面上的夹角C3:47.12°±3.05°、C4:43.47°±1.49°、C5:40.15±2.58°、C6:38.55°±2.45°、C7:35.16°±2.10°;椎弓根轴线与水平面间夹角C3:8.50°±2.50°、C4:4.83°±1.65°、C5:1.25°±1.45°、C6:-(4.50°±2.50°)、C7:-(8.50°±2.50°)。结论本实验实体测量数据与国内外数据无显著差异,但发现颈椎椎弓根解剖形态个体变异程度较大,术前必须对置钉椎体进行CT、X线片检查,确定适合个体的进钉点、进钉方向、螺钉直径及长度等。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仍然是一种相对安全、固定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Jackson骶骨棒内固定技术的解剖学研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Jackson骶骨内置棒行腰骶部内固定的安全性,并将其用于治疗腰骶椎滑脱患。方法 在经S1、S2神经孔的CT扫描层布测量80名志愿的骶骨侧块横径和侧块后外侧径以及髂骨对骶骨后外侧部可能提供的支撑覆盖。应用该内固定技术治疗腰骶椎滑脱患12例,滑脱百分率平均为34%。结果 最小骶骨侧块横径和后外侧径分别为14.8mm和10.9mm,无间有显大于Jackson骶骨棒的直径7.0mm,并且  相似文献   

9.
胸椎经椎弓根内固定的解剖学研究与内固定器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0,15(3):202-205
  相似文献   

10.
腰骶移行椎椎弓根螺钉进钉方法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腰骶移行椎椎弓根螺钉的进钉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共91具腰骶移行椎标本.生前资料完整者59具,男54具,女5具;平均年龄(41.2±16.7)岁,身高(162.4±7.3)cm.对椎弓根、上关节突、人字嵴、横突后部突起及"V"形槽进行观测,确定进钉点、进钉角度及深度.结果 按照Castellvi分型法,移行椎ⅡA型13具(左6具,右7具),ⅡB型10具.ⅢA型7具(左2具,右5具).ⅢB型60具,Ⅳ型1具.移行椎人字嵴均不明显,横突后结节突起与上关节突形成的"V"形槽均较明显.以移行椎上关节突关节面下缘水平线与"V"形槽最凹陷处交点作为移行椎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该点至椎弓根上缘距离,左(8.6±1.2)mm,右(8.3±1.2)mm;与矢状面呈20°时钉道至侧隐窝外侧壁距离,左(7.5±3.1)mm,右(7.2±2.7)mm;进钉角度,左21.3°±4.1°,右21.0°±4.6°;进钉深度,左(39.1±2.8)mm,右(39.1+2.7)mm.结论 腰骶移行椎后部横突变异,人字嵴结构不明显,以此作为进钉定位标志不可靠,而"V"形槽恒定存在,可以将上关节突关节面下缘的水平线与"V"形槽的最凹陷处的交点作为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腰椎滑脱复位内固定器 ,在此内固定器固定后 ,能方便地平行置入两枚BAK ;同时测试RF Ⅱ型及ARRIF Ⅲ型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 使用对照法 ,10具健康成年人腰2 ~骶2 椎体标本 ,制成腰椎滑脱模型 ,用生物力学测试机测试RF Ⅱ型及ARRIF Ⅲ型固定后的脊柱标本复合物的应力遮挡及应力 应变。结果  30 0 0N轴向载荷下及 2 0Nm前屈与侧弯力矩下RF Ⅱ型和ARRIF Ⅲ型的应力遮挡及应力 应变均有显著差异 ,但其绝对值较小。ARRIF Ⅲ型的临床初步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两种内固定器的固定效果均较好 ,但RF Ⅱ型在固定后的即刻 ,有较显著的微动 ;ARRIF Ⅲ型在复位固定后可较方便地同时置入两枚BAK。ARRIF Ⅲ型可用于Ⅰ°~Ⅲ°的椎体滑脱症的复位与固定  相似文献   

12.
胫前动脉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毅  章明 《中华骨科杂志》1999,19(12):712-715
目的为减少胫前动脉(anterior tibial  artery, ATA)的损伤提供解剖学资料,探讨手术安全区。方法在30具(60侧)成人整尸上对ATA、骨间膜孔等进行观测。结果ATA与腘动脉的分叉点到骨间膜孔前侧缘距离为(15.7± 1.6)mm。ATA第一段与腘动脉夹角的角度为135.5°±4.0°。ATA经过骨间膜孔时第一段与第一段形成的夹角角度为122.4°± 9.0°。骨间膜孔呈卵圆形,纵径为(17.1±0. 2) mm,横径为( 8. 9 ± 0. 2) mm。在骨间膜孔 ATA的上缘与腓骨头顶点距离为( 51. 2 ± 5. 4) mm。骨间膜孔 ATA上缘与胫骨外侧髁上关节面外缘的距离为(62. 1±4. 0) mm。 ATA与胫骨前缘的交叉点到内外踝连线中点的距离为(5.1± 0. 3) cm。本组共有 36例度开放性胫骨骨折病例,其中 4例一期截肢,32例用外固定器治疗。骨折愈合率81%,平均愈合时间10.5个月,感染率25%。结论胫骨近段的前、中 1/3,中段的前 1/3和远段的后 1/3是股骨穿钉的安全区。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下脾切除脾血管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血管解剖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TLS)47例资料。其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21例,地中海贫血19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球形红细胞增多症2例,脾血管瘤1例,脾囊肿1例,原发性脾功能亢进1例。根据胰尾段内结扎脾动脉后,脾脏呈现颜色改变,总结脾血管腔镜下解剖分型。结果脾血管为Ⅰ型(分支型)者占72.3%(34/47);Ⅱ型(主干型)占19.1%(9/47);Ⅲ型(迷走型)占4.3%(2/47);腔镜下解剖不清2例(4.3%)。46例成功完成TLS,手术成功率97.9%(46/47),14例同时行腹腔镜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例地中海贫血因胆囊结石同时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例因凝血功能障碍术中广泛创面渗血而中转开腹行创面止血。43例经脾动脉结扎,45例经脾门血管分级离断技术得以完成手术。TLS手术时间50~240min,(110±35)min。出血量20~1500ml,(160±87)ml。结论腹腔镜下脾血管绝大部分以分支型为主,但可以在胰尾上缘结扎脾动脉阻断脾脏的大部分血供,脾门血管可以进行分级离断。脾动脉结扎、脾门血管分级离断是控制术中出血、防止胰腺损伤的有...  相似文献   

14.
正常成人骶1椎弓根解剖学测量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确定第一骶椎椎弓根螺钉准确的进钉点、角度和深度,探讨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通过对40具成人尸体骶1椎弓根解剖测量和形态学研究,应用于Stefee钢板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24例。结果:骶1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应在腰骶关节突中点下10.0±2.0mm,棘突中线外32.2±3.3mm,展角39.6±4.7°,深度51.8±3.0mm。随访24例,平均滑脱纠正率72.5%。全部骨性融合,临床疗效良好率83.3%。结论:该定位方法能够提高骶1椎弓根螺钉的准确性,有效地增加腰骶节段固定的牢固性,有利于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15.
颈椎钩突的解剖学测量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颈椎钩突的形态,探讨钩突切除术的应用解剖学。方法:17例颈椎干骨标本,对C3-C7钩突的形态进行解剖学测量,包括高度、宽度、角度及钩突与横突孔间距等。结果:C3-C7颈椎突从外侧转为后外侧,钩突角度及宽度逐渐增大。但在C5,钩突与横孔内侧的距离较其它椎体小,而钩突高度反而明显。结论:C5钩突的形态学特点可能是其易退变的原因。钩突切除时,应注意了解其解剖学特点。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dThe accessory tendon of the extensor hallucis longus (ATEHL) muscle is a common abnormal structure,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remains debatable. In this study, we provide the incidence of the ATEHL and characterize its morphological types in Asian cadavers and investigate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s.MethodsThe tendons from 50 adult cadaveric feet, fixed in 10% formalin, were analyzed. We measured the length and width of both the ATEHL and the extensor hallucis brevis (EHB).ResultsAll dissected specimens had an ATEHL. The first 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 was surrounded by an accessory tendon that inserted onto the joint capsule and the dorsal base of the proximal phalanx. We classified the ATEHL into 3 types based on their directions. Differences in ATEHL type based on sex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sWe found an ATEHL in all cadaveric specimens in this study. We surmise that the ATEHL acts as an antagonist with the EHB when the toe is extending, which might help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hallux valgus deformity.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两种内固定联合应用治疗腰椎滑脱是否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腰椎滑脱135例进行调查,所有病例均采用腰椎后路手术,其中采用单纯植骨融合术21例,采用椎弓根钉固定复位装置加植骨融合术85例,应用椎弓根钉复位装置和螺纹椎体融合器(TFC)联合固定29例。术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3年。结果 应用内固定复位装置的病人术后滑脱复位率、椎间隙高度均明显提高;且术后6个月后,联合内固定装置可有效提高椎体融合率而降低患者腰痛及椎体滑脱复发率。结论 坚强的内固定和有效的椎体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的关键,联合内固定为临床治疗腰椎滑脱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自行研制的新型腰椎滑脱短节段复位内固定器 (SSRF)的生物力学性能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 ,测量SSRF内固定器固定后的脊柱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并对临床应用SSRF治疗的病例进行应用分析。结果 采用SSRF内固定其平均强度和刚度均比正常标本高 ,其平均强度、刚度和极限强度均比Steffee钢板、MSF内固定器、SF内固定器高。 36例手术患者 ,随访 6~ 2 4个月 ,完全复位率 91 6 % ,影像学证实脊椎融合良好 ,无断钉、断板和松动现象发生。结论 腰椎滑脱症采用SSRF内固定生物力学性能优越 ,而且固定坚强、安全、可靠 ,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