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面临的重要问题是移植后感染和肿瘤复发 ,移植后免疫重建迟于造血重建 ,甚至两年后免疫功能仍有缺陷 ,因此移植后免疫状态的研究对于指导免疫重建、防治感染及免疫治疗等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移植后免疫细胞的数量、功能变化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面临的重要问题是移植后感染和肿瘤复发,移植后免疫重建迟于造血重建,甚至两年后免疫功能仍有缺陷,因此移植后免疫状态的研究对于指导免疫重建、防治感染及免疫治疗等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移植后免疫细胞的数量、功能变化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有效且唯一的治愈方法,移植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移植后受者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恢复程度。HSCT后免疫系统的恢复,也被称为免疫重建,其中NK细胞的免疫重建最为重要,它在个体的早期防御和allo-HSCT的成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即对allo-HSCT中NK细胞免疫重建规律、促进NK细胞免疫重建的相关免疫治疗方法及疗效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是治疗血液系统疾患、实体瘤、基因缺陷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干细胞移植伴随着严重的免疫缺陷,这一时期,患者有合并严重感染的风险固有免疫恢复迅速.NK细胞、树突状细胞移植后数周内即可恢复。而适应性免疫系统恢复缓慢,T细胞和B细胞移植后数月才可恢复正常,而T细胞功能恢复需要数年的时间:研究造血系统各细胞存移植后数量、功能上的恢复规律,对如何加快免疫重建,降低移植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损伤,移植后免疫功能低下主要表现在①免疫个体发生学过程再现的削弱;②缺乏长期稳定的供体免疫功能的转移;③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对免疫功能的影响;④胸腺功能的降低.临床实践证实,清髓性治疗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处于麻痹状态可以持续1年之久.  相似文献   

6.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免疫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血液恶性疾病的治疗手段已越来越获公认,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造血干细胞移植融化疗与免疫治疗于一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快速发展,丰富了移植免疫理论,移植免疫的进展促进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实践。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诸多问题,如GVHD、GVL、免疫耐受等均有其免疫的机制。为更好地理解、认识这些问题,本文将从免疫学的角度对这些现象作一分析。1 T细胞抗原识别和激活的分子基础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由于受者在移植前接受了预处理的超大剂量放/化疗,受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因此,更多的情况是发生供者对受者的…  相似文献   

7.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岳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损伤,移植后免疫功能低下主要表现在:①免疫个体发生学过程再现的削弱;②缺乏长期稳定的供体免疫功能的转移; ③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④胸腺功能的降低。临床实践证实,清髓性治疗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处于麻痹状态可以持续1年之久。  相似文献   

8.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1995年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应用于难治复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治疗以来,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最近已经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AID可能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异常所致疾病,本文主要就自体或异体HSCT治疗AID的原理及自体HSCT治疗几种主要AID的临床试验结果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背景:器官移植耐受的最佳效果是能够诱导对移植抗原的特异性免疫耐受。 目的:探讨小鼠异基因皮肤移植后,通过受体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重建免疫系统诱导移植皮肤免疫耐受的可行性。 方法:取BALB/c小鼠骨髓。以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进行异基因皮肤移植;32只受体鼠随机均分为4组:移植对照组、环孢素A组、照射组和骨髓移植组。 结果与结论:照射组小鼠10 d内全部死亡,外周血白细胞数呈持续性降低;而骨髓移植组小鼠长期存活,白细胞数全身照射后6 d降到最低,之后持续性增高,照射后21 d与环孢素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移植皮肤存活时间显著长于其他各组(P < 0.01),其淋巴细胞浸润及组织结构破坏明显减少,小鼠脾细胞对供体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显著降低。说明同基因骨髓细胞移植重建免疫系统可显著延长小鼠移植皮肤存活时间,可诱导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0.
GVHD 和GVL 是影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成败的关键因素。骨髓不仅是造血器官,更是免疫器官,骨髓中的免疫微环境关乎移植后造血重建、免疫功能重建、移植后白血病复发。本文将从骨髓微环境的病理生理特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功能重建、骨髓免疫微环境与移植后造血恢复及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等角度,综述近年来关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免疫微环境重建与造血重建和白血病复发相关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1.
沈剑  刘虹 《医学信息》2001,14(6):350-352
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是近 2 0多年发展起来的医疗技术 ,与众多的基础科学相关。在我国 ,由于每年约有 3~ 4万人患上白血病 ,而希望通过移植来根治该病的理论学说和实际临床操作尚存在许多待研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HSCT后 ,疾病转变无法准确预测 ,影响因素复杂 ,包括对机体产生的正、负影响的双重效应。在这种利弊共存的体内环境中 ,有效控制 HSCT之后产生的危害性 ,对提高机体抗疾病的免疫能力具有极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拟综述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分析造血干细胞成分与受体免疫系统之间的免疫反应。1 免疫耐受性作用移植物抗宿主疾…  相似文献   

12.
背景: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手段。 目的:比较血缘与非血缘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造血重建、免疫重建、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及疗效。 方法:选择接受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白血病患者45例,其中30例患者接受血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血缘组),15例患者接受非血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非血缘组)。 结果与结论:①造血重建:血缘组白细胞和血小板重建时间均快于非血缘组(P < 0.05)。在移植后30~40 d植活证据指标测定提示异体造血干细胞在受者体内完全植活。②T细胞重建:两组移植后各时间点T细胞重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感染发生率:两组移植后早期感染发生率,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白血病复发:两组移植后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⑤无病生存:两组移植后2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表明血缘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造血重建较非血缘供者迅速,但两者间移植后T细胞重建、感染发生率、移植物抗宿主病及无病生存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13.
由于胎儿发育早期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使得造血干细胞子宫内移植成为了可能。本文阐述了该技术实施的可行性及优越性,以及移植的时机、供体细胞的来源和移植剂量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自身免疫与免疫耐受是当今免疫学研究的中心课题。随着免疫应答,免疫耐受机理被逐步揭示,自身免疫病的治疗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及临床医生的关注。近年的研究表明造血干细胞的异常是导致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的根本原因,其中很多自身免疫病已在基因水平找到了相应的缺陷。本文拟从动物实验及临床治疗两方面对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病的研究与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12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重型 β地中海贫血患儿 ,年龄从 2 5岁~ 11 5岁 ,男 8例 ,女 4例。其中脐血移植 (UCBT) 8例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PBSCT) 4例。病人以配对方法分为 2组进行观察。A组病人于移植后 1天起用 (8~10 ) μg/kg·dG -CSF(格兰诺赛特 ) ,B组则于移植后 5天起使用 ,剂量同上。A组患者获得的有核细胞 (NC)UCB平均为 8 2× 10 7/kg ,PBSC 5 1× 10 8/kg ;B组相对为 5 8× 10 7/kg和 12 5× 10 8/kg。两组的预处理方法基本相同 ,包括马利兰 (14~ 2 0 )mg/kg ,环磷酰胺 (16 0~ 2 0 0 )mg/kg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90~ 110 )mg/kg。 8例加马法兰 90mg/m2 ,另 2例改为噻替哌 6mg/kg和氟达拉宾 15 0mg/m2 。两组的植入例数均为 5例 ,脱地贫状态生存均为 4例。但中性粒细胞 (ANC)≥ 0 5× 10 9/L时间A组为13 3天 ,B组为 17 9天 ;血小板计数 (PLT) >2 0× 10 9/L时间A组为 2 2天 ,B组为 5 1天 ;植入后不依赖红细胞输注的时间A组(n =4)为 15 5天 ,B组 (n =4)为 44天。两组在重建造血前均发生了感染。G -CSF具有促进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TCR Vβ基因片段选择性扩增,了解白血病患者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T淋巴细胞的免疫重建及其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患者中的表达特点.方法 采用RT—PCR扩增10例移植后患者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的TCR Vβ24个基因片段,分析其TCR Vβ基因的表达情况,GVHD患者的PCR产物进一步经基因扫描分析确定T细胞克隆性.结果 经24个Vβ引物所分别进行的RT—PCR检测TCR Vβ各亚家族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10例病人外周血与正常人表达24个Vβ亚家族有明显的不同,病人的部分Vβ亚家族T细胞仍未能重建,仅表达5-22个亚家族基因;9例GVHD患者外周血仅表达2—8个TCR Vβ亚细胞生长.结论 移植后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TCR Vβ基因片段部分受抑制,部分基因片段呈选择性扩增.GVHD患者有Vβ3和Vβ8基因的优势表达,并有克隆性T细胞生成.  相似文献   

17.
由于胎儿发育早期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 ,使得造血干细胞子宫内移植成为了可能。本文阐述了该技术实施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以及移植的时机、供体细胞的来源和移植剂量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免疫识别等方面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为克服或逆转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主要伴发症——继发性免疫缺陷和移植物抗宿病(GVHD)提供了新思路:如过继输注病毒特异性T淋巴细胞,重建移植病人的特异性免疫功能;Allo-HSCT后行供体淋巴细胞输入(DLI)延长病人的缓解期,以及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等。因此,本文就近几年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过继免疫疗法的某些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自身免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身免疫与免疫耐受是当今免疫学研究的中心课题。随着免疫应答、免疫耐受机理被逐步揭示,自身免疫病的治疗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及临床医生的关注。近年的研究表明造血干细胞的异常是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的根本原因,其中很多自身免疫病已在基因水平找到了相应的缺陷。本文拟从动物实验及临床治疗两方面对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病的研究与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背景:对于无HLA全相合同胞供者的患者,采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面临移植物抗宿主病重、移植相关死亡率高的风险,但通过不同的移植模式,将有可能获取相近的疗效。 目的:观察亲缘HLA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疗效,并与亲缘HLA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较。 方法:45例白血病患者分为2组。单倍体组移植方式为外周血或联合骨髓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为改良白消安与环磷酰胺或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环孢素A+甲氨蝶呤+霉酚酸脂;全相合组移植方式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为BuCY,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环孢素A+甲氨蝶呤。 结果与结论:两组均获得造血重建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单倍体及全相合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73%对52%(P > 0.05);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56%对45%(P > 0.05);移植相关死亡率分别为36%对17%(P > 0.05);单倍体组无复发,全相合组复发2例;两组的预计3年累积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1%对60%(P > 0.05)。结果提示,亲缘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总体疗效与亲缘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似,但中重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较后者为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