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涕症是以鼻涕多如清水或稀浊,遇寒冷或热气熏蒸鼻窍时即自淋外溢为主的病症。为全国著名老中医干祖望教授所确立的一个新病种,历代中西医尚无本病之称。《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五液”是人体津液...  相似文献   

2.
一、鼻渊高某,男,37岁。鼻塞不闻香臭,涕出黄稠量多,头晕头痛二月余。伴见肢体困倦,脘痞纳呆,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某院诊为“副鼻窦炎”。患者素嗜肥甘辛辣之品。辨证为脾经湿热、上蒸清窍之“鼻渊”,以温胆汤加味:陈皮9克、(?)夏9克、茯苓12克、枳实10克、竹茹12克、白芥子10克、胆南星10克、苍耳子10克,五剂水煎服。药尽诸症减轻,继服上方十剂而痊愈。按涕为五液之一,正常者津津而润,尚若嗜食肥甘辛辣炙煿之品,酿生湿热、湿热熏蒸,上干清窍,津液化浊,溶溢而下则发为鼻渊。取温胆汤加味以燥脾化湿,芳香开窍。二、眩晕张某,女,60岁。眩晕视物  相似文献   

3.
胡芳 《中国乡村医生》2004,20(24):19-19
慢性单纯性鼻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歇性或交替鼻塞,鼻内分泌物增多及鼻腔黏膜肿胀等。在治疗上应注意掌握“宜辛温而慎寒凉”的特点,在我国北方地区秋冬季节尤为重要。若过用或早用寒凉之品,致寒凉冰伏鼻窍,血瘀痰(涕)凝局部,有使慢性单纯胜鼻炎演变为肥厚性鼻炎之虞。其病机为肺失宣降,有表症时以解表为主,无表症时则以宣降肺气为主。  相似文献   

4.
渗出性中耳炎主要以听觉减退和耳内胀闭为特征,属祖国医学“耳胀闭”,“风聋”,“邪闭”等范畴。本病常与肺的功能失调有关。祖国医学认为,手太阴肺之络会于耳中,鼻为肺之窍,耳与鼻比邻相居,捏鼻鼓气,其气贯耳。故肺气通于耳。若六淫外感伤肺,鼻窍不利,邪气沿络入耳或由鼻及耳,阻塞清窍,导致耳聋或胀闭等征。同时,肺为水之上源,主宣发肃降;若外邪侵肺,邪实壅肺,或肺脏虚损,均可导致肺气不利;宣发肃降失司以致水道不利,湿浊停聚。若湿浊之邪聚于耳窍,则清窍受蒙,产生耳聋或耳胀、邪闭之证。因此,对此类病机所致之渗出性中耳炎,宜从肺论治,即所谓“耳聋治肺”是也。临床上,根据病机不同,治各有法,然以个人多年来的体验,主要有四法,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琦教授倡导"主病主方"论治疑难病,认为变应性鼻炎的病机主要是患者平素为过敏体质,伏热蕴肺,复感外邪,外邪引发肺中伏热,热气灼肺,肺通调水道功能受损,津液凝聚为痰饮清涕,火性炎上急迫,迫清涕外流于鼻窍,导致鼻的宣通固摄功能失常。其常用具有脱敏散邪、清肺养阴、宣通鼻窍作用的脱敏止嚏汤治疗变应性鼻炎。  相似文献   

6.
《内外伤辨》谓:“元阳本虚弱,更以冬月助其令,故病者善嚏、鼻流清涕……嚏不止。”变态反应性鼻炎是以喷嚏频频、清涕不止、鼻痒、鼻塞、鼻腔粘膜高度水肿苍白,表现局部温度降低、缺氧状态为特征。鉴于上述,是为阳虚证候,而以肾阳虚弱为其病理根本。肾阳对人体各脏腑的生理活动起着温煦与推动作用。就肺而言,肾脉上通于肺,肺气充沛,也需肾阳的蒸化。若肾阳虚,阳不化气,则肺之宣发失常,卫表不固,外邪侵袭,易使肺窍致病。肾阳虚  相似文献   

7.
慢性鼻炎属中医“鼻窒”范畴 ,多由外感风寒或风热 ,邪毒侵害鼻窍 ,久留不去 ,伤及于肺 ,致肺气不宣 ,鼻窍不通而成。临床表现为双侧鼻窍交替堵塞 ,鼻塞时轻时重 ,或伴有鼻分泌物增多 ,反复发作 ,经久不愈 ,甚至嗅觉失灵。我们采用针刺结合神灯治疗本病 62例 ,疗效显著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2例均经本院或外院耳鼻喉科确诊 ,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 3 5例 ,女性 2 7例。年龄最小的 1 8岁 ,最大的51岁。病程最短的 2年 ,最长的 1 5年。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迎香 (双 )、鼻通 (双 )、合谷 (双 )、印堂、上星、百会。2 .2 操作 :患…  相似文献   

8.
宁锡海 《海南医学》2002,13(6):65-65
过敏性鼻炎 ,又称变应性鼻炎 ,其病因是由外因与内在身体素质的因素引起。以鼻痒、鼻塞、流涕、头疼等为主要症状。笔者近年来采用中医辨证施治 ,加运动健身疗法治疗此病 ,收到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中医辨证施治若风热犯鼻 ,系风热外袭 ,或风寒化热 ,肺失清肃 ,邪壅清道 ,上犯鼻窍为病 ,宜清热疏风通窍法。用“川芎茶调散”随证加减药味药量治疗 ;若风寒袭鼻 ,系外感风謇袭于皮毛 ,内舍于肺 ,清肃失司 ,邪壅鼻窍为病 ,宜疏风镇疼通窍法 ,用“辛荑汤”合“苍耳散”临证加减药味药量治疗 ;若气虚邪滞鼻窍 ,系肺气不足 ,邪滞鼻窍为病 ,宜…  相似文献   

9.
李波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0):359-360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可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两种,但以前者居多。病源为吸人物(粉尘、皮屑、动物毛发、化学粉末、花粉等)、细菌等,临床表现为鼻痒、打喷嚏、鼻塞、流清涕等,症状来得快,去得也快,近年来此病有增加趋势。现代医学采用抗过敏、尽量避免接触过敏源的治疗,但效果不理想。祖国医学称之为“鼻鼽”,鼻为肺窍,职司呼吸,又因阳明之脉交于娠,循鼻旁,故鼻病以肺胃两经为主。笔者采用以肺辨证论诊,归纳八法以兹探讨。  相似文献   

10.
鼻渊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特征。或伴有头痛,鼻塞,嗅觉减退,鼻内肌膜红赤或淡红肿胀,鼻根或颧部疼痛等症状。“渊”即深水之意,在此形容鼻涕量多,长流不止。鼻之上为安更,颂之上为脑,因涕从上向下流,故又名“脑崩”、“脑漏”、“脑渗”、“脑泻”、“历脑”、“控脑砂”等名称。  相似文献   

11.
与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不同,长期鼻塞、流涕,可有感冒鼻塞反复发作史,现代医学称为慢性鼻炎,属中医"鼻窒"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由于外邪屡犯肺鼻,鼻窍不通;或肺脾气虚,湿浊停聚鼻窍;或外邪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鼻脉受阻.小儿肺脏娇嫩,更易诱发鼻炎.小儿推拿治疗鼻炎,通过推拿手法刺激穴位,可宣肺通窍、扶正祛邪、调和气血...  相似文献   

12.
鼻鼽病 ,西医学称为变应性鼻炎 ,或称过敏性鼻炎。可分为季节性与常年性 ,且易反复发作 ,其疗效多为近期有效率 ,彻底治愈较困难 ,近年临床观察其发病率有逐渐升高趋向。鼻鼽病与肺、脾、肾等脏阳气虚有着密切关系。肺气有赖于脾气精气的输布 ,脾又有赖于肾气的温煦。肺主气 ,主宣降 ,将清气下纳于肾 ,若某脏因之不足 ,就可表现出其脏之病理变化 ,如《证治要诀》说 :“清涕者 ,脑冷肺寒所致。”《李问》中说 :“五气所病……肾为欠、为嚏。”鼻鼽病起病快 ,消失快 ,易反复发作为特点。常以突然鼻腔内酸痒 ,喷嚏频作 ,流大量水涕 ,鼻塞 ,嗅觉…  相似文献   

13.
耳聋一症,昔贤医家习责之于肝胆火热、肝肾亏损所致,故有“肝气逆则耳聋不聪”,“精脱者耳聋”之说,其治疗亦不外虚则益精补肾;实则清肝泻胆为法,多起沉疴,确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然仅知治肝、胆、肾而愈耳聋,未完以编概全,亦不能尽愈诸恙。《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谓:“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故亦有“耳者宗脉之所聚”,“金肺受邪……咽燥、耳聋”之说。验之临床,由于肺气不宣、气道不清、壅闭耳窍而致耳聋失聪者,屡见不鲜。推求其因,盖肺主一身之气化,天气降斯云雾清,空窍为之通利;肺气宣通、代降宣肃得宜,贝耳窍自然轻灵。尚若肺经不清、宣发肃降失司,涕浊蕴闭  相似文献   

14.
鼻鼽是指因禀质特异,脏腑虚损,兼感外邪,或感受花粉、灰尘及不洁之气所致,以突然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鼻塞等症为主要表现的鼻病。本病不分男女,一年四季可发,但有季节性与常年性发作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中医鼻鼽免疫功能与血液流变性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鼻鼽相当于现代医学变态反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从祖国医学理论来讲,认为本病的发生,内因多为脏腑功能失调,外因多为风寒异气之邪侵袭鼻窍而致;其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以肺、脾、肾之正气虚损为主。  相似文献   

16.
鼻鼽,即鼻出清涕,相当于西医变应性鼻炎。《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田道法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指出:“鼻鼽的发生,内因素体虚寒,肺虚不固及脾肾阳虚,外因风寒异气(变应原)入侵。病机表现为肺气虚弱,卫表不固,肺脾气虚,水湿泛鼻,肾气亏虚,肺失温煦等特征。”此类患者往往表现为突发性鼻痒、喷嚏阵作,清涕如注,鼻黏膜苍白或紫暗,伴形寒肢凉,手足不温,小便清长,夜尿多,容易感冒,舌淡,脉虚弱等,临床上多从温阳、益气、补脾着手,拟用玉屏风散、桂枝汤、附桂八味汤等。中医高校第三版教材《五官科学,》第四、五、六版教材《中医耳鼻喉科…  相似文献   

17.
朱祥成教授治疗虚证鼻渊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证鼻渊是以鼻塞、流浊涕、头痛、嗅觉下降等为主症的慢性疾病,相当于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因反复发作,正气虚弱,邪留鼻窍所致,属虚实夹杂之证。其病程缠绵,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学习。朱祥成教授从事中医临床近50余年,治学严谨,学验俱丰,诊治耳鼻咽喉疾病,经验丰富,  相似文献   

18.
鼻窦炎是鼻流浊涕不止的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者可影响患儿学习及生活,导师李霞认为本病多因肺热、脾胃湿热及肺脾不足引起,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头痛、咳嗽等多样性,治疗上鼻以通为利,在通窍的同时兼顾宣肺、止咳、止痛。  相似文献   

19.
鼻部炎症性疾病属中医范畴病症有鼻鼽(鼻流清涕)、鼻窒(窒塞不通)、鼻渊(鼻流浊涕不已)、鼻槁(鼻干枯萎)。1病因病机肺金为脾土子,脾伤则肺气不利;肺经素有火郁,火郁甚则喜得热而恶见寒,寒伤皮毛则腠理疏密,故遇寒便塞、遇感便发。若因酒醴肥甘,或久用热物,以致湿热上熏;或肺胃素有痰火积热,火郁清道,热毒内燔,热伤阴津,水亏不涵木,胆火无制,则肝胆火升,平常上升之气皆氲而为浊;热移于脑则迫液下渗,漏泄既多,伤其髓海则气虚于上,多见头脑隐痛及昏眩不宁等症;肾虚则津涸骨萎。故其主要病机为肺气不足, 感受风、寒邪(或)及肺胃郁热,内外合邪,肺失宣发,郁久不愈,湿滞血瘀则风热痰浊壅滞,壅遏脉络,瘀阻气血,而鼻甲肿肌膜厚骨萎等。  相似文献   

20.
慢性鼻炎是指鼻腔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是造成慢性鼻炎最常见的原因。此外,慢性扁桃体炎、鼻中隔偏曲、鼻窦炎等邻近组织病灶反复感染的影响,或受外界有害气体、粉尘、干燥、潮湿、高温等长期刺激,以及急性传染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都可导致本病的发生。本病的主要症状有鼻塞、流涕,遇冷空气刺激时加重,鼻腔分泌物为脓性黏液,鼻腔分泌物增多,可伴有嗅觉减退,咽喉干燥,有慢性鼻炎的患者因鼻塞而发生头痛、头晕等症状。中医学认为,慢性鼻炎主要与肺的功能有关,因为“鼻为肺之窍”,鼻的各种功能正常,主要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