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在望、闻、问、切四诊当中,脉诊尤为重要。且针灸与脉诊互为关联,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中说:“凡将用针,必先诊脉。”故脉诊不但在中医其他各科居于重要地位,也是针灸临床诊断与施治的重要依据之一。一、诊断依据针灸诊治疾病,要脉证合参,辩证归经,方可处方取穴,下针施灸。切不可只  相似文献   

2.
传统脉学与系统辨证脉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疗疾病的四大方法,并有“神圣工巧”之说。切,指切,指脉诊。系统辨证脉学来自传统脉学,传统脉学与系统辨证脉学要素是整体与元素的关系,辨证脉学是在传统脉学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医诊病,全凭四诊为依据,而四诊之中,望诊居其首,望诊又以“舌诊”为重,舌边出现齿痕,是“舌诊”上常见的征象。在临床辨证上,一般以舌现齿痕以为内虚,其实并不尽然。  相似文献   

4.
脉诊是祖国医学“四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医家很早就发现“心主血脉”,认识到气血旺盛是人体防御疾病和消除疾病的重要条件。而脉象是反映气血变化的重要标志。中医辨证,虽为四诊合参,而对于分阴阳,定虚实,明部位,订治则,则均需取决于脉象,故脉诊是辨证  相似文献   

5.
切,有“按”的意思。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都是医生用手对病人体表进行按压触摸,以获得辨证资料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以脉诊最为玄妙,也最难以掌握。脉诊之应用,据史籍考证可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在后世的记载中,《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云:“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淮南了》称“所以贵扁鹊者,非贵其随病而调药,贵其脉血,知病之所以生也”,这两部时代相近的著作,最早的记载了脉诊的起源及其在中医临床上的应用。随着医学水平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国医大师孙光荣在临证中对如何抓住“观其脉证”的重点深有研究,认为“观其脉证”是中医诊法的高度概括,是四诊合参获知的“主证”,并形成歌诀阐述其内涵:辨证元素记心中,四诊最重基本功;望诊本是第一诊,观其有否精气神;目鼻舌甲需仔细,闻问详参辨假真;脉探生死与逆顺,再参数据诊如神.  相似文献   

8.
脉诊是祖国医学辨证的重要手段之一,古人对脉诊是比较重视的,如《内经·素问》脉要精致论云:“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内经·灵枢》逆顺篇有:“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均说明脉诊能够了解正邪之间的关系,对病机的阐述,预后的判断,治疗的确定,都有很大帮助,成为祖国医学的四诊之一。《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脉诊,是在继承《内经》的基础上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叔和《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这专著,又是论述针灸理论和临证治疗的重要医书。该书详论经络系统和辨证取穴的治疗经验,尤其是重视脉诊与脏腑经络辨证结合、针灸和药物并用的治疗方法,对后世针灸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伤寒论》397条文中,就有137条涉及脉诊,并专列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集中地论述脉诊,可见《伤寒沦》十分重视脉诊的应用,本文就此作一分析。脉诊在伤寒辨证中的运用1,以脉定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伤寒论》就十分注意运用脉诊来确定外感疾病的性质。如“辨脉法第一”指出:“凡脉大浮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  相似文献   

11.
辨证论治在当前临床应用中主要存在四个短板:第一,由于四诊本身的局限性,导致辨证信息采集的主观性高;第二,教科书式的辨病加辨证分型论治容易导致辨证的教条化倾向,使临证失去思维的活跃性;第三,四诊症状的辨证分类提纲,会导致一些更重要、更能反映身体最主要矛盾的症状或脉象被忽视;第四,平面化判断四诊信息,会导致病证的主次缓急分不清。针对这些短板,本文提出了"辨变证以论治":第一,着眼于脉诊;第二,执简驭繁以应无穷之变;第三,辨标本缓急,治有先后;第四,辨证要有时空观念,治疗要有主次;第五,临床不要囿于四诊和局限于辨证论治,要善于利用现代医学检查。  相似文献   

12.
【四诊】是用望、闻、问、切(包括脉诊与触诊)四种诊病方法诊断疾病,叫做四诊。【八纲】亦称八纲辨证。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用它来说明病变的部位、属性、正与邪的关系,其中阴阳又为八纲的总纲(表热实属阳,里虚寒属阴),各有一定的证候群,以此作为辨证施治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脉诊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中医教学中脉诊教学难度大,学习者仅凭教师讲授,个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实践中摸索,缺乏对脉诊指感的直观、感性的认识。因此研制中医脉象模拟仪有其必要性。现就脉象模拟仪研制的必要性与研究思路进行了探讨,对中医脉诊的发展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14.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它是中医临床辨证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针灸临床辨证选穴,进行施术的重要依据。因此,八纲辨证对针灸治病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1证分阴阳统领六要阴阳是表里、寒热、虚实六要的总纲,代表着事物的两种不同属性。一切疾病的性质、表现也都可以用阴阳来分为两大类,即表证、热证、实证为阳证,里证、寒证、虚证为阴证。因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至真要大论》也谈到治疗疾病应“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针灸治病的机理之一就是调和阴阳,…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阐明“八脉八穴”在针灸临床的应用,对刘世琼教授数10年针灸临床应用“八脉八穴”治疗疾病的案例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跟师学习期间的体会,将刘教授对“八脉八穴”的临床应用归纳为“随时配穴法”和“按时配穴法”两大类。前者又有单独应用、配对应用、配合应用三种方法。各种方法在临床辨证施术,灵活应用,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针灸治病也必须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个人在临床上从六个方面实施此原则:辨阴阳,知病所,识病情,循经脉,分标本,明时令. 辨阴阳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阳证分表、实、热,阴证分里、虚、寒。临证时必须明确疾病的阴阳属性,才能决定针灸施治的原则。正如《内经》所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之阴  相似文献   

17.
人之脉象大体可从脉位、脉率、脉力、脉畅四个角度,分为浮和沉、迟和数、实和虚、滑和涩八种典型病脉,统称“八纲脉”。八纲脉为辨脉之提纲,可辨别病之表里、寒热、实虚、在气在血,为识脉辨证之捷径。证之临床,该方法提纲挈领,不仅有助于初学者去芜存菁,掌握脉学之要,而且直指临证,指导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挖掘衢州雷氏医学的学术特色。[方法]采用传统医史文献整理研究的方法,从时病、内科、儿科、女科、老年病、杂病、针灸等方面对雷氏医学的学术特色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结果]衢州作为“丹溪医派”“新安医学”“杨继洲针灸”之融汇处、涵养地,在诊治疾病方面独具特色。雷氏医学认为时医应正确掌握四时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并构建了全新的以四时六气为纲目“知时论证、辨体立法”的时病辨治体系,立法处方提倡用法而不用方。内科广泛运用脏腑辨证,同时还结合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八纲辨证及病因辨证,临证依据病邪特点而治。儿科强调四诊合参,首重望诊,临证当明辨体质差异,治疗因人而异;小儿脾胃易伤,治疗时重视小儿脾胃的特点,处处顾及脾胃。女科注意圆机活法,通权达变,善于抓住妇人经、带、胎、产的生理特点辨证用药。老年病大多本虚标实,治疗首先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并且扶正多从先、后天之本着眼。杂病需提纲挈领,以常见病因病机为纲,又注意区分常证变证、兼证夹证,临证不忘多法并用以提高临床疗效。针灸融合了新安针灸名家和杨继洲针灸的学术思想和理论,选穴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结论]衢州雷氏医学在传承中医精华的...  相似文献   

19.
【四诊】是用望、闻、问、切(包括脉诊与触诊)四种诊病方法诊断疾病,叫做四诊。【八纲】亦称八纲辨证。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用它来说明病变的部位、属性、正与邪的关系,其中阴阳又为八纲的总纲(表热实属阳,里虚寒属阴),各有一定的证候群,以此作为辨证施治的依据。【辨证施治】亦称辨证论治。运用四诊的方法,对病人的发病经过、症状、病变部位、疾病的性质、体质的强弱等等。加以综合分析论断,并确定治疗原则。或者说,辨证就是分析寻  相似文献   

20.
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怔忡”、“脉结代”的范畴,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古方书上多宗仲景炙甘草汤为主方治疗,效果不尽人意。临证探之,该病病因复杂,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则心阳虚、心阴虚、心气血阴阳俱虚,致心失温煦和充养所致,实为外邪、痰饮、瘀血和热毒致心被邪扰所致,证型错综,兼证各异,治疗中必须四诊合参,辨证精详,用药得当,方可取效,切不可死守一证一方。现将笔者多年来临证辨治经验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