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对45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检测血小板计数及聚集功能(比浊法)。发热期患者中重型19例、中型13例、轻型13例,血小板计数小于5万/mm~3者各有13例、3例、6例;聚集功能低于10%者各为16例、9例、6例,占69%。血小板功能障碍,随病程进展而加重,且与肾功能损害有关。随疾病的好转,血小板计数与功能也逐渐恢复正常。22例发热期患者作血小板涂片,用间接荧光染色检测表面免疫复合物,有10例荧光染色阳性。用封闭试验证实其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I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调查分析,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小板四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7~2009年我院收治的12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作为试验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EDTA-K2抗凝)检测血小板参数,包括PIT、PCT、MPV、PDW.对所得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 试验组各病期与对照组比较,血小板参数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血小板四参数变化在肾综合征出血热中有重要作用,对其病情分析和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肾综合证出血热(HF’RS),曾称流行性出血热,在发病过程中一般均有外周血血小板明植下降,目前血常规自动化分析仪已能自动测定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压积(PIn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我们对82例HF’RS患者进行血小板四项观察,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HFRS均系1997年1月-1998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82例,均符合1980年制汀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试行)的诊断标准,其中男63例、女19例、平均年龄415岁一82例中轻型20foJ、中型29例、重…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1982年对45例住院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作了观察,包括血液流变学测定(43例),血小板功能测定(45例),血小板、红细胞涂片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免疫复合物(血小板21例、红细胞12例),补体系统激活、旁路和经典途径测定(45例),皮肤瘀点活检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免疫复合物(3例)。观察结果:1.在发热期早期全血粘滞度即明显增高,但血浆粘滞度正常。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表面有免疫复合物存在,且红细胞有聚集现象。2.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功能均有明显下降,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血小板参数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典型的临床表现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5个时期。非典型的轻型病例可出现越期现象。本病的实验室检查中以血小板数(PLT)下降为典型特征之一。本文对我院自2001年以来收治的70例EHF患者发热期的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了测定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组,选择经我院感染科病房确诊的EHF病例70例,其中男46例,女24例,年龄28岁~52岁,符合典型的EHF发热期临床表现,其中36例为典型的EHF,病情较重。34例没有出现典型的少尿期,病情较轻。1.2健康对照组随机门诊健康体检人群82例,男42例,女40例,年龄25岁~55岁。1.3仪器与试剂由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CD-3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该公司生产的全部配套试剂,定标物和质控物。1.4方法静脉采血1ml,用EDTA-K2抗凝后,按操作规程进行测定,测出PLT、MPV、PDW值,进行统计学处理。2结果2.1EHF发热期组与健康对照组的血小板参数的测定结果从表1可以...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出血热(下简称出血热)患者血象及骨髓象的变化国内虽有报道,但尚未见各病情完整的资料。我们于1981年10月~1982年1月对47例出血热五个病期的患者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血象及骨髓象观察。现将结果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来源:全部为住院患者。诊断与临床分型按1975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会议制定的标准。计男性40例,女性7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69岁,中位数34岁。采集标本时属发热期11例、休克期4例、少尿期11例、多尿期16例、恢复期5例(表1)。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出血热(出血热)患者的出血可见于本病病程各期,某些病例可因大出血引起死亡。出血发生机理非常复杂,原因很多,其中血小板计数减少及功能障碍,是一定时间内引起出血的重要原因。本文总结了38例出血热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动态变化及输血小板疗法的效果,现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8.
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e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HFRS)是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出血、肾脏功能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烈性传染病。以往发现HFRS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可出现短暂减少 ,未对血小板参数的改变进行系统的动态研究。为此 ,我们对 5 3例HFRS患者各期的血小板参数进行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 5 3名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 30名 ,女性 2 3名 ,年龄 2 5岁~ 6 0岁。所有病例均符合卫生部 1987年颁布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制订的…  相似文献   

9.
为阐明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的出血机理,我们将31例出血热患者各病期血小板和红细胞涂片,用羊抗人IgG和C3荧光素作荧光染色后,再用出血热单克隆荧光抗体作特异性染色。血小板、红细胞表面的免疫复合物在发热期即出现,检出率分别为33.3%和25.8%,至休克少尿期仍存在,到多尿和恢复期则基本消失。发热期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及其聚集率均显著下降。各病期血标本纤维蛋白原半定量测定的结果均属正常。但纤维蛋白(原)裂解产物(FDP)在发热期已有增高,休克少尿期增高显著,多尿期仍高于正常。直至恢复期渐趋正常。本文资料提示免疫复合物在组织细胞表面沉积是引起出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出血热(下称出血热)的治疗迄今尚无特效疗法。近来,由于对其发病机理与病理生理有所认识,特别对免疫功能和出血机制的广泛研究,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其死亡率有所下降。我们采用PSS配合免疫抑制剂治疗80例获得一定的疗效。特别在发热期应用该疗法后,能提高越期率和明显降低死亡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1981年10月~1983年1月住院患者,共计135例(其中55例为对照组)。诊断按1975年全国出血热会议制定的标准。计男性94例,女性41例,最小年龄13岁,最大年龄75岁,中位数33岁。入院时属发热期104例、低血压休克期(下称  相似文献   

11.
1986~1988年开展了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小静脉活检工作,获取发热期患者小静脉标本8份、休克期患者标本20份(其中14份重度休克)、对照组小静脉标本8份。测定了小静脉浸液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抑制能力及其6-酮-前列腺索F_(1α)(6-k-PGF_(1α))含量。结果表明,重度休克患者小静脉浸液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无抑制作用,而其他各组小静脉浸液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均有抑制作用。同时测定各组浸液中6-k-PGF_(1α)含量,发现浸液对血小板功能的抑制能力与其6-k-PGF_(1α)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出血热病程中大出血常为导致死亡的严重并发症,造成出血的原因是多因性的,其机制也较为复杂。有关本病的出血机理国内已有报道,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出血机理及指导治疗,我们对62例褐家鼠传播的出血热患者进行了因子Ⅷ相关抗原、血小板功能、血游离肝素及抗凝血酶Ⅲ等项检测,并结合临床及其他凝血象检查分析报道如下。 病例及方法 一、观察对象:本组病例系1982年11月~1983年5月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为褐  相似文献   

13.
甘利欣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和免疫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甘利欣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甘利欣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疗效 ,观察组 80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甘利欣 1 5 0 mg,静滴 ,每日 1次 ,连用 3天 ;对照组 82例只用一般综合治疗。结果 :观察组发热期、休克期缩短 ,越期率提高 ,血尿素氮、谷丙转氨酶、尿蛋白、血白细胞、血小板复常时间提前 ( P<0 .0 1~ 0 .0 5 ) ;血 Ig E升高 ,C3 下降也不如对照组明显 ( P<0 .0 1~ 0 .0 5 )。结论 :甘利欣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有效 ,有调节免疫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EHF),多发于春季,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小板(PLT)明显下降,但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却很少有报道.我将测定的20例EHF患者各期的血小板参数进行了整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出血热(EHF),多发于春季,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小板(PLT)明显下降,但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却很少有报道。我将测定的20例EHF患者各期的血小板参数进行了整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为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病程中骨髓的一般功能状况及其与免疫发病、血小板减少以及早期诊断的关系,我们对临床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的36例病人进行了血象检查,10例病人进行了骨髓象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6年1月-2006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1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和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生化检验指标.结果21例患者中,发热21例、头痛14例、多尿期13例、少尿期12例、恶心呕吐12例、腰痛12例、腹痛8例、腹泻8例、皮肤出血6例等;凝血功能异常6例(28.6%);血小板减少患者21例(100%);肝功能损害患者18例(85.7%);肾功能损害患者12例(57.1%);HFRS IgG、IgM全部阳性.结论hFRS多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功能损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结合HFRS病原学或抗体检测进行疾病确诊.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出血热免疫功能检测及其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患者的免疫异常及其在发病原理中的作用,我们对1983年10月至84年1月收住我院的72例出血热患者进行了免疫功能检测。报告于下。材料和方法一、观察对象72例不同病期入院的出血热患者,男51例,女21例;年龄14~64岁,其中18~50岁者51  相似文献   

19.
张燕军  陈爱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6):1577-1578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errh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出血、肾脏功能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烈性传染病.以往发现HFRS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可出现短暂减少,未对血小板参数的改变进行系统的动态研究.为此,我们对53例HFRS患者各期的血小板参数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过程中免疫功能状态,探索其发病机制。本文对1979年以来135例临床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七项免疫功能进行动态观察。另以40名健康人作对照。 一、健康人正常值和出血热患者(取极期数值)免疫功能结果比较见表1、表2。初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