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认识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 已经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150多年以来,MM的治疗取得了不少的进展.20世纪60年代,美发仑被引入MM的治疗并作为MM的一线治疗方案一直沿用至今,但有效率仅为40%~50%,完全缓解(CR)率仅为5%.20世纪90年代,大剂量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使MM治疗有效率和CR率分别达到80%和50%.但即使是获得CR的患者,大部分将在数年内复发.迄今为止,MM仍然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对MM生物学特性的认识的深化,许多新的治疗MM的方法也已经或即将应用于临床.本文将在回顾MM治疗现状的基础上,介绍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希望能对MM的治疗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人类认识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myeloma,MM)已经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 1 50多年以来 ,MM的治疗取得了不少的进展。 2 0世纪 60年代 ,美发仑被引入MM的治疗并作为MM的一线治疗方案一直沿用至今 ,但有效率仅为 40 %~ 50 % ,完全缓解 (CR)率仅为 5%。 2 0世纪 90年代 ,大剂量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使MM治疗有效率和CR率分别达到 80 %和 50 %。但即使是获得CR的患者 ,大部分将在数年内复发。迄今为止 ,MM仍然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近年来 ,随着对MM生物学特性的认识的深化 ,许多新的治疗MM的方法也已经或即将应用于临床。本文将在…  相似文献   

3.
申宗利 《工企医刊》2010,23(3):28-29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恶性浆细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约占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10%。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是治疗MM的常用方案,国内外报道采用VAD方案治疗MM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09年12月在我科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VD)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16例作为VD组,并选取同期在我科经VAD(长春瑞宾+阿霉素+地塞米松)治疗的25例MM患者作为VAD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并对VD治疗方案在初治和复发患者中疗效、轻链型和非轻链型患者中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VD组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VAD组的4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在初治和复发MM患者中疗效相当,在轻链型患者中CR率高于非轻链型患者;VD组不良反应轻微,均为可逆性。[结论]VD化疗方案治疗MM,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是目前治疗MM的一种较佳化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对2000年4月-2010年4月219例MM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患者发生74例次医院真菌感染,感染率为26.5%,例次感染率为33.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91.9%;医院真菌感染呈逐渐上升的趋势;ECOG评分、侵入性操作、联合抗菌治疗、中性粒细胞缺乏是MM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共检出74株真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占52.7%,光滑假丝酵母菌占20.3%,克柔假丝酵母菌占9.5%,热带假丝酵母菌占8.1%,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占4.0%,烟曲霉菌占5.4%;氟康唑、伊曲康唑的敏感性降低,伏立康唑敏感性高。结论 MM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率增高,改善患者一般状况、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对原发病的有效治疗,对预防医院真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与评价免疫固定电泳在多发性骨髓瘤(MM)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Spife 3000电泳仪,对84例经临床确诊的MM患者进行免疫固定电泳分析.结果:在84例MM患者中均呈现M蛋白,阳性率100%,其中以IgG型为主(66.7%),其次为IgA型(29.8%),而IgM型仅1例(1.2%),轻链型2例(2.4%).结论:免疫固定电泳对M蛋白的检测具有敏感性好、特异性强和分辨率高的特点,可作为MM分型诊断的重要依据,并在病情监测、疗效评估和指导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新药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PCD)方案与传统化疗方案长春地辛+阿霉素+地塞米松(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疗效及感染发生率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4月于医院治疗的66例MM患者,分为PCD组及VAD组,其中PCD组(观察组)39例,VAD组(对照组)27例。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比较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酐(Cr)等生化指标,观察治疗期间感染以及其他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为84.62%,对照组为59.2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Cr、血清M蛋白、骨髓浆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43.59%,对照组为1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炎、脱发、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D方案治疗MM具有更显著的近期疗效,但化疗期间感染发生率更高,临床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化疗方案的调整与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多发性骨髓瘤(MM)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MM确诊患者初诊时,流式细胞术、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各结果阳性率及在MM早期诊断、分型中的优劣。结果 64例MM患者中62例(96.88%)经流式细胞术检出异常浆细胞(a PC);56例(87.50%)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呈阳性,其中Ig G型占35.94%,Ig A型占18.75%,轻链型占29.69%。45例细胞形态学检查见骨髓瘤细胞,比例为7.5%~90.0%,相对应的流式细胞术检出的瘤细胞比例为1.17%~72.31%,两者呈正相关(r=0.755,P0.01)。4种方法对MM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4,P0.01)。结论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是MM早期诊断最敏感方法,但4种方法结合将更有利于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硼替佐米与雷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为MM的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190例M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A、B两组,各95例,分别实施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方案与雷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清肌酐、血清M蛋白及骨髓浆细胞等指标,分析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显著上升,血清肌酐、血清M蛋白及骨髓浆细胞均显著下降,且B组改变程度较A组更为显著;A组完全缓解10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24例,部分缓解25例,总有效率61.1%,B组分别为16、31、28例,总有效率78.9%,B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A组;A组及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2%及7.4%,A组患者出现4例肺部感染,B组出现2例医院感染。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方案与雷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方案均可有效改善MM患者临床症状,使其预后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而雷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方案具有更好的疗效及减少肺部感染机会,是治疗以中老年患者为主的MM的黄金方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漏诊,并探讨实验室检查对MM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MM患者临床资料。结果:①40例MM被误诊,占78.4%。②骨痛和乏力是最常见首发症状,分别为21例(41.2%),18例(35.3%)。③51例MM分型以IgG型最多(26例,51.0%),其次为IgA型11例,轻链型10例。④49例MM免疫固定电泳检出M蛋白,其对应的免疫球蛋白(Ig)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而其他正常的Ig降低。⑤49例MM血清游离轻链κ/λ异常,并且存在比值失衡现象(即一种轻链升高,另一种轻链降低)。⑥51例MM骨髓检查均检出浆细胞。结论:MM的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免疫固定电泳和骨髓穿刺检查是诊断MM的重要指标;Ig及游离轻链检测对诊断MM有筛查作用。  相似文献   

11.
已知恶性间皮瘤(MM)是一种与石棉有关的浆膜细胞癌,多发生于胸腔和腹腔。尽管其有不易转移的特点,但生长迅速,可侵犯局部重要脏器,而且难于治疗。目前,在临床上已开展应用细胞因子治疗MM,然而,对MM发生与细胞因子生物学间关系的背景知识却了解甚少。本文不仅就MM的基础细胞因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而且对完全恶性化的间皮细胞(MMC)的自分泌和旁分泌细胞因子在石棉诱发的MM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一)MMC的自分泌细胞因子1.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PDGF)已知MM是源于间质浆膜细胞的肿瘤,因此,许多学者对结缔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含硼替佐米的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抽取60例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MM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COMP方案(环磷酰胺+VCR+美法仑+强的松),治疗组应用BD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含硼替佐米的化疗方案能有效提高MM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路平  路蓉  王永志  谈灵霞  姚丽萍  向萍 《中国医师杂志》2006,8(10):1435-1435,1439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MP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8例MM患者,沙利度胺-MP方案,沙利度胺自MP方案开始持续给药,每周加强150 mg/d,直到400 mg/d。MP方案每月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部分缓解15例(71.4%),进步3例(14.4%),无效3例(14.5%),总有效率85.8%(18/21),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2.8%)(P=1.302)。结论沙利度胺联合MP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具有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给药方便,疗效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比较pPH与MM术两种不同方式治疗环状痔术后疼痛和尿潴留的发生情况,为PPH术后护理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PH治疗和MM治疗的65例环状痔患者术后疼痛和尿潴留发生的情况。结果:PPH术后3天内疼痛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明显低于MM术,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48h内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MM术(P〈0.01)。结论:PPH治疗环状痔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明显低于MM组;尿潴留在术后12~48h的发生率低于MM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MM患者42例进行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骨髓增生情况以及骨髓瘤细胞数量、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等各项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42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浆细胞百分比、β2-微球蛋白、肌酐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MM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给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化疗后败血症的危险因素,以期临床早期预防。方法选择1997年1月-2012年10月血液科住院的MM患者,其中败血症患者42例为研究组,另从同期住院无败血症的MM患者中随机抽取57例作为对照组,对继发败血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AMS60全自动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采用GNS-120药敏卡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败血症患者发热42例、畏寒31例、寒颤23例,分布率分别为100.00%、73.81%、54.76%;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30g/L、肾功能不全、骨髓瘤未缓解、血清β-微球蛋白≥3.5mg/L与MM患者败血症发病显著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30g/L(OR=3.621)、肾功能不全(OR=3.075)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败血症发病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髓瘤达缓解状态(CR/PR)(OR=0.074)与MM患者败血症发病呈负相关(P<0.05);败血症患者共分离出42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12株,占28.57%,革兰阴性菌25株占59.53%,真菌5株占11.90%。结论血清白蛋白<30g/L、肾功能不全是MM患者发生败血症的重要因素,而骨髓瘤达缓解状态是MM患者发生败血症的保护因素,医师应关注MM患者发生败血症的危险因素,早期给予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治疗已由化疗时代进入靶向治疗时代,靶向治疗是针对骨髓微环境中骨髓瘤细胞生长进行特异性杀伤的治疗方法,随着对MM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开发了许多新药,新的化疗联合方案也不断涌现,临床应用免疫调节剂、蛋白酶体抑制剂为基础的单药或联合方案治疗MM已经取得良好疗效,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8.
沈立云  杨华  马鸿雁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2):4768-4769,4772
[目的]了解以硼替佐米(万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近期我院治疗的54例MM病人,观察组采用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对照组23例接受沙利度胺为主的化疗方案,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特征。[结果]31例观察组病人,缓解率为9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2%。观察组病人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如下:血小板下降者2例,白细胞下降者1例,血红蛋白下降者1例,其余的不良反应分别为乏力、嗜睡、便秘、末梢神经炎、恶心呕吐及皮疹等,程度均较轻,大部分为1~2级反应。[结论]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效果较好,但应加大样本量,更加准确地评估临床效果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低剂量(200mg·d-1)沙制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松(TD)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4例初治MM患者,给予沙利度胺100mg/d起,每周增加50mg至200mg·d-1,28d为一疗程,至少3个疗程.同时TD静脉注射10mg·d-1,每月第1~7天,每月重复.结果 14例初发多发性MM中部分缓解7例,平均缓解时间46.3d,4例进步,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8.6%.14例患者不同程度的便秘、嗜睡、皮疹,但不良反应轻微,均可耐受.结论 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TD治疗初发MM安全有效,且副作用轻.  相似文献   

20.
王永明  乔佑杰 《职业与健康》2010,26(18):2134-2135
骨髓瘤肾病是多发性骨髓瘤(MM)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治疗该病的关键是降低血浆轻链蛋白浓度,改善半数以上骨髓瘤肾衰患者的肾功能,从而改善MM患者的预后。目前随着对MM认识的进展,骨髓瘤肾病的合理治疗引起重视和讨论。该文主要从血液净化治疗骨髓瘤肾病的必要性、有效性、临床治疗经验、选用合理治疗方案以及治疗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