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 研究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二乙基亚硝胺法诱发大鼠肝癌 ,观察腹腔注射苦参碱 2 5mg·kg-1和氧化苦参碱10 5mg·kg-130d后 ,大鼠肝表面癌结节数、肝 /体重比和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γ 谷氨酰转肽酶 (γ GT)、碱性磷酸酶 (ALP)的变化。结果 氧化苦参碱组大鼠肝表面癌结节数、肝 /体重比和血清ALT、γ GT明显低于模型组 (P<0 0 5 ) ;苦参碱组大鼠肝表面癌结节数和血清γ GT明显低于模型组 (P <0 0 5 )。结论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 ,尤其是氧化苦参碱 ,不仅能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 ,而且能抑制肿瘤细胞增长 相似文献
3.
二乙基亚硝胺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巨噬细胞吞噬的影响吴纯启何传民(济南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济南250014)昆明种雌性小鼠经不同剂量2.5,5.0及10.0mgkg-1二乙基亚硝胺(DEN)ig染毒1wk后,脾淋巴细胞对刀豆蛋白(ConA)及植物血凝...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9,(10)
目的研究NO供体-新型偶氮鎓二醇盐衍生物(JS-K)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的抑制作用。方法 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组,药物低、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组腹腔注射DEN50 mg·kg~(-1)(10 m L·kg~(-1)),每周2次,4周后每周1次,阳性药物组腹腔注射氟尿嘧啶5 mg·kg~(-1)(10 m L·kg~(-1)),药物组按0.25和0.5 mg·kg~(-1)(5 m L·kg~(-1))尾静脉注射,每周2次,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 L·kg~(-1)),给药至第16周。观察肝外观;比色法检测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ELISA检测甲胎蛋白(AFP)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变程度;免疫组化检测PCNA和ERK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Bcl-2、Bax和活化胱天蛋白酶3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表面散在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结节,有明显的巨瘤块和坏死灶,药物组上述情况明显减轻。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大鼠血清中TP和Alb含量升高,ALT,AST和AFP活性降低(P<0.01)。HE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肝小叶结构相对较好,细胞异型性明显减轻,细胞核变小,多核细胞明显减少。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PCNA和ERK表达减少。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JS-K引起Bcl-2表达下调,Bax和活化胱天蛋白酶3表达上调(P<0.01)。结论 NO供体JS-K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雷公藤红素(Celastrol,Cel)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DE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Cel给药组(2、4、8 mg.kg-1)和秋水仙碱组(Col,0.1 mg.kg-1)。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AST、ALT、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的含量;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III)、Ⅳ型前胶原(CIV)、TGF-β1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肝脏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Ⅰ)和TGF-β1蛋白的表达;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中胶原沉积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Cel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升高的TGF-β1、ALT、AST、HA、LN、PCIII含量,降低肝组织中升高的HYP和MDA的含量,明显升高肝组织中SOD和GSH-Px酶活性,减少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α-SMA、Col I和TGF-β1的表达,改善其肝脏病理损伤程度,减少肝脏中胶原沉积。结论 Cel对肝纤维化大鼠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el的抗氧化作用,降低TGF-β1的表达,抑制HSC活化,抑制胶原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不同剂量姜黄素灌胃并测定血清ROS和内毒素水平、肝组织MDA含量、肝组织NF-k B活性和表达、TGF-b1、PDGF-BB、CTGF水平及TIMP-1的m RNA水平研究姜黄素对四氯化碳致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的作用。结果:ROS、内毒素、MDA、NF-k B、TGF-b1、PDGF-BB、CTGF、TIMP-1m RNA水平在模型组大鼠中均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姜黄素干预后,它们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并与剂量有一定的关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姜黄素组各因子水平与低剂量姜黄素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对上述诸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具有保护肝功能、改善肝脏病理学变化等功效。 相似文献
7.
茶多酚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前病变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前病变的作用。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茶多酚组、DEN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试药后除正常对照组外采用DEN和二乙基氨基芴诱发大鼠肝癌前病变,之后断颈处死大鼠取肝组织作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组化染色,并测定肝细胞浆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和肝组织中GSTA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茶多酚组单位面积γ-GT阳性灶的总面积和个数均明显少于DEN对照组(P<0·01);茶多酚组的GST活性和GSTA1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DEN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茶多酚可通过调节GST活性达到预防和抑制DEN诱导的肝癌前病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建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吡喹酮治疗组、姜黄素加吡喹酮治疗组.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法及多媒体病理图文定量分析,观察各实验组小鼠肝脏的病理改变及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变化.并测定血清谷丙氨酸转移酶(ALT)、谷草氨酸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及层黏连蛋白(LN)的水平以反映肝细胞损伤及肝纤维化的程度.结果:姜黄素加吡喹酮治疗组小鼠肝脏纤维组织的增生明显减少,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及血清ALT、AST、HA和LN的水平明显低于血吸虫感染对照组及吡喹酮治疗组.结论:姜黄素能减轻血吸虫病时肝细胞的损伤并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非那西丁在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癌大鼠的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①研究非那西丁在二乙基亚硝胺 (DEN)诱发肝癌大鼠中的代谢 ,以及其它评估肝脏功能指标的改变 ;②血浆结合型代谢产物含量改变对非那西丁试验的影响。方法 饮用DEN诱发大鼠肝癌 ,观察血液非那西丁及利多卡因代谢产物 ,白蛋白和胆红素含量 ,凝血酶原时间的改变 ;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非那西丁结合型和游离型代谢产物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DEN组大鼠肝脏出现多发性癌结节 ,肝 /体重比增加 3 3倍 ,血浆谷丙转氨酶、γ 谷氨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明显升高 ,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白蛋白、非那西丁和利多卡因代谢产物含量无明显改变。DEN组大鼠血浆非那西丁游离型代谢产物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 43 9% (P <0 0 1) ,但结合型 +游离型代谢产物总量无明显差别。结论 在DEN诱发肝癌大鼠 ,肝细胞严重受损 ,肝脏体积增大 ,非那西丁代谢等肝功能试验无明显改变。同时测定游离型及结合型代谢产物含量 ,才能正确反映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 相似文献
11.
珍珠梅提取物对大鼠肝脏化学致癌前病变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珍珠梅提取物对二乙基亚硝胺 (DEN)致癌初期的抑制作用。方法 :动物腹腔注射给药 ,用DEN制备大鼠肝脏化学致癌初期模型 ,分为模型组、治疗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注射DEN ,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组大鼠肝脏c_myc、p53和bcl_2的表达水平 ,用比色分析法检测血清、肝匀浆、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活性及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珍珠梅提取物能显著降低治疗组大鼠肝脏bcl_2、突变型p53的表达 ,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而对c_myc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治疗组SOD、GSH_Px的活性高于模型组 ,而MDA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 :珍珠梅提取物对DEN致大鼠肝脏癌变初期有抑制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bcl_2和突变型 p53蛋白的表达及清除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超图像与肝实性病变之间的联系,分析彩超对肝脏实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至2013年收治的肝脏实性病变的患者80例,对他们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仔细观察二维超声图像以及血流特征,结合临床进行鉴别诊断,记录结果并与MR、增强CT或病理结果对比,以验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从而评价彩超对肝脏实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肝硬化结节诊断正确率为88.23%;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正确率100%;肝血管瘤诊断正确率为94.73%;原发性肝癌诊断正确率为95.23%。结论彩超对于肝脏实性病变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指导,对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适于临床上推广和普及,可以作为肝实质性病变检查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用药规律。方法 以胃癌前病变为主题词,搜索中国知网(2009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相关期刊文献所记载的方剂,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使用Excel 2013、SPSS Modeler 14.1、SPSS Statistics 19.0统计软件对纳入的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纳入符合标准的期刊文献83篇,共含中药167味,频数共计1 676次。其中,使用频数≥5的中药49味,使用频数≥15的高频药物22味,以白花蛇舌草(48,6.45%)最为常见;功效分类中以补虚药(207,27.82%)、清热药(171,27.98%)和活血化瘀药(111,14.92%)为主;药性以温(273,36.94%)、寒(233,31.53%)、平(193,26.12%)为主,药味以苦(420,36.90%)、甘(385,33.83%)、辛(266,23.37%)为主;归经分类以脾、胃、肝经居多。关联规则分析中发现关联强度最高的药对组合为10种,因子分析可提取8个公因子,系统聚类分析归为3大类。结论 胃癌前病变的中医治疗以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使用频率最高,并随证配伍理气药、利水渗湿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注射用双黄连对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致肝损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感染模型组、更昔洛韦组和注射用双黄连(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接种HCMV5d建立肝损伤模型,分别给予不同药物;10d后各组取眼眶血测定ALT、AST酶活性;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肝脏评价其坏死程度并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正常对照组ALT、AST活性正常,肝脏未见异常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感染模型组血清ALT、AST活性显著升高,肝脏的病理损伤明显;与感染模型组比较,注射用双黄连高、中剂量组肝脏ALT、AST活性显著降低,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而低剂量组血清ALT、AST活性与感染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与感染模型组比较,更昔洛韦组ALT、AST活性显著降低;注射用双黄连高、中剂量组ALT、AST活性与更昔洛韦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注射用双黄连对HCMV感染致肝损伤模型小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异甘草酸镁对D-氨基半乳糖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研究异甘草酸镁对D-氨基半乳糖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以D-氨基半乳糖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分别设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异甘草酸镁高、低剂量组以及美能组、易善复组、凯西莱组,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X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另以HE染色,采用光镜对各组小鼠肝脏作病理检查。结果异甘草酸镁可明显降低ALT、AST的活性(P<0.01)及肝组织中MDA、XOD、NO、NOS、iNOS的含量;升高肝组织中SOD、GSH-PX、T-AOC的含量。光镜下可观察到异甘草酸镁能减轻小鼠肝脏坏死性病理改变。结论异甘草酸镁对D-氨基半乳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Saida Haider Fizza Naqvi Saiqa Tabassum Sadia Saleem Zehra Batool Sadia Sadir Sumaira Rasheed Darakhshan Saleem Amber Nawaz Saara Ahmad 《Scientia pharmaceutica》2013,81(2):549-558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gastroprotective, analgesic, and antipyretic effects of curcumin (Cur), the major constituent of turmeric. Acetylsalicylic acid (ASA) was used in this study as a standard drug for comparison. The analgesic activity was measured using the Hot-Plate Test. The antipyretic and antiulcer effects were assessed using yeast-induced pyrexia and gastric ulceration, respectively. Curcumin (100 mg/kg)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1 hr prior to the Hot-Plate Test showed significant analgesic activity expressed by both parameters: an increase in latency time and a reduction in paw licking a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s. In the animal model of pyrexia, curcumin (100 mg/kg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rectal temperature after 1 hr, 2 hrs, 4 hrs, and 5 hrs of treatment, indicating the antipyretic effect of curcumin. Rats with orally administered curcumin (200 mg/kg) did not show any lesions on the inner lining of the stomach after a 16 hr fast, indicating the gastroprotective effects of curcumin as compared to saline- and acetylsalicylic acid-administered rats. The significantly low ulcer index in curcumin-treated rats following starvation highlights the gastroprote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curcumin.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Wnt通路相关蛋白在胃癌前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胃癌前病变胃镜活检标本256例(20例轻度异型增生、44例中度异型增生、52例重度异型增生、140例肠上皮化生),同时选取4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各组组织标本中Wnt通路相关蛋白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APC)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各组Wnt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及阳性表达率.结果 各观察组Wnt1、β-catenin和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且APC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度和重度异型增生组Wnt1、β-catenin和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轻度异型增生组和肠上皮化生组,而APC蛋白水平低于轻度异型增生组和肠上皮化生组(P<0.05).重度异型增生组Wnt1、β-catenin和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中度异型增生组,而APC蛋白水平低于中度异型增生(P<0.05).与对照组比较,Wnt1、β-catenin和cyclin D1在各观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增加(P<0.05),APC阳性表达率下降(P<0.05);中度和重度异型增生的各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轻度异型增生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nt通路相关蛋白在胃癌前病变组织中呈异常表达,从而激活了Wnt通路,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对其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肝脏占位性病变三维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6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三维超声成像进行探讨。其中原发性肝癌23例,肝血管瘤17例,肝囊肿16例,转移性肝癌4例。结果:三维成像显示的病变侵犯区域、空间位置、肿块内部结构、边界边缘状态均优于二维超声显像,优于后者的例数分别为51例(85.0%)、44例(73.3%)、41例(68.3%)、39例(65.0%)。该4项指标全部优秀者三维为38例(69.3%),二维为24例(40.0%),两组相比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