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患者癌痛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将本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06例NSCLC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n=53),对照组接受单纯放疗,联合组在放疗基础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短期骨痛缓解情况的因素,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种治疗方式下影响患者短期骨痛缓解的因素。结果联合组癌痛缓解有效率为92.5%(49/53),高于对照组的69.8%(3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方式是影响NSCLC骨转移骨痛缓解情况的独立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联合组CT影像学表现为溶骨性病灶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其骨相关事件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射治疗NSCLC骨转移患者癌痛方面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正>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已经是肺癌中晚期,治疗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时间[1]。我们对76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分别予以唑来膦酸单药及唑来膦酸联合GP方案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76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患者在接受诊断期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前后血清β-CTX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60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唑来膦酸联合化疗组(实验组,n=30)和单纯化疗组(对照组,n=30)。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β-CTX水平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治疗骨转移的有效率为90.00%(CR 9例,PR 18例,NR 3例),而对照组仅为63.33%(CR 7例,PR 12例,NR 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β-CTX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β-CTX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化疗能够更加有效的降低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的血清β-CTX水平,提示血清β-CTX水平的变化可作为唑来膦酸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是否获益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田甜  于雁 《实用癌症杂志》2016,(10):1637-1639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肺癌骨转移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应用紫杉醇(150 mg/m2)加顺铂(80 ng/m2)联合化疗,21 d为1个周期,共3个周期.观察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增加唑来膦酸治疗,每4周重复一次,连续使用3次.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86.0%),显著高于对照组(51.2%)(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活动能力恢复总有效率为(79.1)%,显著高于对照组(48.8%)(P<0.05).观察组骨病灶修复的有效率为(60.5%),显著优于对照组(44.2%)(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率为(93.0%),显著高于对照组(79.1%)(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骨痛症状,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煜 《中国肿瘤》2005,14(5):349-350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分为实验组(11例)和对照组(10例),分别给予唑来膦酸和帕米膦酸二钠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54.55%和30.00%.临床获益率分别是63.64%和30.00%,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唑来膦酸组在疗效维持时间上明显长于帕米膦酸二钠组(P<0.05).[结论]唑来膦酸可缓解肿瘤骨转移的疼痛,疗效维持时间长,副作用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6.
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钧  张楠  孔凡英  孙玉萍 《癌症进展》2005,3(5):486-489,505
骨骼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并可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如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症和高钙血症等.二膦酸盐是治疗骨转移最常见的药物,唑来膦酸作为新一代含氮二磷酸盐类药物,是至今已发现的药物中抗骨吸收能力最强的.本文综述了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将60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静脉点滴唑来膦酸4mg加局部放疗30Gy/10f/2w,对照组则单纯行放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总缓解率分别为93.3%和73.3%,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KPS评分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疗效优于单纯放疗,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唑来膦酸治疗癌症骨转移疼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翌  李颖  白松  高亚杰  刘基巍 《癌症进展》2005,3(4):395-398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恶性肿瘤骨转移中、重度疼痛患者52例,随机双盲分成两组:A组(试验组)22例:唑来膦酸4mg溶于生理盐水50ml静滴;B组(对照组)30例:博宁90mg 生理盐水750ml静滴.结果唑来膦酸镇痛效果:显效(CR):4/22,部分缓解(PR):13/22,无效(NR):5/22,总有效率(CR PR):77.27%(17/22),疗效维持时间16.4天,KPS评分平均提高20分,主要不良反应为一过性骨痛加重,发热、恶心、呕吐.对照组总有效率(RR):77.33%,疗效维持时间14.8天.结论唑来膦酸对缓解癌症骨转移疼痛有效,安全性好,病人可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在门诊及住院骨转移癌患者35例,均给予4周期用药后评价疗效。结果 35例中局部疼痛控制总有效率为88.6 %;活动能力改善总有效率为85.7 %。结论 唑来膦酸可明显提高骨转移癌患者局部疼痛缓解率、延长局部疼痛缓解时间。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长期应用可促进溶骨性骨病变的重建,患者耐受性好,给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晚期癌症常伴随远处部位转移,骨是恶性肿瘤发生转移常见部位.骨转移常见的并发症有骨痛、病理性骨折、骨髓压迫以及恶性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来曲唑联合唑来磷酸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使用来曲唑联合唑来磷酸静脉注射治疗32例绝经后妇女乳腺癌骨转移伴有不同程度骨痛患者,观察其镇痛效果、骨转移灶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32例患者接受治疗后,止痛的总有效率93.75%;骨转移灶有明显缩小,临床获益率90.62%;所有患者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来曲唑联合唑来磷酸对绝经后妇女乳腺癌骨转移骨痛的临床止痛疗效明显,对乳腺癌骨转移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赵春燕 《实用癌症杂志》2017,(10):1651-1653
目的 观察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方案维持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将8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每日2次饭后口服替吉奥80 mg/m2治疗,连服14天,停药7天.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每周1次多西他赛40 mg/m2溶于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 h,连用6周,停药2周.维持治疗3个周期后,评价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患者1年生存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4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73%(P<0.05).2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损伤、贫血、血小板及白细胞数目减少等症状,但均为轻中度,经治疗后均可缓解(P>0.05).实验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72.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27%(P<0.05).结论 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方案维持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肯定,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3.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Ⅳ期患者可达40%左右.而其中一小部分Ⅳ期NSCLC患者呈单脏器孤立转移,且原发灶亦为早期.对此部分患者,其治疗方式同初治时即有多部位远处转移者有所不同;同样,其预后同初治时即有多部位远处转移者亦不相同.对于孤立脑转移患者.在原发NSCLC能够完全切除或已经得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下,切除同时性或异时性孤立脑转移的5年生存率高达10%~30%,目前的标准治疗推荐手术切除原发灶及孤立脑转移灶或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全脑放疗.而孤立肾上腺转移发生率大约在1.62%~3.5%.通过积极的外科切除及联合化疗,NSCLC同时或异时性孤立肾上腺转移患者能延长生存并可获长期生存,5年生存率可达25%~40%.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得出结论认为:对于伴有不同部位的远处孤立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原发灶完全切除基础上,进行积极的转移灶局部手术治疗,生存期明显优于其它Ⅳ期患者.  相似文献   

14.
15.
榄香烯乳合并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侯炜  林洪生 《中国肿瘤》2007,16(12):1021-1022
[目的]探讨中药榄香烯注射液合并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在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将96例多发脑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在全脑照射的同时用榄香烯乳注射液400mg/d~600mg/d,连续静脉点滴2周治疗,对照组单纯全脑照射。[结果]两组主要症状均有改善。对于瘤体的变化,试验组治疗后有效率(CR PR)为12.76%,对照组有效率(CR PR)为8.69%(P=0.178);试验组卡氏评分提高率为46.80%,而对照组为13.04%(P=0.0000)。[结论]榄香烯能够提高放疗的疗效,提高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联合同期全脑放疗治疗NSCLC脑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NSCLC脑转移的患者65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患者口服吉非替尼250 mg/次/d,同时采用两侧野对穿照射,DT=30 Gy/10 f/2 w;对照组单口服吉非替尼250 mg/次/d.结果 2组患者的全身病变DCR和全身病变RR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颅内病灶DCR和RR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2.2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8.5个月,P<0.05.观察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0%,46.9%和15.6%,对照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9.7%,33.3%和12.1%,其中2年生存率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恶心呕吐、放射性颅高压、皮疹脱屑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非替尼联合同期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显著,能显著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 评价阿美替尼在真实世界中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于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00例接受阿美替尼治疗的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和预后因素评估。[结果] 一线接受阿美替尼治疗患者(n=45)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71%,中位PFS为16.7个月,中位OS未达到。 既往第一、二代EGFR-TKI治疗进展后接受阿美替尼治疗的患者(n=55)中,T790M(+)患者(n=12)的ORR为50.0%,mPFS为11.9个月,中位OS未达到;T790M(-)患者(n=35)的ORR为25.6%,中位PFS为10.8个月,中位OS未达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肌酸激酶升高(28%)、皮疹(12%)、肝功能损伤(8%)、皮肤瘙痒(8%)、白细胞降低(7%)、贫血(6%)、腹泻(6%)和口腔炎(3%),其中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仅2%,均集中在血液学毒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肌酸激酶升高是中位PFS延长的重要预测因素(HR=0.176,P=0.001)。[结论] 阿美替尼在EGFR突变NSCLC脑转移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既往EGFR-TKI进展后T790M(-)的患者如果拒绝化疗或化疗疗效较差,可以考虑将阿美替尼作为后续治疗选择之一。肌酸激酶升高是接受阿美替尼治疗的患者中位PFS延长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雷帕霉素联合培美曲塞治疗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NSCLC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单独使用培美曲塞进行治疗,另一组采用雷帕霉素和培美曲塞联合治疗,雷帕霉素剂量为50 mg/天.分别观察2组患者疗效、治疗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活质量改变情况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随机分成2组的患者基本资料和病情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较单独使用培美曲塞治疗组而言,联合用药组的患者能够获得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38.89%)和疾病控制率(83.33%),且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帕霉素联合培美曲塞对NSCLC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也较单独使用培美曲塞组显著(P<0.05).虽然在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都有如胃肠不适、乏力、脱发等不良反应发生,但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可以获得较好的控制,且联合用药组在各类不良反应表现上,都具有较低的发生率.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雷帕霉素治疗晚期NSCLC,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13例非小细胞肺癌肋骨转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13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的外科治疗特点和预后因素。方法:对1998年7月~2003年7月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13例患者,生存时间4~3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1年生存率为54%。单发肋骨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明显长于多发肋骨转移和肋骨外转移者(P=0.015)。肿瘤的病理类型、原发肿瘤(T)和淋巴结转移情况(N)与生存期并无关系。结论:对于①单发肋骨转移②预计原发病灶和纵隔淋巴结能彻底清除③身体条件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建议进行积极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