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为PICC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提高护理技术安全性。方法:对2008~2009年370例患者行PICC置管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循证分析和总结。结果:370例PICC置管术后患者无一例因置管后发生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拔管,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5%。结论:经过对各种并发症及时的干预及处理,成功的提高了PICC置入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2.
贺征英 《吉林医学》2010,31(32):5832-5833
目的:探讨PICC置管后的维护与安全管理对预防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PICC置管后维护实施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措施。结果:共实施维护106次,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在PICC置管后维护中,重视安全管理对预防PICC并发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患者在PICC置管后的维护及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避免、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有效途径。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7月我单位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20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104例)及维管组(104例);并就其临床资料加以回顾与分析。结果:维管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而患者满意度则显著优于常规组(P<0.01)。结论: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系统、有效的维护及安全管理,既可以避免、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极大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从90年代开始引进我国并在临床广泛应用,是目前最安全的中心静脉输液工具之一,其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为肿瘤及需要长期输液的病人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但PICC置管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为延长PICC使用时间,保证病人使用安全,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现将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徐咏梅  胡桑  程凤 《安徽医学》2018,39(9):1146-1148
目的 分析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的原因,并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四复数医院行PICC置管的3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置管后是否发生血栓分为血栓形成组(5例)和未发生血栓组(30例)。通过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住院时间、穿刺血管、血脂,凝血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PICC置管患者血栓形成的原因。结果 本组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14.28%;血栓形成组女性(女/男=5/0)比例高于未发生血栓组(女/男=1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形成组止血药物使用率高于未发生血栓组,且穿刺血管多为头静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9,7.622;P=0.049,0.022);两组患者置管时间、止血药物使用天数、血脂和凝血指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止血药物使用和穿刺血管是影响PICC置管患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OR=3.854、3.622,P均<0.05)。结论 血管选择、止血药物的使用是影响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陈国玲 《当代医学》2014,(26):104-105
目的根据对晚期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感染因素的分析,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改进和指导。方法随机选取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晚期肿瘤PICC置管患者临床资料237例,针对性别、年龄、体质量、PICC留置时间、留置部位、导管材料等变量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可能的感染因素并对护理工作提出相应建议。结果患者感染的发生与其性别、年龄、体质量无明显关系,患者感染与PICC留置时间、留置部位、导管材料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肿瘤患者PICC置管期间,应有针对性的对相关感染因素进行护理,使医院感染率降低,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7.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在需要反复进行化疗的肿瘤病人中广泛应用,安全、可靠,且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但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还可能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
褚贵丽  李菊  冯生慧 《吉林医学》2013,(32):6864-6865
目的:分析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198例PICC置管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98例置管患者中发生并发症32例,占置管总数据的16.2%,分析原因依次为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堵塞、导管异位、导管脱出、破损与滑脱、血栓形成、穿刺处渗血、穿刺处渗液。结论:预防和维护不及时是发生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加强健康教育,及时有效的预防、维护和处理是降低并发症,提高PICC导管留用时间的重要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小组在PICC置管及规范化维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80例置入PICC导管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我科室成立静脉治疗小组的时间(2019年9月)作为界点,将2019年1月至9月置入PICC导管40例纳为对照组,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置入PICC导管40例纳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PICC置管护理,观察组实施静脉治疗小组指导下的干预护理,对比两组PICC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各项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治疗小组在PICC置管及规范化维护护理质量管理中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使PICC导管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PICC的维护     
目的 为使肿瘤患者在行PICC中尽可能延长置管保留时间,在预防常见并发症--机械性静脉炎、堵管以及感染方面寻找更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使用过程中出现静脉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7年1~10月行PICC置管的210例脑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置管期间静脉炎和血栓的发生率,分析静脉炎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10例患者置管期间发生静脉炎58例,占27.62%;发生静脉血栓2例,占0.9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导管所处位置、活动量、白细胞高是出现静脉炎发生相关因素,统计具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导管所处位置、活动量和白细胞是发生静脉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要重视脑肿瘤置管后静脉炎并发症,针对危险因素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和处理。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在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常需快速输血输液、监测中心静脉压、静脉高营养、输入高浓度或刺激性药物,均需要建立深静脉通道才能满足需要.我院重症医学科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对512例危重患者进行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现将相关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观察现阶段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护士长应如何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及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4.
张黎梅 《大家健康》2016,(3):287-288
目的:为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预防和减少化疗所致静脉炎.方法:采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对25例肿瘤患者进行置管给药并观察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应用PICC导管25例,插管成功率为94.6%,留置时间15~96天,平均置管时间为56.5天.结论:PICC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保证肿瘤患者化疗的顺利完成,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预防和减少化疗所致静脉炎。方法采用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对56例肿瘤患者进行置管给药并观察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应用PICC导管56例,插管成功率为94.6%,留置时间15~96天,平均置管时间为56.5天。结论PICC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保证肿瘤患者化疗的顺利完成,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PICC置管后的维护管理。方法:我院接收308例PICC置管患者,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根据患者置管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PICC置管后,对照组采用常规维护方法,观察组患者实行强化维护管理。对照两组患者相关性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14.3%,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2.6%,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患者置管效果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实行PICC置管治疗,PICC置管成功后,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维护管理,对减少患者并发症的产生具有显著效果,同时可提高患者PICC置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赵燕  程敏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11):1045-1046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如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的导管〔1〕。自20世纪80年代起,PICC在国外被普遍用于新生儿加强监护病房和家庭的中长期输液治疗〔2〕。  相似文献   

18.
夏春香  俞曦 《现代医学》2012,40(6):725-726
目的:观察增强型溃疡膜预防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PICC置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置管成功后均以透明敷料固定导管。常规换药24 h后实验组选择增强型溃疡膜沿穿刺静脉走向平行覆盖于透明贴膜上方3~7 d;对照组同时间予50%硫酸镁湿敷。观察两组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5%,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型溃疡膜能有效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预防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效果.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4例.实验组置管时将5mg地塞米松注射液加入50ml生理盐水中,用该溶液完全浸泡PICC导管后再行插管.对照组置管时采用生理盐水浸泡PICC导管后再插管.观察两组患者PICC置入术后7天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其发生程度亦明显减轻(P<0.001).结论:采用地塞米松稀释液浸泡导管可以有效预防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PICC置管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一条放射显影的用硅胶材料制成的长 6 0cm的导管。PICC通常选择在病人肘窝部的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 ,导管头部插到上腔静脉的下 1/ 3,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处。PICC为病人提供中长期的治疗通道 (3~7个月 ) ,2 0 0 1- 0 5~ 2 0 0 2 - 0 5我科将PICC应用于 6 0名患者。此管操作快速、简便 ,无威胁生命的并发症 ,减轻了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避免了刺激性药物及高渗性或黏稠性液体对外周血管的损害 ,病人可随意活动 ,给患者带来了很多方便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