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连英  李继霞 《河南中医》2009,29(6):617-620
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法、评价与展望四个方面综述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现状。认为:中医中药对胃动力调节和改善有极其丰富的经验及相应理论基础,采用中医药治疗FD临床疗效显著,促胃肠动力中药开发已见可喜苗头。深入探讨FD中医学发病的病因、病理及中医药治疗FD的机理,总结治疗FD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方药,开发研制临床应用简便高效速效的新剂型已成为目前中医药治疗FD的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2.
颜洪亮 《四川中医》2007,25(11):22-24
本文就FD的诊断标准、治疗研究、发病机制进行了评述,可为中医药治疗、研究FD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对近5年来的相关文献的阅读整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的病因病机、分型、中医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中医药治疗FD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结论中医治疗通过辨证论治治疗FD有着明显的疗效和优势;但中医FD辨证的客观化、标准化及疗效评定的标准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一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胃肠功能障碍性疾病。近年来,有关采用中医药治疗FD的临床报道及研究越来越多,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兹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FD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FD属中医学痞满、郁证、胃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广泛流行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其症状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疗上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采用促胃肠动力药、抑酸药、抗抑郁/焦虑药物和心理治疗等对症治疗,且存在一定的不足与问题,而中医药在治疗FD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目前有关中医治疗FD的作用机制与多种信号通路转导有关,对相关信号通路以及分子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重点。其中主要以SCF/c-Kit信号通路、5-HT信号通路、CRF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TRPV1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RhoA/ROCK2/MYPT1信号通路等为主,此系列信号通路能够促进胃肠动力、减轻焦虑、加速胃排空、降低内脏高敏感及改善十二指肠微炎症治疗FD。该文对中医药通过调控相关信号通路治疗FD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对中医药靶向治疗FD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烧灼感、餐后饱胀、早饱感,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症状群。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现代医学研究多认为其与胃高敏感、胃肠动力障碍、胃肠激素、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精神社会因素等有关,近年来中医药治疗FD获得较好临床疗效,现就中医药治疗FD获效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研究领域文献的基本信息、研究内容以及试验方案设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方法检索2009—2018年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收录的关于中医药治疗FD的文献。按照发表时间、作者分布区域、中医证型、中医治疗、对照组治疗、文献质量等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并评价中医药治疗FD的临床效果。结果 (1)共检出1 214篇文献,最终纳入文献共291篇,均为随机对照试验类型文献,其中1篇Ⅰ级文献,99篇Ⅱ级文献,191篇Ⅲ级文献。(2)纳入文献中共124篇文献涉及到辨证分型,涉及到的中医证型共12种。前3位分别为脾胃气虚、肝郁脾虚、肝胃不和,占比为30.65%、25.00%和24.19%。(3)未辨证用药的文献共计204篇,其中柴胡疏肝散最常用,占文献数量的12.26%。(4)纳入文献中有62.2%的对照组采用促胃肠动力药,促胃肠动力药中,75%为多潘立酮。(5)纳入文献中仅有17篇文献涉及到观察复发率,其中16篇显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纳入文献中,共计83篇涉及到观察患者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FD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口干、恶心、呕吐等。结论中医药治疗FD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中医药治疗FD临床研究存在中医证型不规范、洗脱期未严格设定、合并用药未记录等不足,未来要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提供更为可靠的临床应用评价。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为临床多发疾病。其发病机制不清,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文按FD的诊断标准、治疗研究、发病机制和国际上的临床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中医药研究FD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epepsia,FD)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有较高发病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和生活。现代医学治疗FD起效明显,但停药后易复发。近年来中医的辨证论治、单方验方、中药提取物、中西药联用等成为FD研究的热点。因此,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FD的相关机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为临床多发疾病.其发病机制不清,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文按FD的诊断标准、治疗研究、发病机制和国际上的临床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中医药研究FD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1.
陈龙  胡锡元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8):1585-1586
功能性消化不良(简称FD),是最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清楚,西医无特效药,多采取对症治疗,而中医治疗FD获得了满意的疗效。近年来,中医药作用机理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FD的中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辨证分型及论治FD属中医胃脘痛、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西医治疗FD效果欠佳,而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较为明显。笔者采用穴位注射配合温和灸治疗FD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通过穴位注射方法的作用、黄芪注射液的作用以及温和灸的作用等3个方面探讨该方法治疗FD的作用机理,以期为下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功能性消化不良(FD)脾虚气滞证的中医认识、西医机制探讨、中医临床治疗进展做了相关论述,并对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对FD的治疗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指具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或上腹烧灼感,经胃镜等相关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根据最新FD的罗马Ⅲ标准将其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疼痛综合征。在中医独有的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引导下,中医药在治疗FD具有临床独特的优越性。近些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从各种文献资料及临床报道来看,中医药已在功能性胃肠病领域成为最为关注的热点。现就本病的中医药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标准将FD定义为存在一种或多种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的消化不良症状,并且缺乏能解释这些症状的任何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的疾病[1]。其症状包括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及上腹烧灼感。中医药在治疗FD方面安全、有效,优势凸显[2]。随着现代医学对此病认识,更多的学者开始探讨中医药对FD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祝德 《光明中医》2014,29(2):304-305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发病率高,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西医治疗该病易复发,副作用多,未能达到满意效果.本文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应用丁萸理中汤为基本方治疗FD的临床研究,取得较好疗效,显示中医药治疗FD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7.
薛丁文  孟静岩 《光明中医》2013,28(4):864-866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整理近三年来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资料,对古方、现代验方和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结果中医药在FD的治疗上疗效确切,且能有效改善病人的机体状态,同时副作用也较少。结论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特点,使其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上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李霞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119-12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慢性的或反复发作的疾病,发病率高,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目前FD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西医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然而,中医药治疗FD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能改善症状,还能明显降低复发率.因此着眼于FD的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以进一步指导其辨证和治疗,有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运用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王彦刚教授基于"核心病机观"理论,提出从五脏论治FD.王教授认为本病的核心病机为肝郁脾虚,且此病机贯穿FD的整个病程,可分别从心、肺、肾角度辨治FD.治疗上以疏肝健脾为核心治法,辅以清心安神、宣肺理气、调补先天之法,通调五脏,并善于运用经方中的药对...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繁杂,与多种因素有关。随着医学模式向"自然(环境)-生物-心理-社会"的进一步演变,特别是"神经胃肠病学"概念的提出和发展,社会及心理学因素在FD发病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引起医者的重视。目前西医药对于FD的治疗主要有改善胃肠动力、抑酸、抗焦虑等对症治疗,但疗效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有不良反应,而中医治疗FD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好,且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因此探索FD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FD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发现临床上运用逍遥散治疗FD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