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8岁。于2002-12-11上午门诊局麻下行双侧扁桃体挤切术,麻醉药物为1%利多卡因注射液10毫升,0.1%肾上腺素注射液3滴。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无副损伤,少量出血约20毫升,术后静滴抗生素。术后10小时患者自觉咽痛,有轻度憋气感,后逐渐出现呼吸困难。查体:一般状态尚可,声嘶,Ⅱ度呼吸困难体征,咽部见软腭、悬雍垂、咽腭弓高度水肿成半透明球状,会厌水肿,声门窥不见,双颌下肿胀,可扪及捻发音。急予以静滴“地塞米松10毫克”,辅助雾化吸入治疗,同时作好气管切开准备,用药后呼吸困难逐渐改善。次日复查声嘶改善,无呼吸困难,咽喉部  相似文献   

2.
丹参粉,鱼腥草注射液治疗萎缩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以来,笔者采用哈尔滨市中药二厂生产的丹参粉和河南三门峡市第二制药厂生产的鱼腥草注射液,行下鼻甲粘膜下注射,并配合口服的西药维生素治疗萎缩性鼻炎52例,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一般资料52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33例,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74岁。病程最长24年,最短5年。二、治疗方法患者坐位,清除鼻道内脓痴和清洁鼻道,用l%的卡因棉片表麻下鼻甲粘膜。取丹参粉0·4克、鱼腥草注射液4毫升,用一次性5毫升注射器格鱼腥草注射液抽出后注入丹参份内(鱼胆草注射液为灭菌水溶液),充分摇句和溶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局部注射聚桂醇注射液治疗咽喉部血管瘤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具体注射方式及剂量.方法 收集我科2015年10月~2016年12月的咽喉部血管瘤患者18例,单发血管瘤16例,散发血管瘤2例.依病变位置及深度以不同方式局部注射聚桂醇注射液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3个月~1年随访,全部有效.其中1例多发性血管瘤患者注射聚桂醇注射液后局部反应性肿胀明显,3例轻度呼吸困难,10例术后疼痛.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干咳、胸闷、血管栓塞、一过性缺血性休克及黑朦等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聚桂醇注射液治疗咽喉部血管瘤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具体注射方式需根据血管瘤的大小、深度等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 ,2 2岁。1996年 9月 6日 12时 30分午餐时看电视 ,不慎将一只爬虾误吸 ,当即呛咳、憋气 ,呼吸困难 ,自己挣扎试图用手取出未成功。10分钟后急诊抬入抢救室。查体 :神志不清 ,面色青紫 ,口唇发绀 ,口内少许溢血 ,吸气性呼吸困难 度 ,面部多汗 ,呈窒息状态 ,心率 150次 /分。立即无麻下施气管切开术 ,气囊套管给氧 ,间断吸出气管下端的分泌物及少许血液。同时 ,静点 5%葡萄糖注射液 50 0 ml,维生素 C注射液 2 .0 g,地塞米松注射液 10 mg。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5分钟后意识恢复。30分钟后进入手术室 ,在全麻下行喉气管异物取出术。血氧…  相似文献   

5.
CO2激光喉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喉良恶性病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回顾分析应用CO2激光喉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喉部良恶性病变的效果。方法自1999年1月1日至2003年6月30日,应用CO2激光喉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喉部良恶性病变313例,其中采用切割或汽化方法切除声带息肉236例,声带小结30例;采用声带黏膜剥脱术切除声带白斑、声带角化症、声带不典型增生27例;应用声带黏膜剥脱术或声带切除术切除声门型喉癌(T1aN0M0%)2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切除病变,术中出血少或不出血,术野清楚。术后无一例出现呼吸困难、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患者的有效率达100%;声带白斑、角化症、不典型增生患者的有效率为92.6%;声门型喉癌患者半年复发率10%。结论应用CO2激光进行喉显微外科手术术中出血少、术野清楚,有效率高,拓展了手术的适应证和范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中西药物制成复方辛夷注射液,行下鼻甲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配方:辛夷150克板兰根150克紫花地丁250克白背叶150克当归100克强的松龙1克丙二醇50毫升甘油25毫升,共制成复方辛夷注射液500毫升。2.治疗方法:用1%地卡因棉片作下鼻甲前端表面麻醉后,取复方辛夷注射液1.5毫升作鼻下甲粘膜下注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例因"左颈根部包块1年,声嘶半年,咯血、吞咽梗阻10天,呼吸困难1周"入院的70岁男性患者,入院后因Ⅲ度喉梗阻,急诊行气管切开。CT示甲状腺占位病变,累及气管左侧壁、喉及下咽。彩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完善术前准备后全麻手术治疗,气管-喉-下咽缺损处使用改良颈横动脉皮瓣修复。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左颈部淋巴结(7/23)转移。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T4aN1M0,Ⅲ期)。患者手术3个月后接受131I治疗。术后1个月可正常进食,能低声说话,患者堵管后有呼吸困难,未能拔管,随访2年肿瘤无残留或复发。  相似文献   

8.
气管切开术后可发生许多并发症,笔者遇见两例特殊原因所致术后并发症,现报道如下。例1患者,男性,因胸段食管癌术后呼吸不畅行气管切开,术后仍有阵发性呼吸困难,检查未脱管,术后第五天突然再次呼吸困难,呈混合性呼吸困难,致双侧气胸,急行双胸腔闭式引流,经呼吸机加压给氧后情况好转,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气管内气管套管口下约0.scm处有菜花样肿物,阻塞1/2气管,呼吸时由于胸廓运动气管套管口常被肿物部分或完全阻塞。胸外科医师认为此肿物系食管癌侵及气管内。例2患者,男性,因心瓣膜病行换瓣术后辅助吸疾行气管切开,术后…  相似文献   

9.
自制药物冰块对扁桃体切除术后早期止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寻找一种扁桃体切除术后早期止痛的有效方法。方法:60例扁桃体切除术后成年人(平均年龄24.5岁)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人术后含化由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去痛片0.5g、云南白药胶囊1粒和浓薄荷水混匀冷冻而成的药物冰块,对照组含化由10%葡萄糖注射液冷冻制成的冰块。记录最痛出现时间、最痛持续时间及术后在最痛时间内张口疼痛、吞咽疼痛和耳痛的得分等。数据用SSP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最痛出现时间晚于对照组(P<0.01),张口疼痛和吞咽疼痛程度也比对照组轻(P<0.05)。结论:自制药物冰块能推迟扁桃体术后最痛高峰出现时间,减轻术后的张口疼痛和吞咽疼痛。药物冰块配置简单,安全无副作用,口含给药病人易接受,是扁桃体术后止痛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舌骨颌下正中悬吊术治疗OSAS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舌骨颌下正中悬吊术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疗效。方法:重度OSAS患者28例,全麻下先行舌骨颌下正中悬吊术,同时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其中2例行气管切开。结果:术后随访0.5~3年,治愈16例(57.1%),显效6例(21.4%),改善5例(17.9%),无效1例(3.6%),总有效率为96.4%。术后扁桃体出血1例;全麻拔管后立即出现呼吸困难1例;影响舌功能1例。结论:在原UPPP的基础上,行注重咽部肌肉保护和位置调整的舌骨颌下正中悬吊术,提高了疗效,避免了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11.
我们目拟冰红滴耳液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0例,随访观察3~6个月、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均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患者,共30例,32耳。男19冽,女11例;年龄5~50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6个月。均符合《耳鼻咽喉科诊断学》的诊断标准[1]二、药物组成与方法1.冰红滴耳液的制做。取红花50克,用纱布包裹,放入煎药缸内,加水600毫升,煎至500毫升,法取药液,放入冰片(细研地克,充分搅拌,使其溶解,然后按0.05%的比例加入尼泊金作防腐剂,分装于10毫升满瓶内,灭菌备用。2治疗方法:初诊患者经确诊后,先用3%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再发呼吸困难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气管切开术后再发呼吸困难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经针对再发呼吸困难的原因处理后,除1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呼吸困难均完全缓解。结论对于气管切开术后再发呼吸困难的患者,应积极寻找病因,并针对病因进行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40岁。咽喉部疼痛13h,呼吸困难3h,于1996年5月21日上午8点15分急诊入院。体检:体温37.8℃,急性痛苦面容,轻度烦躁,Ⅲ度吸气性呼吸困难;心、肺、腹检查无异常。口咽部急性充血,间接喉镜下见会厌高度红肿,呈球形,被裂及声门均看不见,左颈侧胸锁乳突肌上1/3处轻度肿胀压痛。诊断为急性会厌炎致急性喉梗阻。立即给予10%葡萄糖500ml+地塞米松10mg静滴。8点50分呼吸困难无缓解,加快输液速度并给氧,9点10分患者诉胸闷,呼吸困难加重,烦躁不安,挣扎乱动,随即呼吸骤停,故行紧急坏甲膜穿刺。以16号针头刺入环甲膜后,…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癌侵及气管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侵及气管的甲状腺癌的外科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75年~1999年共收治的侵及气管的甲状腺癌71例,根据侵及程度分三类:仅侵及气管外膜;侵及气管软骨;侵及气管全层并突入管腔引起呼吸困难。术中分别行切除气管外膜、气管壁开窗造瘘、部分气管切除及全喉切除术。其中17例未分化癌患者术后均行放疗。甲状腺滤泡癌及乳头滤泡癌患者均行碘^[3]治疗。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1年生存率94.4%,3年生存率88.9%,5年生存率85.2%,10年生存率31.5%。未分化型患者17例均在1年内死亡。结论:侵及气管的甲状腺癌在全身状态允许的条件下是可以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但未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的并发症及其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对5000例患儿进行纤维鼻咽喉镜检查,对术中和术后24h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5000例行纤维鼻咽喉镜检查术的患儿中共有305例(6.10%)出现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均为一过性。0~1岁、〉1~3岁、〉3~7岁和〉7~16岁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9.83%、6.14%、3.15%、1.69%,〉7~16岁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术中并发症以黏膜出血最常见,以0~1岁组最高,随着年龄增大而降低。术后以咳嗽或咳嗽加重最常见,吸气性呼吸困难或吸气性呼吸困难加重仅发生于0~1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婴儿及喉软骨软化的患儿是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小儿纤维鼻咽喉镜检查术安全可靠,大多伴轻微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扁桃体切除术后中耳压力的变化及与术后咽癌、耳痛的关系,对门名10多岁A型鼓室压曲线(+50daPa至-99daPa)的儿童进行了扁桃体切除术。对照组为插管全麻阑尾炎切除术患儿。其本前鼓室压亦为A型曲线。评价疼痛程度采用10cm直觉模拟记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结果,研究组39%的人术后第1天出现C型鼓室压曲线(-100daPa至-350daPa)。对照组术后无一人出现鼓室压力变化。鼓室压的变化与咽癌、耳痛程度得分无明显的关系。术后7天时,所有患者都恢复成A型曲线。耳痛多为晚期症状,术后第1天1/4的病人出现耳痛,术后7天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is,CRSwNP)内镜术后糖皮质激素对鼻黏膜重塑的影响。方法30例CRSwNP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切除的鼻腔病变黏膜组织作为术前组;术后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激素组(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喷剂,200μg/d)和对照组(术后未应用丙酸氟替卡松及其他糖皮质激素)。术后第1、3个月复查时取其前筛区黏膜标本。另取6例行鼻中隔矫正术患者的钩突处黏膜作为正常对照。采用HE染色观察鼻黏膜上皮损伤(脱落)情况;以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鼻黏膜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胶原Ⅲ的表达。结果术前组鼻黏膜标本可见90%(27/30)的上皮损伤为3期,10%(3/30)为2期;87%(26/30)的鼻黏膜标本可见TGF-β1阳性细胞,胶原Ⅲ阳性基底膜厚度〉20μm者占97%(29/30)。术后第1个月时,对照组和激素组鼻黏膜形态及免疫组化TGF-β1和胶原Ⅲ的表达无明显差异。术后第3个月时,对照组53%(8/15)的上皮损伤为3期,33%(5/15)为2期,14%(2/15)为1期;激素组93%(14/15)为0期,7%(1/15)为1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4.481,P〈0.05)。免疫组化显示对照组TGF-β1阳性炎性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激素组(t=2.32,P〈0.05),对照组胶原Ⅲ阳性基底膜厚度〉20μm者10例(67%),与激素组(4例,2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SwNP内镜术后鼻腔黏膜发生组织重塑,术后及时恰当地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抑制重塑,预防复发十分重要;术后随访不应少于3个月或更长。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侵犯气管的治疗与预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侵犯气管的治疗方式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1995年间45例PTC侵犯气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侵犯气管的范围和程度不同分为气管局限性受侵组(A组)行肿瘤切除术28例,肿瘤侵及气管腔内组(B组)行根治性切除术10例和肿瘤区域广泛受侵组(C组)行姑息性切除术7例。39例行颈淋巴清扫术。术后切缘病理检查有肿瘤细胞或术中肉眼观察肿瘤切除不干净的部分患者给予术后放疗,共17例。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组问差异采用Log.Rank法检验。结果①A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5.0%和62.6%。7例术后放疗,21例术后未放疗。术后放疗与术后未放疗比较,5年和10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②B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0.0%和58.3%。术后放疗6例,未放疗4例。术后放疗与否,5年和10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③C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42.9%和28.6%。4例术后放疗患者,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50.0%和50.0%。3例术后未放疗患者,5年生存率为33.3%,无10年生存。术后放疗与否,其5年和10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PTC气管受侵尚未侵及腔内黏膜层者可采用肿瘤切除术得以根治,穿透气管腔内黏膜层者行肿瘤根治性切除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术后放疗有可能提高姑息性切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4岁。1993年4月因喉癌在我院行左侧垂直半喉切除术,术后以50Co行根治性放疗。放疗全程结束后顺利拔管。术后3年来除声嘶外,无呼吸困难,进食顺畅。1997年3月突然发生呼吸困难1次,拟诊为喉癌术后声门狭窄入外院,行紧急气管切开,但呼吸困难未能完全解除。绥抗炎及激素治疗,半个月后顺利拔管。到我院复诊,纤维喉镜检查:左声带缺如,右声带代偿左移,喉粘膜光滑,右声带活动正常,声门无狭窄。胸片未见异常。5月28日又突发呼吸困难,呈阵发性加剧,急送本院抢救。检查:急性病容,呈吸入性呼吸困难。立即给予吸氧,再次以很…  相似文献   

20.
侵及颈动脉的晚期转移头颈鳞状细胞癌的挽救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侵及颈动脉的晚期转移头颈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0年来对57例侵及颈总或颈内动脉的晚期转移头颈鳞癌患者实施外科治疗的病例资料及术后生存情况。48例患者术中可将肿瘤由颈动脉壁剥离而保留颈动脉;9例肿瘤已侵到动脉壁中膜层而切除动脉,术中不作动脉切除后的Ⅰ期动脉重建术。对手术中认为肿瘤残留和术前未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或放疗剂量不足70Gy的患者,进行术后放疗40~70Gy。结果57例患者中4例长期生存;53例死亡,死于术后多器官衰竭1例,死于局部复发10例,颈部复发19例,远处转移14例,颈总动脉出血7例,非肿瘤因素2例。用Kaplan-Meier生存率统计法计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3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51.8%、19.6%、12.5%、8.3%。术中肉眼切净与肉眼残留的复发率分别为26.7%、50.0%;2年生存率分别为22.2%、0。椎前组织受侵与椎前组织未受侵的术后复发率为76.0%、28.3%,2年生存率为12.0%、25.0%。术后放疗与未放疗的复发率分别为46.4%、73.1%;2年生存率分别为21.4%、15.4%。结论对于侵及颈动脉的晚期转移头颈鳞癌患者,应进行积极的外科挽救性手术治疗,术中应尽量整块切除肿瘤,且与周围组织应有合理的安全界限,对于受侵的动脉除非肿瘤已侵及动脉的中膜层,否则,应尽量剥离肿瘤保持动脉的完整,不切除动脉,以减少术后死亡及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放疗可以减低肿瘤复发,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