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腰椎管狭窄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以开放式手术减压为主。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21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12例,女9例;年龄35~65岁,平均45.6岁。狭窄部位及类型:L_(3~4)1例,L_(4~5)11例,L_5S_19例,其中两个间隙同时突出者3例。椎间盘突出的类型:旁侧型突出16例,中央型5例。1.2 手术方法 ①体位与麻醉:全部取腹卧位,两髂腹部置长软枕衬垫,使腹部稍悬空,以减少手术中椎管内出血。麻醉采用局部或硬膜外阻滞麻醉。硬膜外阻滞麻醉一般用1%利多卡因10~15ml,可维持40min~1h基本无痛,必要时可追加用药。②病变定位:用克氏针在对应的椎间隙水平于脊椎中线插入,用“C”型X线机或摄侧位X线片以定位。③操作方  相似文献   

2.
腰椎管狭窄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其治疗目前仍以开放式手术减压为主。在彻底解除压迫因素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方法 对后路椎间盘镜治疗36例腰椎管狭窄症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疗效良31例,可5例,差0例。结论 后路椎间盘镜可以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疗效好、微创、对脊柱稳定性干扰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和适应证。方法采用后中路椎间盘镜进行单侧“开窗”减压术等。术中通过“C”臂机或摄侧位X线片定位,于后正中线做1~2个长约1.5cm互不相连的小切口,逐级扩张后置入工作通道管,钻除部分椎板,置入内窥镜于监视器下显露并清除椎板、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肥厚的黄韧带及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彻底解除其对硬膜、神经根的压迫。结果本组共治疗腰椎管狭窄症732例,随访3个月~3年,按NAKAI标准评定,优640例,良69例,可17例,差5例。优良率为97%。3例改行开放式手术治疗。结论本术式在保证神经充分减压的前提下,可减少创伤,保持脊柱的稳定性。本方法适用于单节段或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及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后路椎间盘镜经椎板间隙入路行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技术改进及处理要点。方法:采用MED对老年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侧隐窝减压、髓核摘除、神经根管扩大术。结果:本组13例,随访3~12个月,疗效评定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8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2.3%。结论:合理选择患者,配合应用改良工具,MED技术可用于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精准、微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和手术原则。方法 38例腰椎管狭窄症病人均在后路椎间盘镜下行腰椎管扩大和髓核摘除术。结果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共38例,术后随访时间平均2年,按Nakai标准评定,优34例,良3例,可1例和差无1例。结论 提示该手术方法减压彻底,创伤小,保持了脊椎的稳定性、适应症宽、操作安全,疗效可靠,病人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路稚间盘镜下微创椎板间间断多开窗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4月至2009年8月我院收治13例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后路椎间盘镜下椎板间断多开窗减压,扩大腰椎管及神经根管治疗,采用日本NaKai评定标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2~18个月(平均16个月),优5例,良7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2.3%。无一例改行开放手术,无一例发生腰椎不稳,硬膜囊破裂、椎间隙感染、神经根及马尾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后路椎间盘镜下间断多开窗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满意,创伤小、脊柱稳定性好,尤其适用于多节段狭窄患者。  相似文献   

8.
中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中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效果。方法:对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采用中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并椎管减压术治疗。结果:随访4~12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优良率达93%。46例中硬脊膜囊破裂2例,间盘残留复发1例。全部病例无神经损伤和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中后路椎间盘镜下可完成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治疗。但巨大中央型突出合并钙化者不适合内窥镜下操作。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其治疗目前仍以开放式手术为主。在摘除突出椎间盘 ,彻底解除压迫因素的同时 ,如何尽量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减少手术的并发症 ,一直是脊柱外科医生所追求的目标。由于高技术的发展 ,学者们不断的努力 ,逐渐发展和丰富了各种微创手术 ,而  相似文献   

10.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卧床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我院从2004年在省内率先开展的这项微创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手术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椎板及后韧带复合结构瓣回植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椎板及后韧带复合结构瓣回植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技术要点和疗效。方法 将部分腰背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及椎板上骨膜保留,于病变节段下一椎间隙切断棘上棘间韧带,用骨刀(骨刀宽面与矢状面成角10-15度)在上下关节内侧2mm处自下而上并保持骨刀宽面进入椎板深度与椎板厚度相一致切断两侧椎板,牵开椎板及棘上棘间韧带,常规进行椎管减压,椎板及棘上棘间韧带回植。报告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62-81岁,平均67.6岁。结果 32例均随访,最长6年,最短8个月,平均36个月。总优良率90.6%。结论 本术式显露范围广、椎管减压彻底,使椎管重新成形,有效的预防术后脊柱不稳、顽固性腰痛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陶冶  蒋萍 《四川医学》2012,33(7):1204-1206
目的探讨微创腰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方法对已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的42例患者均采用MED手术。全部42例患者随访2~26个月。结果对42例患者进行评估,参照Macnab评定标准,35例优,6例良,1例可。结论在明确诊断,严格把握适应证及禁忌证的前提下,熟练运用ME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影像学检查和手术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手术方式和适应证的影响。方法自1999年1月-2004年12月,为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患者实施微创开放式手术,做3.5-4.5cm长的皮肤切口,剥离椎间的部分骶棘肌,咬除部分椎板上缘及小关节内侧缘后,摘除髓核,并根据需要做半椎板或全椎板手术或扩大神经根管和切除肥厚的黄韧带及神经管内的骨性增生。结果术后随访5-77个月,平均32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疗效:优254例,良41例,可5例(其中在外地做过椎间盘镜术3例,木瓜酶溶核术后1例,而后到本院行此手术)。差0例。结论影像学检查为腰椎管狭窄症,黄韧带肥厚的患者。体征与狭窄的定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方式和适应证的选择上起重要作用。根据临床症状、体征是确定狭窄区域及黄韧带肥厚挤压为重要指征,决定开窗、半椎板或全椎板手术入路最为适宜。手术方法的改进,手术适应证相对放宽,疗效也更好。  相似文献   

14.
徐超 《河南医学研究》2003,12(3):247-249
目的 :探讨显微内窥镜后路椎间盘手术系统 (microedoscopydiscectomy ,MED)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手术适应症和临床早期效果。方法 :术前通过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定位 ,在局部麻醉或浅硬外麻醉下于腰部后正中做一长约 1 5cm的小切口 ,置入内窥镜于电视监视下用自制微型骨刀凿去部分椎板、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肥厚的黄韧带、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钙化的后纵韧带 ,彻底解除硬脊膜及神经根周围的压迫。结果 :48例获随访 ,时间 3~ 40个月 ,平均 15个月 ,按照Nakai评价标准 :优 3 4例 ,良 8例 ,差 6例。优良率 87 5 %。结论 :MED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在神经充分减压的前提下 ,能尽可能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且较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椎管减压加髓核摘除18例,椎管减压加髓核摘除加后路固定18例。结果:随访1.5~5年。椎管减压加髓核摘除优良率83.3%,椎管减压加髓核摘除加后路固定优良率94.4%。结论:老年腰椎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症有手术条件者尽早手术,有关节突增生应进行固定手术,手术前后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腰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LPMN)所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CT诊断及其有关的发病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36例LPMN所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CT特征性表现、手术方式。结果 LPMN典型的CT表现为:椎体后上缘或下缘局限性骨缺损,边缘较致密硬化;缺损区后方有一骨块突入椎管(游离或部分与椎体相连);在矢状位上见骨块“翘起”征,缺损区呈“V”形或三角形;椎管狭窄,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多伴有椎间盘突出。结论 CT能明确诊断LPMN导致的椎管狭窄症,并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继发性神经根管狭窄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98例,分为2组,第1组44例进行标准开窗,髓核摘除术,第2组54例同时行侧隐窝及同水平椎间孔扩大术,结果:随访3-7年,第1组中有21例重新出现不同程度的腰腿部症状,占48%,第2组中有9例出现症状,占17%,8例X线腰椎侧位片与术前比较,所有摘除髓核的间隙均变窄,并有小关节突的增生,椎间孔变狭窄。结论:髓核摘除术后,由于腰椎应力改变,腰椎关节与小关节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继发性神经根管狭窄(侧隐窝与同水平椎间孔)是引起腰腿部症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腰椎管扩大成形术在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1例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使用特制限深椎板骨刀后路切开椎管减压。43例单纯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仅行椎管扩大椎板关闭成形手术;38例复杂性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减压椎板关闭成形加钉棒系统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减轻或消失,随诊73例,随访时间6月至6年,平均2年7月。回植关闭的椎板棘突愈合。按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优良率87.7%。结论:该手术操作减压彻底,临床疗效满意,脊柱稳定性好,能有效地预防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对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治疗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三维运动学测量、腰椎测量、影像学测量等方法,探讨 椎椎管狭窄症的生物学改变,并对该手术治疗作改进。结果;椎间盘纤维环后外侧、椎体后表面、椎弓根部、椎弓峡部和关节突关节等部位均产生明显的应力集中,而椎间盘退变及腰椎后仲均这一趋势加剧。后部结构切除手术除对于腰椎的生物力学行为有明确的影响,改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选择性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术前检查,对腰椎管狭窄症56例选择经后正中切口一侧或两侧棘突旁入路,选择性部分椎板、椎小关节节段性减压。结果:术后随访6~40个月,平均20个月,56例中,优37例,良12例,中5例,差2例,优良率85.71%。均达到了症状完全或大部缓解,使患者早期即能恢复日常活动。结论:本术式既起到椎管彻底减压的目的,又尽可能保留了脊柱后柱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减少椎管减压术后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