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特征的要点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介绍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病理和临床特点及怎样理解其诊断和治疗方法。肌筋膜触发点是受累骨骼肌上能够激惹疼痛的局限小区,挤压时疼痛和拉紧的带,引起牵涉痛和交感现象。静息下运动终板神经末梢处乙酰胆碱浓度增高,引起肌后连接持续去极化和持续性肌节缩短和收缩结节。慢性持续肌节缩短增加局部能量的消耗和血循环的减少,神经血管反应物质释放,致敏传入神经引起触发点疼痛。触发点诊断常依赖病理生理学的诊断标准。触发点治疗的可能原则是对受累肌的牵张,其次是想法刺激或破坏触发点。常用的方法有肌疗法、肌肉牵张和冷喷雾疗法、针刺法加肌肉牵张法、肉毒素注射加肌肉牵张法。同时,常需要辅以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改善周围循环和提高免疫功能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引起膝关节周围疼痛的下肢肌疼痛触发点特征和以反复针刺为主,受累下肢肌牵张为辅的治疗效果。方法120例不同膝关节位置疼痛的病例,诊断为不同股部和小腿肌疼痛触发点引起的膝关节牵涉痛。对这些患者以湿针刺触发点和对不同受累肌牵张疗法进行治疗。针刺触发点后,教患者在家中做自我受累肌牵张锻炼,并根据疼痛的程度、并发症状和体征,设计和定义评分标准,对治疗前后做自拟疼痛评分。本文重点描述大部分股部和小腿部肌触发点的位置和特定牵涉痛的范围;同时也重点描述这些肌肉的自我牵张法和湿针刺触发点方法。结果治疗前评分为(4.9±1.5)分,治疗后3~6个月随访为(1.3±0.5)分,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评分(P〈0.001)。结论许多膝关节疼痛常常是股部和小腿部肌疼痛触发点的牵涉痛,只要有效地对这些肌触发点疼痛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膝关节疼痛,减少患者的担忧和避免不必要的膝关节内手术。  相似文献   

3.
颈肌筋膜触发点疼痛和头部牵涉痛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调查颈肌触发点疼痛和其头部牵涉痛的特征,观察利用不同部位颈肌在不同辅助镇痛下的牵张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不同颈部肌筋膜触发点疼痛患者,明确触发点疼痛和其头部牵涉痛的位置,并做正确诊断;根据诊断对这些病人在不同镇痛方法下进行不同的肌牵张疗法,有些病例在牵张前加用针刺破坏触发点或扎断挛缩增粗的纤维。治疗后教病人在家做自我牵张法和随访,并对治疗前后做VAS评分。结果: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本法对颈部肌触发点疼痛和其头部牵涉痛的治疗有效,并且方便易行。但治疗者必须理解其致痛病理和牵张治疗的基本原理,同时需要积累诊断经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臀肌触发点疼痛和其腿部牵涉痛的特征,观察以反复针刺为主,受累腰臀肌牵张为辅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114例不同腰臀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病例,根据诊断对这些患者以湿针刺触发点和对不同受累肌牵张疗法进行治疗。针刺触发点后,教患者在家做自我受累肌牵张和随访,并根据疼痛的程度、并发症状和体征设计和定义评分标准,对治疗前后自拟疼痛评分。本文重点描述大部分腰臀肌触发点位置和它们特定牵涉痛的范围;同时也重点描述各腰臀肌的自我牵张法和湿针刺触发点方法。结果:治疗前为4.6±1.1分,治疗后(3—6个月)为1.5±1.2分,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评分(P<0.001)。结论:本法对伴有腿部牵涉痛的腰臀肌触发点疼痛治疗有效,并且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牵张和药物综合治疗改善腰方肌筋膜触发点疼痛患者症状的效果。方法:选自2003-03/2004-01云南省玉溪市中医院民族科收治的腰方肌触发点疼痛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应用手法压榨和牵张受累肌肉,牵张前注射当归注射液于触发点处镇痛,同时给予改善周围循环的药物如三七、复方丹参片及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等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33例,应用牵张前注射10 g/L利多卡因于触发点处镇痛。两组治疗后教会患者在家做自我牵张疗法并进行随访,对治疗前后的疼痛作自拟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自拟评分总分为(3.54&;#177;1、19)分;治疗后为O分25例,1分5例,2分5例;治愈25例,显效5例,好转5例。对照组治疗前自拟评分总分为(3.55&;#177;1.08)分;治疗后为O分20例,1分3例,2分2例,3分8例;治愈20例,显效3例,好转2例和无效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5284,P<O.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腰方肌筋膜触发点疼痛,可以改善疼痛症状,增强肌肉力量,促进炎症吸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牵张和药物综合治疗改善腰方肌筋膜触发点疼痛患者症状的效果。方法:选自 2003-03/2004-01云南省玉溪市中医院民族科收治的腰方肌触发点疼痛患者 6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35例,应用手法压榨和牵张受累肌肉,牵张前注射当归注射液于触发点处镇痛,同时给予改善周围循环的药物如三七、复方丹参片及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等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 33例,应用牵张前注射 10g/L 利多卡因于触发点处镇痛。两组治疗后教会患者在家做自我牵张疗法并进行随访,对治疗前后的疼痛作自拟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自拟评分总分为(3.54±1.19)分;治疗后为 分 0 25例,1分 5例,2分 5例;治愈 25例,显效 5例,好转 5例。对照组治疗前自拟评分总分为(3.55±1.08)分;治疗后为 0分 20例,1分 3例,2分 2例,3分 例;治愈 8 20例,显效 3例,好转 2例和无效 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 2 =5.5284,P <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腰方肌筋膜触发点疼痛,可以改善疼痛症状,增强肌肉力量,促进炎症吸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肌肉牵张与冷敷对颈部肌筋膜触发点针刺后疼痛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行颈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后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比较2组疼痛评分及随访3个月内颈肌筋膜疼痛复发情况。 结果 2组疼痛评分在时间效应及组间效应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23.703,P<0.001;F组间=29.395,P<0.001);3个月内实验组颈肌筋膜疼痛复发例数少于对照组(χ2=26.593,P<0.001)。 结论 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后进行肌肉牵张加冷敷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降低颈部肌筋膜疼痛的复发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利用触发点疼痛原理对肱骨外上髁炎进行诊断及改善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01-01/2004-12玉溪市人民医院骨科门诊收治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23~65岁。对患者有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部位反复针刺,每隔7~12天治疗1次。治疗两三次。辅助补充多种维生素和改善周围循环的药物3~6个月。并做肘外侧肌和内侧肌的牵张锻炼。疗程结束,按自拟疼痛评分标准进行疼痛评定,共分为6分,1分为无痛,6分为严重疼痛。结果:35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治疗后的平均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1.20±0.40),(4.40±1.03)分,t=16.8,P<0.001]。结论:肱骨外上髁肘外侧肌群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肱骨外上髁炎的主要原因,对受累肌肉进行触发点疼痛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疼痛,是一简易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利用触发点疼痛原理对肱骨外上髁炎进行诊断及改善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01-01/2004-12玉溪市人民医院骨科门诊收治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23-65岁。对患者有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部位反复针刺,每隔7~12天治疗1次。治疗两三次。辅助补充多种维生素和改善周围循环的药物3-6个月。并做肘外侧肌和内侧肌的牵张锻炼。疗程结束,按自拟疼痛评分标准进行疼痛评定,共分为6分,1分为无痛,6分为严重疼痛。结果:35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治疗后的平均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1.20&;#177;0.40),(4.40&;#177;1.03)分,t=16.8,P〈0.001]。结论:肱骨外上髁肘外侧肌群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肱骨外上髁炎的主要原因,对受累肌肉进行触发点疼痛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疼痛,是一简易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慢性疼痛综合征的评价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慢性疼痛可以导致长期病残。这类疼痛在组织损伤愈合后持续很久,诊断与治疗非常困难。原损伤的程度很少与疼痛综合征的程度一致,即使轻微损伤后慢性疼痛也可导致严重病残。这里我们综述在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3种慢性疼痛综合征。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这是一种与各种症状有关的疼痛疾患,其特征是存在触发点。一般认为疼痛是由触发点发出,并与肌肉骨骼功能障碍有关。与  相似文献   

11.
12.
In divers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ettings, dragons have served as protective amulets or powerful talismans to protect or enhance the powers of those who possess them. The use of such personal symbols in dealing with personal adversity is explored, and methods in which the dragon symbol can he used to promote discussion of feeling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to life crises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3.
妊娠中肾细胞因子及变异体与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dkine(MK)是 1988年Kadomatsu等在视黄酸诱导的小鼠胚胎肿瘤细胞系HM 1细胞cDNA文库中发现的一种新基因[1] 。根据其来源 ,将其称为妊娠中肾细胞因子。作为一种肝素结合生长 /分化因子 ,MK促进神经元生长[2 ] ,加强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3 ] ,参与创伤修复和发展[4 ] 。近年的研究发现 ,MK过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5~ 8] 。 1996年 ,Kaname等在肿瘤组织和细胞中发现一种MK变异体 ,称为截短型MK(truncatedMK ,tMK) [9] 。它仅表达于恶性肿瘤组织 ,而不表达于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