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对胰腺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总结1999~2006年经手术证实的胰腺损伤13例。结果:单纯胰腺损伤1例,合并伤12例,其中合并2个以上脏器损伤6例,占46%。13例均治愈,治愈率100%,有术后并发症7例,发生率54%。结论:掌握胰腺损伤的临床特点,提高术中探查的确诊率。根据伤情选择合理、安全的方式,及时治疗术后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处理方法 ,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治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 2 7例胰腺损伤的临床资料、诊治经过及根据损伤严重程度而选择的不同术式。结果 :CT检查 9例均显示出胰腺损伤。所有患者均行急诊手术 ,术式包括 :清创引流、远端胰腺与脾切除、远端或近端胰腺空肠吻合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死亡率为 33 3%。结论 :CT检查是诊断胰腺损伤的有效手段。胰腺损伤与其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是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胰腺外伤诊治的再探讨(附1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提高胰腺外伤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例胰腺外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治愈。死亡2例 ,死亡率 12 .5 %。发生胰瘘 2例 ,胰腺假性囊肿 1例 ,腹腔感染 3例。结论 :胰腺外伤的诊断目前尚无特异性检查。根据胰腺损伤的情况 ,选择合理的术式 ,彻底清除胰腺坏死组织 ,是提高生存率 ,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胰腺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8月~2005年8月诊治的16例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9例CT检查,6例阳性,阳性率66.7%;16例行B超检查,1例考虑胰腺损伤;腹腔穿刺及灌洗10例,9例淀粉酶明显升高;本组均经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单纯引流3例,胰腺缝合修补6例,胰腺尾切除4例,胰腺体尾断端与空肠行Roux-en-Y吻合术2例,胰头清创缝合加十二指肠改良憩室化手术1例.治愈15例,死亡1例.结论 腹腔液淀粉酶测定和CT的联合应用可提高胰腺损伤的早期诊断率,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提高胰腺损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胰腺损伤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两类。开放性损伤就诊多较及时 ,手术探查不难发现损伤部位 ,多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闭合性损伤由于其解剖关系的特殊性 ,早期诊断难度较大。我院 1992年~ 2 0 0 0年 9月共收治闭合性胰腺损伤患者 36例 ,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6例 ,女 10例 ,年龄 14~ 6 2岁 ,平均年龄 38岁 ,以 2 0~ 4 5岁多见。损伤原因 :撞击伤 (车祸 ) 2 0例 ,上腹钝挫伤及挤伤 10例 ,坠落伤 6例。伤后至就诊时间 2~ 4 8小时。单纯胰腺损伤 10例 ,合并其他脏器损伤 2 6例 :肝破裂 7例 ,…  相似文献   

6.
邢成林  王希龙 《河北医学》2012,18(9):1280-1282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合并胰腺损伤的诊治,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外伤性肝破裂合并胰腺损伤的患者36例,对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治疗和诊断经验.结果:本组36例患者根据患者外伤所致肝破裂程度、伴胰腺损伤的具体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积极恰当的处理,治愈32例,治愈率为88.89%;术后并发症发生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4例患者死亡,死亡率达11.11%,其中死因为术中出血性休克2例,占50.00%,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占16.67%,术后再出血1例,占16.67%.结论:对外伤性肝破裂仔细探查,尽早诊断,可以避免漏诊胰腺损伤,对挽救患者生命,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诊胰腺损伤患者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经手术及临床随访证实为急诊胰腺损伤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多层螺旋CT扫描,且影像学资料完整,总结急诊胰腺损伤患者多层螺旋CT特点,分析螺旋CT在急诊胰腺损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组26例胰腺损伤患者,初诊共明确诊断21例,诊断准确性为80.77%。其中浅表性组织损伤16例,其中11例合并严重损伤,且均经手术证实,其中腺体部假性囊肿并出血2例,胰尾裂伤2例,胰腺表层局灶性或弥漫性出血7例。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可提高急诊胰腺损伤患者诊断符合度,为治疗方式的确立提供参照,但同样有其局限性,需配合随诊及CT复查。  相似文献   

8.
刘宝林   《中国医学工程》2011,(4):119-119,121
目的探讨分析胰腺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经验。结果 26例胰腺外伤患者,术前确诊20例,合并腹部其它脏器损伤14例,26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16例,死亡6例。术后发生胰瘘7例,胰腺假性囊肿3例,腹腔脓肿2例。结论 B超、CT对胰腺外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ERCP是诊断胰管损伤的金标准。根据胰腺外伤级别选择适当的术式及术后充分引流是提高胰腺外伤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神经系统损害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诊治特点 ,并对其作用机理作一探讨。方法 :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神经系统损害 3 0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3 0例在起病前均存在呼吸道感染症状 ,持续 5~ 2 3 d,平均9.3 5 d。其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 3例 ,占 76 .6 7%;运动障碍 7例 ,占 2 3 .3 3 %。其中 5岁以下者 1 8例 ,占 6 0 %。早期采用红霉素类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其机理可能与病原直接侵犯 ,神经毒素介导的损害及免疫机制介导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平扫对急性少见腹部创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认识16层螺旋CT平扫对急性腹部创伤少见脏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990例急性腹部创伤患者,在未口服造影剂情况下行16层螺旋CT平扫.分析其CT图像,发现肾上腺、胰腺、空腔脏器和系膜血管等少见损伤,所有病例均经剖腹术或CT随访,把CT初诊结果与手术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观察CT平扫诊断腹部创伤少见脏器损伤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990例腹部创伤患者中,初诊肾上腺损伤12例,胰腺损伤17例,空腔脏器或系膜损伤26例.与手术及随访结果比较,发现肾上腺的假阳性0例,假阴性0例,诊断敏感性为100%,胰腺损伤的假阳性2例,假阴性3例,诊断敏感性为83.3%;空腔脏器损伤的假阳性7例,假阴性6例,诊断敏感性为76%.结论:多层螺旋CT对急性腹部创伤少见脏器损伤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对肾上腺损伤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对空腔脏器及系膜血管损伤诊断的敏感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与手术处理。方法:分析24例胰腺损伤的诊断、手术处理和预后。结果:20例治愈,死亡4例;死亡率17%,其中3例死于严重我发伤。发生胰瘘、肠瘘在内的各类并发症6例。结论:CT、B超及血淀粉酶检查对胰腺损伤仍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术中关键是保持警觉,按胰腺损伤情况选择适当的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肝外伤合并多脏器损伤的临床救治,为抢救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肝外伤合并多脏器损伤的患者67例,根据受伤部位、严重程度的不同分别给予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其中非手术治疗12例;手术治疗55例,其中行肝清创切除术35例,肝清创缝合术12例,肝周纱布堵塞术8例。同时进行脾切除23例、胰体尾切除18例、胃修补17例,肾修补18例,膀胱修补并造瘘术16例,血管修补术15例。结果:非手术治疗患者死亡1例,死亡率为8.33%;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其中死亡5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73%,死亡率为9.09%,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6例死亡患者中,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5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结论:早期明确诊断、及时进行非手术或手术治疗,对肝外伤合并多脏器损伤的恢复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至2006年收治的23例胰腺损伤患者资料。结果:Ⅰ级损伤6例,Ⅱ级8例,Ⅲ级5例,Ⅳ级3例,Ⅴ级1例;单纯胰腺损伤5例(21.7%),合并其它脏器损伤18例(78.3%),合并休克7例(30.4%)。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术前诊断为胰腺损伤仅5例(21.7%);治愈20例(87%),死亡3例(13%)。结论:胰腺损伤早期诊断困难,剖腹探查仍是早期诊断胰腺损伤的最可靠方法;对怀疑或已明确诊断者宜尽早手术探查。根据损伤程度,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并重视处理并发症,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胰腺损伤诊治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与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24例胰腺损伤的类型、术前诊断以及手术治疗的方法。结果腹部B超、CT以及血、尿淀粉酶检测是诊断胰腺损伤的主要方法,但确诊率较低,本组仅有5例(20.83%)在术前得到确诊,其余19例(79.17%)患者均为剖腹探查时发现。手术方式:缝合、止血+引流术16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3例;脾脏+胰体尾切除术3例;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2例。结论胰腺损伤的术前诊断困难,密切观察病情,及时手术探查,可使胰腺损伤得到早期治疗。术中应根据损伤的类型合理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胰腺外伤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东莞市企石医院2005年1月-2011年9月收治的16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讨论诊断性腹腔穿刺、穿刺液淀粉酶检查、B超及CT等检查方法对胰腺损伤的诊断价值,评价临床动态观察与及时剖腹探查的重要性,确认术中根据胰腺伤情及合并伤伤情正确选择术式的意义等。结果本组15例手术治疗的胰腺外伤,术前确诊率仅为26.6%(4/15)。16例中1例Ⅰ级损伤经保守治疗治愈,11例Ⅱ级损伤,2例Ⅲ级损伤,2例Ⅳ级损伤经手术治疗治愈。15例手术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4例,2例再次手术,2例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胰腺损伤患者大多伤情重,合并伤多,术前确诊率低。应根据腹腔内出血、腹膜炎表现果断剖腹探查,术中仔细探查胰腺,根据伤情采取简单、有效的术式,在休克状态下避免做复杂的手术,以挽救生命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刘晓刚  李晓勇  刘超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0):1306-1308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31例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胰腺损伤Ⅰ级11例,Ⅱ级9例,Ⅲ级6例,Ⅳ级3例,Ⅴ级2例。单纯胰腺损伤4例,合并其他器官损伤27例。31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16例,死亡5例。结论:胰腺损伤早期诊断困难,应高度警惕。对怀疑或诊断为胰腺损伤者,应尽早手术探查,并根据损伤的部位及严重程度,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康德新  栾文勃  张磊  陈志奇  张国利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5):1735-1736,1740
目的探讨胰腺外伤的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大庆油田总医院及大庆市第四医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急诊收治的30例胰腺外伤患者,均有明确外伤史,且均有腹膜炎表现,均给予急诊手术,术中优先处理危及患者生命的其他脏器、血管损伤,生命指征平稳后再处理胰腺外伤。结果无并发症治愈20例;发生肠瘘4例,保守治疗后治愈;发生假性胰腺囊肿3例,于术后半年至1年行二次手术后治愈;发生术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2例,保守治疗后治愈;死亡1例,为肝、脾联合破裂,术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联合应用CT、腹腔穿刺、血淀粉酶测定可提高术前胰腺损伤诊断率,术中仔细探查胰腺是防止遗漏胰腺损伤的重要措施,个体化治疗可提高胰腺损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闭合性胰腺损伤2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闭合性胰腺损伤的早期诊断水平,掌握好探查指征,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年来22例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治过程.结果闭合性胰腺损伤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疼痛、呕吐、腹膜刺激征,其中伴休克3例,早期血淀粉酶检查18例,15例阳性;尿淀粉酶12例,6例阳性,腹水淀粉酶检查6例,均为阳性,腹穿12例均为阳性.B超检查18例,确诊9例,CT检查10例,确诊8例.并发症发生率50%(11/22)死亡2例.结论早期诊断闭合性胰腺损伤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诊断性腹腔穿刺、淀粉酶检查和B超及CT检查.各种辅助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术前提高对胰腺损伤程度的认识,掌握好探查指征,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可以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闭合性胰腺损伤的早期诊断水平,掌握好探查指征,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8年来30例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治过程。结果:闭合性胰腺损伤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疼痛、呕吐、腹膜刺激征,其中休克4例,早期血淀粉酶检查24例,20例阳性;尿淀粉酶16例,8例阳性,腹水淀粉酶8例,均为阳性,腹穿16例均为阳性。B超检查24例,确诊12例,CT检查13例,确诊11例,病发症发生率50%(15/30)死亡3例。结论:早期诊断闭合性胰腺损伤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诊断性腹腔穿刺、淀粉酶检查和B超及CT检查、各种辅助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术前提高对胰腺损伤程度的认识,掌握好探查指征,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可以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冯江学  韦英如 《华夏医学》2003,16(5):747-749
胰腺创伤在腹部外伤中约占1%~12%,而病死率为0.5%~32%。由于胰腺的解剖特点和胰腺创伤常合并多发伤,早期诊断较困难,临床上应结合受伤情况、血清淀粉酶、B超、内镜B超及CT有助于早期诊断。ERCP是一种诊断胰管损伤的可靠方法,腹腔镜检查对胰腺损伤诊断有较大价值,剖腹探查仍然是诊断胰腺损伤的可靠方法。主胰管损伤术前确诊不易,手术探查也易漏诊,对疑有主胰管损伤者可行胰管造影进一步确诊。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手术方式取决于损伤的程度。正确判断主胰管损伤、彻底清创和良好的胰肠吻合是防止胰痿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