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观察了102例尿激酶(UK)静脉溶性的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对比分析了冠脉再通和冠脉未通二组病人在住院和随诊期间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梗塞后心绞痛、室壁瘤、再梗塞的发生率及其病死率。结果表明冠脉再通可明显地改善住院和随诊期间的心功能,减少心律失常和室壁瘤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提示冠脉再通可显著改善AMI病人的近、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后血管再通过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本文对我院在1991年7月至1994年12月间施行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的102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比较了冠脉再通组和冠脉未通组病人在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梗塞后心绞痛、再梗塞的发生率及其病死率。结果表明冠脉再通可明显地改善AMI病人的心功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提示冠脉再通可显著改善病人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直接PTCA及静脉溶栓治疗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岚  何作云 《四川医学》1998,19(2):96-97
比较直接PTCA和尿激酶静脉溶栓对AMI患者的治疗作用。将AMI分为直接PTCA组(27例)和尿激酶静脉溶栓组(28例),观察冠脉再通率、住院死亡率和再次梗塞率、出院前左室EF。发现直接PTCA组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静脉溶栓组,住院期间死亡率、再梗塞率明显低于静脉溶栓组,直接PT-CA组左心室EF显著高于静脉溶栓组。本研究提示:AMI患者行直接PTCA可能较静脉溶栓治疗更能挽救阻塞血管区域的心肌  相似文献   

4.
黄新平  周玉华 《上海医学》1998,21(11):660-661
80年代以来,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有了重大进展。其中,以梗塞相关血管重建的再灌注治疗和梗塞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限制和缩小梗塞范围及抑制心室重塑为其主要特色,从而降低了AMI病人的住院病死率和改善了其远期预...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的临床概况和发病趋势。②方法对本院1979年1月~1995年12月住院AMI病人798例进行不同阶段的对比分析。③结果老年人AMI的发病有明显增加趋势(χ2=5.01,P<0.05),AMI占心血管病的住院百分比逐年增加;心原性休克、心脏骤停和心力衰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χ2=5.03,P<0.05)。病死率明显下降(9.7%),病死主要发生在发病7d之内,病死原因以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和心脏骤停为主;高血压、高胆固醇是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再梗塞发生率明显增加(χ2=4.87,P<0.05)。④结论降低高胆固醇和高血压、减少并发症、预防再梗塞和降低病死率是防治AMI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1历史回顾急性心肌梗塞(AMI)时与梗塞有关的冠状动脉(CA)在粥样硬化基础上多有急性血栓堵塞。国外通过对AMI患者冠脉造影或冠脉搭桥术发现,CA内血栓的发生率可高达88%~97%[1~3]。若要抢救濒死的心肌必须尽早使完全堵塞的CA再通,因而再灌注...  相似文献   

7.
该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119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的二尖瓣返流(MR),探讨AMI后MR的影响因素。结果:MR61(轻度56例,中度5例)发生率51.3%。大面积梗塞,左室功能KillipⅡ级以上,左室室壁瘤形成,梗塞后心肌缺血,合并严重心律失常等MR的发生率分别比无上述情况者明显增高(P〈0.01 ̄0.05)。MR组与无MR组相比,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降低(P〈0.01)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间接指标的方法,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心肌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ReperfusionInjury,MRI)的临床表现,了解MRI对左室射血功能及梗塞后心绞痛的影响。方法:对尿激酶静脉溶栓后32例冠脉再通者和10例冠脉未再通者进行心电图和心肌酶学动态监测,AMI后3周所有患者接受心脏彩超检查。结果:临床判断冠脉再通者中MRI发生率为5625%(18/32),心电图主要表现为突发短暂性ST段明显抬高,其次是再灌注心律失常,束支或房室传导阻滞最少见。MRI时血清CPK峰值时间为1386±426小时,较冠脉再通而无MRI组1917±536小时显著前移(P<005)。MRI组LVEF(4525±1077%)显著高于冠脉未再通组(3860±925%)(P<005),但与无MRI组(5328±1277%)相比,P>005。MRI组梗塞后心绞痛发生率为2728%,与无MRI组4280%和冠脉未再通组1000%相比,P均>005。结论:AMI静脉溶栓后部分患者发生再灌注损伤,MRI对LVEF和梗塞后心绞痛发作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过程中配合应用硫酸镁的效果。方法:90例AMI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溶栓配合硫酸镁(MS)治疗组(A组,45例)和未加用MS的溶栓治疗组(B组,45例)。A组与B组在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A组治疗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死亡率、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 S 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A MI ) 梗死相关血管( I R A ) 自溶( S R ) 的假象, 探讨 S R假象 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观察5 6例考虑梗死相关血管( I R A ) 自溶( S R ) 而未予静脉溶栓治疗, 择期行冠状动脉造 影的 A MI 病人,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成自溶组( T I MI ≥2级) 和非自溶组( T I MI 0~ 1级) , 比较两组冠心病 的危险因素、 住院期间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冠脉造影病变特点等资料, 寻求发生 S R假象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经冠脉造影证实非自溶1 8例, 占总例数3 2 . 1 %, 该类病人存在老年、 糖尿病、 多支病变、 侧支循环等因素, 并发症 多, 预后差。结论对于存在高度可疑自溶假象的A MI 病人, 积极的静脉溶栓或急诊P C I 开通梗死相关血管仍是 有意义的治疗, 可降低病人病死率、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10例,治疗效果与接收治疗时间早晚有关,就诊较迟者虽难使冠脉再通,但缩小梗塞面积,降低AMI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链激酶(r-S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r-SK静脉溶栓治疗20例AMI患者,观察其血管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r-SK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为75%;轻度出血发生率为5%,低血压(可在短期内纠正)发生率为15%;5周内住院病死率为10%。结论:r-SK静脉溶栓治疗AMI疗效明确,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早期和长期联合应用阿替洛尔和卡托普利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AMI后联合用药的265例患者(A组)和单独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137例患者(B组)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住院期间A组病死率(4.53%)明显低于B组(18.25%)、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B组(P<0.01);随访期间A组病死率为11.43%,也较B组31.07%明显为低(P<0.01)。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和再梗死的发生率也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AMI后早期和长期联合应用阿替洛尔和卡托普利对患者的预后更有益  相似文献   

14.
将我院近20年的279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资料,按不同时期分为4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近15年来,AMI住院总数呈现每5年递增趋势,进入90年代后高龄患者明显增多,合并症中心衰增多,心律失常大大减少。病死构成比显示,近10年来高龄组及再发梗塞患者有所增加。总死因的前3位分别为心衰、室颤并心衰和(或)休克以及心衰并休克;高龄组主要死因为心衰。因此在AMI患者住院期间积极预防和控制泵衰竭是减少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塞(AM I)溶栓再灌注后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394 例AM I患者均在尿激酶天普洛欣(UKTP)溶栓治疗梗塞相关血管(IRA)再通后第7 日采用99m TC-M IBI心肌灌注显像(SPECT)检测心肌缺血面积(IM A)。将可能影响IM A 的 10 种因素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IM A 分别与发病至溶栓时间、发病年龄、溶栓前心律失常和左心衰竭、梗塞面积、UKTP剂量及溶栓开始至再通时间呈显著相关关系(P< 0.05 或 0.01)。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无相关关系(P 均> 0.05)。结论 溶栓治疗AM IIRA 再通后 IM A 受多种因素影响,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对提高AM I的临床疗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常因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而猝死,为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降低病死率,测定了84例AMI患者的血清镁浓度,结果表明,AMI患者血清镁浓度明显降低,静脉点滴硫酸镁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52.2%,而非硫酸镁组为90%,差异有显著性(P〈0.01)。硫酸镁组病死率为0,非硫酸镁组为10%,提示硫酸镁可防治AMI早期室性心律失常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再灌注后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394例AMI患者均在尿激酶天普洛欣(UKTP)溶栓治疗梗塞相关血管(IRA)再通后第7日采用^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SPECT)检测心肌缺血面积(IMA)。将可能影响IMA的10种因素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IMA分别与发病至溶栓时间、发病年龄、溶栓前心律失常和左心衰竭、梗塞面积、UKTP剂量及溶栓开始至再能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在急性心肌梗塞(AMI)尿激酶溶栓治疗中抗心肌挫抑(MS)的临床疗效。方法 50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麦组(243例)采用参麦注射液和溶栓疗法治疗,对照组(259例)只使用溶栓疗法。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梗塞相关性血管(IRA)再通率、5周病死率、副作用、各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左室射血分数(EF)和CK、CK-MB峰值变化。结果 参麦组IRA再通率(78.3%)、出血(轻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后,快速判定闭塞冠脉再通的特异无创指标。方法 以29例AMI静脉溶栓90分钟冠脉造影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冠脉造影为金标准进行探讨。结果 溶栓2小时内新现心律失常,伴其后半小时内最高ST段回降≥50%的组合(简称本组合),判定冠脉再通特异性为100.0%。结论 本组合是快速判定冠脉再通的特异无创指标。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塞(AMI)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可使梗塞相关动脉再通,挽救缺血心肌,保护左室功能,降低死亡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本项技术由医生操作,护士配合,并进行术中监护及术后护理。现讨论护理措施如下。临床资料自1995年1月至1995年5月,我院应用国产尿激酶对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AMl15例,闭塞冠脉均获再通,再通率100%。15例依据TIMI分级溶栓前均为0级,术后变为TIMⅡ级者11例,TIMIⅢ级者4例。15例AMI患者的诊断均符合1979年WHO规定的标准。其中,AMI发病6小时以内者1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