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的操作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45例大型听神经瘤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肿瘤全切40例(88.9%),次全切除5例(11.1%),面神经解剖学保留率为86.7%(39例)。对40例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评估,面神经功能获得满意恢复者为32例(71.1%)。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对面神经可获得解剖学与功能的保护,能明显降低并发症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的操作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68例听神经瘤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肿瘤全切52例(76.4%),次全切除16例(23.6%),面神经解剖学保留率为82.3%(56例),对58例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评估,面神经功能获得满意恢复者为45例(77.5%)。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对面神经可获得解剖学与功能的保护,能明显降低并发症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大中型听神经鞘瘤的治疗效果及手术体会,探讨如何全切听神经鞘瘤并妥善保护面神经,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30例大中型听神经鞘瘤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肿瘤,严密缝合硬脑膜,骨瓣复位。结果26例肿瘤全切除,3例肿瘤近全切除,1例肿瘤大部切除,保留面神经解剖23例。结论通过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可以达到全切肿瘤、保留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之目的;缝合硬脑膜及骨瓣复位可明显减少术后脑脊液漏及皮下积液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最佳体位及入径。方法对48例采用经坐位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听神经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全切率为87.5%(42例),面神经保留率为83.3%(40例),功能保留率为64.6%(31例);听神经保留率为35.4%(17例),功能保留率为14.6%(7例)。结论经坐位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使用,可全面提高面、听神经解剖及功能保留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技巧.方法:通过对28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25例(89%),次全切除3例(11%).面神经解剖保留23例(82%),听神经解剖保留7例(25%),死亡1例.结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6.
梁新强 《医学争鸣》2002,23(22):2093-2093
1 临床资料 我们 1990 - 0 1/ 2 0 0 1- 12收治大型听神经瘤 4 2(男 14 ,女 2 8)例 .年龄 10~ 6 4 (平均 38)岁 .病程 2 mo~ 2 0a,平均 2 a.肿瘤直径 3~ 4 cm 10例 ,4~ 5 cm 15例 ,5~ 6 cm17例 ,6 cm6例 ,平均 4 .3cm.左侧 2 3例 ,右侧 17例 ,双侧 1例 .患侧皆有耳听力障碍 ,其中耳鸣 35例 ,听力下降 2 2例 ,听力消失 10例 ,头昏头晕者 15例 ,患侧面部麻木者 10例 .除第 颅神经损害外 ,第 颅神经损害 9例 ,第 颅神经损害 10例 ,后组颅神经损害 6例 .走路不稳或持物不准 4例 ,共济失调者 11例 ,双眼震颤者 14例 .出现同侧偏瘫者 4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31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经验及术中保留面听神经的手术操作技巧。方法31例大型听神经瘤(直径≥4 cm)均经CT和MRI扫描诊断,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大型听神经瘤行显微手术切除,术前及术后分别进行面神经和听神经的功能评估。结果肿瘤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6例,无死亡病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5例,术后2周功能保留21例;听神经解剖保留6例,术后2周功能保留2例。结论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安全的手术方法,对脑组织结构的创伤小,利于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并有效保护面神经和听神经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1994年 4月~ 2 0 0 1年 6月我院共行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 31例(皆经病理证实 )。现就手术治疗及有关问题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1例 ,其中男 14例 ,女 17例 ;年龄 2 3~ 72岁 ,以 30~ 5 5岁最多 (2 5例 )。病程 2个月~ 10年。肿瘤位于左侧 17例 ,右侧 14例。其中复发性听神经鞘瘤 3例 ,曾行γ刀治疗1例。肿瘤直径 2 .5~ 4cm 7例 ,4~ 6cm19例 ,>6cm 5例。本组耳鸣 7例 ,听力减退或消失 2 4例 ,眩晕 13例 ,患侧面部麻木 6例。有小脑症状 2 3例 ,脑干症状 14例。除位听神经 (前庭蜗神经 )损害外 ,面神经损害 2 4…  相似文献   

9.
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切除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技术对大型听神经瘤切除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 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94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应用显微手术切除术。分别在术前及术后进行听神经和面神经功能评估,总结临床疗效和经验。结果 手术完全切除肿瘤者84例(89.3%),次全切除10例(10.6%)。听神经解剖保留10例(10.6%),功能保留2例(2.2%);面神经解剖保留68例(72.3%),功能保留42例(44.6%)。术后死亡2例(2.2%)。结论 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切除必须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显微手术技术可提高大型听神经瘤全切率,有效保护肿瘤周围的重要神经结构,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技巧及疾病预后.方法 对43例大型听神经瘤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显微镜下听神经瘤手术切除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对照分析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的面神经、听神经功能保留情况.结果 肿瘤全切除35例(81.4%),次全切除8例(18.6%);术后34例(79....  相似文献   

11.
陈旭人  陈晨  郭俊  徐荣 《河北医学》2007,13(8):931-933
目的:总结35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切除经验,为进一步提高肿瘤全切除和面、听神经保留率,预防并发症.方法:对35例听神经瘤采用枕下-乙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并对手术要点、肿瘤大小与肿瘤全切率和面、听神经保留率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结果:6例小于2cm的肿瘤全部全切除,18例2~4cm肿瘤,全切14例,11例大于4cm的肿瘤,仅5例全切.肿瘤全切率为71.4%(25/35),面神经解剖保留率65.7%(23/35),功能保留率57.1%(20/35),术后无死亡病例.结论:肿瘤大小与肿瘤全切率及面听神经保留率密切相关,熟练掌握显微手术技巧,可提高面神经保留功能.  相似文献   

12.
李则群  兰青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39):2754-2758
目的 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进行尸头颈解剖量化评价枕下正中经小脑延髓裂锁孔人路,探讨其可行性和手术适应证.方法 将6具10%甲醛固定的尸头颈标本,经有色乳胶灌注后用于实验,首先行枕下正中经小脑延髓裂锁孔入路解剖,观察各个步骤显露的解剖结构,第四脑室底的面积和中脑导水管下口与双侧外侧孔连线与正中沟交点处的垂直和水平观察角度,与去除寰椎后弓后的参数比较;并与扩大骨窗成常规人路时寰椎后弓去除前后的相应参数作比较.结果 通过调整尸头颈标本位置和显微镜的投射角度,枕下正中锁孔入路下分离小脑延髓裂后可逐层显露脉络膜、下髓帆、第四脑室底、侧隐窝、外侧孔、小脑下蚓部及中脑导水管开口.虽然锁孔入路下角度显露不如常规入路下宽(P<0.01),但显露第四脑室底的面积与常规入路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除寰椎后弓也不能增加锁孔人路下第四脑室底的显露面积(P>0.05),但可增加各点垂直观察角度(P<0.05),对水平观察角度没有影响(P>0.05).结论 枕下正中经小脑延髓裂锁孔入路与常规入路具有相似的显露面积,可以安全、微创地进行第四脑室内、脑桥延髓背侧以及小脑下蚓部等部位肿瘤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枕下乙状窦后小骨窗入路切除听神经瘤的手术经验.方法 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小骨窗入路对62例听神经瘤进行手术切除.距乙状窦后缘内侧1.5 cm作直切口,骨窗直径2.5~3.0 cm,暴露横窦与乙状窦交汇处.对小于3 cm的肿瘤先磨开内听道,切除内听道内肿瘤并分离出内听道端面神经及前庭蜗神经后,逐步切除颅内肿瘤;对超过3 cm的肿瘤先分块切除颅内肿瘤,找到脑桥端面神经后再逐步将面神经从肿瘤上分离,最后磨开内听道,切除其内肿瘤.术毕骨瓣复位固定.结果 本组听神经瘤全切48例,次全切14例;46例面神经解剖保留,10例听力保留;脑脊液漏2例,无死亡病例.术中无一例输血,无皮下积液.结论 枕下乙状窦后小骨窗入路可提供足够的手术空间进行听神经瘤切除,明显减少了医源性损伤,具备微创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鞘瘤术中连续面肌肌电图监测对面神经解剖保留和功能保留的作用。方法分析术中应用面神经监测组46例和术中无面神经监测组56例患者资料,比较两组面神经解剖保留率,House-Braekmann评分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的面神经功能状态。结果监测组与无监测组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分别为91.30%和71.43%;两组术前面神经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53,P=0.452),术后2周面神经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9,P=0.035)。结论大型听神经鞘瘤手术中采用面神经监测对面神经的解剖和功能保留有明显效果,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岩斜区肿瘤3种不同入路优缺点,探讨选择手术入路应考虑的因素,以及如何选择入路,并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4年手术切除岩斜区肿瘤21例临床资料,手术入路包括: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乙状窦前入路和颞下经小脑幕入路3种,从肿瘤性质、生长方式、术后并发症和操作难度等因素进行分析,总结选择手术入路时如何依据这些因素对3种入路进行选择,观察依据这些因素指导手术入路选择的临床效果,分析正确选择手术入路对保护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手术效果的作用。结果本组21例,全切16例,次全切4例,部分切除1例。神经鞘瘤6例,表皮样囊肿3例,脑膜瘤12例。术后1例为乙状窦前入路,术后出现脑脊液耳漏,颅内发生化脓性感染,治疗无效死亡;5例出现患侧滑车神经损伤,有复视;6例周围面神经瘫痪;1例出现颞叶脑内血肿,经过保守治疗后,血肿吸收,正常出院;3例出现运动性失语,经治疗后,渐好转;3例出现手术区皮下积液并有反复低热,给予留置腰大池治疗,无临床症状出院,1~2月随访,体温正常,积液消失。5例肿瘤残留术后进行放射治疗,未有复发。结论手术入路所经过的解剖结构不同,暴露范围分别有侧重点,术前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适合患者入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护周围组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术中BAEP监测对提高听力保留率的价值。方法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监测下完成的听神经瘤切除术7例。将术前、术中、术后ABR结果,及术前、术后听力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没有应用BAEP术中监护的11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甲组11例术后无有效听力。甲组手术前后电测听值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术后平均电测听值39.1 dB,均为有效听力,手术前后电测听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BEAP术中监测,对提高听力保护有积极意义,能及时反映术中与保留听力相关的敏感手术步骤。然而,外科医师的熟练的解剖和精确的手术技巧,也是手术成功的最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17.
枕下-乙状窦后-内耳道入路显微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 10 %甲醛充分固定的汉族成人尸头标本 (保留C2 以上 ) 10例 2 0侧 ;漂白干颅骨 10例 2 0侧。模拟手术入路逐层解剖 ,并对解剖结构进行精确测量和拍照。对桥脑小脑角和内耳道的骨性结构、神经及血管进行解剖测量 ,明确了听神经瘤手术时面神经、位听神经周围结构的位置关系并进行量化。通过对内耳道及枕下 乙状窦后 内耳道入路途径结构的测量和拍照 ,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参数。结果提示 :熟悉内耳道周围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 ,有助于在提高肿瘤全切率的同时保护脑的重要结构 ,降低死亡率、伤残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听神经瘤的MRI表现与特征,探讨MRI在听神经瘤检查中的作用。方法分析25例听神经瘤的MRI征象,采用T1WI、T2WI平扫及横断面、冠状面T1WI检查,全部病例均进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单侧肿瘤24例,双侧1例。肿瘤直径2-4cm18例,T1WI上呈等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出血或坏死可呈低高混杂信号。结论 MRI是检查听神经瘤的有效方法,Gd-DTPA对微小听神经瘤的诊断很有价值,可作为听神经瘤术前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