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分析8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转子问骨折及早期并发症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2000年6月。2004年6月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9例。结果39例中。早期死亡2例,7例术后5个月死于基础内科病,其余全部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4个月。结论外固定架治疗8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稳定性好,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6月应用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26例,骨折按AO分型,31.A2:15例,31.A311例。结果:2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6个月,平均14.1个月;24例患者均获得1期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2~26周,平均16.4周。髋关节功能按Sanders评分标准评价:优18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1.7%。结论:对于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及术后患者可早期离床负重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蒋军威 《黑龙江医学》2012,36(9):659-660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联合空心加压螺丝钉治疗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07~2011-07间,使用DHS联合空心加压螺丝钉治疗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79例,其中:男38例,女41例。年龄28~100岁,平均72.3岁。左侧39例,右侧40例。结果本组随访3~24个月,平均16个月。1例内固定失败,DHS断裂;3例感染,其余均骨性愈合。结论 DHS联合空心加压螺丝钉治疗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明显增加骨折处的稳定性,减少局部旋转,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早期活动,减少了并发症。手术创伤少、固定牢、愈合快、术后并发症极少,是治疗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较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联合空心加压螺丝钉治疗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7-07~2011-07间,使用DHS联合空心加压螺丝钉治疗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79例,其中:男38例,女41例.年龄28~100岁,平均72.3岁.左侧39例,右侧40例.结果 本组随访3~24个月,平均16个月.1例内固定失败,DHS断裂;3例感染,其余均骨性愈合.结论 DHS联合空心加压螺丝钉治疗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明显增加骨折处的稳定性,减少局部旋转,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早期活动,减少了并发症.手术创伤少、固定牢、愈合快、术后并发症极少,是治疗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较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PFNA微创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1年6月,对38例70岁以上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使用小切口微创置入PFNA内固定,骨折按Evans分型.结果 手术时间32.5min~65.5min,平均54.0min.术中出血量55ml~180ml,平均102.0ml.所有患者获得4~12个月随访,平均11周,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3.5-6.6个月,平均4.1个月.无感染、脂肪栓塞、深静脉血栓、骨折不愈合、髋内翻及旋转畸形等并发症发生,髋、膝及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及患者可早期离床负重等优点,尤其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8月~2004年8月,应用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60~95岁,平均74.5岁,按A0分类31~A1型7例,A2型29例,A3型6例,最终随访时进行评分.结果39例获得9~24个月(平均12.9个月)随访.27例骨折愈合,2例延迟愈合.按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分优28例,良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7.2%,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DHS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好,早期活动能预防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25例70岁以上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然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外固定支架手术时间20~55min,平均32min,术中均无大量出血.术后24~48 h能坐起,24~72 小时后能扶拐下床活动,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5~10个月,无下肢深静脉栓塞、钉道感染等并发症,优良率96%.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坚强,能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可降低威胁老年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国产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2年2月-2008年2月应用国产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63例。结果:本组病人57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髋内翻并发症。结论:国产股骨近端髓内钉具有抗旋转稳定性能好,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是治疗老年人转子间骨折较理想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应用PFN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3月—2009年2月,我们应用PFN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AO:31-A2和A3型)45例,平均年龄为77.8岁(63~92岁);其中31-A2型34例,31-A3型11例。结果患者手术时间为51~172 min,平均74 min;术中出血量为50~400 ml,平均185 ml;除1例内固定失效、1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外,其余未发生明显并发症。随访4~12个月,平均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3个月。Parker活动评分法评估,其中优33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为93.3%。结论应用PFN能有效固定老年人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  相似文献   

10.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8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再卿  陈武  黎忠文 《广西医学》2010,32(12):1537-1538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方法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86例。结果经6~24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5个月。优56例,良22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为90.7%。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操作简单有效,固定牢固,可早期活动,减少卧床时间,并发症少,适用不同类型骨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PFNA-Ⅱ内固定术后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3月在我院行PFNA-Ⅱ内固定治疗的2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超早期积极的康复功能训练,观察其安全性及效果。结果28例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无创口感染、深静脉血栓、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日13d,患者满意率100.0%。根据Harris评分,优21例,良7例,优良率100%。结论对应用PFNA-Ⅱ内固定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超早期积极的康复功能训练,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余华伟 《中外医疗》2016,(20):79-80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机对临床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整群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时间将其分为A组与B组, A组32例,B组36例,观察两组患者不同年龄术后30 d、1年的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0d、1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B组患者中超过80岁的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明显低于80岁以下年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超过80岁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在治疗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7例60岁及以上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临床资料,均采用肩关节外侧入路直视下复位大结节,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固定。术后2周内吊带制动下行肩关节钟摆样活动,2周后去除外固定开始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17例患者术后随访9~24个月,平均(14.0±5.4)个月。无伤口感染、骨折再移位、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末次随访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88.6±12.5)分(80~95分),其中优12例,良5例,优良率100%。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平均(0.8±0.6)分(0~2分)。结论 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老年肱骨大结节骨折,手术创伤小,避免二次损伤大结节骨块,固定充分且牢靠,可满足早期功能锻炼,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阃骨折的方法。方法自2004年10月—2008年4月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方法治疗80岁及以上高龄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6例。结果本组16例,除1例术后3月因脑血管意外死亡,余15例均进行10~26个月随访,平均16个月,所有病例无伤口感染。髋关节功能优良率84%。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良好方法,可以早期下地活动,显著降低骨折的并发症,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钟仕久  张晓剑 《四川医学》2011,32(8):1246-1248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3~2010年在我院治疗的162例8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分为两组,A组为半髋置换术,B组为内固定。随访12~78个月,平均37个月。结果按harrs评分标准。A组术后治良率达到93.8%,B组术后优良率达78.4%。髋动力带锁钢板与动力髋(DHS)固定组之间的结果没有明显差别;动力髋(DHS)术后2例出现内固定失效需行股骨头置换;内固定组中有2例因术后衰竭而死亡。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内固定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优于内固定。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6):74-77
目的探讨应用1/3管型防滑钢板治疗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5年1月间我院58例三踝骨折包含后踝骨折患者,其中男26例,女32例。年龄21~72岁,平均46.5岁。对于后踝骨折使用1/3管型防滑钢板固定48例,单纯拉力螺钉固定10例。手术入路采用外踝外侧切口,外踝骨折复位固定后,沿跟腱外侧前缘切开深筋膜,显露踇短屈肌,切开部分骨膜或部分踇短屈肌,显露近端骨折线,然后复位、透视,并放置内固定。术后1周开始无负重功能锻炼,6周后拐杖或助行器下逐步部分负重,60岁以上患者术后8周开始逐步负重。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3.5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获得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4.2个月,平均3.5个月。随访期内无术后复位丢失,无创伤性骨关节炎发生。术后采用Olerud-Molander评分标准对踝关节功能评分,钢板固定组术后6个月平均93.7分,单纯拉力螺钉固定组术后6个月平均91分。结论对于患者使用1/3管型防滑钢板治疗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具有复位精确、术后并发症少、实现早期功能锻炼及负重行走、能有效减少畸形愈合的优点,为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较理想的手术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亚全 《四川医学》2013,(12):1875-1877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2012年12月,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2例,男40例,女52例,年龄65~100岁,平均81岁;骨折按改良Evens分型:II型4例,III型15例,IV型63例,V型10;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75例.结果 手术时间35~55min,平均40min,出血量80~150ml,平均105ml;术后第7~14天离床活动,伤口一期愈合,出院后平均随访7.5个月(6~15个月),术后第15~30天,可扶助步器下床患肢不负重行走.术后1~2个月,可部分负重行走.术后4个月完全负重行走.骨折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5.2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29例,良50例,可12例,差1例,优良率85.8%.无股骨颈螺钉切出、骨折断端塌陷吸收、主钉末端股骨干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抗旋转能力强,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手术时机对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选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42例空心钉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急诊手术组18例和择期手术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骨折分型、并发症及术后3、6、12个月骨折愈合情况和髋关节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骨折分型及并发症上不存在差别,急诊手术组于术后3个月时在骨折愈合程度上占优势,术后3、6个月时在髋关节功能改善上占优势,其余时间段两组均无明显差别。结论急诊手术组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情况比择期手术组更有优势,急诊手术可改善早期功能恢复,但对最终恢复情况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DHS内固定手术组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对DHS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03年到2008年我院收治的高龄(〉70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抽取[MU2]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组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DHS内固定治疗组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共79例,男35例,女44例;年龄71~96(78.2±5.74)岁。随访6~24(8±2)个月。骨折类型按Tronzo—Evans分型,I型13例,Ⅱ型22例,Ⅲ型23例,Ⅳ型17例,V型4例,术后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下地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卧床时间短,可早期下地负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优于内固定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陈业平  张华 《海南医学》2011,22(12):94-95
目的介绍使用多支克氏针结合硬外穿刺针引导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严重粉碎骨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简便方法。方法本组47例髌骨粉碎骨折均使用多支克氏针结合硬外穿刺针引导钢丝内固定治疗,其中男性34例,女性13例,年龄16~79岁,平均38岁,开放骨折21例,闭合骨折26例。结果随访时间8个月至3年不等,因1例失访,其余46例均获得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均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结论髌骨粉碎性骨折采用多支克氏针结合硬外穿刺针引导钢丝内固定治疗,创伤少,固定可靠,方法简单快捷,术后能早期行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费用少,骨折愈合后内固定取出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