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较高,且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2000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65岁以上老年人AMI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老年人AMI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老年人(≥60岁)的常见病、多发病,老年人AMI早期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漏诊,病死率高。我院2004年1月—2009年9月收治老年人AMI患者64例,首诊误诊23例,误诊率35.94%。本文着重对误诊组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其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为了提高对老年人AMI患者早期症状的认识,减少误诊或漏诊,现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3月间收治106例老年人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误诊为其他疾病3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对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AMI)误诊的认识。方法对37例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复杂,易误诊。结论对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首先要了解老年人发生AMI时出现复杂症状的病理生理基础,及时进行心电图和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的检查,从而早期发现、诊断,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5.
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越来越多,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常因症状及心电图不典型或在原有慢性病基础上发生而易误诊。作者对本院近5年来误诊的56例60岁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做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MI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识别MI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减少和避免误诊、漏诊、延诊。方法回顾性对1985年8月—2003年12月收治的43例老年人AMI的临床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现本组老年人AMI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症状交叉而复杂,院外、门诊及住院初诊时误诊达44.16%,其临床特征是无痛性心肌梗死发生多,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漏诊、延诊率及死亡率高。结论提高对老年人AMI的临床特点的认识,对老年患者应及时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心肌酶学监测,认真进行观察和鉴别诊断是减少和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急危症之一。若及时诊治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因症状不典型往往出现误诊误治。本院自2002年6月2005年6月共收治23例老年人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误诊病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并不少见,由于不具有典型AMI的特征性疼痛,少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难以引起患者及医务人员的重视,以至误诊和漏诊。分析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30例老年人无痛性AMI患者的临床特点,为AMI的早期诊治、提高治愈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急危症之一。若及时诊治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因症状不典型往往出现误诊误治。本院自2002年6月~2005年6月共收治23例老年人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误诊病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缺乏典型症状者约占1/3,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极易误诊误治,危及生命。我院从1996年至2006年9月共救治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86例,其中误诊、漏诊1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较常见的急重病之一,临床表现典型者诊断并不困难,但约有20%-30%心肌梗死患者症状不典型,老年人AMI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症状不典型,如不提高警惕,极易造成误诊,导致不良后果。现将我院7年来收治的28例老年不典型AMI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以持续剧烈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而就诊,而部分老年人AMI首发症状常不典型或无症状.而不被患者注意,常造成临床漏诊或误诊而延误治疗。现将我院1995年-2003年6月收冶的42例老年人AMI首发症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老年人AMI的认识,达到及时诊治,降低病死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杨苏萍  张琴  贺小颖 《广西医学》2007,29(8):1192-1193
目的 分析老年人急性无痛型心肌梗死(AMI)发生的特点.方法 将149例老年疼痛型AMI与60例老年无痛型AMI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无痛型AMI发病症状常不典型,以意识障碍等症状为主要发病特点,常常误诊为心脏以外疾病,非Q波ST段抬高无痛组明显高于疼痛组(P<0.005).结论 老年无痛型AMI以意识障碍等为主要症状,心电图无病理性Q波,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6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特殊症状形成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近年来35例特殊症状老年AMI的临床资料,从年龄组成、症状体征、梗死部位、误诊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老年人因神经退行性病变,合并多种慢性病等原因极易出现特殊症状AMI,再加上医务人员专业有别,误诊率很高。结论医务人员应提高对老年AMI临床表现多样性的认识,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减少和避免误诊、漏诊、延诊。方法 回顾性对1985年8月-2003年12月收治的43例老年人AMI的临床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发现本组老年人AMI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症状交叉而复杂,院外、门诊及住院初诊时误诊达44.16%,其临床特征是无痛性心肌梗发发生多,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漏诊、延诊率及死亡率高。结论 提高对老年人AMI的临床特点的认识,对老年患者应及时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心肌酶学监测,认真进行观察和鉴别诊断是减少和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潘纯凯 《医学争鸣》2009,30(7):615-615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具有典型的胸骨后痛或心前区持续剧烈疼痛时诊断不难,但对于首发症状不典型的AMI,尤其是老年人,易误诊而延误治疗,可造成严重后果.我们对80例老年AMI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首发症状特点及常见的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心血管危重急症,急性期病死率较高,而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减少该病病死率的重要措施.AMI有典型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变者仅占AMI的70%~80%[1],部分AMI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特征,特别是老年人常并存多种慢性疾病,不典型AMI更为多见,易误诊和漏诊而贻误治疗.现将我院2005年4月至2007年1月住院的48例AMI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旨在讨论老年人AMI的特点,提高对不典型.AMI的警惕性.  相似文献   

18.
在临床工作中 ,常见部分心肌梗死患者起始可以呈“无痛性”心肌梗死 ,也不伴有休克、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此外 ,即使症状比较典型 ,有时也难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夹层动脉瘤、急性肺梗死、大叶肺炎、急性胸膜炎以及急性胃炎、胃痉挛、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相鉴别。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AMI)首发症状常不典型或无症状 ,故往往不被注意 ,容易漏诊或误诊 ,延误治疗。近年来 ,我院收治老年人 AMI患者 110例 ,对其首发症状进行分析 ,旨在提高老年人 AMI的诊断率。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10例老年人 AMI患者均经心电图、血清酶学检查…  相似文献   

19.
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症状多不典型,若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在急性发作期则更易误诊。1996年2月~2002年10月,我院收治25例,其中误诊1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避免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误诊、误治,笔者回顾我院自2001年1月-21304年12月住院收治的9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缺乏典型症状者较多,易误诊,现根据其有无典型AMI的首发症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