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患者脑干基底池与第3脑室CT征象改变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58例脑挫裂伤患者CT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首次CT扫描第3脑室和基底池形态改变分为4组;A组(93例):第3脑室和基底池形态正常;B组(68例):第3脑室呈条形成或基底池轻度受压;C组(50例):第3脑室呈线形和基底池明显受压;D组(47例):第3脑室和基底池均消失。观察第3脑室基底池改变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第3脑室和基底池形态与颅内压、GCS评分密切相关,第3脑室基底池形态改变越明显,恢复越差,病死率越高(P〈0.05)。结论第3脑室和基底池形态的改变与脑挫裂伤预后密切相关,是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挫裂伤时第三脑室及基底池影像学征象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32例脑挫裂伤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首次CT/MRI扫描形态改变分为4组:Ⅰ组(35例)为第三脑室和基底池形态正常;Ⅱ组(32例)为第三脑室呈条形或基底池轻度受压;Ⅲ组(33例)为第三脑室呈线形和基底池明显受压;Ⅳ组(32例)为第三脑室和基底池均消失.观察第三脑室及基底池改变与GCS评分、治疗方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第三脑室和基底池形态与GCS评分、治疗方案有关,第三脑室和基底池形态改变越明显,恢复越差,病死率越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 第三脑室和基底池形态改变越明显,脑挫裂伤预后越差,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时第三脑室及基底池影像学征象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首次CT/ MRI扫描第三脑室和基底池形态改变,将132例脑挫裂伤分为4组:Ⅰ组(35例):第三脑室和基底池形态正常;Ⅱ组(32例):第三脑室呈条形或基底池轻度受压;Ⅲ组(33例):第三脑室呈线形和基底池明显受压;Ⅳ组(32例):第三脑室和基底池均消失。结果第三脑室和基底池形态与GCS评分、治疗方案密切相关;其形态改变越明显,恢复越差,病死率越高。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第三脑室和基底池形态的改变与脑挫裂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是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CT表现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奎勤  张景荣 《医学综述》2000,6(4):F003-F004
目的:研究急性重型颅脑损伤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手段,对近3.5年来本院119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头颅CT显示的脑室、脑池、中线结构变化、脑挫裂伤、脑肿胀、颅内血肿与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第3脑室消失,基底池完全封闭,中线结构移位≥1.5cm,广泛脑挫裂伤,脑肿胀、大量硬膜下血肿(血肿量≥70ml),原发性脑干损伤严重者病死率高,其中以基底池完全封闭及原发性脑干严重损伤病死率更高(72.7%~84.6%)。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基底池完全封闭,严重脑挫裂伤,脑肿胀,脑干损伤,治疗效果均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重点观察GCS评分13~15分、CT检查损伤的病人情况,分析并探讨GCS评分与脑挫裂伤病人CT改变之间的临床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05年1月~2010年2月急诊收治的120例脑挫裂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依照第一次CT扫描第三脑室和基底池形态改变把上述资料划分为4组,每组各30例.观察并分析第三脑室和基底池形态变化情况与GCS评分、临床治疗、预后之间的联系.结果 第1组第三脑室和基底池形态正常;第2组第三脑室和基底池形态轻度受压;第3组第三脑室和基底池形态明显受压;第4组第三脑室和基底池消失.第三脑室和基底池形态变化情况与GCS评分、临床治疗、预后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总体规律是,第三脑室和基底池形态变化与患者的恢复情况呈负相关,即第三脑室和基底池形态变化越不明显,则恢复情况越理想,各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第三脑室和基底池形态变化情况密切关系着患者的脑挫裂伤预后,对于提高预后判断准确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人脑挫裂伤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总结2010-2015年手术治疗83例老年人脑挫裂伤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患者预后的有关因素。结果影响老年人脑挫裂伤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的主要因素包括血肿部位、术前瞳孔变化及光反应、术前GCS评分、术前血压低或血氧低。结论血肿部位及厚度、GCS评分、术前瞳孔变化、术前低血压或低血氧是评价老年人脑挫裂伤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量化CT扫描在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以急性硬膜外血肿为主要表现的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患者CT表现均以急性硬膜外血肿为主,其中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28例,急性硬膜下血肿25例,脑挫裂伤20例。100例患者均行动态CT扫描,并以血肿量、中线移位程度、脑-脑室指数(CVI)、脑室、脑池受压程度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等决定治疗方案,其中手术治疗63例,保守治疗37例,预后良好。结论:动态CT扫描应列为急性颅脑外伤诊断和治疗的常规,血肿量、中线移位程度、CVI、脑室、脑池受压程度等量化指标可作为分析病情严重程度、掌握手术适应证和判断预后的较好指标,能帮助临床医生做出准确、及时的决策。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6,(3):311-312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患者基底池影像学征象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3例脑挫裂伤后影像学及完整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比较基底池形态改变与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的关系。根据6h内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分为轻型(13~15分)19例、中型(8~12分)53例、重型(3~7分)81例,根据出院6个月后GOS评分分为恢复良好(5分)38例、轻-中度残疾(3、4分)75例、植物生存或死亡(1、2分)40例。对GCS及GOS预后评分各组间基底池评分(Artru评分法)行方差分析、GCS评分两两比较,并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比较。结果:GCS及GOS预后评分各组间基底池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随GCS、GOS评分减低,基底池评分增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740、0.789。结论:基底池评分与GCS及GOS预后相关,基底池形态改变越明显,脑挫裂伤患者入院时神智及肢体功能越差,预后也越差,基底池评分可作为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些CT特征在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后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复习45例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前后的CT及临床特征.采用X2检验,以有否中线移位程度、蛛网膜下腔积血、基底池闭塞、局部脑挫裂伤、远隔部位脑挫裂伤等为对象,确定这些特征于手术后发生的改变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前中线移位和基底池闭塞发现率较高,而术后远隔部位脑挫裂伤发现率较高.与预后显著相关的因素为远隔部位脑挫裂伤.结论术前CT不能充分反映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伤情及预后,术后及时复查CT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迟发性脑挫裂伤的早期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迟发性脑挫裂伤的早期CT诊断.方法:收集CT复查证实的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46例,对其首次CT检查及复查的CT影像特点进行分析.部分病例采用薄层CT扫描和短期内复查CT.结果:首次CT扫描显示: 局限性脑沟、脑裂变浅及消失27例,脑池模糊不清,脑室受压变小17例,头皮较大血肿38例,颅骨骨折5例,颅内伴发病变9例.结论:注意早期征象,适时CT复查,以及薄层CT扫描对早期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分析52例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预后,出院时恢复良好25例,轻与重残7例,20例死亡。选择入院时有关临床指标及CT表现。入院时GCS评分和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CT表现与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GCS评分,瞳孔变化和CT表现相结合应用,可以尽早准确预测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预后,为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缪锦荣 《右江医学》2002,30(6):495-495
目的 :探讨开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7~ 2 0 0 1年行开颅去除骨瓣减压术 5 6例 ,比较大剂量使用激素及脱水剂在防治术中急性脑膨出中的作用。结果 :本组资料提示 ,CT显示脑室、脑池受压变小或消失 ,中线结构移位 <10mm ,经上述处理效果较好 ,但中线结构移位 >12mm ,GCS评分较低则效果不明显。结论 :对颅内血肿脑室、脑池受压 ,中线移位 <10mm经大量激素及脱水剂治疗 ,积极手术治疗可改善预后 ,而中线结构移位 >12mm ,GCS评分较低提示保守治疗为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后颅窝血肿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5例外伤性迟发性后颅窝血肿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根据GCS评分、血肿量和CT表现,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9例GCS评分>12分,血肿量≤10ml,环池清晰,第四脑室无受压变形且无小脑、脑干阳性体征.在严密观察和动态CT检查下保守治疗.16例血肿量>10ml,出现意识状态突然改变,烦躁、频繁呕吐、头痛加剧时,积极手术治疗.预后:伤后6个月根据GOS判定疗效,18例恢复良好,重残3例,死亡4例,保守治疗无1例死亡.结论 早期复查CT是及时诊断外伤性迟发性后颅窝血肿的最有效方法.根据GCS评分、血肿量及CT表现来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4.
CT动态观察环池变化对治疗脑挫裂伤并发颅内血肿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环池变化在脑挫裂伤并发颅内血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9例脑挫裂伤并发颅内血肿的动态环池CT扫描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环池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环池结构正常或部分变窄又恢复者预后好;环池部分变窄趋于加重后完全闭塞或完全闭塞无好转者预后差。结论:CT环池结构变化对脑挫裂伤并发颅内血肿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针急性硬膜下血肿(acute subdural hematoma,ASDH)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20例ASDH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影响ASDH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20例患者中死亡率达35.0%,主要影响因素有:术前GCS评分、瞳孔变化、术前低血压及术中脑肿胀.功能恢复良好的患者达45%,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术前GCS评分、瞳孔变化、及术中脑肿胀.头颅CT血肿量、血肿厚度及受伤后至手术时间是与ASDH患者预后相关,但不属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术前密切观察患者瞳孔变化和有无低血压症状,进行GCS评分、头颅CT检查并及时给予手术治疗,有利于改善ASDH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非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非手术治疗适应证。方法 :对 114例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中符合下列条件 :1GCS>8分 ,临床症状轻或重但经短期治疗缓解的 :2 GCS≤ 8分 ,无脑疝或脑疝先兆者 ;3深部散在多发性颅血肿 ;4幕上最大血肿≤ 2 5 m l,幕下≤ 10 m l且无幕上脑室扩张者 ;5中线移位≤ 8mm,基底池或环池轻度受压或未受压者。共 46例在 CT监测下行非手术治疗。结果 :恢复良好 37例 ,中残 4例 ,重残 1例 ,改手术治疗 2例 ,死亡 2例 ,死亡率 4.34 %。结论 :掌握上述 12 34 5为适应证 ,在 CT监测下行非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安全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2000年2月至2008年8月共对119例重型对冲性额颞部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根据GCS分级变化、瞳孔及复查CT变化进行单侧或双侧翼点中小型骨窗开颅治疗取得较满意结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迟发性颅脑损伤28例CT表现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迟发性脑挫裂伤/血肿的l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8例颅脑损伤致迟发性脑挫裂伤/血肿的CT表现及发生机制。结果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数小时内首次CT检查未见脑挫裂伤/血肿,复查CT时可见典型脑挫裂伤/血肿,外伤着力点对冲部位脑表面的少许蛛网膜下腔出血常为迟发性脑内血肿的先兆,脑肿胀及脑室脑池变窄或消失应引起高度重视。结论颅脑损伤患者首次CT检查未见脑挫裂伤/血肿,经临床处置后仍处于昏迷状态或症状加重者,应短期复查CT,警惕迟发性脑内血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额叶对冲伤多见于枕部受力的颅脑损伤,早期意识障碍轻,但病情复杂,恶化多变,常因来不及抢救而导致严重的后果.方法 男性38例,女性10例,年龄8~73岁,车祸伤33例,坠落伤和意外跌伤11例,枕部打击伤4例.GCS<5分8例,GCS 6~8分15例,GCS 9~12分9例,GCS 13~15分16例.一侧散大13例,双侧散大6例.CT扫描枕骨骨折26例,单侧额叶脑挫裂伤32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16例,伴颞叶挫裂伤者17例,单侧额叶脑内或硬膜下血肿19例,双侧额叶脑内或硬膜下血肿8例.手术治疗28例,保守治疗20例.结果 恢复良好和中残37例,重残6例,死亡5例.结论 ①伤后和第一次CT扫描有枕骨骨折及对冲部位的脑挫裂伤及血肿宜采取较积极的治疗方案,手术指征应适当放宽.②采取保守治疗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变化,动态CT观察.③手术尽可能清除脑内血肿与挫伤失活的脑组织,同时行必要的颅内外减压,包括额极切除及去骨瓣外减压.④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早期适当给予改善微循环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病人手术治疗的价值和手术指证。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急性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病例资料,其GCS评分、基底池及第三脑室闭塞和瞳孔散大出现的时间以及手术与预后的关系。结果:52例病人中,手术治疗20例,效果好(良好+中残)5例,差(重残+植物生存)5例,死亡10例;非手术治疗32例,好6例,差8例,死亡18例。20例12h内出现弥漫性全脑肿胀,基底池及第三脑室消失,双侧瞳孔散大,其中18例死亡,2例重残或植物生存状态。GCS3分~5分者共22例,18例死亡,4例重残或植物生存。结论: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病情多危重,死亡率高,部分病例手术治疗可改善预后。GCS3分~5分、12h内(尤其是6h以内)出现基底池及第三脑室完全消失并双侧瞳孔散大者不宜采用手术治疗,GCS评分≥6分、中线结构移位≥10mm、伤后12h再逐渐出现基底池及第三脑室受压变窄以及瞳孔散大者,应积极手术去大骨瓣减压术,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