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2月,共有328例胃癌患者在我院行全胃切除术。所有患者随访4个月~5年,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的年龄、白细胞、白蛋白、肿瘤大小、术中失血量、手术方式、是否具有合并症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硬化、营养不良、术中输血是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经胸腹联合手术、联合脏器切除、术中失血量、合并症为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而术中输血及白蛋白水平是保护因素。结论影响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胸腹联合手术、联合脏器切除、术中失血量、合并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和总结胃癌全胃切除术和术后并发症的治疗经验.方法:对73例胃癌全胃切除术的适应症、手术路径、淋巴结清扫、联合脏器切除的适应症、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后并发症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全胃切除术73例,其中胸腹联合全胃切除术38例,经腹全胃切除术35例,联合脾胰体尾切除6例.Lahey+Braun氏食管吻合8例、食管空吻Roux-en-y吻合24例、食管空吻“P”袢+Roux-en-y吻合22例、空肠原位间置代胃术19例.术后合并症:肺部感染5例、胸腔积液5例、返流性食管炎4例、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营养不良2例、心肌梗塞1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例、倾倒综合征1例.结论:合理掌握全胃切除术及联合脏器切除适应症,选择合适的手术路径及消化道重建方式,提高手术操作技巧,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胃癌患者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70岁以上胃癌病例。结果:64例均经手术探查,其中远端胃次全切除术24例,全胃切除术16例,近端胃次全切除10例,联合脏器切除6例,姑息性切除6例,行捷径、造瘘或剖腹探查术2例;术后有并发症30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结论:老年胃癌患者起病隐匿,术前合并症多,术后并发症多,故应积极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同时手术方式应强调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胃癌手术后胆囊结石发生原因与诊治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胃癌手术的患者113例,对患者胆囊结石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胃癌手术后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及诊治方法。结果胆囊结石发病率为17.7%。经分析,合并胆囊结石组患者全胃切除术占比、非生理行重建术式占比、合并脏器切除占比显著高于无胆囊结石组。结论胃癌手术后胆囊结石的形成和胃癌手术方式,特别是和重建方法密切相关,应加以预防,发生后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展开保守治疗或胆囊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脏器切除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地位,总结分析手术经验。方法对1994年1月-2005年12月十二年间该院施行联合脏器切除的47例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联合脾脏切除14例,联合脾、胰体尾切除19例,联合部分横结肠切除5例,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联合肝左外叶不规则切除3例,联合双侧卵巢切除2例,联合胆囊切除1例,联合脾、胰体尾加部分横结肠切除1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占2.1%,随访42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1%、34.9%和11.6%,中位生存时间为25.28个月。而同期随访的该院52例仅行姑息性手术(包括未联合其他脏器切除的姑息性胃切除术、胃空肠吻合术、空场造瘘术等)或剖腹探查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4.2%、11.5%和0.0%(均P〈0.01)。中住生存时间为7.37个月。而与同期该院316例行标准胃癌根治术的患者相比术后并发症显著增多(P〈0.05),住院天数相应较长。结论通过严格选择适应证,充分术前准备,加上良好的手术技巧和有效的术后处理,联合脏器切除可以挽救或明显延长一部分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治疗胃癌的意义及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术式,总结胃癌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5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2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时间1~5年。结果本组术后无1例死亡及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本组随访生存率1年以上72.73%,3年54.55%,5年18.18%。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积极做好围手术期处理的情况下,对胃癌施行全胃切除术,合适的消化道重建,会减少并发症且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与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的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白细胞计数、白蛋白水平、肿瘤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经胸腹联合手术、联合脏器切除手术、存在合并症、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硬化、糖尿病、输血、体重下降〉10%及营养不良与根治性全胃切术后并发症明显相关.而多因素分析显示,经胸腹联合手术、联合脏器切除手术、合并症、术中出血量是老年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白蛋白水平和输血是老年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保护因素.结论 老年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应注意针对性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治疗胃癌的意义及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术式,总结胃癌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005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2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时间1~5年.结果 本组术后无1例死亡及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本组随访生存率1 年以上72.73%,3年54.55%,5年 18.18%.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积极做好围手术期处理的情况下,对胃癌施行全胃切除术,合适的消化道重建,会减少并发症且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D4术联合多脏器切除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方法观察32例进展期胃癌病人行全胃切除D4术联合多脏器切除的效果,并与姑息性手术比较。结果全胃切除D4术联合多脏器切除组患者与姑息性手术组比较,生存期较长(P〈0.01),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无明显增加。结论全胃切除D4术联合多脏器切除对部分进展期胃癌患者安全可行,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癌患者全胃切除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至2004年60岁以上高龄胃癌患者34例,其中全胃切除+Roux-y空肠代胃术5例,全胃切除+改良布朗Ⅱ式空肠代胃术29例.结果 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出现并发症10例, 24例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结论 高龄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围手术期处理对于手术成功率很重要.高龄并不是手术绝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胆石症形成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胃切除术后发生胆石症4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病例中行毕Ⅰ胃大部分切除7例,毕Ⅱ式28例,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6例。所有病例均行胆囊切除术,3例合并胆总管结石者加行胆总管探查、T形管引流术。所有患者均经相应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而得以痊愈。结论:准确的诊断、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是胃切除术后胆石症治疗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危险因素及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行胃癌根治术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与否分为2组,其中有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病人27例;无围手术期并发症病人7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人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对病人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胃癌根治术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5.47%(27/106),2组病人一般资料(性别、吸烟及饮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65岁、TNM分期较大、联合脏器切除(P < 0.01)是胃癌根治术病人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共随访病人98例(92.45%),随访时间为22~86个月,5年生存率为39.80%。存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无围手术期并发症病人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2.00%及6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TNM分期、联合脏器切除及存在围手术期并发症为影响胃癌根治术病人预后的独立因素(P < 0.05~P < 0.01)。结论年龄、TNM分期及联合脏器切除的胃癌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较高。临床上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患者出院后3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及原因。方法:回顾性收集497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及术中资料,根据出院后是否30 d内非计划再入院分为再入院组(61例)和非再入院组(4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术中资料,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再入院组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胃癌根治术后3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率为12.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显示术前合并症、切除范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者术前合并症(OR=2.56)、切除范围(OR=1.78)、术后并发症(OR=3.24)是出院后3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合并症、切除范围、术后并发症是胃癌根治术患者出院后3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危险因素,非计划再入院最常见的原因为胃排空延迟和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糖尿病合并胆结石者的临床特点及其胰岛素、血糖、血脂水平与胆结石的关系。方法收集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胆结石者82例。对合并胆结石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血糖、血胰岛素及脂代谢异常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与98例无胆结石者进行对比。结果糖尿病合并胆结石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0.01),胆结石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与无胆石症组相比,合并胆结石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显著增高(P〈0.01);无胆结石组仅甘油三脂及胆固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与无胆石症组相比,胆石症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水平显著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则明显降低(P〈0.01)。结论脂代谢紊乱、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可能是西宁地区糖尿病合并胆结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的疗效。  方法  纳入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择期拟行胃上部癌根治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5例)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术;对照组(25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2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单次进食量、体质量及血清胃蛋白酶Ⅰ型与Ⅱ型比值、血清胃泌素、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水平。  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进食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36.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6个月单次进食量、血清胃泌素、血清胃蛋白酶Ⅰ型/Ⅱ型均显著低于术前(P < 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血清胃泌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单次进食量、血清胃蛋白酶Ⅰ型/Ⅱ型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6个月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体质量均显著低于术前(P < 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术保留了胃及十二指肠相关生理功能,患者远期营养状况较好,且手术难度小、创伤小、安全性较好,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间置空肠重建消化道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云生  陈祖林 《重庆医学》2001,30(1):29-29,32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理想术式。方法 全胃切除后游离25cm长带血管蒂的空肠间置于食道与十二指脂之间。该术式简单安全,符合生理要求。结果 28例近期恢复顺利,无并发症、死亡病例,远期随访无肠道症状、无返流性食道炎、无营养障碍,体重增加,均能参加劳动。结论 该术式为目前消化道重建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切除术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胃癌根治术后出血二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第一次手术时间、切除范围、重建方式、联合脏器切除情况、出血间隔时间、出血部位、出血原因、术中处理方案、其他并发症及二次手术后住院时间等资料。根据术后出血部位将患者分为腹腔内出血和消化道内出血2组,对比2组患者上述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 36例患者出血发生于术后1~247 h,其中29例立即再手术,7例保守治疗无效再手术。术中探查明确血管活动性出血18例,予血管结扎或缝扎;脾脏出血1例,予脾脏切除;腹腔积血10例,予积血清除、充分引流处理;消化道内出血7例,予加固、缝扎处理。1例患者二次手术后2 d因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死亡;1例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并发胰瘘,1例并发肺炎,该3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出院;1例术后伤口裂开重新缝合后愈合出院;其余患者二术手术治疗后均无继续出血表现,顺利出院。腹腔内出血组(29例)和消化道内出血组(7例)患者在年龄、BMI、性别、第1次手术时间、重建方式、二次手术后住院时间、联合脏器切除、出血间隔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切除范围方面,腹腔内出血组2例(6.9%)行近端胃大部分切除、5例(17.2%)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17例(58.6%)行全胃切除、5例(17.2%)行残胃切除,消化道内出血组分别为0例、5例(71.4%)、2例(28.6%)、0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 胃切除术后出血可表现为消化道内出血、腹腔内出血,积极再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用血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宫颈癌根治术中输血的风险因素,为术前评估术中用血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7月1日—2016年11月30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且进行术前交叉配型的患者427例,排除记录不全47例,将剩余380例患者按术中是否输注滤白红细胞分为输血组(53例)和未输血组(327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术前实验室检查、手术相关因素、肿瘤相关因素及术前合并疾病等差异,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各类因素均进行组间比较,其中是否合并化疗、术前血红蛋白、术前血小板、手术方式及肿瘤分期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化疗、术前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水平是术中输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影响宫颈癌根治术术中用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术前是否化疗、术前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