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梅允淼 《上海预防医学》2004,16(9):452-452,461
随着预防保健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 ,我市基层预防保健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计划免疫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 ,慢性病防制已逐步展开 ,但从2 0 0 3年遭遇“非典”袭击后 ,暴露出我市公共卫生人员之不足 ,尤其是基层卫生防疫人员数量和业务素质。为及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巩固农村卫生防病成果 ,使我市的卫生防病工作与社会经济环境和发展相匹配 ,现对我市卫生防疫队伍现状作一剖析 ,以便寻找相应对策。1 基本情况余姚市位于浙东杭州湾南岸 ,南郊四明山 ,总面积为 15 2 7km2 ,全市常住人口 82 5 13 4人…  相似文献   

2.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是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视,为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农村地区的很多公共卫生及疾病预防措施还不到位,农村地区的防病工作仍是我市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3.
我市共有308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258万,占83.7%。历年来,各种传染病和地方病90%以上发生在农村。因此,我们一直把加强农村卫生建设,改善农村卫生状况,解决农民群众的医疗预防保健问题作为我市卫生改革和整个卫生工作的重点来抓。随着农村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为适应广大农民对医疗保健的需求,首先进行了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自1984年以来,先后将全市80处乡镇卫生院划归乡镇政府管理,强化了乡镇党政  相似文献   

4.
王文明 《职业与健康》2008,24(3):280-281
昆山市自2003年SARS疫情发生以来,着重加强了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将农村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列入了市政府2004年实事工程,开展了市镇两级疾病预防控制建设。到2005年底,全市11个镇(区)设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股级建制的预防保健所。在农村设立了15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使我市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全市城乡形成了市、镇、村一体化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近年来,我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主要做法和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5.
宁波市乡镇(街道)预防保健人力资源现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农村预防保健工作成为卫生工作的重点,乡镇(街道)预防保健队伍则是完成农村卫生防病任务的主要力量[1、2 ]。为了解宁波市各乡镇(街道)防保机构人力资源现况,进一步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我市基层防保机构的人力资源,加快全市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我们于2 0 0 3年8~9月开展了本次调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面询与查阅档案、统一调查表问卷与实地走访相结合方法进行调查。有关辖区人口数据来自公安部门。2 结果与分析2 .1 一般现况 宁波市地处浙江东海岸之滨,总面积936 5平方公里,现…  相似文献   

6.
章丘市辖2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908个行政村(居),人口100.4万,市级医疗卫生机构10个,乡镇卫生院22个,村卫生所627个,市、乡两级干部职工3790人,乡村医生2106人。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体制机制。着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传染病救治“两个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市乡村三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网络,牢固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吴金林 《中国妇幼保健》2000,15(10):608-609
我市地处东南沿海 ,面积 16 15 .12 km2 ,辖 7个行政区 ;全市人口 12 6万人 ,外来人口 6 0万人。其中育龄妇女 6 0多万人 ,女职工 2 4万人 ,每年约有产妇 1.1万名 ,0~ 6岁儿童 11万名。我市围产保健协作组自 1987年成立以来 ,定期召开会议 ,认真分析我市妇幼保健形势 ,提出对策 ,指导基层工作 ,为降低我市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 ,使我市在围产保健、儿童保健、女工保健 3个方面形成较为完整的保健系列 ,并逐步走上制度化、法制化管理轨道 ,做出了较大努力 ,取得了较好成绩。据统计 ,我市孕产妇死亡率由 1990年的 38.8/ 10万降至1998年的…  相似文献   

8.
乡镇医疗卫生机构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网底”,而基层防疫人员是落实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在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等方面工作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随着我市近年来乡镇行政区域调整、乡镇医疗机构改制以及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乡镇医疗机构防疫队伍不能得到及时补充,以及防疫人员的素质也愈来愈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健康需求。为能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巩固农村卫生防病成果,使我市卫生防病工作与社会经济环境和发展相匹配,为卫生行政部门寻找相应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7年进行了本次调查,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次调查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方法进行。结果1一般资料兰溪市位于浙江中西部,总面积131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66万;目前承担基层(乡镇)防疫工作单位共36家,其中改制后私营卫生院及分院22家;有专(兼)职卫生防疫人员54人,占医务人员的2·26%,不足全市人口的1/万。2年龄分布年龄最大62岁,最小27岁,平均40·8岁;其中35岁以下18人,占33·3%;36~45岁21人,占38·9%;46~55岁11人,占20·4%;56岁以上4人,占7·4%。3学历职称学历:大专12人,占22·2%;中专27...  相似文献   

9.
我市1986年底总人口1,003,955人,其中农村人口72万。全市有643个村、建有卫生室,占全市660个村的97.4%。参加合作医疗人数66万,占农村人口的91.7%。全市现有乡村保健医生(员)1,341名(女性578名),其中乡村保健医生977名,占72.85%,保健员364名。平均每村2名,每千人1.8名.如何稳定、提高这支乡村医生队伍,巩固、发展我市的农村基层卫生事业?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妥善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儿童为传染病的高发人群,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主要对象。本研究分析沈阳市≤14岁儿童法定传染病疫情特征,为有效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4-2018年报告的沈阳市儿童法定传染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沈阳市2014-2018年报告≤14岁儿童法定传染病共计63 474例,占全市病例总数的42.23%(63 474/150 315);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 617.42/10万,发病率呈先降后升的态势,各年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927.51,P<0.001。全市儿童无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有14种16 741例,丙类传染病有5种46 733例。全市共报告≤14岁儿童法定传染病19种,其中病毒性肝炎包括甲肝、乙肝、丙肝、戊肝和未分型肝炎5种疾病。5种主要传染病病例共61 529例,其中男童36 427例,女童25 102例,发病率分别为1 763.98/10万和1 342.56/10万,χ~2=1 132.166,P<0.001。儿童传染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大逐渐降低,病例以0~7岁为主,占全部病例的92.47%(56 893/61 529)。肠道传染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呼吸道传染病以幼托儿童和学生为主。≤14岁儿童发病高峰为6~9月份,病例数占全年病例的56.39%(34 697/61 529);并且以手足口病和细菌性痢疾为主,两种病例占疫情高峰期病例的82.36%(28 578/34 697)。其中于洪区、铁西区和皇姑区为全市≤14岁儿童传染病疫情最高的3个地区,年均发病率分别为4 413.63/10万、2 918.22/10万和2 346.15/10万。城郊与农村地区平均发病率分别为2 181.89/10万和312.70/10万,χ~2=19 768.234,P<0.001。结论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是沈阳市儿童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疾病,应根据分布特征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2000年国家预防保健目标是强调预防疾病,增进人群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这一目标充分表述了我国卫生政策的重点,除要继续抓好急性传染病的防制外,还要积极地研究非传染病防制问题。本文就非传染病慢性病的预防控制进行探讨,为今后制定慢性病防治的管理规划提供依据。1 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应纳入发达地区卫生防病的总体规划中我市经过40年艰苦努力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已由1965年的4645.15/10下降到现在的630.28/10万;居民总死亡率由解放初的11.2‰下降到6.01‰,平均期望寿命由解放初的35岁到现在的72.19岁;婴儿死亡率由解放初的200‰下降到12.56‰,1957年前10位死因顺位依次为呼吸系病,急性传染病、肺结核,消化系病、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神经系病、外伤及中毒、其他结核;1990年前10位死因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依次为脑血  相似文献   

12.
杭州市区居民50年死因谱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市居民病伤死因统计工作始于1953年,统计人口为45万余人,其中1965~1975年停顿无资料,1976年恢复统计工作,统计范围扩展到120余万人口,至今已增加到370余万人口.40年的资料反映我市死因谱已由解放初期的以传染病等感染性疾病为主的模式逐渐向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及意外死亡并重的模式转变.了解死亡谱的变化,为预防疾病和居民保健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现将50年来死因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历史已迈进新的千年 ,回眸与总结我省疾病预防控制的成果和经验 ,将催人奋进 ,展望新世纪的卫生防病工作 ,更教人信心满怀。1 疾病预防与控制取得的成果福建省地处亚热带 ,历史上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曾猖獗流行。仅鼠疫就肆虐 6 9年 ,得病者 83万人 ,死亡 71万人 ;数万人死于天花。新中国成立后 ,在“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的指引下 ,开展了大规模的防病灭病工作 ,控制了主要传染病的流行 ,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全省平均期望寿命由建国前的 35岁增加到目前的 72岁 ;婴儿死亡率由解放前的 2 0 0‰降至2 0 0 0年的 2 0 .0 9‰ ;孕…  相似文献   

14.
湖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2008年全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297.5/10万,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未出现重大传染病暴发疫情;血吸虫病达到传播阻断标准;艾滋病和结核病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名列全省前列。但全市每万人口疾控机构人员编制为0.86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1人,疾控系统财政投入仅占事业支出的51.84%。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政策保障体系,全额保障工作经费及人员待遇。  相似文献   

15.
刊中报     
为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加强农村预防保健工作,1993年10月27日河北省邯郸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在全市建立农村预防保健基金制,并制定了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规定预防保健基金的提取来源和额度:每年从村乡提留的公益金或统筹费中按上年人均收入0.1%~0.3%额度提取。主要用于预防保健工作的综合管理和有偿服务。预防保健基金分配比例为:劳务费40%,用于乡、村防保人员的报酬;业务费35%,用于计划免疫接种、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和疾病管理等;管理费10%,用  相似文献   

16.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形势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成都市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急性传染病死因顺位已由解放初期的第一位退至第六位,计划免疫取得新进展,巩固儿童预防接种成果,全市已顺利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目标;重大疫情、灾后疫情、突发卫生事件及不明原因疾病得到了及时调查处理。人均期望寿命由1990年的71.14岁上升到2002年的75.19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一是急性传染病防病形势依然严峻,二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任务日益加重,三是疾病控制体制需进一步完善,防治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7.
1 现状分析我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 ,为珠江三角洲的组成部分 ,是著名的侨乡。全市人口约 377万 ,其中农业人口 2 38万。全市管辖5市 2区 ,现有乡镇卫生院 10 1所。改革开放以来 ,我市农村卫生工作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及支持下 ,通过卫生部门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努力工作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市政府 1992年发出了《加快我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决定》,1995、1996年和1999年相继发出了做好我市合作医疗工作的有关通知 ,并每年召开了卫生工作会议 ,强调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性 ,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农村卫生工作的发展 ,全市农村卫生院的面貌发生…  相似文献   

18.
20 0 3年江苏省和镇江市农村五件实事会议后 ,我市开始了新一轮农村改水攻坚工程 ,将农村改水工作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 ,通过政府行政推动、部门齐抓共管、全市上下努力攻坚 ,2 0 0 3年共投入改水资金3891万元 ,新建农村水厂 6座 ,撤并村级供水站 10 4个 ,新增安全卫生水受益人口 16 .3万人 ,受益率已由原来的 17.9%上升到 4 9.9%。1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推动力度大 ,是我市农村改水工作顺利推进的前提1.1 成立组织 我市十分重视农村改水工作 ,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长常务会议、部门协调会议、重点乡镇督办会议 ,研究落实农村改水工…  相似文献   

19.
新疆库尔勒市1989~1999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麻疹流行 ,并为制订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 1989年至 1999年 6月麻疹疫情分析如下。一、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我市历年法定传染病月报表、年汇总表以及各医疗单位传染病登记簿、麻疹个案调查表。人口资料来自我市统计局每年的“统计年鉴”。二、结果1.流行概况 :1989~ 1999年 6月全市共报告麻疹 92 2例 ,平均发病率为2 8.6 6 / 10万 ,无死亡病例发生。 1989~1999年 6月我市麻疹疫情出现较大的波动 ;1991年底至 1992年上半年发生 1次流行 ,发病率为 12 6 .6 5 / 10万 ;时隔 7年 ,1999年上半年又发生 1次流行 ,发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2004年、2005年、2006年巩义市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揭示巩义市传染病疫情报告存在的问题,以采取措施保证疫情报告及时而准确,为防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汇总全市医疗机构报告的疫情资料,对重点传染病作流行病学分析。结果3年无甲类传染病;乙、丙类传染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10.38/10万。2006年最低(240.90/10万),2004年最高(277.18/10万),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肠道传染病及性传播疾病逐年下降。结论2004年巩义市疫情报告实现网络直报,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采取措施保证疫情报告的准确、及时,为疾病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