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门会萍 《河北中医》2002,24(7):532-532
1997~2000年,笔者运用针刺配合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2007年7月至2010年8月,笔者运用加味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6例均为我院针灸科患者,其中男26例,女30例;年  相似文献   

3.
赵会山 《山西中医》2012,28(9):46-46
自2007年7月至2010年8月,笔者运用加味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6例患者均为我院针灸科病例,其中男26例,女30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79岁;病程2天~6个月。采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草案)》[1]及文  相似文献   

4.
笔者以牵正散为基本方,根据辨证加减并改为汤剂,治疗周围性面神经性麻痹60例。结果:痊愈55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66%;治愈时间:7天内者25例,8~  相似文献   

5.
张军阳 《吉林中医药》2013,33(2):167-168
目的:观察牵正散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8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牵正散加味(全蝎、僵蚕、白附子、天麻、钩藤等,每日1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强的松(20mg,1次/d,顿服,5d后减量)内服及维生素B12(25 ug/次,3次/d)、维生素B1(10 mg/次,3次/d)、维生素B6(10mg,/次,3次/d)、地巴唑(10mg/次,3次/d).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5%,2组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正散加味具有温经通络、祛风化痰、熄风解痉的作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自1995年以来,采用牵正散内服,配合蓖麻仁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6例患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l 临床资料 本组36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20例,女16例;最大年龄66岁,最小年龄31岁,平均年龄48.5岁;病程最长10天,最短1天,平均5.5天。2 治疗方法2.1 内服牵正散:全蝎5g、白附子5g、僵蚕5g。每日1剂研末,每次5g温开水送服,日3次,7天为1疗程。加减:兼气虚者加西洋参3g;肝阳上亢者加牛膝6g,决明子6g;内有热者加川连10g。2.2 外敷蓖麻仁:蓖麻仁60g捣烂成泥…  相似文献   

7.
运用牵正散加味结合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30例,治愈10例,占33.3%,显效18例,占60%,好转2例,占6.7%,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牵正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牵正膏治疗组和辨证施治组,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第4个疗程末的检查情况为近期疗效,1a以后的随访结果为远期疗效。结果:两组痊愈加显效病例比较,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有高度显著差异,膏药组优于辨证施治组。结论:牵正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陕西中医》2016,(3):274-276
目的:观察牵正散加味治疗外感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辨证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5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针灸,辨证治疗组分风寒外袭、风热侵袭,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牵正散加味煎服。两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1周后、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辨证治疗组在临床疗效、面神经功能评分及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牵正散加味治疗外感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桂枝牵正散配合马钱子外敷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患者均采用桂枝牵正散配合马钱子外敷加减治疗面神经炎。结果:25例中治愈17例,好转8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结论:用桂枝牵正散配合马钱子外敷治疗面神经麻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祖国医学谓之口眼喝斜,笔者自1995年7月~1997年6月采用李正散合针灸治疗35例,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亚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5op月~1997年6月共收治周围住面神经麻痹65例,所有患者诊断明确,除外了腮腺炎或腮腺肿瘤、颈后化脓性淋巴结炎等疾病引起的面神经麻痹,所有病例都经头颅CT或MRI扫描正常。随机分为两组,以牵降合针灸为治疗组,单纯西药治疗为对照组。治疗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6~52岁,平均年龄30.29士10.28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月余(共2例),一般为2~5天;对照组30例,男16例,…  相似文献   

13.
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本病多因外感风邪,侵犯面部经脉,使气血运行受阻所致。我科从1994年~1999年,用腕踝外加牵正散加减治疗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选穴:患侧上l、上2、上3。患者取坐位,针刺部位放松,常现消毒外体与皮肤,选用3O号1.5寸毫针,针尖朝病端,医者三指持针柄,针尖刺入皮肤时呈30度角,以拇指前端轻旋针柄,勿用力推针以免针体弯曲,针尖通过皮肤后放平,紧贴皮肤表面沿皮下直线进针,进外时要求阻力小一如阻力较大或针刺部位出现胀痛酸麻等感觉时,均表示针已刺入肌膜下深层组织,须…  相似文献   

14.
徐国栋 《光明中医》2016,(16):2361-2363
目的观察加味牵正散配合巨刺法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合巨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牵正散。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0%(P0.05)。结论加味牵正散配合巨刺法可提高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李秋波 《新中医》1993,(7):38-38,37
面神经麻痹是颅神经疾患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于青壮年。近几年来,笔者用加味牵正散治疗本病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8例病人中,男21人,女7人;年龄在6岁以下1人,21至45岁之间22人,45岁以  相似文献   

16.
电针配合牵正散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9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中药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阳白透鱼腰、地仓透颊车、合谷、迎香等穴,同时配合6805-Ⅱ型治疗仪疏密波治疗;同时结合中药(牵正散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结果]总有效率为97.96%。[结论]电针结合中药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俗称口僻,属外风、口眼歪邪,现代医学认为是乳突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运用加味牵正散合针刺治疗本病37例,取得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牵正散合穴位挂线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士合  王卫东 《河北中医》2004,26(7):529-529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上比较多见,治疗较为棘手。1996-01~2004-03,我们采用牵正散合穴位挂线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章明忠 《河北中医》2007,29(10):947-947
2005-2006年,笔者采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0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均本诊所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10~72岁,10~50岁9例,50~60岁9例,60~72岁12例;病程1日~1周;左侧18例,右侧12例.……  相似文献   

20.
辨证分析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并通过古代文献中的记载全面分析牵正散全方组成、方中药物的功效与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在不同时期、不同证型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