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观察VitA佐治婴幼儿肺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VitA辅助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并选取40名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所有患儿的血清VitA水平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c3水平。两组肺炎患儿均给予抗生素及氧疗等治疗,治疗组加用VitA,对两组患儿进行疗效评价,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c3水平。结果VitA辅助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充VitA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结论婴幼儿肺炎患者在婴幼儿肺炎治疗同时补充维生素A有利于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2.
王晓丽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0):3137-3138
目的 观察哮喘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状态与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哮喘患儿9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同时纳入50例同期健康体检患儿作为空白组,检测哮喘患儿与空白组健康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两组均治疗7d,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肺功能监测,评判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1)观察组与空白组血清IgA、IgG、IgM水平分别为(0.844±0.283) g/L比(1.176 ±0.312)g/L,(6.642±0.653) g/L比(8.963±0.876) g/L,(1.638±0.255)g/L比(1.151±0.217)g/L,两组血清IgA、IgG、Ig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57.78%(x2 =9.675,P<0.05);(3)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变化FEV1、PEF、血清IgA、血清IgG、血清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FEV1、PEF、血清IgA、血清IgG明显升高,血清IgM明显降低,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儿童哮喘存在免疫蛋白紊乱,IgA、IgG、IgM在哮喘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效果优于地塞米松,能够更有效改善哮喘症状及肺功能,与其强效调节免疫球蛋白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谢志才  吕慧  周曙明 《河北医药》2010,32(12):1527-1528
目的 探讨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细胞因子(IL-6、IL-8、TNF-α)、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补体(C3、C4)的临床意义.方法 60例MPP患儿(观察组)和60例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IL-6、IL-12、TNF-α,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和补体(C).结果 观察组血清IL-6、IL-8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上升(P〈0.05);而TNF-α水平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补体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上升(P〈0.05).结论 血清IL-6、IL-8、免疫球蛋白IgA、IgM、IgG,补体C3、4在MPP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这些指标可以较准确地判定MMP患儿病情和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经Nuss手术及Ravitch手术治疗的先天性漏斗胸患儿手术前后的免疫指标,对比研究两种手术方式对漏斗胸患儿术后早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漏斗胸手术,其中行Nuss手术40例(Nuss组),Ravitch手术40例(Ravitch组),2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7天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结果术前比较2组患儿的血清IgG、IgA、IgM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7天检测显示Nuss组患儿血清IgG、IgA、IgM含量较Ravitch组患儿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uss组中,术后7d血清IgG、IgA、IgM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升高(P〈0.05),而Ravitch组中仅IgA含量在术后7d与术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IgG和IgM术后7d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uss手术较Ravitch手术创伤性小,患儿术后机体免疫力恢复较早,更有利于患儿康复;免疫指标的检测可以作为评估漏斗胸患儿术后手术疗效及预后的辅助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锌硒宝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测26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锌硒宝治疗,并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急性期患儿血清IgG、IgM、IgA、C3均明显降低,C4无明显改变,治疗组有效率(81.6%)明显高于对照组(63.5%),且治疗组IgG、IgM、IgA、G3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4变化不明显.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锌硒宝有助于患儿缩短病程,增强恢复期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硒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免疫及疗效作用。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住院的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分为Ⅰ组(锌硒宝+红霉素)、Ⅱ组(葡萄糖酸锌+红霉素)、Ⅲ组(单纯红霉素)治疗,各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分别测定免疫球蛋白IgG、IgA、IgM、C3、C4水平及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锌硒宝+红霉素治疗组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后IgG、IgA明显升高,病程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葡萄糖酸锌+红霉素治疗组、单纯红霉素治疗组治疗前后IgM、C3、C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硒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免疫力有明显提高作用,可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7.
张实 《福建医药杂志》2007,29(2):138-139
目的 观察锌硒宝与维生素A(VitA)合用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的治疗作用.方法 把RRI患儿随机分成锌硒宝与VitA合用的治疗组和非锌硒宝与VitA治疗的对照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T细胞亚群水平,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儿治疗后IgA、IgG、IgM、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75.76%)(P<0.01).结论 RRI患儿予锌制剂和VitA合用治疗,可增强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免疫球蛋白的关系。方法检测4l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RRI组)血清25-(OH)D3及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正常健康儿童(对照组)比较,补充维生素D3(VitD3)后1个月再次检测,并与补充前比较。结果RRI组25-(OH)D3及IgG、IgA较正常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补充VitD320万~40万U1个月后检查发现,随着25-(OH)D3水平的升高IgG、IgA也升高,IgM无明显改变。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与VitD缺乏导致免疫功能损伤有关,儿科医师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婴幼儿可常规检测血25-(OH)D3。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血清1-25羟维生素D水平及免疫相关因素IgA、IgG、IgM水平,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1-25羟维生素D水平与体液免疫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患儿中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60例为实验组,儿保科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血清1-25羟维生素D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血清1-25羟维生素D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血清1-25羟维生素D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低于正常儿童,因此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8月在本院儿科住院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60例为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第1组),60例为手足口病合并脑炎重症病例(第2组),患儿于入院当日治疗前采集静脉血作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取同期42例门诊体检健康儿童为第3组,比较3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补体C3、C4的差异.结果 第1组和第2组IgA水平较第3组显著下降(P<0.05);第2组IgG水平较第3组明显降低(P<0.05);第1组和第2组的IgM及补体C3、C4水平与第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IgA、IgG水平下降,为临床进行免疫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将8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设为观察组,将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的30例正常儿童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包括轻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3例(观察A组)、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53例(观察B组),分析比较三组临床资料,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导致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5岁(Х^2=28.776,P<0.05)、免疫球蛋白IgG(Х^2 =3.004,P <0.05)、免疫球蛋白IgM(Х^2=2.147,P<0.05)、免疫球蛋白IgA(Х^2 =2.036,P<0.05)、WBC水平(Х^2=6.119,P <0.05)、中性粒细胞百分率(Х^2=8.374,P <0.05)、CD8阳性率(Х^2=11.665,P <0.05)、CD4阳性率(Х^2=12.901,P <0.05).结论 针对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危险因素应及早诊断,及时防治,从而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及探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80例,年龄1-35个月,分为A、B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吸氧、抗感染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A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于住院时以及出院后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500μg,每天2次)吸入治疗,疗程3个月。另选择38例无呼吸系统疾病健康婴幼儿作为健康对照组(C组),其中男20例,女18例,平均月龄(18.1±0.7)个月。分别测定入院时、临床治愈时及出院后3个月三组患儿的潮气呼吸肺功能主要测定参数: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及达峰容积比(VPTEF/VE)。观察各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变化及改善率的差异。结果入院时A、B组分别与C组比较,RR增快、TI缩短、TE缩短、TI/TE、TPTEF/TE、VPTEF/VE及VT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愈时A、B组VT增加,RR下降,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PEF/TE、VPEF/VE指标较治疗前增高,且A组改善明显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仍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PEF/TE、VPEF/VE较B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A、B组RR、VT、TI、TE、TI/TE均与C组相当,A组TPTEF/TE、TPTEF/VE指标进一步改善,其水平与C组相当,且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PEF/TE、VPEF/VE仍显著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明显受损,临床症状缓解后其肺功能损害仍持续存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改善其肺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测定婴幼儿肺炎血清维生素 A和维生素 E含量 ,探讨其状况与疾病相互关系 ,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同时测定血清中维生素 A、维生素 E含量 ,对 5 0例婴幼儿肺炎住院患儿进行检测并与同期 5 0名体检健康婴幼儿对照。结果 婴幼儿肺炎组维生素 A均值明显低于健康组 (t=3.5 82 ,P<0 .0 0 1) ;亚临床维生素 A缺乏及可疑诊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X2 =19.0 14,P<0 .0 0 1)。婴幼儿肺炎组维生素 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不显著 (P>0 .0 5 )。结论 婴幼儿肺炎血清中维生素 A状况低于健康者 ,而亚临床缺乏的发生率高于健康婴幼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简称TDP)辅助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将69例重症肺炎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辅以TDP背部照射。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后深部痰培养转阴率、肺部X线阴性率、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治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TDP用于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能有效促进疾病痊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EICU严重脓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血必净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血必净治疗组在常规冶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冶疗后第7天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4/CD8比值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 治疗7 d后,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血必净组CD3+、CD4+、CD4/CD8比值和IgG、IgA、IgM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 血必净能有效恢复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稳态,阻止病情恶化,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医穴位注射配合常规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中医穴位注射治疗.观察2组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CD3、IgA、IgG、IgM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联用中医穴位注射治疗能改善AECOPD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3种质子泵抑制剂预防重症脑卒中患者应激性溃疡的成本-效果.方法 310 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105例,B组102例,C 组103例.3组均予常规治疗,A组采用奥美拉唑预防,B组采用兰索拉唑预防,C组采用泮托拉唑预防.比较各组的溃疡发生率、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和总病死率,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3组溃疡发生率、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B组和C组比较,A组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成本-效果分别为23.5,23.1和11.4.结论 泮托拉唑成本效果优于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观察C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A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采用氨溴索雾化进行治疗,观察B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采用氨溴索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C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氨溴索静脉滴注+雾化进行治疗。观察4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A组治愈37例(74%),观察B组治愈36例(72%),观察C组治愈42例(84%),对照组治愈26例(52%),观察组3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C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A组、观察B组(P〈0.05)。观察组3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咳痰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C组与观察A组、观察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肺炎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其中,采用氨溴索静脉滴注+雾化治疗的方式能进一步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儿痛苦,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