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董礼  徐希明  余江南 《中国药师》2011,14(1):129-132
凝胶膏剂(原巴布剂)系指提取物、饮片或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帖膏剂。与传统外用制剂相比,凝胶膏剂具有载药量大,保湿性强,与皮肤的相容性好;给药剂量可控、可反复揭贴;工业化生产中无有机溶媒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复方盐酸利多卡因巴布膏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复方盐酸利多卡因巴布膏剂,并考察其黏性和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盐酸利多卡因和中药三七组成复方,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制备。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盐酸利多卡因的含量,按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方法进行体外释放度、含膏量、赋形性及黏附性的测定,利用改良Franz扩散池研究巴布膏剂中盐酸利多卡因的透皮吸收行为。选择疱疹后神经性疼痛20例,将巴布膏剂贴于皮肤患区最痛处观察临床短期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复方盐酸利多卡因巴布膏剂中盐酸利多卡因含量为5 mg·cm-2,其体外释放速率为4.128 mg·cm-2·h-1。透皮吸收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盐酸利多卡因渗透速率为0.091 mg·cm-2·h-1。每100 cm2巴布膏剂的含膏量为9.088 g,赋形性良好,初黏力能黏住13号钢球(φ9.525 mm,每个3.55 g)。止痛总有效率达85%,所有病例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盐酸利多卡因巴布膏剂为皮肤控释型透皮给药系统,对于神经性疼痛等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4.
根据国内外巴布膏剂的研究现状,提出巴布膏剂的研发思路。本文首先将巴布膏剂与其它剂型进行了比较,找出巴布膏剂的剂型优势。然后从巴布膏剂的基本构成、基质、制备工艺、质量评价方面,阐明了巴布膏剂的研究思路。最后简要介绍了巴布膏剂在国内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南药学》2015,(10):1045-1047
目的考察西替利嗪巴布膏剂对过敏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天花粉为抗原,氢氧化铝凝胶为佐剂,先制备抗血清,再对大鼠进行被动皮肤致敏,48 h后尾静脉注射天花粉伊文思蓝溶液抗原攻击,进行激发,最后通过测定蓝色反应斑皮肤的吸光度,计算抑制百分率。结果巴布膏剂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吸光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西替利嗪巴布膏剂剂量的增加,吸光度减小,抑制率增强。结论西替利嗪巴布膏剂对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药巴布剂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新文  左亚杰 《中国药业》2007,16(24):68-70
目的 介绍巴布剂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方法 对目前国内关于巴布剂的基质原料及配比研究、透皮吸收促进刺研究、制备工艺、质量评价标准、药理毒理、临床研究进行综述。结果 巴布剂在现阶段疼痛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已显示出良好疗效,与其他外用制剂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结论 提高质量可控性和稳定性并将其推向规模化生产是巴布剂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巴布剂市场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7.
中药巴布剂产业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潘林梅  郭立玮  袁铸人  朱华旭 《中国药房》2007,18(30):2394-2396
目的:促进中药巴布剂的产业化进程。方法:结合中药巴布剂的特点及制备工艺,探讨影响其产业化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对策。结果与结论:应从巴布剂的基质、成型工艺的标准化、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及定型设备等方面综合考虑,从而加快中药巴布剂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巴布膏剂中双氯芬酸钠的体外经皮渗透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巴布膏剂中双氯芬酸钠体外经皮吸收情况。方法 经皮装置采用改进型Pranz扩散池,以离体大鼠皮肤为经皮屏障,生理盐水为接受液,用725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结果与结论 巴布膏剂中双氯芬酸钠能够经皮吸收。  相似文献   

9.
均匀设计法在筛选巴布膏剂基质处方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均匀设计法,以感观、粘度、持粘力、剥离强度为指标,对巴布膏剂基质进行实验研究,确定巴布膏剂基质的最佳配比为:聚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钠=4.3:1.5:1。  相似文献   

10.
<正>盐酸西替利嗪(CET)是一种高选择性的第2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过敏性疾病[1],目前常用的多为口服制剂。经皮给药制剂是一种新型的给药系统,具有使用方便,避免口服给药引起肝脏首过效应及血药浓度平  相似文献   

11.
中药浓缩丸具有载药量大、顺应性好、服用和携带方便、适用人群范围广、易于贮存和运输等特点,改善了传统汤剂、蜜丸和煎膏剂等剂型的服用、贮存和运输不便等问题,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查阅了近年来发表的中药浓缩丸研究的相关文献,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的上市中药浓缩丸为研究对象,对其分类、数量和适应证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其制备工艺、干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了中药浓缩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质量评价缺乏统一标准等。中药浓缩丸既改善了传统剂型的缺点,顺应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又可以结合现代缓控释技术研制成具有缓控释功效的中药浓缩丸剂,尤其是在对胃肠道有刺激性、药效成分稳定性差和不良反应强的中药中发展前景广阔,符合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2.
吴颖雄  田侃 《中国药事》2017,31(12):1404-1407
目的:分析新颁布的《中医药法》的亮点与不足,为《中医药法》的完善提供建议。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和法规,结合我国中医药行业现状,对《中医药法》进行评析。结果:《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将对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其内容涵盖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科学研究等方面。结论:《中医药法》在中医医疗服务和中药生产经营监管方面有突破性的制度设计,但还需要在章节、名称、语言表述以及仅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的限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胃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胃癌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中医药治疗胃癌的特点,为开发新型、有效的胃癌治疗药物提供文献基础。方法对近20年有关于中医药治疗胃癌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目前临床上单独使用中药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不明显,但将中医药结合西医疗法治疗进展期胃癌,对患者进行整体调理与个体化用药相结合治疗能够极大提高疾病治愈率,降低胃癌患者术后的毒副作用,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结论虽然手术与化疗仍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但中药抗肿瘤具有多靶点、多效应、安全有效等优点。因此,如何合理利用这些优势开发出经济、有效的抗癌药物是中医药学研究的重点,将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必将成为胃癌治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肠黏膜屏障能够有效阻止肠内的有害物质穿过肠黏膜进入血液及其他组织,在维持机体与外环境的稳态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机体在遭受严重应激后,易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下降。近年来,中医药的介入为肠黏膜屏障的保护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中药可通过调控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及激发肠道免疫应答等作用修复受损的肠黏膜屏障。本文对中药在受损肠黏膜保护及修复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阐明中药在肠黏膜屏障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伏晓  林筱青 《中国药房》2011,(35):3265-3268
目的:纠正目前中药研究中出现的"废医存药"倾向,探索实现中药现代化的正确道路。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对比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废医存药"的现况。结果与结论:自近代以来我国中药研究确实存在"废医存药"倾向,其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是非常有害的,再继续发展下去就是饮鸩止渴。日本汉方医药"废医存药"的历史教训警示我国的中药现代化决不可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防治鼻咽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鼻咽癌为我国南方各省的高发肿瘤,其病因与EB病毒(EBV)感染、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鼻咽癌基础及临床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鼻咽癌以及整体调整机体、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方面均显示出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于感染流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较快的传播速度。中药在治疗流感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许多中草药能显著抑制流感病毒,并增强机体免疫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很好的弥补了西药的不足,其抗流感的研究和应用有广阔的空间。本文对近年来主要的抗流感病毒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制剂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药材市场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娜  张新平 《中国药房》2008,19(6):473-474
目的:探究我国中药材市场存在的问题,为其监管提供建议及对策。方法:剖析我国中药材市场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原因。结果和结论:我国中药材市场的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不容乐观,亟待加强对其质量方面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动物模型制备依据与方法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婷  侯连兵 《中国药业》2011,20(8):19-21
目的综合分析近年来中医药动物模型制备的依据与方法。方法从病因模拟、症状模拟、客观指标和药物反证4个方面分析中医药动物模型建立的依据,从病因造模和病理造模两个方面分析了以往中医药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结果与结论该文较为客观地阐述了中医药动物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动物模型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中药临床药师人才培养方法,为中药临床药师人才发展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行动研究法,运用回顾性调查问卷研究,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2020年培养的中药临床药师为对象,主要从理论课程设置、实践模式、师资设置、考核模式4个方面探索中药临床药师人才培养模式。结果 基本确定了一套有医院特色的中药临床药师培养模式,包含6个月预科制的18个月学制,中、西药专科化结合的2名带教老师实践带教,入门考核、中期考核淘汰制联合结业考核的考核方式,保证了学员中药学临床工作的能力。结论 针对不同相关人群的调查显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学员在专业性及服务方面的满意度正在逐年提高,行动研究法的研究模式可促进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参与,使中药临床药师培训模式更加适用于临床实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