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迁延与难治性腹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推广应用口服补液盐(ORS)及其它治疗方法的改进,急性腹泻的病死率已明显下降.1987年WHO 分析第三世界国家小儿腹泻死亡病例,发现半数是死于迁延与难治性腹泻(Persistent.Intractable  相似文献   

2.
乳糖不耐受为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渐引起国内外的重视,我院91年4~10月对108例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进行了粪便乳糖定性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婴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Q-PCR)方法检测26例迁延性和慢性腹泻患儿血、尿及其母亲母乳CMV-DNA;应用ELISA检测患儿血清CMV-IgM水平,并与20例正常儿童比较。结果 患儿26例中24例血清或尿液CMV-DNA阳性(92.30%),其中8例同时有血清CMV-IgM阳性。对照组5例尿液CMV-DNA阳性(25%),两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患儿大便乳糖阳性占80.76%。母乳CMV-DNA阳性占90.90%。结论 CMV感染是婴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原因之一;传播途径主要是含CMV的母乳;多数患儿同时伴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重症难治性休克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难治性休克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本院1997~2005年收治的新生儿重症难治性休克28例的原发病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休克早期表现与原发病相似,给早期发现和治疗带来困难。新生儿重症难治性休克予目前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原发病前3位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32%)、新生儿窒息(25%)、肺透明膜病(21%)。结论:新生儿重症难治性休克病死率高,应严密监护高危新生儿,早期发现及治疗,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感染性腹泻患儿免疫功能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 ,急性腹泻如诊断处理不当 ,易导致迁延性、慢性腹泻 ,严重者影响小儿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免疫功能紊乱是小儿腹泻 ,尤其是迁延性、慢性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进一步探讨其间的关系 ,本文对因感染性腹泻而住院的患儿体液和细胞免疫进行了测定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 对象及方法1.1 对象1999年 2月至 2 0 0 0年 2月 ,因感染性腹泻住我院内科消化病房的患儿 98例 (资料完整 ) ,其中迁慢性腹泻组 4 5例 ,男 2 5例 ,女 2 0例 ,年龄 1个月至7岁 ;急性腹泻组 5 3例 ,男 32例 ,女 2 1例 ,年龄 1个月至 9岁。…  相似文献   

6.
小儿危重评分在儿科加强监护病房(PICU)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PICU试用小儿危重评分。方法141例ICU患者于入院1、3、7d作小儿危重评分,同时记录设备利用、费用、院内感染、抗生素应用等情况。结果将评分从高至低分为~100、~80、~70三组(非危重、危重、权危重),病死率依次为8.2%、36.4%、50%,差异非常显著(P<0.001)。1、3、7d评分死亡与存活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01),危重评分上升,病死率明显下降(P<0.05)。危重、极危重组与非危重组比较其使用ICU设备的时间明显增加(P<0.01),设备利用率显著上升(P<0.0001);其应用高级抗生素及主要住院费用显著增多(P<0.01、P<0.001)。结论小儿危重评分可客观、准确评估病情和预后,同时在评估和比较ICU的设备利用、药物治疗、医疗费用、效率和医护质控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辅助治疗小儿难治性肠套叠8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治疗小儿难治性肠套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8年4月本院36例应用腹腔镜辅助治疗的难治性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与45例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较。结果36例腹腔镜辅助治疗患儿中,5例中转开腹手术。与45例开腹手术患儿在手术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早,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是治疗小儿难治性肠套叠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黏膜免疫异常与小儿慢性腹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梅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9):1284-1286
小儿慢性腹泻是目前临床上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其病因非常复杂,各种感染、营养物质过敏、酶缺陷、免疫缺陷、药物因素、先天畸形等均可引起迁延不愈的腹泻。其发病机制中两个重要原因为:1,原发性肠上皮细胞异常;2、免疫异常。导致小儿慢性腹泻病的免疫异常亦包括:1、不能抵御病原微生物侵袭;2.对原本应耐受食物中的各种抗原产生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
不同途径联合用药综合治疗迁延性腹泻4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迁延性腹泻是小儿死亡及生长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Halliday报道约占小儿腹泻的19%,本文采用三种途径联合用药综合治疗48例婴幼儿迁延性腹泻,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全部患儿符合1982年5月石家庄全国小儿腹泻座谈会制定的诊断标准。男29例,女19例1年龄40天~1岁,其中1~6个月20例,~1  相似文献   

10.
活菌制剂与思密达治疗腹泻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自1997年5月~1998年2月用活菌制剂(米雅利桑爱儿,简称爱儿A)治疗小儿腹泻病,并与思密达作对照,观察疗效。对象与方法一、病例选择急性、迁延性腹泻患儿70例,诊断标准根据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70例中男37例,女33例,年龄~la20例,~3a28例,~sals例,~6a4例,其中急性腹泻64例,迁延性腹泻6例。二、方法随机分为两组,爱儿A治疗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大便次数8.3土4.2次/d;思密达组男14例,女16例,大便次数7.2土2.l次/d,两组年龄、性别、病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可比性。三、治疗爱儿A(日本国长野位科…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慢性、难治性腹泻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腹泻指每天大便排出量增加 ,通常与肠道水、电解质转运被破坏而引起大便中水分含量增加有关。小儿胃肠道处理 2 85mL/ (kg·d)液体而排出 5~ 10g/ (kg·2 4h)大便 ,如排大便量超过 10g/ (kg·2 4h)则为腹泻[1,2 ] 。症状持续 2周或以上称为慢性腹泻 ,常与下列因素有关 :1.急性  相似文献   

15.
16.
17.
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感染性腹泻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感染而导致的腹泻,为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按病理生理学将其分为渗透性腹泻、渗出性腹泻和分泌性腹泻,按感染病原的不同分为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寄生虫性腹泻、真菌性腹泻及特殊病原感染引起的腹泻。了解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对腹泻病的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20.
小儿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泻病是儿科第2位常见多发病,也是儿科医师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不断更新、及时掌握小儿腹泻病诊断与治疗的最新知识十分必要.现参阅国内外最新进展,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对小儿腹泻病的诊断与治疗作一规范化的阐述,便于临床医师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