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认识螺旋CT扫描及不同后处理技术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38个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进行横断位、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三维图像重建(3D)等后处理图像分析。结果:螺旋CT横断位及后处理图像能准确显示椎体爆裂骨折的部位、类型、椎体三柱结构异常,脊柱稳定性及椎管狭窄度。结论: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的应用,能明确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各种损伤情况,为制订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脊柱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6例脊柱损伤病人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行MPR、3D、VR后重建,对病变部位、范围、解剖结构及邻近组织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PR图像能行多方位重建,影像质量与横断面一致,对椎体及附件骨折显示率为100%,对于复杂的骨折、脱位显示清晰。3D、VR图像从立体上显示骨折,对于骨折及脱位显示直观,但对于细微骨折显示欠佳。结论多层螺旋CT尤其是MPR、3D、VR图像的应用,能清晰、直观、立体、全面及多角度地显示脊柱损伤,提高了脊柱损伤的诊断准确性,对脊柱损伤的诊断显示出了强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CT3D)及多平面重建(MPR)对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诊断的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53例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病例.分别行X线平片,CT及螺旋CT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检查及技术处理.结果 椎体骨折三者都可显示.CT对椎体中后柱骨折的显示有明显优越性,而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不仅能具体、直观、形象显示骨折情况,而且对脊髓、神经根损伤的显示价值清楚.结论 平片诊断爆裂骨折需与单纯压缩骨折鉴别,明确诊断需CT证实,而没有MPR时,螺旋CT3D及MPR对诊断及了解椎管内损伤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3D)及多平面重建(MPR)成像在头颅颌面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头颅颌面骨骨折患者行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然后多平面重建(MPR)及三维表面遮盖显示(3D-SSD)成像.结果多层螺旋CT MPR成像清晰显示了所有的头颅颌面骨骨折,特别在显示细微骨折及深部骨折方面优于3D-SSD成像.3D-SSD成像能够立体、直观地显示骨折的位置、类型、范围、不规则骨折线走行及骨折块移位等空间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 MPR结合3D成像对头颅颌面骨骨折的诊断治疗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苏俭波  高彦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4):1809-1810
目的:探讨螺旋CT检查及三维重建技术在椎体爆裂性骨折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脊柱骨折患者的CT横断面图像及MPR、SSD、MIP图像分析各种成像方法在椎体爆裂骨折诊断中的价值。结果:MPR在发现骨折和脱位方面较SSD、MIP好,而SSD、MIP在空间立体感方面较好,CT横断面图像对骨折椎体内部细微结构及周围软组织情况显示较好。结论:螺旋CT检查及三维重建联合应用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椎体骨折情况手术方式选择,能对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发生,是目前诊断脊柱骨折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螺旋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对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螺旋CT轴扫、多平面(MPR)和三维(3D)重建图像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前螺旋CT资料25例,其中20例同时进行了MPR和3D重建图像,着重分析踝关节骨折线的走行、关节面塌陷程度、骨折碎片移位程度等,并评价轴扫、MPR和3D重建图像的优势。结果:25例病人25个踩关节骨折均被显示,MPR和3D重建图像可直观显示骨折的情况。依据螺旋CT重建图像,术前更改诊断5例。结论:螺旋CT轴扫结合多平面和三维重建图像,可更好显示踝关节骨折的情况,能为临床术前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及三维重建在枢椎齿状突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枢椎齿状突骨折的CT横轴位图像、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及三维重建(3D)图像。结果10例枢椎齿状突骨折运用CT横轴位图像结合MPR及3D重建首次即明确诊断。2例隐匿性骨折首次未做MPR、3D重建而漏诊,再加做MPR、3D重建后确诊。结论多层螺旋CT的MPR、3D重建对枢椎齿状突骨折,尤其是隐匿性骨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郝宏毅  高俊  高永斌 《宁夏医学杂志》2004,26(9):550-551,F003
目的探讨螺旋CT及多层面重建(MPR),三维表面遮盖法(SSD)在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分析48例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轴位CT多层面重建及三维CT的图像特征。结果轴位CT多层面重建(MPR)及三维重建(SSD)均能清晰显示术前脊柱爆裂骨折的细节;但SSD在显示脊柱的稳定性、椎管形态、采取何种手术入路及相应内固定方式上尚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结论多层面重建(MPR)和三维重建(SSD)是诊断脊柱爆裂骨折的有效手段,并对术前分类、指示手术入路、评估预后方面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华  张华伟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9):172-17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脊柱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脊柱损伤病人行16层螺旋CT扫描,应用图像后处理功能,行MPR、VR重建,对病变部位、范围、解剖结构及邻近组织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PR图像能行多方位重建,影像质量与横断面一致,对椎体及附件骨折显示率100%,对于复杂的骨折、脱位显示清晰。VR图像从立体上显示骨折,对于骨折及脱位情况显示直观,但对于细微骨折显示不良。结论:16层螺旋CT应用MPR、VR图像,能清晰、直观、立体、全面及多角度地显示脊柱损伤,提高了脊柱损伤的诊断准确性,对脊柱损伤的诊断显示出了强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MPR、SSD)在脊柱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脊柱爆裂性骨折,行螺旋CT扫描并行MPR和SSD重建,扫描参数:层厚2~5mm,螺距1mm,重建间距2mm,卷积核(Kernel)B10s very smooth重建,SSD最低阈值150~200。结果:椎体及/或附件骨折36例,椎管狭窄并硬脊膜受压21例,36例手术治疗:MPR结合轴位图象可安全明确骨折、脱位及椎管情况;SSD对椎体表面骨折、椎体旋转及成角脱位显示良好,立体感强。结论:脊柱爆裂性骨折应首选CT检查,轴位图象、MPR及SSD联合应用,能明确病变性质,立体,直观,为临床医师提供多方位信息,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自制器械行微创术治疗股骨颈非头下型骨折与其它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1995年至2005年10年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不同术式进行分组,将每组患者术后优良率、并发症、患肢持重时间及骨折的平均愈合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三种手术方式术后比较,利用自制器械行经皮导管加压螺纹钉内固定的手术优良率高,并发症少,γ钉组并发症较多.结论:对于股骨颈非头下型骨折,经皮导管加压螺纹钉行微创内固定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行切开复位术,使用微型钛板内固定,保留骨折线上的牙齿。结果52例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良好,51例恢复到术前咬合关系,有1例固定后出现咬合关系不良。经颌间牵引后恢复正常咬合关系。所有患者钛板均未取出。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缩短了颌间固定的时间,可早期恢复张口运动,对骨折线上牙齿可以保留,是一种较好的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桩核冠修复与牙根折裂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芳  赵柏松  张雪晶 《吉林医学》2014,(7):1385-1387
目的:分析和探讨临床上桩核冠系统修复后导致牙根折裂的可能因素。方法:对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制作的723件桩核冠修复体进行追踪调查,主要检查修复的牙位,桩核冠设计形式及修复完成后的使用情况,分析桩核冠修复体产生牙根折裂的原因。结果:28件牙根折裂的桩核冠修复体,均发生于铸造金属桩核冠,其中存在牙合干扰障碍因素的为22件,占牙根折裂修复体总数的78.57%;无完整牙本质肩领的为10件,占牙根折裂修复体总数的35.71%;牙本质肩领高度小于1 mm的为20件,占牙根折裂修复体总数的71.42%;桩核长度小于根长1/2者为10例,占35.71%;桩核直径大于牙根直径1/3者为8件,占28.57%。结论:在桩核冠的修复系统中,导致牙根折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与桩核材料的弹性模量、牙位、牙合关系的调整、牙体的预备、桩核长度及直径的设计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分析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临床用于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将160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予以DHS治疗,另一组予以PFN-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等情况.结果 组间治疗后PFN-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DHS组(P<0.05);治疗后PFN-A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DHS组(P<0.05).结论 PFN-A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长度短、骨折愈合时间短,且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徐德鑫  谷贵山 《吉林医学》2007,28(3):293-294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对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对18例手术患者行螺旋CT薄层扫描,其中13例行三维重建。按髋臼骨折的Judet-Letournel分型[1],完全双柱骨折2例,后壁骨折4例,T型3例,后柱+后壁2例,横形3例,前壁1例,前柱2例,横行和后壁骨折1例。结果:13例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3例行骼腹沟入路,2例采用延长的髂股入路。复位按M atta[2]标准,解剖复位6例,满意复位10例,不满意复位2例。其中未行螺旋CT三维重建的5例患者,满意复位3例,不满意复位2例。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对指导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周珺 《中原医刊》2009,(19):7-8
目的探讨桩核冠修复无髓牙根折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152例残根残冠无髓牙采用桩核冠修复并观察疗效。结果全部病例经过3年半的观察,根折21例、桩(冠)松脱14例。结论桩核冠修复无髓牙不仅要考虑增加桩核冠的固位力,更应尽可能保留天然牙,保存剩余牙体组织,达到良好的远期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鹏 《吉林医学》2014,(34):7596-7597
目的:探讨LC-DCP经皮微创治疗胫骨骨折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分析30例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固定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普通钢板组10例和LC-DCP组20例。结果:LC-DC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普通钢板组,LC-DCP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优良率高于普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DCP经皮微创治疗胫骨骨折创伤小,恢复效果好,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王楚铭  邓秋萍  胡岗  王艳 《医学新知杂志》2013,(5):346-347,349,F0004
目的探讨DR摄影与CT检查技术在常见复杂骨盆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骨盆外伤患者行常规DR摄影,部分病例再行螺旋CT扫描分析。结果13例显示阴性,27例简单型骨折的诊断准确率为87%,21例复杂型骨盆及髋臼的诊断准确率为73.6%,3例股骨颈骨折漏诊;CT对简单和复杂型骨盆及髋臼骨折的诊断准确率为100%,9处关节腔内碎骨片及骶椎隐匿性骨折均能显示,而DR仅显示3处。结论DR摄影作为骨盆骨折常规检查,弥补了普通x线摄影的不足,提高了摄片利用率和更高的影像质量,与CT检查及后处理技术互补,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方位显示损伤情况,提高了诊断的正确率,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军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2):847-847,917
目的:综合评价手术开放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对于肱骨近端粉碎件骨折的治疗及其疗效。方法:针对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47例肱骨近端粉碎性移位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A0分类,B型骨折31例,C型骨折16例。全部病例入院后均采用开放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参照Neer’s临床标准评定:优31例,良12例,手术优良率达91.5%。本组术后均无伤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开放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理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DR和SCT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数字X线成像(DR)、螺旋CT(SCT)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BF)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62例76个BF患者的DR、SCT影像学资料。结果62例76个BF椎体中,SCT对BF的检出率为93.42%(71/76),DR为81.58%(62/76),SCT能准确显示骨折部位、骨折类型、骨折碎片移位及骨性椎管狭窄程度和附件病变情况,优于DR。结论DR空间分辨率高,SCT具有轴位扫描及多层面重建功能,两者结合可提高BF诊断的准确性及复查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