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地奥司明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地奥司明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20例和对照组(单纯物理治疗)16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68.75%(P0.05);显效率分别为60.00%和31.2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地奥司明联合β-七叶皂苷钠能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联合β-七叶皂苷钠对外伤性眼底缺血性病变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2009年6月治疗外伤性眼底缺血性病变80例,其中40例(治疗组)应用复方丹参联合β-七叶皂苷钠;40例(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联合β-七叶皂苷钠对外伤性眼底缺血性病变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微波配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40例采用微波耳内照射联合β-七叶皂苷钠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20例单纯用β-七叶皂苷钠静脉注射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2.5%,对照组总有效率50.0%,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患者的病程与疗效间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微波配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突发性耳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β-七叶皂苷钠联合丹参对胶质瘤术后脑水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术后仅接受甘露醇常规脱水治疗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脑水肿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其水肿直径及颅内压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胶质瘤术后应用β-七叶皂苷钠联合丹参可显著促进患者脑水肿症状的缓解,有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对于其术后及早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β-七叶皂苷钠针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病例90例,随机分为联用组、β-七叶皂苷钠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并做统计分析。结果:联用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β-七叶皂苷钠组(P〈0.05)及对照组(P〈0.01)。结论:β-七叶皂苷钠针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梅尼埃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建民 《西部医学》2007,19(1):49-50
目的 探讨β-七叶皂甙钠和甘露醇联合治疗胶质瘤术后脑水肿的疗效。方法 63例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甘露醇+地塞米松对照组31例,甘露醇+β-七叶皂甙钠治疗组32例。结果 β-七叶皂甙钠+甘露醇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75%)高于甘露醇+地塞米松对照组(70.97%)。结论 β-七叶皂甙钠治疗胶质瘤术后脑水肿有效,与甘露醇合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的疗效.方法 将68例混合痔术后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4例子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适量外涂于水肿部位,对照组34例予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12%,对照组为73.53%,2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组水肿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 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对混合痔术后切口水肿的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朱焕伟  王慧 《中外医疗》2012,31(19):85-85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6-12月收治的5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阿昔洛韦联合七叶皂苷钠组)27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29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2%,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四子散热奄包外敷预防静脉输注β-七叶皂苷钠所造成的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64例静脉输注β-七叶皂苷钠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2例输注β-七叶皂苷钠的患者用四子散热奄包外敷治疗;对照组32例β-七叶皂苷钠的患者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静脉炎的发生结果。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注β-七叶皂苷钠后所致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预防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使用四子散热奄包外敷治疗优于硫酸镁湿敷。  相似文献   

10.
刘丹丹 《大家健康》2016,(11):197-198
目的:探讨暖宝贴配合生活康复操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经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改进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按术后常规康复指导及功能锻炼,改进组除上述外增加暖宝贴配合生活康复操的应用。术后1个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乳腺癌术后患肢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改进组术后上肢水肿为8%,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改进组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达标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暖宝贴配合生活康复操对于病人使用方便,对减轻乳腺癌术后病人患肢疼痛和淋巴水肿有一定作用,并且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甘露醇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4例脑出血,将其随机分成2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20%甘露醇250 mL,每天3次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七叶皂苷钠20 mg溶于0.9%氯化钠250 mL静脉滴注,每天3次,4周后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1%(54/62),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1%(41/62),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联合七叶皂苷钠在脑出血急性期治疗中可抑制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且治疗效果优于单独应用甘露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对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作用。方法 126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治疗,实验组术后另给予β-七叶皂甙钠2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d,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率为32.8%(21/64),实验组为8.06%(5/62),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β-七叶皂甙钠对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与甘油果糖联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2倒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七叶皂苷钠联合甘油果糖,对照组给予丹参粉针剂、20%甘露醇。结果:治疗组显效率(46.7%)及总有效率(86.7%)均优于对照组(40.6%、71.9%,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七叶皂苷钠与甘油果糖联合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14.
黄梅  陈国光 《广东医学》2006,27(12):1901-1902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XGD)联合β-七叶皂甙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用XGD加β-七叶皂甙钠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XGD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XGD联合β-七叶皂甙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其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单用XGD治疗,且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β-七叶皂苷钠配合牵引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β-七叶皂苷钠配合牵引治疗急重症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11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快速静滴β-七叶皂苷钠,对照组快速静滴20%甘露醇,并同时应用地塞米松.两组同时采用胸部--骨盆纵向牵引.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为92.8%,对照组为82.1%.结论:应用β-七叶皂苷钠配合牵引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有效,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均应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七叶皂苷钠2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2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7%,明显高于对照组60.8%(P〈0.05)。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加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可以抑制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甘露醇,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通络利水方内服外敷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呋塞米片20mg口服,每日1次;治疗组给予通络利水方内服外敷。2组均配合抬高患肢、按摩肢体。观察2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3.3%,治疗后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参芪利水汤联合腕踝针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8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参芪利水汤联合腕踝针治疗。对比两组炎症反应、中医症候积分、患肢症状评分、肿胀程度、症状困扰指数、上肢功能、临床疗效、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试验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和中医症候积分、患肢症状评分及肿胀程度、乳腺癌淋巴水肿症状体验指数(BCLE-SEI)、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参芪利水汤联合腕踝针能够有效减轻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患肢肿胀,下调CRP、IL-6、MMP-2水平,减轻患者症状及困扰,促进上肢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潘雪勤 《广西医学》2010,32(10):1288-1289
目的观察24 G、20 G两种型号留置针输注β-七叶皂苷钠所致的疼痛及静脉炎发生率。方法静脉输注β-七叶皂苷钠患者120例,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24 G留置针(小儿留置针),对照组采用20 G留置针(成人留置针),观察2组穿刺疼痛程度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疼痛程度及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24 G留置针输注β-七叶皂苷钠能有效减少穿刺疼痛及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皮下组织钩剥松解术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9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2年以上的患者进行患肢皮下组织钩剥松解治疗,利用小切口皮下组织钩剥松解水肿上肢瘢痕增生及组织肥厚处,并置皮下引流,术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3d后换药,继续弹力绷带加压包扎3个月后改为弹力袖套加压支持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经术后3—15个月随访,患肢淋巴水肿明显减轻,外观缩小,患肢上臂及前臂周径差值(患肢-健肢)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组织钩剥松解术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方法简便,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