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通腑开窍方联合食醋保留灌肠辅助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肝性脑病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肝性脑病治疗,观察组给予通腑开窍方联合食醋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疗程均为1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氨、ALT、AST水平及治疗后的扑翼样震颤消失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氨、ALT、AS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血氨低于对照组(P均<0.05),但两组ALT、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扑翼样震颤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腑开窍方联合食醋保留灌肠辅助治疗肝性脑病疗效好,可有效降低血氨浓度并缩短扑翼样震颤消失时间.  相似文献   

2.
景红霞 《吉林医学》2014,(35):7829-7829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食醋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保肝、积极治疗原发性肝病、去除肝性脑病的诱因、预防和控制感染、静脉滴注精氨酸、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食醋灌肠治疗肝性脑,观察治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肝性脑病的治愈率与对照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食醋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中药联合食醋保留灌肠降低肝性脑病血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食醋保留灌肠降低肝性脑病血氨的效果。方法将96例肝性脑病(H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护肝、抗昏迷等综合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联合食醋保留灌肠。结果有效率及病人平均清醒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用中药联合食醋保留灌肠能明显降低血氨,使病人平均清醒时间提前,促进HE的好转。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食醋保留灌肠降低肝性脑病血氨的效果.方法 将96例肝性脑病(H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护肝、抗昏迷等综合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联合食醋保留灌肠.结果 有效率及病人平均清醒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P<0.05,P<0.01).结论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用中药联合食醋保留灌肠能明显降低血氨,使病人平均清醒时间提前,促进HE的好转.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小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加味小承气汤保留灌肠每日2次,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8h以及7天的血氨水平,观察患者神志变化。结果:治疗后48h的治疗组血氨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肝性脑病症状改善的总体有效率为83.7%,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小承气汤保留灌肠能较为迅速的降低患者血氨水平,提高肝性脑病的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与总结酸牛奶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9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输入保肝药、降低血氨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酸牛奶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3.85%,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牛奶保留灌肠疗效满意,且安全性高,能促进肝性脑病的好转。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联合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肝硬化、肝癌导致不同程度肝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联合纳洛酮,对照组采用精氨酸联合纳洛酮治疗,治疗均为7d,两组其他基础治疗相同.观察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血氨和肝功能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经过7d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情况及血氨情况组间比较,治疗组血氨水平、肝功能、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对降低血氨、促进苏醒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综合疗法降低血氨浓度,观察治疗肝硬化引起的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9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综合治疗组(15例)和乙酰谷酰胺组(14例).乙酰谷酰胺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仅给予乙酰谷酰胺静点;综合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乙酰谷酰胺静点,鼻饲乳果糖和食醋灌肠.治疗1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和检测血氨水平.结果:综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乙酰谷酰胺组(P<0.01);综合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氨水平明显低于乙酰谷酰胺组治疗后(P<0.05).结论:综合降低血氨浓度是治疗肝硬化肝性脑病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提高疗效及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氨酸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肝性脑病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精氨酸+门冬氨酸鸟氨酸+综合治疗)和对照组30例(精氨酸+综合治疗).治疗7天后观察疗效,监测治疗前后血氨、肝功能及神志变化.结果治疗组降低血氨、肝功能及神志变化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氨酸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氨酸协同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精氨酸和门冬氨酸鸟氨酸,连用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氨(NH3)和肝功能指标、意识变化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血氨水平、肝功能、意识障碍程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氨酸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我院确诊为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予以西药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门冬氨酸鸟氨静滴酸降血氨静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大黄煎剂保留灌肠,1天/次,7天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浆中血氨、肝功能、炎症因子的变化,及两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血氨、肝功能、炎症因子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联合中药大黄煎剂保留灌肠,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炎症因子的水平和减低血氨。本方法值得在临床运用,并就治疗机制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复方氨基酸(6AA)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治疗组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复方氨基酸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精氨酸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10 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肝功能、血氨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5%,明显高于对照组64.29%(P<0.01),肝功能、血氨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复方氨基酸对纠正肝性脑病,改善肝功能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韩建辉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2):2756+2771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对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5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均进行抑制肠道细菌生长、促进肝细胞再生、降血氨、输入支链氨基酸、控制感染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纳洛酮或醒脑静治疗。治疗前后监测血氨水平、神志清醒时间、临床分期评价。结果:观察组的血氨浓度下降明显,神志完全转清时间大幅缩短,临床分期评价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可有效降低肝性脑病患者血氨水平,恢复神志及改善肝功能,显效快,疗效高,优于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纳洛酮和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两组均给予肝性脑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肝功能和血氨水平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肝功能(AST、ALT)和血氨水平和对照组治疗前肝功能和血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和血氨水平分别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效和有效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能够显著降低肝性脑病患者血氨水平,改善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静滴联合淡醋灌肠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MHE)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76例肝硬化并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8例)和观察组(1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 治疗,观察组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静滴联合淡醋灌肠进行治疗.治疗10d后,比较2组的血氨水平、数字连接试验(NCT-A)、数字符号试验(DST)结果 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在血氨水平、NCT-A、DST方面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氨酸鸟氨酸静滴联合淡醋灌肠可降低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的血氨水平、改善智力测试成绩,值得在临床应用上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加味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采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大承气汤加味(大黄、芒硝、枳实、厚朴、乌梅)灌肠治疗,对照组加用食醋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58.3%,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平均清醒时间明显缩短,且血氨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承气汤加味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俞银娜 《大家健康》2016,(3):154-155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与乳果糖联合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62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门冬氨酸鸟氨酸静滴,口服乳果糖加上综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总胆红素、转氨酶)及血氨值的变化;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改善肝功能及降低血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和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与乳果糖联合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与乳果糖联合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62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门冬氨酸鸟氨酸静滴,口服乳果糖加上综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总胆红素、转氨酶)及血氨值的变化;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改善肝功能及降低血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和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与乳果糖联合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彭芳  谭妹莲 《当代医学》2010,16(22):124-125
目的观察生大黄浸泡液加食醋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护理,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大黄浸泡液加食醋保留灌肠,每日1次,疗程为15d,采取相应的护理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3.3%。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显效率为36.7%,总有效率63.3%。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大黄浸泡液加食醋灌肠可作为治疗肝性脑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且灌肠液保留时间与临床疗效呈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复方氨基酸(6AA)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复方氨基酸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精氨酸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平均10 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肝功能、血氨)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65%(P〈0.01),肝功能AST、TBiL、NH3,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复方氨基酸对纠正肝性脑病,改善肝功能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