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戈  李丽丝 《吉林医学》2012,(34):7452-7453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血管性痴呆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血管性痴呆患者共100例,作为痴呆组,其中轻度痴呆36例,中度痴呆患者47例,重度痴呆患者17例。同时选择同期脑梗死非痴呆患者100例,作为梗死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上述三组对象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痴呆症患者进行认知评估,采用简易精神智能状态量表进行评分。结果:三组之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不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痴呆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梗死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痴呆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高于轻度痴呆患者中度痴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痴呆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轻度痴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是血管性痴呆可能是导致血管性痴呆的一个危险因素,随着痴呆程度升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也升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有助于了解血管性痴呆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神经缺损程度(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损伤三组,每组各20例,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检测。结果:轻度、中度、重度损伤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并且随损伤程度的增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也随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有助于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为诊疗提供重要依据,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30例VD患者的血浆Hcy浓度,并与42例非痴呆脑梗死患者作为同龄对照组血浆Hcy浓度进行比较;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划分VD患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20~24分),中度(10~19分),重度(10分以下)。结果:VD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非痴呆脑梗死组(P<0.05);不同程度VD患者血浆Hcy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Hcy血症可能是VD发病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血症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根据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将确诊为脑梗死患者92例分为观察组(高hcy)和对照组(hcy正常),各46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脑梗死复发率及进展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和中重神经功能缺损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神经功能损伤例数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例数明显少于中度、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两两比较,Hcy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cy血症脑梗死患者临床上男性多于女性,病情易进展,很容易导致脑血管事件的再发生,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UA)水平与头颈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00例,根据头颈部螺旋连续扫描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12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对照组90例(无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再根据头颈血管动脉狭窄程度,将观察组患者分为三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每组各40例。比较各组血清Hcy、UA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清Hcy、UA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狭窄组相比,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的血清Hcy、UA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组高于中度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Hcy、UA水平明显升高,并与头颈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为观察组,另选取63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入院第1d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检测结果及20d后观察组Hcy变化情况。结果第1d检测观察组维生素B12、叶酸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浆Hcy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20d治疗后,观察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及维生素B12、叶酸水平降低均会导致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急性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甲钴胺对脑梗死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甲钴胺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SOD、Hcy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明显改善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19年就诊于我院的10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将其纳入试验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标准将其分为轻度组(44例)、中度组(37例)、重度组(26例),并选取同时期的60名健康体检者资料作为对照组。2组均行血清Hcy、hs-CRP水平检测。比较2组血清Hcy、hs-CRP水平,并比较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NIHSS评分、血清Hcy、hs-CRP水平,分析血清Hcy、hs-CRP与该疾病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的血清Hcy、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的NIHSS评分、血清Hcy、hs-CRP水平高于轻度组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Hcy、hs-CRP水平随着NIHSS评分的增加而升高,Hcy、hs-CRP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Hcy、hs-CRP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可通过监测血清Hcy、hs-CRP水平来评估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关系。方法:选取75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和45例同期正常的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浆Hcy、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升高,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升高,而叶酸、维生素B12下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的影响.方法:将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静脉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为两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HHcy组)和正常同型半胱氨酸组(nHcy组).两组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T脑血管造影(CTA)检测血管异常情况,利用图像后处理技术观察脑血管狭窄情况,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脑血管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与nHcy组比较,HHcy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静脉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Hcy组脑血管异常率大于nHc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cy组75例血管异常脑梗死患者中共发现161支血管狭窄,nHcy组62例血管异常脑梗死患者中共发现157支血管狭窄,nHcy组狭窄以轻度狭窄为主,HHcy组以中、重度狭窄程度及闭塞为主,HHcy组重度狭窄血管比例明显高于nHc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脑血管狭窄程度与静脉血Hcy水平呈正相关(r=0.386,r =0.364).结论:HHcy对脑血管病变可产生严重影响,HHcy患者易发生脑梗死.  相似文献   

11.
金梅  丁蔚 《海南医学》2010,21(11):91-92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探讨Hcy测定在急性脑梗死诊断、疗效观察以及早期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循环法测定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和60例体检正常的健康者(对照组)血浆Hcy浓度。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浆Hcy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血浆Hcy含量显著下降(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关,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2.
刘远兴 《吉林医学》2014,(16):41-42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测定的诊断及治疗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263例,其中138例患者诊断为轻度血管性痴呆,64例患者诊断为中度血管性痴呆,61例患者诊断为重度血管性痴呆,选取同时期的门诊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上述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结果:轻度、中度以及重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血浆Hcy浓度呈上升趋势,其简易精神智能状态评分呈下降趋势,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血浆Hcy及其简易精神智能状态评分和平均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血管性痴呆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对于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及治疗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与急性卒中治疗Org10172试验分型(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 classification,TOAST)的关系,为脑梗死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测2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s-CRP、Hcy及LDL水平,应用NIHSS量表对患者评分,分析TOAST各亚型与上述指标的关系。对照组60例为同期科室住院的其他非脑血管疾病患者。结果:TOAST分型中LAA型患者Hcy水平显著高于其他4个亚组(P<0.01);LAA型和CE型患者hs-CRP水平及NIHSS评分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型与SAO型患者与对照组比较LD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型之间比较LDL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s-CRP、Hcy及LDL水平在TOAST各亚型中具有差异,可以为脑梗死患者病因学分型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钱琪 《大家健康》2013,(21):86-87
目的:分析研究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轻度认知障碍患者40例(观察组),正常对照组40例(对照组),检测所有观察对象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液中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高Hcy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情况,对其疾病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并将该类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员45名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其血清中Hcy、hs-CRP、FIB水平。此外,还根据研究组45例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分轻、中、重度的病情程度组,进一步分析血Hcy、hs-CRP及FIB检测的意义。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中Hcy、hs-CRP、FIB水平较高,与对照组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研究组的轻、中、重度患者Hcy、hs-CRP、FIB水平,病情严重程度加重该类指标水平亦随之增加,明显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Hcy、hs-CRP及FIB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疾病的诊断、病情程度评估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2年5月入住我科的脑梗死患者,其中经TOAST分型后符合大动脉粥样硬化型(Ⅰ型)为研究组,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两组均行Hcy水平检测,对脑梗死患者入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进行评价,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Hcy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cy水平与脑梗死患者入院时NIHSS、MR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增高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脑梗死患者发病后Hcy水平不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王理 《大家健康》2015,(2):131-132
目的:探究甲钴胺治疗老年脑梗死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患者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择86例老年急性脑梗死伴高Hcy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经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钴胺。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SCL-90总评分、阳性项目、阳性总分、阳性均分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经甲钴胺治疗,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予丹参多酚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丹参多酚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巴塞尔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cy、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予丹参多酚酸治疗,可改善Hcy、hs-CRP水平,缓解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利伐沙班在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84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脑梗死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MA、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APTT均长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Cys-C、Hcy、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梗死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利伐沙班应用于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可提高FMA和BI评分,降低NIHSS评分,改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降低血清Cys-C、Hcy、hs-CRP水平,进而降低脑梗死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其预防效果优于单独阿司匹林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 homocysteinemia,Hhcy)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测定80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VitB12,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与8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①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LDL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叶酸及VitB12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1);②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血浆Hcy水平与血叶酸、VitB12水平、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性;③不同类型脑梗死Hcy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中青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因可能是血浆内叶酸和VitB12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