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洋  贵琳 《华中医学杂志》2006,30(3):247-248
EB病毒(EBV)感染是儿科较为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感染时症状轻重不一,可累及多系统并引起相应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笔者对本院2004年3月~2005年3月收治的279例EB病毒感染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沈卉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31(10):754-756
目的分析小儿EB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多系统损害出现机率,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PCR检查EB病毒阳性的262例(男172例,女90例,男∶女=1.5∶1)EB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EB病毒感染所致的典型表现40.5%,非典型表现59.5%。主要症状有:发热97.7%、咽峡炎80.4%、肝脾淋巴结肿大79.4%、咳嗽45.8%、睑结膜充血38.2%、皮疹19%、头疼13%等;感染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但以呼吸道最多见,其次为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更昔洛韦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小儿EB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累及多系统,预后较好,EB病毒PCR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并减少误诊率。对小儿发热性疾病应注意EB病毒感染可能。  相似文献   

3.
张胜  高辉  王杨  彭传梅  陈婉婷  郭紫轩  卫波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1):1453-1455,1461
目的:了解云南省昆明市住院患儿EB病毒(EBV)感染状况及相关疾病谱临床流行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疑似EBV感染住院患儿经PCR荧光法检测全血中EBV核酸阳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共送检住院患儿血样本547例,EBV核酸检测阳性例数97例,检出率17.73%,其中男56例(57.73%),女41例(42.27%);平均年龄(4.60±2.84)岁,学龄前儿童(0~6岁)76例,占检出人数的78.35%.儿童EBV感染临床症状多样,常以发热、咳嗽、淋巴结肿大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首诊,多以EB病毒感染、肺炎、支气管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咽炎等临床表现为主,可伴有肝-脾等肿大、皮疹、肝脏和心肌损害等并发症状;同时检出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71例次,其中肺炎支原体19例(19.59%),伤寒或副伤寒杆菌18例(18.56%),乙型脑炎病毒17例(17.53%),副流感病毒8例(8.25%),肠道病毒2例(2.06%),其他病毒共7例(7.22%),合并感染患儿47例(42.27%);且各季节时段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V感染是昆明地区住院患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各季节时段均可发病,常呈现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4.
张倩  樊茂  胡双林 《海南医学》2008,19(5):124-125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Epstein-BarrVirusDNA(EBV-DNA)在EB病毒(EBV)感染中临床意义。方法对289例临床疑似EB病毒感染患儿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检测出145例EB病毒病原体DNA,男82例,女63例。其中阳性结果拷贝数主要集中于4~5次方之间,占48.3%;其次为1~4次方之间,占32.4%。临床表现以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居多,分别占:57.2%、26.9%、35.9%。结论荧光定量PCR方法对EB病毒(EBV)感染的检测具有早期、快速等优点,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对儿童EB病毒(EBV)感染并发急性胰腺炎(AP)的认识,对我院收治的1例EBV感染并发A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显示:患儿,男,1岁5个月,确诊EBV感染合并AP予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AP是EBV感染的少见并发症,总体预后良好,若无明显腹部症状,无需过度治疗。此外,对于怀疑急性胰腺炎的不典型患者也需警惕是否EB病毒感染可能。  相似文献   

6.
周艳  艾芳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5):544-546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抗体检测在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4例EB病毒感染患儿血清样本的抗EBV-CA-IgM、抗EBV-CA-IgG、抗EBV-EA-IgG、抗EBV-NA-IgG及EBV-CA-IgG抗体亲合力。结果:74例EBV感染患儿中各种抗EBV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抗EBV-CA-IgG100%,抗EBV-CA-IgM75.7%,抗EBV-EA-IgG68.9%,抗EBV-NA-IgG23%,抗EBV-CA-IgG为低亲合力抗体患儿57例(77%),有44例(59.4%)抗EBV抗体反应的类型为抗EBV-CA-IgG与抗EBV-CA-IgM均阳性,EBV-NA-IgG阴性且EBV-CA-IgG为低亲合力抗体,是其抗EBV抗体反应的主要类型。结论:EBV四种抗体及亲合力检测能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从而更加准确地判断EBV感染的时期,提高EBV感染相关疾病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吴海燕  吴慕君  王丽  若敏 《海南医学》2008,19(3):113-114
目的探讨儿童非典型EB病毒(EVB)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2006年10月至2007年7月在本院住院的患儿中检测出EBV-VCA-IgM阳性共42例,其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例,另外40例为非典型EBV感染,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儿童非典型EBV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22/40,55%),其它为心肌炎8例(20%),急性淋巴结炎3例(7.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例(5%),肾小球肾炎2例(5%),腹泻病、中耳炎、慢性EBV感染综合征各1例(2.5%)。结论儿童非典型EBV感染症状多样,累及系统多,预后不一。EBV-VCA-IgM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并进行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8.
519例小儿EB病毒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军  王尚昆   《中国医学工程》2011,(1):128-128,130
目的分析小儿EBV感染的临床表现特点,提高对EBV感染的认识。方法对519例经实验室确定为EBV感染的住院患儿,回顾性分析临床症状、疾病诊断和治疗转归。结果 EBV感染患儿起病症状不一,症状以发热多见396例(76.30%),其它依次为咽痛363例(69.94%)、颈淋巴结肿大256例(49.33%)、咳嗽156例(30.06%)、皮疹110例(21.19%)、眼睑水肿37例(7.13%)、肉眼血尿7例(1.35%)、惊厥4例(0.77%)等;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引起疾病多种多样,EBV感染所致的典型表现307例(59.15%),非典型表现212例(40.85%)。结论儿童EB病毒感染症状多样,累及系统多,临床医生应综合分析,及早作相应的检查才能减少误诊率,并进行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B病毒对小儿的危害.方法对78例EB病毒感染患儿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EBV感染可致小儿多系统损害,其中以呼吸系统、肝脏、脾、心肌受损多见.结论 EB病毒感染可致小儿多器官受损.  相似文献   

10.
修桂英 《吉林医学》2013,34(1):98-99
目的:旨在提高对EB病毒小儿感染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共532例不同疾病的患儿,应用荧光抗体法行EB病毒抗体IGM的检测,同步检查血常规、外周血涂、心肌酶及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532例患儿中,共有64例EB病毒抗体IGM阳性,阳性率12%,其中疾病分类:上呼吸道感染14例,支气管炎8例,支气管肺炎共6例,化脓性扁桃体炎9例,心肌炎6例,淋巴结炎4例,鼻炎5例,过敏性紫癜3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尿路感染1例,川崎病1例,发热待查5例。分析结果显示,64例患儿虽给予常规治疗,但均有病情易反复、治疗不顺利、病程迁延临床特点。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非EB病毒感染的唯一疾病,EB病毒感染可有多种临床表现,累及多系统,EB病毒抗体IGM有助于早期诊断,减少误诊率,对小儿治疗不顺利的发热性疾病应注意EB病毒感染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感染在儿童相关重症疾病中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43例EBV感染相关重症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BV感染相关重症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为高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皮疹、血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血清铁蛋白显著增高,胸部X检查可见斑片状阴影,骨髓中可见噬血细胞。结论EBV感染可引起重症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漏诊,早期行外周血EBV‐DNA、EBV抗体及血清铁蛋白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同时对评价EBV感染相关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EB病毒对小儿的危害。方法对78例EB病毒感染患儿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进行分析。结果EBV感染可致小儿多系统损害,其中以呼吸系统、肝脏、脾、心肌受损多见。结论EB病毒感染可致小儿多器官受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EB病毒(EBV)感染的临床情况。方法:抽取本院接诊的小儿EB病毒感染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急慢性分为两组,急性组120例、慢性组80例。两组均进行实验室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EB病毒感染患儿首发症状主要有发热、咳嗽、咽痛及淋巴结肿大等;对比分析急性组与慢性组实验室指标可知,急性组总T细胞、CD8+T细胞及CD8+T细胞/HLA-DR均显著高于慢性组(P0.05)。结论:EB病毒感染患儿临床表现复杂,而且常累及多种系统,总T细胞、CD8+T细胞及CD8+T细胞/HLA-DR等可作为急性与慢性的判别标准,同时加强CD8+T细胞监测,对预后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应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14.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多种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用ELISA技术对102例诊断明确的ITP患儿进行人细小病毒(HPVB19),柯萨基病毒(CBV1-6),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及EB病毒(EBV)特异性IgM的检测.结果:102例ITP中HPVB19-IgM阳性41例(40.12%);CBV1-6-IgM阳性28例(27.45%);HCMV-IgM阳性17例(16.66%);EBV-IgM阳性7例(6.86%);四种病毒总阳性率50.98%,除EBV外其他三种病毒感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病毒感染是小儿ITP的主要致病因素;(2)HPVB19感染是引起ITP最常见的病因;(3)HCMV感染与婴儿ITP的发生、治疗效果及预后有着明确的关系;(4)CBV1-6感染也是ITP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儿童EB病毒抗体在儿童EB病毒(EBV)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1361例EBV感染患儿,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EB病毒抗体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接受实验的1361例患儿中,有148例患儿EBV-M阳性,占10.9%;有432例患儿VCA-G阳性,占31.7%;有58例患儿EA-G阳性,占4.3%;有723例患儿EBNA-G阳性,占53.1%。3岁以下患儿中EBV感染阳性率较高,且男性高于女性。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检测EB病毒感染患儿中具有早期、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EB病毒感染在临床较为常见,小儿感染后症状也不尽相同,病情有轻有重,若未能及时准确诊治,则会对患儿血液系统、各脏器功能造成损害,甚至威胁患儿生命。本文对EB病毒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近况进行综述,旨在加深对小儿EB病毒感染的认识,助于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7.
郎亚琴  冯梅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5):326-326,328
目的了解小儿EB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探讨EB病毒感染临床多样性的机制。方法对120例EB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EB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呼吸道感染多见(占57.5%),其中又以化脓性扁桃体炎居多(占23.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占20.8%。结论EB病毒感染可致多系统损害,要及时作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用干扰素和阿昔洛韦治疗可以缩短发热时间。  相似文献   

18.
儿童不典型EB病毒感染的早期临床特征及分子生物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不典型EB病毒感染的早期临床特征及分子生物学诊断,以期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及针对性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对经EB病毒DNA检测确诊EBV感染的132例儿童初次拟诊、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次应诊时拟诊为呼吸道感染64.4%,血液系统疾病52.3%,神经系统感染15.9%,泌尿系统感染2.3%,每例大多有1-3个伴随诊断。主要临床表现为:咽痛咽峡炎95.5%、发热77.3%、咳嗽50%、皮疹18.3%、淋巴结肿大11.4%、头痛13.6%、皮肤出血点6.8%、肝脏肿大4.5%、脾脏肿大2.3%、眼睑浮肿4.8%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占29.5%,淋巴细胞〉50%占96.85%,单核细胞〉10%占52.3%,异型淋巴细胞〉10%占22.7%,心肌、肝脏受损率高。结论儿童EBV感染临床表现多样,可同时累及多个系统,以呼吸系统为主,极易误诊及漏诊;早期进行EB病毒PCR检测有助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脑膜炎部分病原学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92例临床诊断病毒性脑膜炎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脑脊液进行单纯疱疹病毒(HSV-I、HSV-Ⅱ)、柯萨奇B组病毒(CoxBV)、埃可病毒(ECHO)、EB病毒(EBV)、腺病毒(AdV)及流感病毒(IFV)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HSV、CoxBV、ECHO、EBV、AdV、IFV病毒感染率分别为8.69%、19.56%、23.91%、3.26%、4.34%、5.43%。结论提示脑脊液中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可作为早期病原诊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特征及对预后有影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儿童HPS的病因,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转归。结果:54例患儿均以发热为首要症状(100%),其余临床表现依次为脾脏肿大,肝脏肿大,淋巴结肿大,黄疸,多浆膜腔积液,水肿,呼吸系统症状,消化道出血,皮疹,泌尿系出血,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实验室检查以肝功能异常最为突出(100%),其中以酶学(ALT、LDH、AST)改变为主(100%),次为低蛋白血症及高胆红素血症,之后依次为骨髓见噬血细胞,外周血至少两系细胞减少,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铁蛋白升高,低纤维蛋白原血症,NK细胞活性降低,肾功能异常。病因分析显示:感染相关性(IAHS)占72.22%,以EB病毒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EBV-AHS)最多,占IAHS的82.05%。54例HPS患儿中,自动出院19例,后经随访,16例死亡,接受治疗36例,接受治疗患儿中死亡9例(16.67%),痊愈22例(40.74%),5例正在治疗中。死亡25例(病死率46.29%)中,IAHS19例(其中EBV-AHS17例,败血症2例),恶性肿瘤2例,原因不明者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EBV感染、血小板计数降低、LDH和ALT水平升高与患儿死亡有关。将以上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EBV感染、血小板降低、ALT升高是嗜血细胞综合征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PS由多种病因所致,临床表现多样,预后凶险。EBV-AHS发病占首位,EBV感染、PLT计数、ALT水平是决定HPS预后的危险因素,确诊HPS后果断采用HLH-04方案治疗有助于提高HPS患儿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