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自古以来,燕赵大地名医辈出。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燕赵历代名医流派学术思想,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本刊将于2021年开辟"燕赵医学研究"栏目,征稿内容如下:1.燕赵医家主要包括扁鹊、窦材、刘完素、张元素、李东垣、窦汉卿、王好古、罗天益、王清任、张锡纯等。2.稿件内容燕赵医家学术研究有关的新资料、新见解、新方法,包括(1)燕赵医家生平事迹、著作、学术流派传承脉络研究;(2)燕赵医家学术思想理论研究;(3)燕赵医家方剂、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4)燕赵医家对历史的贡献;(5)燕赵医家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6)燕赵医家治学思想研究;(7)燕赵医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2.
"戾气学说"本源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以"非其时而有其气"的六淫邪气为致疫之由,虽未出《内经》之藩篱,但未免偏颇。而自清代医家吴有性创立了瘟疫病因学说—"戾气学说",诸多学者和医家皆认为"戾气学说"已经完全脱离了《内经》,是一种全新创造性的病源学说。诚如医家能伏案细研《瘟疫论》一书,即便以一己之见,亦能明了吴氏乃依据《内经》的理论,才有此振聋发聩之声。对中医病因学中的"戾气学说"溯本求源,以求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3.
"半夏秫米汤"是《内经》中收载的十三方之一,对后世对失眠病证的临床治疗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因其组方精炼,疗效显著,至今还为临床所应用。现代医家不仅将它用于失眠,并且对其临床应用有所发挥。现从古代医家和现代医家对"半夏秫米汤"的临床应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截止目前各医家对"表证"始终没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不利于教学及临床,结合各医家对表证的诸多论述,根据其含义、病因病机、主症、论治4个方面解析"表证"。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是针具和手法的结合。在针刺得气后,为达到一定的治疗目的,往往需要施展一定的手法。"青龙摆尾"针刺手法源于明代医家徐凤的"飞经走气"四法之一,该手法自创立以来在针灸界影响颇大,深受后世医家的重视,许多医家根据临床实践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笔者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历代医家对该手法的论述及现今临床运用情况,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舒肝"之法的运用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金代医家刘完素通过开通玄府以舒肝,李东垣通过升发脾胃清阳之气以舒肝,元代医家朱丹溪通过开郁以舒肝,清代医家叶天士通过通络以舒肝。他们从不同层面丰富了舒肝之法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鉴于中国正史医家传记中的神异叙事存在颇多争议,从"史出于巫"和"医巫同源"两大角度剖析医家传记中的神异叙事产生的深层原因,并提出要全面客观地看待正史医家传记中的神异叙事,不能把它们作为攻击中医科学性的武器,神异叙事应作为历史叙事、传记文学和真实的中医文化胎记来看待。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通报》2011,(2):21-21
一提到历史上医家之间的关系,许多人会联想起"扫叶庄"与"踏雪斋"的故事,说是叶天士与薛生白常互生龃龉,各在自己书斋的取名上做文章,影射攻击对方,似乎不扫、不踏,不足以解恨。上百年来人们把它作为笑谈传闻。叶、薛二位均是温病学医家,从二位医家的为人及治病态度看,这个传闻颇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国传统医德思想"仁"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仁德"思想是中医医德的核心,中国历代医家都强调"医乃仁术","仁爱救人"。在古代医家的论述中,"仁"的内涵极其丰富,主要体现在医道之"仁德"和医者之"仁德"两个方面。剖析和继承中医仁德的优良传统对现代医德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近5年有关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治法进行整理。总括而言,近代医家主要从湿浊瘀血以及脾肾两脏入手治疗本病,同时亦有医家提出不少新的治法,包括从"郁"、"气血水"、"厥阴"论治等。  相似文献   

11.
以《龙砂八家医案》所载医案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龙砂医家医案,探讨龙砂医家运用五运六气临证的思维特点,认为龙砂医家善于运用运气学说的"天人合一"观、周期节律、"开阖枢"理论等分析病机,预测疾病转归预后,根据值年运气特点调整用药思路,使用运气《司天方》,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被历代医家奉为四时养生的重要原则,历代医家多有发挥。但由于立论的角度不同,各家认识尚不一致。笔者就古代医家之见解进行总结,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提出了自己的认识,认为"养"乃指所有顺应时节的"调养"之举,即对该句话的理解为:春导阳生,夏泄阳热,秋滋阴长,冬避阴寒。  相似文献   

13.
目的:辨析古今医家对《伤寒论》第38条句首"中风"一词的认识。方法:从历代对《伤寒论》的注解中提取、总结、分析有关大青龙汤证的论述。结果:在病因、虚实、阴阳三个方面,历代医家的认识不同。结论: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的常变观的认识并不相同,由于其对脉证的"常""变"的着眼不同才出现了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从明清以前历代医家的医学著作入手,主要考查"三因制宜"学术思想的学术源流与发展路径,探讨历代医家对该思想的认识及其理论内涵。文章认为《内经》奠定了中医学"三因制宜"学术思想的基础,该思想历经秦汉、唐宋、金元、明清等各阶段的诸多医家的丰富而得以发展及提高,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中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相互结合,是中医学的理论特色和精华。  相似文献   

15.
正"胸痹"首见于汉代医家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其病机被归纳为"阳微阴弦",临床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尤可教授师从于全国名老中医邵念方先生,现任山东省中医院心病科主任,在临床工作中,结合近代医家张锡纯的"大气下陷"学说、清代医家王清任"血瘀"及金元朱丹溪"痰饮"学说~([1]),归纳胸痹的发病特点,总结出独特的诊疗思路。笔者有幸跟随尤可教授临床学习,受益匪浅,特择验案2则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黄火剑  赖文强 《光明中医》2009,24(4):615-616
明末医家李中梓《医宗必读》提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后世医家悉多遵之。笔者回顾《医宗必读》原文,结合《内经》有关经文,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之论存在片面性。本文提出"肺亦为后天之本"的观点,以期医家在注重治理脾胃的同时,亦注重对肺的治理,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以提高临床疗效。今不揣浅陋,试论述如下,兹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其主要症状是异常子宫出血.中医学多将其归属于"月经后期""闭经""崩漏"等范畴.从古至今中医医家对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异常子宫出血有诸多不同见解,此文旨在总结古今医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伴月经后期或闭经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梳理古今医家运用中药对于此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清代著名医家林珮琴《类证治裁》与唐宗海《血证论》书中鼻衄篇章的深入研读,探讨二位医家对于本病论治思想的异同。林氏以三因立论,治衄尤擅调气,疗鼻衄顽症颇有心得;唐氏以太阳阳明入手,主治肺肝,外治法别具一格。两位医家均善用虫类药,林氏以"清"为重,唐氏以"通"为要。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5,(5):971-973
文章主要对南京地区地方志记载的医家著作和医论进行分类整理研究,研究发现南京地区地方志记载的医家著作则以内科、全科、儿科和瘟病学著述为主;医论主要以神圣工巧、"善治者必固其本"和尊重生命为主,体现了古代医家的高尚的学术道德,而对于疾病的具体诊治方药则缺少记载。  相似文献   

20.
历代医家对"七损八益"的认识各不相同,而"以道驭器"为古代知识分子认知世界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内经中的"七损八益"不应只是房中术语,各医家注中凡能体现"调和阴阳"思想,达到祛病延年目的的解释皆可作为"七损八益"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