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肝产妇乳汁中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和HBV DNA的关系,为乙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乳汁中HBV-M,采用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乳汁中HBV DNA含量情况。结果:100例血清HBsAg阳性产妇中HB-sAg(+)、HBeAg(+)、抗-HBc(+)(大三阳)23例,占23%,HBsAg(+)、抗-HBe(+)、抗-HBc(+)(小三阳)35例,占35%,HBsAg(+)、抗-HBc(+)42例,占42%,分别对100例血清HB-sAg阳性的乳汁作HBV-M及HBV DNA检测,发现大三阳组HBV-M的检出率及HBV 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根据乳汁中传染危险性采取措施,指导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与HBV-DNA定量检测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HBV-M,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法(PCR)检测HBV-DNA.结果 在HBsAg( )、HBeAg( )、抗-HBc( )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及含量最高,HBeAg与HBV-DNA含量关系密切,并呈正相关,但部分HBeAg阴性或抗-HBe( )及抗-HBc( )患者,也有较高的HBV-DNA阳性率及含量.结论 单从HBV-M模式很难准确判断HBV病毒的复制程度及传染性强弱,而定量PCR的准确度高、特异性强,更能真实反映HBV病毒的复制情况,是评价传染性的可靠指标,对乙肝患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000例血清样品进行HBV DNA定性检测,其中100份样品采用荧光标记(Ampli5ensor)定量方法.结果 定性PCR与免疫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在不同HBV-M模式中均可检出HBV DNA,其中HBsAg、HBeAg、抗-HBc阳性组HBV DNA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 除HBsAg、HBeAg、抗-HBc阳性者外,其余HBV-M的各项表现形式中,均可存在不同程度的HBV复制,对HBV-M临床意义的认识需进行观念更新.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联合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DNA(HBV-DNA)与血清免疫标志物的关系。方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O-PCR)检测血清样本中HBV—DN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结果A组(大三阳)、B组(小三阳)、C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阳性]、D组(HBsAg、抗-HBc阳性)阳性率分别为97.3%、57.8%、100%、54.3%,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HBV-DNA病毒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DNA与乙肝血清标志物乙肝两对半(HBV-M)联合检测,能更准确地反映HBV复制情况,更有助于临床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孕产妇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对孕产妇乙肝预防控制提供依据,并探讨HBV前S1抗原和乙肝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2 067例孕产妇进行血清HBV前S1抗原(PreS1-Ag)、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BsAg阳性211例,阳性率10.21%。在211例HBsAg阳性血清中,PreS1-Ag阳性138例(65.40%),HBeAg阳性71例(33.65%),经χ2检验,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三阳模式为HB-sAg(+)、HBeAg(+)、抗-HBc(+),HBsAg(+)、HBeAg(+),小三阳模式为HBsAg(+)、抗-HBe(+)、抗-HBc(+)的PreS1-Ag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0.39%、75.00%和64.04%,经χ2检验,3种模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71例HBeAg阳性血清标本,PreS1-Ag检出56例(78.87%);HBeAg阴性140例,PreS1-Ag检出82例(58.5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阴性血清中未检出PreS1-Ag。结论 PreS1-Ag检测比HBeAg更敏感,是HBV复制的可靠指标之一,与乙肝相关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更准确反映HBV感染与复制状况,及时对孕产妇采取相关措施,对减少母婴传播乙肝,降低新生儿乙肝传播,提高优生优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前S1抗原(Pre-S1-Ag)及HBV e抗原(HBeAg)与不同模式HBV血清标志物(HBV-M)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微粒子化学发光法(CMIA)分别检测515例乙型肝炎患者的Pre-S1-Ag和HBV-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HBV DNA和酶动力学法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乙型肝炎患者中,HBV DNA和Pre-S1-Ag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HBV表面抗原(HBsAg)、HBeAg和HBV核心抗体(抗-HBc)同时阳性组的HBV DNA和Pre-S1-A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1.2%和88.1%,说明此组患者存在病毒的高复制和传染性;部分HBeAg阴性患者仍存在病毒的复制;若以HBV DNA定量≥103拷贝/mL为病毒复制的诊断标准,HBV DNA阳性患者HBeAg阳性率为61.5%,Pre-S1-Ag的阳性率为95.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V Pre-S1-Ag阳性患者血清中ALT及AST均高于阴性患者。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与HBV血清标志物(乙肝两对半)和HBV DNA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7 145例患者血清标本并进行检测,乙肝两对半和Pre-S1抗原采用酶联免疫法,HBV DNA采用荧光定量法,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BV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组Pre-S1抗原和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89.2%和95.0%,而HBsAg阳性、HBeAg阴性组的Pre-S1抗原与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35.9%和43.0%,HBeAg阳性患者血清的HBV DNA与Pre-S1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结论 HBV Pre-S1和HBV DNA在各组中阳性检出率较一致,且HBeAg阳性患者血清的HBV DNA与Pre-S1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  相似文献   

8.
黄静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8):706-707,70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在感染者不同模式血清标志物(HBV-M)中的阳性表达情况,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386例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标本的乙肝病毒前S1抗原和HBsAg、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抗-HBe、抗-HBc,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前S1抗原在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和HBsAg阳性、HBeAg阳性组的阳性率显著增高,分别为87.1%和84.6%;在HBsAg阳性、抗-HBc阳性、和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以及HBsAg阳性组前S1抗原的阳性率依次为60.0%、49.8%和33.3%;HBeAg阳性组的前S1抗原阳性率86.7%,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51.0%(P0.01);386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60.1%,HBeAg阳性率为25.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S1抗原作为HBV感染、复制的指标较HBeAg更敏感,可补充和完善乙肝五项检测的不足,尤其对HBeAg阴性的血清,检测前S1抗原,能更好地反映病毒的复制状态和传染性,同时对病情的预后和疗效的判断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与不同类型HBV免疫标志物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判断标准。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220例血清标本进行HBV免疫标志物检测,同时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 DNA含量。结果 96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标本中HBV DNA阳性检出率为91.7%(88/96);100例HBsAg(+)/抗-HBe(+)抗-HBc(+)标本中HBV DNA阳性检出率为20.0%(20/100)。HBsAg阳性组与HB-sAg阴性组、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的DNA载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FQ-PCR可以检测HBV感染的真实性和复制情况,其与ELISA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相结合,对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何伟彬 《新医学》2005,36(8):450-451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B virus DNA,HBV DNA)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评价HBV DNA定量检测在慢乙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950例慢乙肝患者的血清HBV DN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等5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结果:HBsAg、HBeAg、抗-HBc同时阳性患者的HBV DNA阳性率为88.1%(288/327),HBsAg、抗-HBe、抗-HBc同时阳性患者则为40.2%(163/405),HBsAg、抗-HBc阳性患者则为52.9%(81/153),单项抗-HBc阳性患者则为1/7.结论:HBV DNA定量检测可了解慢乙肝患者的病毒复制状况,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有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1.
祁金友  樊卫  陈平  施成东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0):2487-2487,2489
目的探讨3种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方法的比较和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HBV标志物,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HBV-DNA。结果 MEIA法与ELISA法检测HBV血清学结果的符合率较高,经χ2检验,两种测定方法所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的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IA法联合FQ-PCR法或者ELISA法联合FQ-PCR法应用,为临床提供HBV感染、复制及传染性的判断,对于疗效的分析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前S1抗原( PreS1)、HBV DNA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的相关性,评价三者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 427例乙型肝炎患者分别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标本中HBV DNA载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V-M和PreS1水平.结果 HBsAg(+)、HBeAg(+)、HBcAb(+)乙型肝炎患者的PreS1、HBV DNA阳性率及病毒载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模式乙型肝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PreS1和HBV DNA之间具有较高的符合率.结论 PreS1、HBV DNA和HBV-M单独检测均存在缺陷,三者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患者的准确诊断、判断病毒复制情况和药物疗效的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V-M)结果与HBV-DNA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该院2011年1~12月437例门诊和住院患者血清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37例标本中,其中有136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其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98.5%,含量为7.07±1.31;有175例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抗-HBc阳性,其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72.0%,含量为5.27±1.46;有67例HBsAg、抗-HBc阳性,其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58.2%,含量为5.11±1.60.结论 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物有密切的相关性.荧光定量PCR是检测HBV-DNA含量较精确的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正确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水平和活跃程度;HBeAg前S1蛋白(PreS1)等血清学标志和HBV-DNA定量测定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载量与乙肝两对半之间的关系.方法 891例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LightCylcer检测血清HBV-DNA载量.结果 共检出11种血清学模式,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和阴性组的病毒载量分别为106.63 copy/ml和103.13 copy/m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 )、HBeAg( )模式组HBV-DNA阳性率最高(100%),平均病毒载量达107.05 copy/ml,其次为HBsAg( )、HBeAg( )、抗-HBc( )模式组,阳性率为97.0%,平均病毒载量为106.14 copy/ml.结论 HBeAg阳性模式HBV载量高于HBeAg阴性模式,HBeAg阳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示病毒的复制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乙型肝炎患者HBV-LP、Pre-S1抗原、HBV-DNA载量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探讨反映不同血清学类型患者体内病毒复制及抗病毒疗效监测的最佳指标以及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864例HBV感染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采用ELISA法定性检测HBV-M;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BV-LP、Pre-S1;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 HBsAg、HBeAg、HBcAb阳性模式组(大三阳)HBV-LP、Pre-S1及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HBV-M模式组(P〈0.05);HBV-LP与HBV-DNA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Pre-S1的阳性率明显低于HBV-LP与HBV-DNA的阳性率(P〈0.05);HBV-DNA拷贝数与HBV-LP、Pre-S1平均A值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26),而与HBsAg定量值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BV-LP比Pre-S1试剂效果大大提高,且大蛋白的检出率与血液中病毒DNA的检出高度符合,对于判断病毒复制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HBeAg及HBV-DNA的补充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HBV感染产妇乳汁中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BV感染产妇产后能否进行母乳喂养。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乙型肝炎产妇321例(肝功能均正常),其中血清HBsAg、HBeAb(+/-)、HBcAb阳性210例为小三阳组,HBsAg、HBeAg、HBcAb均阳性111例为大三阳组。分别留取产后3~5d的初乳进行乳汁乙肝病毒标志物(HBV M)检测。结果两组乳汁中HBsAg、HBeAg、HBcAb、HB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产妇初乳中HBV DNA阳性及产妇血清中大三阳者(HBsAg、HBeAg、HBcAb阳性)不提倡哺乳;初乳中单纯HBsAg阳性,而HBV DNA为阴性的产妇可以哺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大蛋白(HBV-LP)水平与HBV复制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血清HBV-LP进行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检测;HBV 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结果 293份HBsAg阳性血清中HBV-LP阳性检出率(75.1%)与HBV DNA阳性检出率(7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V-LP与HBV DNA水平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0.724),在HBeAg阳性患者中,HBeAg定量结果与HBV DNA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368).结论 HBV-LP较HBeAg能够更好地反映血清HBV DNA水平,HBeAg阳性患者HBeAg定量检测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血清HBV DNA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乙肝)不同免疫模式与乙肝病毒(HBV)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标志物,用荧光定量PCR(FQ-PCR)测定HBV载量,并分析不同免疫模式与HBV载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1(HBsAg)、3(HBeAg)、5(抗-HBc)与1、3阳性组HBV载量较高,90%在105 U/mL以上;1、4(抗-HBc)、5阳性与1、5组HBV载量相对较低80%在105 U/mL以下,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eAg作为HBV感染复制的指标来分组乙肝患者对乙肝的治疗和预防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免疫标志物(HBV M)和HBV DNA含量的相关性及两种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V M;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 DNA含量。结果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的标本HBV DNA阳性率高,分别为:Ⅰ组[HBsAg、HBeAg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HBV DNA阳性率98.9%(181/183);Ⅳ组(HBsAg和HBeAg阳性),HBV DNA阳性率96.3%(26/27);Ⅶ组[HBsAg、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和抗-HBc阳性],HBV DNA阳性率100.0%(2/2);HBsAg阳性、HBeAg阴性,HBV DNA阳性率也较高,为Ⅱ组(HBsAg、抗-HBe、抗-HBc阳性)60.4%(58/96);Ⅲ组(HBsAg、抗-HBc阳性)50%(10/20);HBeAg、HBsAg阴性有一定的HBVDNA阳性率,但阳性率低,分别为:Ⅴ组(抗-HBs、抗-HBe、抗-HBc阳性)13.3%(2/15);Ⅵ组(抗-HBs、抗-HBc阳性)8.3%(1/12);Ⅷ组(抗-HBs阳性)0(0/26);Ⅸ组(HBV M全阴性)6.7%(1/15)。结论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 M表现模式有关,与HBsAg,HBeAg有良好的相关性,而HBV M阴性的患者也可能有HBV DNA阳性,因此HBV M和HBV DNA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乙型肝炎的检出率,为临床提供HBV感染、复制及传染性判断以及指导治疗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