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长春市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分布特点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对长春市内842名6~13岁小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感觉统合轻、重度失调率分别为16.1%和8.0%,男孩明显高于女孩(P<0.05);感觉统合失调组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得分明显低于正常组,父母的"拒绝、否认"和母亲的"过度干涉、保护"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显著.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父母采取关心理解的养育方式呈明显的负相关(P<0.01),而与父母拒绝否认和母亲的过度干涉保护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和P<0.01).结论感觉统合失调有性别差异,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不良的养育方式是导致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哮喘儿童父母养育方式对患儿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实施心理干预、采取综合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汉密顿焦虑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调查了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44例哮喘患儿,并与34例健康儿童对照.结果 哮喘组焦虑、抑郁、行为问题评分,哮喘组行为问题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抑郁与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呈负相关.行为与父亲过分干涉、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拒绝否认呈正相关.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与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父亲过分干涉呈正相关;母亲过干涉过保护与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呈正相关;母亲拒绝否认与父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否认呈正相关;母亲惩罚严厉与父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呈正相关.结论 哮喘儿童较健康儿童存在更多心理行为问题,父母养育方式对患儿行为和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父亲养育方式与母亲养育方式之间有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哮喘儿童父母养育方式与情绪状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哮喘儿童父母养育方式与情绪状态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 (EM BU)、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抑郁状态问卷 (DSI)对 47例哮喘儿童进行测查 ,并与 3 0例健康儿童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及家庭经济情况无明显差异。 【结果】 哮喘儿童父母养育方式 9个分量表 (包括父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 ,惩罚、严厉 ,过分干涉 ,拒绝、否认 ,过度保护 ,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 ,过干涉、过保护 ,拒绝、否认 ,惩罚、严厉 )分值均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哮喘儿童HAMA分值为 (11.68± 6.3 8)分 ,高于健康儿童 (P <0 .0 0 1)。哮喘儿童DSI分值为 (5 1.81± 6.73 )分 ,高于健康儿童 (P <0 .0 1)。哮喘儿童抑郁情绪与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呈负相关 (P<0 .0 1)。 【结论】 哮喘儿童与健康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基本一致。哮喘儿童存在较明显的情绪障碍。抑郁与父母养育方式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父母的养育方式与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关系.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1 526名北京市城区和近郊区有代表性的15所幼儿园及该地区散居3~6岁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及其父母的养育方式,并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幼儿感觉统合功能随年龄增长而改善;不良的养育方式,如拒绝、过度保护和偏爱对感觉统合功能的发育造成负性影响.结论父母养育方式不当与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非意愿妊娠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非意愿妊娠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621名到青春期生殖健康服务门诊就诊的青少年进行了测评。结果:妊娠组与非妊娠组青少年在父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因子上差异显著(P<0.05~0.001),妊娠组青少年的父亲表现出较少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过多的惩罚严厉及拒绝否认;两组在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因子上差异显著(P<0.05~0.001),妊娠组青少年的母亲表现出较少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过干涉过保护、过多的拒绝否认及惩罚严厉。结论:青少年非意愿妊娠的发生与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情绪障碍儿童的亲子关系与其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对照研究,将68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诊断标准的儿童情绪障碍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与情绪障碍患儿年龄、性别和年级相同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使用亲子关系诊断量表(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Test,PCRT)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 Uppforstran,EMBU)作为评定工具,分别对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进行评定。结果病例组PCRT的拒绝、支配和服从量表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EMBU中,父亲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和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的惩罚严厉和过度保护干涉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父母的否认、拒绝和惩罚严厉因子分与PCRT的拒绝量表分呈正相关,情感温暖、理解和偏爱被试因子与PCRT的拒绝量表分呈负相关;父母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因子和情感温暖、理解与PCRT的支配量表分呈正相关;父母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偏爱被试和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与PCRT的保护量表分呈正相关,惩罚、严厉因子与保护量表分呈负相关;父母的偏爱被试和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与PCRT的服从量表分呈正相关,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因子与服从量表分呈负相关。结论情绪障碍儿童的亲子关系和其父母的养育方式存在一定问题。情绪障碍儿童的亲子关系与父母养育方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Rutter)、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stran,EMBU)对山东省淄博市某小学一至五年级在校学生652人进行调查。【结果】儿童行为问题总阳性检出率为14.35%。有行为问题者的父亲惩罚严厉、父亲偏爱、父亲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母亲惩罚严厉、母亲偏爱因子分显著高于无行为问题者,而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显著低于无行为问题者。Rutter总分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与父亲惩罚严厉、父亲偏爱、母亲过度干涉过度保护、母亲惩罚严厉、母亲偏爱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养育方式密切相关,妥善的养育方式可以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初中生网络成瘾现状及网络成瘾与父母养育方式、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网络成瘾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学生网络成瘾诊断量表(IADDS)、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整群抽取的济南市某中学2 383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7.9%,男生高于女生(P<0.01),自制力差组高于自制力强组(P<0.01)。成瘾组与非成瘾组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及母亲情感温暖理解、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成瘾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维度均显著高于非成瘾组(P值均<0.01)。成瘾总分与父母养育方式多个因子分及SCL-90各维度呈显著相关(P值均<0.01)。网络成瘾影响因素有敌对、父亲拒绝否认、偏执、躯体化、强迫症状、母亲惩罚严厉(P值均<0.01)。结论网络成瘾初中生的父母养育方式存在问题。初中生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9.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罹患神经症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罹患神经症的关系。方法:采用EMBU问卷(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对40例大学生神经症患者与46名正常大学生进行父母养育方式测查,并进行比较。结果:父亲的惩罚、严厉因子(FF2)、过分干涉因子(FF3)。拒绝否认因子(FF5)和过度保护因子(FF6)的得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母亲的拒绝否认因子(MF3)和惩罚、严厉(MF4)因子得分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因子(FF1、MF1)、偏爱被试因子(FF4、MF5)以及母亲的过度保护、干涉因子(MF2)得分两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父母的某些不良的养育方式可能是大学生罹患神经症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大学生孤独现状及其与认知方式、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关系,为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SLI)、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镶嵌图形测验(EFT),对某综合性大学488名本科生进行调查评估.结果 情绪孤立、社交孤立、情绪孤独和社交孤独较严重的大学生分别占35.7%,18.4%,10.9%和8.9%;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孤独各维度呈负相关;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以及母亲过干涉均与孤独各维度呈正相关;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否认对孤独总分有显著预测作用,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过度保护,认知方式对社交孤立和孤独有显著预测作用,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过度干涉、保护对情绪孤独有显著预测作用,母亲拒绝、否认、情感温暖、理解,父亲过度保护,父母离异和性别对情绪孤立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 大学生孤独现况不容忽视,父母教养方式特别是父亲教养方式及大学生认知方式对大学生孤独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及血中微量元素水平,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评定160例ADHD患儿(实验组)和16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父母养育方式,测定血中微量元素水平。【结果】实验组患儿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父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母亲惩罚、严厉"、"母亲偏爱被试"因子分和血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父亲惩罚、严厉"、"母亲惩罚、严厉"、血铅水平、"父亲拒绝、否认"是预测ADHD的重要因素。【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和患儿血铅水平是预测ADHD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珠海市5~6岁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珠海市 5~ 6岁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珠海市城区 92 7名 5~ 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 ,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定量表及家长问卷进行评估和调查。结果 :珠海市 5~ 6岁儿童感觉统合总失调率为 15 .10 % ,轻度失调率 10 .4 6 % ,重度失调率为 4 .6 4 % ,各项因子失调率在 4 .2 1%~ 12 .30 %之间 ;总感觉统合失调率男童 ( 17.5 6 % )显著高于女童 ( 12 .4 2 % ) (χ2 =4 .78,P<0 .0 5 ) ;早产、低体重、围产期疾病组感觉统合失调率显著高于正常组 ( P<0 .0 5 ) ;保姆或其他人照顾组感觉统合失调率显著高于其它组 ( P<0 .0 5 ) ;围产期疾病、早产、照顾类型和性别是影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总分的主要危险因子。结论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受生物和社会因素共同影响 ,对其防治应采取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情绪障碍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特征,为情绪障碍儿童心理干预提供具体方向。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对70例情绪障碍儿童及其父母和140例正常儿童及其父母进行施测。结果 两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亲偏爱被试、父亲拒绝否认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父亲情感温暖理解(19个条目)、父亲偏爱被试(3个条目)、父亲拒绝否认(1个条目)、母亲情感温暖理解(17个条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障碍组父、母部分养育因子之间存在相关性(P均<0.05)。结论 情绪障碍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主要呈现为父母低情感温暖,高拒绝否认的特征,且具有消极互动等特点。具体体现在患儿感受不到父母的认同、宠爱、鼓励与支持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行为和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以便能对儿童的心理咨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 stran,EMBU)、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症状白评量表(SCL-90)对181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其中男79名、女102名)进行测评。【结果】男女生父母养育方式各因子比较发现父亲的惩罚严厉(F2)、过分干涉(F3)、拒绝否认(F5)和过度保护(F6),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M1)、惩罚严厉(M2)、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M3)因子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5和〈0.01),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6.6%,进一步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均表明.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行为和心理健康水平关系密切;父母养育方式量表的惩罚严厉(F2)对儿童行为问题具有预测作用,拒绝否认(F5)对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预测作用。【结论】某些不适当的父母养育方式特别是父亲的严厉和拒绝对儿童行为和心理健康具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张家港市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现状、影响因素及其与学生人格间的相关关系,为改善父母教养方式,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张家港市2所重点中学8个班(每校4班)的285名高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及一般资料调查表的问卷调查。结果张家港市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的惩罚严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和母亲的过度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等教养方式的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1),而父亲的过度干涉和过度保护水平低于全国常模(P<0.01)。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子女的情绪稳定性呈正相关,过度干涉、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与子女的情绪稳定性呈负相关;父亲的拒绝否认、母亲的过度保护与子女的精神质以及母亲的过度保护、拒绝否认与子女的性格外向性均存在相关关系。结论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其子女的情绪稳定性和精神质等人格特点紧密相关,改善教养方式需要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父母养育方式和自我意识特征,以便更好地促进患儿身心健康发展。 【方法】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分别进行评估。 【结果】 ADHD 儿童的父母在理解及温暖的情感养育儿童方面得分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ADHD儿童父亲更多拒绝和否定患儿,母亲则更多严厉惩罚患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偏爱、过度保护、干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HD患儿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幸福满足及总分低于对照组,焦虑分高于对照组。患儿的自我意识水平与父母养育方式中的多个因子相关。 【结论】 ADHD儿童的父母不能理解患儿,不能以温暖的情感养育患儿,更多的采用拒绝和否定,严厉惩罚儿童,同时ADHD患儿的自我意识发展不良,自我评价低。患儿的自我意识低下与父母养育方式不当相关。  相似文献   

17.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养育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养育方式的差异。方法 采用岳冬梅修订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9-14岁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儿童进行测试。结果 独生子女家庭父母采用情感温暖的养育方式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组;独生男童的母亲采取片罚严厉和拒绝否认养育方式明显少于非独生男童组;而独生女童的父亲采用过度保护的养育方式也明显少于非独生女童组;另外,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亲更倾向于采用较好的养育方式来教养自己的子女。结论 独生子女家庭父母亲采用的养育方式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并且父母采用的养育方式对男女性别的儿童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随机抽取昆明市城区5所幼儿园中年龄为4岁~6岁的儿童500名进行调查.[结果]儿童行为问题总阳性检出率为46.5%.通过儿童行为和父母养育方式互动模型的分析发现:在父亲的模型中影响儿童行为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父亲的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在母亲的模型中则是母亲的情感温暖和拒绝否认.[结论]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行为之间可能存在双向影响的关系,但因果路径正反过程并不一致:儿童行为对父母养育方式的影响要大于养育方式对行为的影响,母亲的养育方式对于儿童的影响力更大.  相似文献   

19.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和自拟的调查问卷对合肥市某小学933名智力正常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评定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总发生率为34.7%,男孩发生率(42.3%)明显高于女孩(28.8%)(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感觉统合失调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和气氛、父母教育子女的态度和方式、母亲孕前的不良因素、儿童的疾病史和3岁前是否被寄养.结论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昆山地区4~6岁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昆山地区4~6岁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影响因素,为早期行为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昆山市区、乡镇托幼机构2 515例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能力测定,并用自行设计编制调查表对感觉统合相关因素进行调查。 【结果】 1)全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为25.45%,市区、乡镇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1,P>0.05)。2)男童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高于女童,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6.81,P<0.01);不同年龄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2,P<0.05);除前庭功能轻度失调率男童高于女童,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余各项失调两组无明显差别。3)前庭功能轻度失调率小年龄儿童高于大年龄儿童,而触觉防御、本体功能则相反,各项轻度失调率不同年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触觉防御、本体功能中度失调率不同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儿童前庭功能失调发生与母亲孕期反应相关;触觉防御失调发生与儿童生长发育、父亲养育子女态度、儿童6月龄前喂养方式、儿童性格以及儿童平时主要照顾者等因素相关;本体功能失调发生与家庭类型、父亲养育子女态度等因素相关。儿童生长发育、家庭类型以及父亲养育子女态度影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结论】 多因素综合影响昆山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