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狐(盛)病首见于《金匮要略·百合狐(盛)阴阳毒脉证治第三》:“狐(盛)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盛),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一般认为,本病为感受湿热毒邪,以咽喉、前后阴溃疡为特征,但其中的具体病机却少有论述.笔者在分析甘草泻心汤药物组成的基础上,总结出狐(盛)病的病机为湿热夹杂相火、气虚内生阴火,杂合肆逆为病.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甘草泻心汤治疗狐惑病疗效显著,已为医家公认。据文献报道所见多系急性发作,鲜有涉及远期疗效者。笔者用甘草泻心汤合重剂板蓝根治疗本病31例,随访3~12年,其中有较详细记载者13例,现将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3例中,男11例,女2例;年龄最小者28岁,最大者42岁;工人5例,农民6例,干部2例。初次发病到就诊时间在1年以内者5例,2年以内者5例,3年以内者2例,3年以上者1例。治疗前发作次数最少7次,最多20余次。各部位发作次数:口部21次,眼部16次,外阴10次,皮肤6次。其中发于舌的10人次,唇10人次,口腔8人次,结合膜12人次,虹膜睫状体6人次,角膜2人次,阴茎7人次,阴囊6人次,肛门3人次,女外阴4人次。治疗方法1.急性发作期:(1)100%板蓝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诊治杂病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本论点,认为疾病证候的产生,都是整体功能失调,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应。从这一观点出发,提出了根据脏腑经络病机和四诊八纲,进行病与证相结合的辨证方法。书中对疾病的病因、发病和每一种病的理法方药均有详略不同的阐述,直到今天,仍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兹就其对狐[或虫]病的辨治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10.
甘草泻心汤合甘草锌胶囊治疗复法性口腔溃疡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天生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16(7):938-938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学的口疮、口靡、口疡等范围,《金匮要略》称之为“狐惑病”,该病治疗比较困难,易反复发作,甚至长期不愈,成为顽固性口疮,常影响饮食、睡眠和工作。笔者自1997年8月-2002年6月,应用经方“甘草泻心汤”结合“补锌法”治疗3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狐惑病首载于东汉著名医学家张机(字仲景)所著《金匮要略》。此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症状为口、眼、肛(或外阴)溃烂,并有神志反应的综合征,相当于西医的白塞病(Behcet Disease,BD)。狐惑病迁延日久,对患者的精神、生活造成极大困扰。目前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提高狐惑病的总治愈率、降低治疗后复发率等方面均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山西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马文辉教授根据狐惑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等,发现寒热错杂证兼夹湿热蕴结证是狐惑病长期、反复发作的主要因素,并且是狐惑病发作最常见的证型。马文辉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在甘草泻心汤的基础上加苦参、土茯苓治疗狐惑病疗效更佳。文章结合案例,介绍马文辉教授三部六病验方甘苦泻心汤治疗狐惑病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甘草泻心汤联合替吉奥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46例用甘草泻心汤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对照组46例单用替吉奥方案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活质量、临床证侯、生存率等变化情况.结果:两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临床证侯、生存率等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轻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泻心汤联合替吉奥能提高食管癌患者近期疗效,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半夏泻心汤证病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泻心汤源于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关于该方证的病机自清代医家柯韵伯《伤寒来苏集》提出“寒热之气互结”观点后,医家凡言半夏泻心汤大多沿袭柯氏之说,包括目前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所选用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方剂学》教材。也有学者对“寒热互结”之说提出质疑,认为寒与热不可能在同一层次、同一位置、同一脏腑出现,提出“胃虚湿热”观点。笔者认为,以“寒热互结”诠释半夏泻心证虽非谬也,但浅尝辄止,只以寒热言病性,未以脏腑定病位,即没有将寒与热落实到具体的脏与腑,这不仅影响对方证的正确理解,易造成纷争和质疑,也势必影响该方的灵活运用。笔者结合多年来的临床体会,提出半夏泻心汤证是脾寒与胃热互结,为太阴与阳明合病。兹不揣知识肤浅,略陈管见如下。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查阅大量的古代文献,对经典名方“大黄[庶虫]虫丸”的方药组成进行了分析,并以药测证,提出了应用大黄[庶虫]虫丸的病机关键:“虚”与“瘀”,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1产后暴利害张某,女,25岁,1984年10月18日初诊。主诉:泄泻稀水伴干呕、心下痞满10天。患者10天前在某医院分娩第一胎时,因置人性胎盘产时大出血而行子宫全切术,术后又不慎感邪,遂下利稀水,日行7次~8次,肠鸣腹痛。尤感心下痞满,心烦不安,干呕不欲食,精神疲惫,形体消瘦,面色白光白,舌质淡,苔黄厚腻,脉虚细。辨证属产后脾胃虚弱,寒热错杂。冶宜调中补虚,寒温并施。处甘草泻心汤加味:炙甘草12g,红参6g,干美10g,黄连5g,黄警10g,制半夏10g,大枣20g,白术12g。日1剂,水煎服。2剂后大便转稀据,日行3次,肠鸣腹痛、心下… 相似文献
17.
刘云鹏主任医师为全国首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年逾90高龄,业医70余年。学宗仲景,擅用伤寒、金匮诸法治疗妇科及内科杂病,继承而有创新。笔有幸跟随刘师侍诊,收获颇多。特介绍刘师以甘草泻心汤加味治愈狐惑病验案一则。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