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毒素注射对创伤小鼠巨噬细胞抗原提呈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小鼠以双侧股骨骨折及软组织挤压致伤,伤后次日静脉注射内毒素(1 ml/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动物腹腔和肺泡巨噬细胞Ⅰa抗原的表达;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含量.结果:创伤后小鼠巨噬细胞Ⅰa表达明显降低,伤后第1日为最低水平,第7日恢复至接近正常.注射内毒素后巨噬细胞Ⅰa抗原表达降低更为剧烈,持续在较低水平,伤后7日仍显著低于伤前.伤后血清IL6含量显著升高,注射内毒素后升高更为显著.结论:内毒素能够显著加重创伤后巨噬细胞抗原提呈功能的紊乱.  相似文献   

2.
背景: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SR)和CD14与内毒素性肺损伤密切相关,进一步揭示其表达变化规律及其与肺损伤的关系.有助于深入阐明创伤、感染后肺脏炎症反应失衡的受体机制。目的:探讨创伤及合并内毒素攻击时肺泡巨噬细胞CD14和SR的表达及其效应。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四研究室,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1—08/11在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选用63只昆明种小鼠及其肺泡巨噬细胞。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创伤组和创伤合并内毒素组采用双侧股骨骨折合并内毒素攻击小鼠模型,内毒素(5mg/kg)于骨折后1h经小鼠尾静脉注入,检测创伤及合并内毒素攻击后小鼠肺泡巨噬细胞CD14和SR的表达变化。结果:创伤后6h,肺泡巨噬细胞CD14和SR分别呈上调和下调表达.合并内毒素攻击后CD14和SR进一步发生显著的上调和下调性改变相关分析显示肺泡巨噬细胞CD14和SR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创伤及合并内毒素攻击后肺泡巨噬细胞CD14和SR的双向凋变可能与肺脏炎症反应由“自控”向”失控”转化有关,有效拮抗CD14和SR的双向调变策略.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肺损伤及其修复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对烫伤大鼠组织白细胞介素-18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烫伤延迟复苏组,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预防组,肠,肺,肝,肾等组织IL-18mRNA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结果:烫伤后体循环内毒素水平显著升高,8h,24h达高峰(P<0.01),给予SDD预治疗可显著降低内毒素峰值(P<0.05),另一方面,烫伤后2h肠,肺,肝,肾等组织IL-18mRNA表达较伤前即有显著升高,烫伤后8h达高峰(P<0.01),且一直持续至伤后24h,给予SDD预治疗后可不同程度抑制IL-18mRNA的表达(P<0.05-0.01),续集:肠,肺,肝,肾等组织IL-18mRNA表达在烫伤早期即显著增多,并呈一逐渐升高的趋势,创伤后内毒素血症对机体多种组织IL-18mRNA基因表达具有重要影响,SDD预治疗后可不同程度抑制IL-18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烫伤大鼠组织白介素—18mRNA表达其及介质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烫伤后不同组织白介素-18(IL-18)mRNA的表达及其介质效应。方法:采用大鼠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组织IL-18mRNA、γ-干扰素(IFN-γ)mRNA、FasLmRNA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INF-γ蛋白含量。结果:烫伤后组织IL-18mRNA表达较伤前值即有显著升高,8小时达高峰,且持续至伤后24小时;烫伤后组织INF-γmRNA表达即开始增加,伤后8小时达高峰。肠、肺组织IFN-γ水平与基因表达趋势基本一致。未致伤动物肠、肺可表达少量FasL mRNA,烫伤可使其表达增加。相关分析表明,组织IL-18mRNA的表达与IFN-γmRNA、IFN-γ水平、FasLmRNA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肠、肺组织IL-18mRNA表达在烫伤早期即显著增多,并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创伤后组织IL-18mRNA基因表达对IFN-γ、FasL的生成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选择消化道脱污染对烫伤大鼠白细胞介素-18及相关介质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量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组织IL-18、IFN-γ、FasL mRNA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IFN-γ蛋白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结果:烫伤组织IL-18 mRNA表达较伤前值即有显著升高,8h达高峰,且一直持续至伤后24h;烫伤后组织IFN-γ mRNA表达开始增加,伤后8h达高峰、肠、肺组织IFN-γ水平与基因表达趋势基本一致,未致伤动物肠、肺可表达少量FasL mRNA,烫伤可使其表达增加。相关分析表明,组织IL-18 mRNA表达与IFN-γ mRNA、IFN-γ水平、FasL mRNA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肠、肺组织IL-18 mRNA表达在烫伤早期即显著增多,并呈一逐渐升高的趋势,创伤后组织IL-18 mRNA基因表达对IFN-γ、FasL的生成具有重要影响。SOD预治疗后可不同程度抑制IL-18及相关介质表达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背景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SR)和CD14与内毒素性肺损伤密切相关,进一步揭示其表达变化规律及其与肺损伤的关系,有助于深入阐明创伤、感染后肺脏炎症反应失衡的受体机制.目的探讨创伤及合并内毒素攻击时肺泡巨噬细胞CD14和SR的表达及其效应.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四研究室,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1-08/11在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选用63只昆明种小鼠及其肺泡巨噬细胞.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创伤组和创伤合并内毒素组.采用双侧股骨骨折合并内毒素攻击小鼠模型,内毒素(5 mg/kg)于骨折后1h经小鼠尾静脉注入,检测创伤及合并内毒素攻击后小鼠肺泡巨噬细胞CD14和SR的表达变化.结果创伤后6 h,肺泡巨噬细胞CD14和SR分别呈上调和下调表达,合并内毒素攻击后CD14和SR进一步发生显著的上调和下调性改变.相关分析显示肺泡巨噬细胞CD14和SR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创伤及合并内毒素攻击后肺泡巨噬细胞CD14和SR的双向调变可能与肺脏炎症反应由"自控"向"失控"转化有关,有效拮抗CD14和SR的双向调变策略,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肺损伤及其修复机制.  相似文献   

7.
补锌对重型烧伤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补锌对重型烧伤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对32例重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口服等渗盐水为对照组(B组),于伤后当天开始用药,持续28d,检测伤后1、3、14和28d时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1)在伤后1、3d,2组间血清内毒TNF-α和IL-6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2)在伤后14d及28d,A组血清内毒素、TNF-α和IL-6含量显著低于B组。结论:补锌能降低重型烧伤患者细胞因子的水平。减轻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打击模型中大鼠腹腔巨噬细胞 (M)内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水平的改变。方法 制作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打击动物模型 ,检测伤后 90min、4h血清中TNF-α、IL - 1β含量的改变及大鼠腹腔M内p38MAPK磷酸化水平的变化 ,并观察致伤组大鼠肺及小肠组织的病理改变。 结果 大鼠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打击后血清TNF -α、IL - 1β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腹腔M内p38MAPK磷酸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致伤组大鼠肺及小肠组织炎症病理改变显著。结论 p38MAPK的激活状态可能在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打击模型的炎症反应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血容量性休克早期患者血浆IL-1活性的变化及其与β-内啡肽(β-EP)、内毒素的关系。方法:患者从受伤至入院后平均50分钟采血样,血浆IL-1、β-EP和内毒素分别采用改良LAF法、放射免疫法和显色基质偶氮法测定。结果:休克患者血浆IL-1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死亡患者又显著高于存活患者;休克患者血浆β-E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增加,且与IL一1活性密切相关,但存活与死亡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存活患者血中内毒素水平无明显变化,而死亡患者则显著升高,与IL-1活性也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早期血浆IL-1活性升高,其机制可能与β-EP升高有关;死亡患者外周血内毒素水平上升,可能是造成其血浆IL-1活性更为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内毒素性肝损伤过程中肝组织内致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抗炎因子IL-4、IL-10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急性肝损伤的关系。方法:建立小鼠内毒素肝损伤模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肝组织内TNF-α、IL-6、IL-4和IL-10的水平,同时观察肝损伤程度。结果:内毒素肝损伤过程中,肝组织内TNF-α和IL-6水平显著升高,均与内毒素呈明显的量效关系,肝组织内抗炎症介质IL-4和IL-10的水平也显著增高,抗炎症介质的释放要迟于致炎症介质,且随着内毒素剂量的增大,抗炎症介质的释放进一步延迟,峰值后移;随着内毒素剂量的增大,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进一步升高,肝组织结构受损进一步加重。结论:内毒素致肝损伤后,肝组织内抗炎症介质的释放要迟于致炎症介质;抗炎症介质释放的延迟可能是导致致炎反应和抗炎反应失衡的原因,是内毒素肝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内毒素致急性肝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 研究内毒素肝损伤时,枯否氏细胞(Kupffer cells,KC)逐步由免疫防御型转变为效应型致肝损伤的机理。方法 昆明种小鼠72只,一次性尾静脉内注射不同剂量(1mg/kg、10mg/kg)大肠杆菌内毒素(LPS),复制内毒素肝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小鼠肝脏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SR),CD14表达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的水平,光镜观察肝组织学变化。结果 内毒素肝损伤过程中,KC表面SR进行性下调,且与内毒素呈明显的量效关系;KC表面CD14表达呈进行性上调,但加大内毒素剂量并未使其进一步增加。SR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OD值)与肝组织TNF-α、IL-6及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呈显著的负相关,CD14表达的平均OD值与肝组织TNF-α、IL-6及血浆ALT、TBIL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 内毒素肝损伤过程中,枯否氏细胞SR表达下调,CD14表达上调可能是枯否氏细胞由免疫防御细胞转化为致炎效应细胞导致肝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骨髓粒单系造血变化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计数和细胞培养观测20%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合并内毒素(按体重1μg/g)腹腔注射后(烧注组)1周内小鼠外周血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总数及骨髓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的动脉变化;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放射免疫法检测骨髓细胞环氧化酶-2(COX-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及骨髓细胞上清前列腺素E2(PEG2)含量变化。结果:烧注后6小时内外周血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总数、骨髓CFU-GM略增多,以后逐渐减少,外周血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总数在1-5日、骨髓CFU-GM在12小时-5日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烧注后1、3日骨髓细胞COX-2和TGF-β1表达明显增强,12小时-5日PGE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GE2与CFU-GM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骨髓粒单系造血抑制;PGE2可能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骨髓粒单系抑制中起重要作用;TGF-β1可能也是粒单系抑制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观察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 NMDA)受体的过度激活对大鼠严重创伤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中的影响,为探索从中枢的某一环节着手,来抑制严重创伤后的炎性反应失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30% TBSA Ⅲ度烧伤为严重创伤模型,利用ELISA方法检测激活NMDA受体对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的影响;通过膜片钳技术检测严重创伤能否导致大鼠神经元NMDA受体的过度开放;再观察阻断NMDA受体能否抑制严重烧伤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的上升。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使用NMDA 0.5mg/kg激活NMDA受体,血清TNF-α,IL-1β、IL6明显升高,加大剂量(2mg/kg )可以使血清TNF-α,IL-1β、IL6进一步升高;②在35pS电导水平的开放中,烧伤使通道开放概率增加非常显著,在100pS电导水平的开放中,开放时间常数τ1、通道开放概率增加非常显著;③腹腔注射MK-801(3mg/kg)阻断NMDA受体可以抑制烧伤后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的上升,加大注射剂量(5mg/kg)可以进一步抑制烧伤后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的上升。结论 NMDA受体是严重创伤后(烧伤)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过度升高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IL-2基因修饰增强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功能及其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IL 2基因修饰增强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对肿瘤抗原提呈的功能和对MHCⅠ类限制性抗原多肽体内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的激活作用及其相关的免疫机制。方法 用重组腺病毒介导IL 2基因修饰小鼠骨髓来源的DC ,ELISA法检测DC培养上清中IL 1 2和CTL上清中IFN γ的分泌水平 ,用流式细胞仪 (FACS)分析IL 2基因修饰对DC表面共刺激分子B7表达的调节和内吞卵清蛋白抗原八肽 (OVA)的作用 ,3H TdR掺入法检测DC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株3LL肿瘤抗原的提呈能力 ;51 Cr释放法检测用 3LL细胞MHCⅠ类抗原多肽Mut1致敏IL 2基因修饰的DC对小鼠体内特异性CTL的诱导作用。结果 经IL 2基因修饰后 ,DC 48h能分泌高水平的IL 1 2(78.4± 6 .6)pg·(1× 1 0 6 细胞 ) - 1 ·ml- 1 ,DC表面的共刺激分子B7表达增加 ,DC内吞OVA多肽的作用也增强。经Mut1致敏后与同系 3LL细胞荷瘤的小鼠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 ,3H TdR掺入量显著增高 ,用Mut1致敏IL 2基因修饰的DC免疫小鼠后 ,能在体内诱导出分泌高浓度IFN γ[(1 1 68.0± 58.4)pg/ml]的CTL活性。结论 IL 2基因修饰可活化DC抗原提呈的第二信号 ,增强DC对抗原多肽的捕获和提呈功能 ,经MHCⅠ类抗原多肽致敏后 ,在小鼠体内能更有效地诱导出CTL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5.
硫酸镁对大鼠急性颅脑损伤后白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研究硫酸镁对急性颅脑损伤后白介素-1β(Inter leukin-1β,IL-1β)表达的影响,探讨镁离子保护创伤神经元的可能机理。方法:建立大鼠脑外伤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镁离子对颅脑损伤后IL-1β表达的影响。结果:实验大鼠大脑局部损伤及区及周围神经细胞中IL-1β阳性产生物表达明显增加,伤后4h,8h,12h较1h升高非常显著(P<0.01);伤后给予硫酸镁可以抑制IL-1β的过高表达,其组织学中神经组织变性、坏死及血管炎性反应也明显减轻。结论:颅脑损伤后,受损脑组织中IL-1β表达增加,硫酸镁可以通过抑制后IL-1β表达,起到保护创伤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NO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标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血管内皮细胞 (VEC)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创伤失血性休克造成兔VEC损伤 ,检测创伤前、创伤后 6小时及 1、 3、 7天外周血内皮素 (ET)及NO含量 ,并观测VEC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伤后 6小时及第 1天 ,外周血ET、NO含量同步显著升高 ,而且NO含量高峰较ET提前出现。伤后第 3、 7天 ,外周血ET、NO含量同步显著下降。VEC超微结构于伤后 6小时无改变 ,伤后第 1天VEC超微结构损伤轻微 ,伤后第 3、 7天损伤严重。结论 :1.NO与ET早期同步升高 ,可拮抗ET升高引起的血管痉挛 ,改善组织血供。2 .NO作为VCE损伤标志物较ET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7.
青蒿琥酯对内毒素诱导的炎性因子合成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对内毒素诱导的巨噬细胞炎性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系RAW 264.7细胞,向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细菌脂多糖(LPS)、AR或LPS+AR,于37℃、15%CO2条件 下培养24小时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测定上清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NO)含量。此外,采用角叉菜胶致敏的小鼠,静注LPS制备内毒素血症模型,观察青蒿琥酯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在体外培养的RAW 264.7细胞上,AR2.5-10.0mg/L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TNF-α产生,同时对NO产生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给小鼠肌注青蒿琥酯后,可使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系统对LPS刺激的反应明显降低,可使内毒素血症小鼠体内诱导产生的TNF-α明显减少。结论:青蒿琥酯在体内和体外均可明显抑制内毒素诱导的巨噬细胞炎性因子产生,表明对内毒素诱导的炎症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冯建容  李介华等 《新医学》2002,33(6):345-346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SAH患者在病程不同时期的脑脊液中IL-6含量,同时检测同期20例患非神经系统疾病病人作为对照。结果:SAH患者在不同时期的脑脊液IL-6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为P<0.001;SAH后第一日至第三日达峰值,第二周至第三周逐渐下降。SAH组6例脑血管痉挛患者的脑脊液IL-6含量明显高于同期无血管痉挛的SAH患者,P<0.01。结论:SAH患者脑脊液中IL-6含量显著升高,SAH后脑血管痉挛患者IL-6水平明显高于无血管痉挛患者,动态观察SAH病人的IL-6水平有助于防治SAH后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19.
多发性创伤后血清TNF-α、IL-1β、IL-6及IL-10变化的连续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创伤患者TNF-α、IL-1β、IL-6及IL-10血清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25例多发性创伤患者分别在受伤后第2、3、5、10及15天测定外周血清TNF-α、IL-1β、IL-6及IL-10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血清TNF-α浓度采用放免法测定,IL-1β、IL-6、IL-10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果 TNF-α、IL-1β、IL-6及IL-10血清浓度在多发性创伤后均较正常对照显著增高,IL-1β及TNF-α于2周后恢复正常,而IL-6、IL-10增高持续至2周后。结论 TNF-α、IL-1β、IL-6及IL-10参与了多发性创伤病理生理过程,动态观察可能和病情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血浆置换技术,探讨其对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内毒素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50例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血浆置换治疗,于血浆置换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后24小时,48小时分别抽血测血清内毒素(ET)、TNFα及IL-6的水平。结果:重型生地炎患者血清内毒素、TNFα、IL-6的水平明显升高,血浆置换治疗结束时血清内毒素、TNFα、IL-6的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治疗后48小时内毒素、TNFα、IL-6的水平有所上升,但存活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死亡组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浆置换治疗能有效清除重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内毒素和炎性介质,治疗后血清内毒性和炎性介质的水平动态变化可能是判断血浆置换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