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外显子2的Pro12Ala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及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一直接测序技术,对1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83例正常对照者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Pro12Ala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PPPAAA在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分别为92.7%6.7%0.6%和86.9%12 6%0.5%,P等位基因和A等位基因在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布分别为96.1%、93 2%和3.9%、6 8%,两组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正常人群中,Pro12Ala多态性的基因划和等位基冈频率在体重指数<25 kg/m2与>25 kg/m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PARγ2基因Prol2Ala多态性可能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肥胖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但与2型糖尿病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外显子2的Pro12Ala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及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一直接测序技术,对1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83例正常对照者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Pro12Ala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PP:PA:AA在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分别为92.7%:6.7%:0.6%和86.9%:12 6%:0.5%,P等位基因和A等位基因在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布分别为96.1%、93 2%和3.9%、6 8%,两组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正常人群中,Pro12Ala多态性的基因划和等位基冈频率在体重指数<25 kg/m2与>25 kg/m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PARγ2基因Prol2Ala多态性可能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肥胖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但与2型糖尿病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2基因(PPARγ2)Pro12Ala多态性与腹型肥胖指数的关系.方法 将研究对象健康对照者104人及2型糖尿病患者79人,按腰围/臀围比值(WHR)分为WHR正常组(121人)和WHK增高组(62人),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 ,检测所有研究对象、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中WHK正常组和WHR增高组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并对其基因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①全部研究对象WHR增高组和WHR正常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值分别为0.46及0.701).②2型糖尿病组中WHR增高组和WHR正常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值分别为0.524及0.531).健康对照组中WHR增高组和wHR正常组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5),但等住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2).结论 PPARγ2基因的Pro12Ala多态性与辽宁地区无T2DM家族史的正常人WHR增高有关,而与T2DM组WHK增高不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外显子2的Pro12Ala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及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直接测序技术,对1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83例正常对照者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Pro12Ala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PP:PA:AA在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分别为92.7%:6.7%:0.6%和86.9%:12.6%:0.5%,P等位基因和A等位基因在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布分别为96.1%、93.2%和3.9%、6.8%,两组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正常人群中,Pro12Ala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体重指数<25kg/m2与>25kg/H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可能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肥胖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但与2型糖尿病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Pro12Ala(P12A)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肾病的相关性.方法 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无血缘关系的2型糖尿病患者259例,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DN 0组,n=94)和糖尿病肾病组(DN组,n=165).DN组进一步分为微量蛋白尿肾病组(DN 1组,n=95)和显性蛋白尿肾病组(DN 2组,n=70).应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各组PPARγ2基因外显子B的P12A多态性基因型,比较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临床变量间的差异.结果 检测到P12P12和P12A12二种基因型,未检测到A12A12.T2DM各亚组PPARγ2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 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与DN 0组相比,DN 1组和DN 2组P12A12基因型及A12等位基因频率均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DN组P12A12基因型及A12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低于DN 0组,其中基因型为9.1% vs 18.1%(P=0.034,OR=0.453),等位基因为4.5% vs 9.0%(P=0.041,OR=0.479).结论 研究结果 提示PPARγ2基因P12A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T2DM肾病发病相关,A12等位基因可能有防止T2DM肾病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合评价人群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联性.方法:以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各PPARγ基因型频数和等位基因频数分布的OR值为统计量,全面检索相关文献;应用Meta分析软件包Revman5.1,在基因分型水平上,对各研究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和数据合并,并评估发表偏倚.结果:PPARΥ2基因Pro12→Ala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在T2DM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合并OR值为1.19,等位基因合并OR值为1.29.结论:PPARγ2基因Pro12 →Ala多态性(Ala等位基因)与T2DM有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从基因水平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2基因(PPARγ 2)Pro12Ala多态性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辽宁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331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的基因型进行基因检测,并测定血脂代谢的指标.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中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Pro12Ala/Ala12Ala组>Prp12 Pro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32和0.026).将T2DM患者按肥胖组(BMI>25 kg/m2,171例)和非肥胖组(BMI≤25 kg/m2,160例)分层后TC、TG、LDL-C的水平Pro12Ala/Ala12Ala组>Pro12 Pro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28、0.025和0.012).按性别分层后未发现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影响2型糖尿病血脂代谢(TC、LDL-C水平升高而对TG、HDL-C影响差异无显著性),在肥胖个体中影响更为显著(TC、TG和LDL-C水平在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而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8.
PPARγ2基因P12A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Pro12Ala(P12A)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肾病的相关性。方法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无血缘关系的2型糖尿病患者259例,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DN-0组,n=94)和糖尿病肾病组(DN组,n=165)。DN组进一步分为微量蛋白尿肾病组(DN-1组,n=95)和显性蛋白尿肾病组(DN-2组,n=70)。应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各组PPARγ2基因外显子B的P12A多态性基因型,比较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临床变量间的差异。结果检测到P12P12和P12A12二种基因型,未检测到A12A12。T2DM各亚组PPARγ2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与DN-0组相比,DN-1组和DN-2组P12A12基因型及A12等位基因频率均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DN组P12A12基因型及A12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低于DN-0组,其中基因型为9.1%vs18.1%(P=0.034,OR=0.453),等位基因为4.5%vs9.0%(P=0.041,OR=0.479)。结论研究结果提示PPARγ2基因P12A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T2DM肾病发病相关,A12等位基因可能有防止T2DM肾病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PARγ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技术,对104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妇女和120例正常对照者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PPARγ2Pro12Ala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PP、PA、AA,在GDM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分别为92.4%、7.6%、0.0%以及85%、13.3%、1.7%。P等位基因和A等位基因在GDM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布分别为96.2%、91.7%和3.8%、8.3%。两组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GDM组中,PPARγ2Pro12Ala多态性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P<0.01),而与空腹血糖、胰岛素、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无相关性。PPARγ2Pro12Ala多态性可能与GDM妇女肥胖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与GDM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抵抗素+299G/A,PPARγ2 Pro12Ala基因多态性并存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296例两个基因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基因型。结果①A组抵抗素基因+299G/A等位基因频率和B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PARγ2基因 Pro/Ala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在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②多态位点联合分析表明,同时携带GA/AAPA基因型的T2DM患者患大血管病变风险明显低于仅携带一种或者未携带基因型者(P<0.05)。结论①抵抗素基因+299G/A多态位点的A等位基因及AA基因型,PPARγ2基因 Pro/Ala多态位点的A等位基因可能是大血管病变的保护因素;②同时携带GA/AAPA基因型的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患病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患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基因(PPARγ2)Pro12Ala多态性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纳入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四川地区汉族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2例,收集一般资料,采用国际通用的简易智力状况量表(MMSE)测验认知功能,按认知评分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n=376)和认知功能障碍组(n=126),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测定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同时测定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胰岛素及餐后2 h血糖、胰岛素水平.结果 5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等位基因型及基因频率的分布结果显示,PP基因型88.6%,PA基因型11.4%,AA基因型0%,P等位基因频率94.3%,A等位基因频率5.7%.其中认知功能正常组376例,PP和PA基因型分别为328例(87.2%)和48例(12.8%);认知功能障碍组126例,PP和PA基因型分别为126例(92.9%)和9例(7.1%).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按照性别和年龄分组后,认知功能正常组与认知功能障碍组之间基因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也未发现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高血压病认知功能相关[PP基因型:OR=1;PA基因型:OR=0.511,95%可信区间(0.226,1.153),P=0.106].结论 Pro12Ala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外显子2的Pro12Ala多态性与肥胖的关系.方法 运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基因多态性(PCR-RFLP法)分析方法,对116例超重或肥胖患者和89例正常对照者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超重或肥胖组Ala等位基因频率(11.64%)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06%),在所检测人群中,PA/AA基因型者具有更高的体质量指数和血浆甘油三酯水平(P<0.05).结论 PPARγ2的Pro12Ala变异与肥胖的发生有关,12Ala更易发生肥胖.  相似文献   

13.
周坚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4):247-249
目的研究过氧化质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是否与Ⅱ型糖尿病(IDDM)的易感性相关.方法通过PCR-RFLP方法,对275例糖尿病患者和286例正常人进行了PPAR基因Pro12Ala多态性分析,比较各组间等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结果研究对象中共见有2种基因型,Pro/Ala杂合子等位基因型,Pro/Pro纯合子等位基因型.IDDM患者基因型Pro/Ala、Pro/Pro频率分别为10%、90%,x2=3.39,P>0 05,而对照组Pro/Ala、Pro/Pro频率分别为5%、95%;IDDM患者等位基因Pro和Ala频率分别为95%、5%,x2=3.27,P>0 05,而对照组Pro和Ala频率分别为98%、2%.结论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之间Pro12Ala多态性频率存在差异,但不显著.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Ⅱ型糖尿病的易感性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Pro12Ala及C161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金华市汉族人群冠心病易感性及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连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263例冠心病患者和207例健康体检者进行PPAR-γ2基因Pro12Ala及C161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并探讨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发生及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Pro12Ala位点多态性检测显示,两组间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冠心病组中Ala等位基因携带者TC和LDL-C水平均高于非携带者(均P<0.05)。C161T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显示,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T等位基因携带者TG水平低于非携带者(P<0.05)。结论PPAR-γ2基因Pro12Ala及C161T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金华地区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生无关,但Pro12Ala位点的Ala等位基因可能影响冠心病患者TC和LDL-C水平,C161T位点的T等位基因可能影响人群TG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PARγ2外显子B的Pro12Ala多态性与辽宁地区2型糖尿病的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35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26例的非糖尿病对照人群PPARγ2基因外显子的Pro12Ala多态性基因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PPARγ2基因12Ala等位基因在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组的频率分别为5.21%,3.35%,两者间无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PARγ2基因外显子的pro12Al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有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基因(GPx-1基因)Pro198Leu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及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以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的198例T2DM患者和94名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的非DM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T2DM组又分为无冠心病组(n=95)和冠心病组(n=103).采用PCR扩增-直接测序法,分别检测各组GPx-1基因外显子2的Pro198Leu多态的基因型,并分析比较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及临床变量间的差异.结果 非DM对照组中,GPx-1基因Pro198Leu多态基因型以CC型、等位基因以C型为主,频率分布与文献报道中的瑞典人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该多态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无冠心病T2DM组与冠心病T2DM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非DM对照组相比,T2DM组该多态CT基因型频率显著增加(P=0.012,OR=2.254).结论 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GPx-1基因Pro198Leu多态CT基因型个体发生T2DM的风险显著增加,但T等位基因并非T2DM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新疆哈萨克族人群中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2基因(PPARγ2)Pro12Ala多态与单纯腹型肥胖和代谢综合征(MBS)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59例MBS、78例单纯腹型肥胖和106例正常人的基因型,同时测定相关的生化指标,并进行病例-对照统计学分析.结果 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PARγ2Pro12Ala多态与哈萨克族人群腹型肥胖及MBS的发生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广东地区人群中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Prol2Al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DNA直接测序技术,对143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50例正常对照者PPARγ2基因Prol2Ala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Prol2Ala多态性的基因型PP,PA和从在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93.0%、7.0%、0和90.7%、9.3%、0,P等位基因和A等位基因在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96.5%、95.3%和3.5%、4.7%,两组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型糖尿病组中基因型为PA者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均高于PP基因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ARγ2基因Prol2Ala多态性与广东地区2型糖尿病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基因Val(16)Ala多态性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上海地区无血缘关系汉族人258名,其中非糖尿病的健康者88人(对照组),T2DM患者170例(T2DM组).根据有无DR将T2DM组再分为DR(-)组(n=83)和DR(+)组(n=87).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各组人群Mn-SOD基因Val(16)Ala多态性,比较T2DM组和对照组Mn-SOD基因型频率及分布,同时在T2DM组内评价Val(16)Ala多态性与DR的相关性.结果 Mn-SOD基因Val(16)Ala等位基因型频率和分布,在T2DM组和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DR(+)组Mn-SOD的VV基因型频率(92.0%)显著高于DR(-)组(77.1%)(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V基因型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OR=0.4785).结论 Mn-SOD基因的Val(16)Ala多态性与中国人群T2DM无显著相关,但与DR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人群中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DNA直接测序技术,对143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50例正常对照者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结果Pro12Ala多态性的基因型PP,PA和AA在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93.0%、7.0%、0和90.7%、9.3%、0,P等位基因和A等位基因在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96.5%、95.3%和3.5%、4.7%,两组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型糖尿病组中基因型为PA者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均高于PP基因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广东地区2型糖尿病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