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复发性骨巨细胞瘤进行手术治疗,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分析19例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观察、随访再手术病例。结果所有患者的功能评分平均为79%,其中6名患者的功能评分〉90%。再复发3例。结论定期随访可早期发现病灶。对大部分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的治疗仍可采用囊内切刮、植骨或骨水泥填充术。  相似文献   

2.
肢体骨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肢体骨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1年10月-2008年7月共收治肢体骨复发性骨巨细胞瘤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19~52岁,平均32.2岁.股骨远端9例,胫骨近端5例,桡骨远端4例,肱骨近端3例,股骨近端2例.复发时间为术后7个月-6年4个月,平均25.7个月.根据发病部位、放射线分级选择的治疗方法 为:再次刮除+骨水泥充填15例,瘤段切除+人工假体重建6例,自体腓骨重建2例.结果 随访时间10个月至6年6个月,平均37.6个月.再次刮除组中2例复发(13.3%),瘤段切除组无局部复发,根据Eneeking评分标准,瘤段切除+功能重建组的肢体功能优良率达75.3%.结论 囊内刮除虽仍存在再次复发的风险,但可较完好的保留关节功能,应作为治疗的首选.对Companacci Ⅲ级的肢体骨复发性骨巨细胞瘤采用瘤段切除与功能重建治疗可有效地降低局部复发率,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曾明  董扬 《肿瘤防治研究》2007,34(8):614-617
 目的 探讨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治疗选择。方法 回顾我院近3年收治的复发性骨巨细胞瘤23例,分析术后复发情况,评价关节功能。结果 本组病例中,7例行再次病灶刮除植骨,13例行瘤段切除,3例行截肢。平均随访26.5个月,21例无复发,1例复发伴肺转移,1例死亡。瘤段切除病例中,10例行人工关节置换,2例行异体骨移植。对病灶刮除组、关节置换组和异体骨移植组进行Ennek-ing功能评分,分别为29.8、25.2和22分。病灶刮除组和异体骨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发性骨巨细胞瘤首选病灶刮除。如存在病灶刮除反指征,则膝关节周围选择瘤段切除人工关节置换,腕关节周围选择带关节异体骨移植或同时合并关节融合。骨盆部位复发病例首选瘤段切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1月至2008年11月手术治疗的83例四肢骨巨细胞瘤患者,男52例,女31例,其中胫骨近端26例,股骨远端28例,桡骨远端16例,肱骨近端7例,肱骨远端2例,股骨近端3例,足趾骨1例.于本院确诊时平均年龄30.3 (14~53)岁,Campanacci分级:I级45例,II级35例,III级3例;初发55例,复发28例,合并病理性骨折7例.Jeffer病理分级,一级35例,二级46例,三级2例.结果 8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至9年2个月,平均4年11个月.病灶刮除+液氮冷冻+骨水泥填充术45例,肿瘤复发4例;病灶刮除+液氮冷冻+自体骨植骨术35例,肿瘤复发3例;瘤段骨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术2例,肿瘤复发0例;瘤段骨切除煮沸灭活后回植1例,肿瘤复发0例.病灶刮除组总复发率8.75%,瘤段切除组织复发率为0.结论 病灶刮除+液氮冷冻+骨水泥填充术、自体骨植骨术和肿瘤瘤段切除术均是治疗骨巨细胞瘤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5.
6.
髌骨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髌骨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2009年5月收入我院的1例和外院会诊的3例髌骨骨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和女性各2例;年龄20~37岁,平均26.8岁;左膝3例,右膝1例。所有患者均以前膝痛为首发症状,X线片显示髌骨溶骨性病变,骨皮质膨胀,边缘硬化。CampanacciⅠ级1例和Ⅱ级2例行病变刮除植骨术,Ⅲ级1例行髌骨全切术。术后病理均确诊为骨巨细胞瘤。结果3例刮除植骨的患者分别随访24、31-162个月,所有患者症状消失,局部无复发,元肺转移,膝关节活动正常,随访X线片显示不同程度的骨融合。髌骨切除的患者通过加强膝关节屈伸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术后13个月除行走稍跛行外,膝关节活动正常。结论对于前膝痛的年轻患者,应警惕髌骨肿瘤的可能性。髌骨骨巨细胞瘤CampanacciⅠ级和Ⅱ级的病变可采用刮除植骨术,Ⅲ级选择髌骨全切术。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骨巨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晓辉 《癌症进展》2005,3(4):316-319,398
骨巨细胞瘤是一高侵袭性良性肿瘤,主要发生于年轻人中,骨端发病.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是骨端完全溶骨的膨胀性改变,多不伴有骨膜反应及软组织包块.CT及MRI可以很好地显示肿瘤的侵及范围,X线平片最具诊断意义.圆形及卵圆形基质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是骨巨细胞瘤的基本组织构成成分.刮除术是治疗骨巨细胞瘤的基本外科手段,但其复发率较高,应加用物理及化学的方法扩大至边缘或广泛的外科治疗边界.放疗可用于治疗难以手术的病例,但可致肉瘤变.化疗对于骨巨细胞瘤基本无效.骨巨细胞瘤的转移及恶变可能与以往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8.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原发性骨肿瘤,其生长活跃,骨质侵袭性强,破坏迅速,具有潜在恶性。在临床上,我们采用外科分级系统,即根据临床X线和病理表现等对其进行分级,以决定治疗方案,自1985年—1997年,我院共收治骨巨细胞瘤29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现将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膦酸盐作为辅助治疗方法降低四肢骨巨细胞瘤复发率的可行性。方法:2001年2月~2007年8月我院及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收治的39例四肢骨巨细胞瘤患者,男性28例,女性11例,年龄18~45岁。肿瘤影像学分级按Campanacci分级标准,其中Ⅱ级18例,Ⅲ级21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经过病理活检诊断为骨巨细胞瘤。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例患者,未予双膦酸盐治疗。治疗组19例患者,于手术前给予1~3疗程的双膦酸盐治疗(唑来膦酸4mg,2~3周1次),术后继续给予3个疗程以上的双膦酸盐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囊内切除+骨水泥或骨移植重建,瘤段切除+骨移植或人工关节重建。结果:随访19~34个月。双膦酸盐治疗后患者疼痛减轻,VAS疼痛评分由8.19±1.33减轻至2.42±1.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5.304P=0.000)。78.9%的患者肿胀减轻,63.2%的患者在唑来膦酸治疗2~3疗程后X线片上肿瘤内出现明显的骨矿化增加或骨生成。治疗组的复发率为5.3%,低于对照组3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284,P=0.022)。3级骨巨细胞瘤对照组的复发率为50.0%,治疗组为9.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295,P=0.038)。结论:双膦酸盐作为辅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四肢骨巨细胞瘤的复发率。用药后症状与体征的改善,影像学中骨矿化或骨生成都可作为双膦酸盐疗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四肢长骨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991年11月-2005年9月手术治疗的44例骨巨细胞瘤。结果 4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至14年1个月,平均10年2个月。病灶刮除植骨11例,肿瘤复发3例;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16例,肿瘤复发2例;瘤段切除灭活再植7例,肿瘤复发1例;瘤段切除关节融合3例,肿瘤复发0例;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7例,肿瘤复发0例。病灶刮除组总复发率19%,瘤段切除总复发率为6%。结论 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术和肿瘤瘤段切除术均是治疗骨巨细胞瘤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1.
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治疗骨巨细胞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采用刮除、酒精灭活及骨水泥填充相结合治疗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 :对 1980年 6月~ 1998年 3月 ,经刮除、酒精灭活加骨水泥填充治疗的骨巨细胞瘤 98例进行随访。男 45例 ,女 5 3例。发病部位 ,股骨下端48例、胫骨上端 2 4例、肱骨上端 7例、桡骨远端 8例、股骨上端 3例、髂骨 2例、骶骨 4例、肱骨下端、尺骨各 1例。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 5年 3个月 ,1年内复发率 5 .9% ,3年内复发率 12 .9% ,5年内复发率为 13.9%。结论 :强调手术过程中刮除的精细操作、酒精灭活和骨水泥填充时的再灭活作用 ,提出彻底刮除、酒精灭活和骨水泥填充手术可以使囊内切除手术达到邻界切除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dm2癌基因蛋白在骨巨细胞癌(GCT)的表达及与GCT病例级和临床良恶性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dm2在52例GCT(GCT按Jaffe分级;1级15例,2级25例,3级12例)中的表达。达率在骨巨细胞瘤1-3级中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28,P〉0.05)。在良性、可颖恶性和恶性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15.0%、35.3%、60.0%,mdm2阳性表达率在骨巨细  相似文献   

13.
影响骨巨细胞瘤预后的临床和病理因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研究影响骨巨细胞瘤预后的临床和病理因素,探讨可供临床预测患者预后和选择治疗方式的病理形态学指标。方法:从存档病例中选取有完整病历记录和追踪观察的骨巨细胞瘤病例41例,分复发和无复发两组,分析预后与组织学分级、组织形态学测量、免疫组化CD68和Ki67双重表达以及手术方式(病灶内刮除、肿瘤完整切除或广泛切除)的关系。结果:骨巨细胞瘤的预后与组织学分级、单核基质细胞的细胞面积、核面积、核分裂数和Ki67的阳性细胞数以及手术方式有关,而与多核巨细胞的数目和形态、单核基质细胞的核周长、核长/短径比值无关。结论:组织学分级对预测肿瘤的预后仍有一定意义,值得保留供临床参考;组织形态学测量将细胞形态指标量化,能客观地反映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对预测本瘤的预后意义更大,值得进一步探讨;单核基质细胞的异型性和Ki67阳性表达的细胞数与肿瘤复发有关,同时支持单核基质细胞是肿瘤细胞成分的学说;病灶内刮除的术后复发率较高,应尽量避免采用这种手术方式,尤其是对于Jaffe分级为Ⅱ或Ⅲ级的肿瘤、组织细胞形态学测量显示单核基质细胞的细胞面积、核面积及核分裂数高的病例、Ki67免疫组化显示阳性细胞多的病例,应更多选择肿瘤完整切除或广泛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阿霉素抑制骨巨细胞瘤的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敏感性相对最高的阿霉素(ADM)抑制骨巨细胞瘤的机理,方法 用阿霉素与骨巨细胞瘤细胞悬液共同培养72小时(阿霉素最浓度分别为0.04μg/ml,0.4μg/ml),搜集细胞,用电镜观察及用流式细胞仪、DNA电泳进行分析。结果 电镜及流式细胞分析均可获取一定数量的凋亡细胞,且较高浓度(0.4μg/ml以上)阿霉素处理的细胞DNA电泳可见典型的梯形条带。研究的结果提示:阿霉素抑制骨巨细胞瘤的机理是诱导骨巨细胞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研究促凋亡基因bax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Jaffe分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兔抗人Bax多克隆抗体及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结果:73例骨巨细胞瘤中,Bax阳性47例(64.4%);其中Jaffe病理分级Ⅰ级27例中,阳性22例(81.5%),Ⅱ级38例中阳性23例(60.5%),Ⅲ级8例中2例阳性(25.0%),P<0.05。在不同预后分组中Bax阳性率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促凋亡基因在骨巨细胞瘤中不同程度的表达可能参与骨巨细胞瘤凋亡的调节,并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单一Bax表达不能反应预后。  相似文献   

16.
骨巨细胞瘤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半恶性的肿瘤,术后复发率较高。作者取经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标本(共7例)进行体外培养,并用MTT法进行原代细胞的化疗药物敏感试验及梯度浓度的化疗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显示,在常规剂量下(临床一次用量的1/250)骨巨细胞瘤对阿霉素及顺氨氯铂中度敏感,梯度试验表明,阿霉素、顺氨氯铂及甲氨蝶吟的最低有效抑制浓度分别为0.4ug/ml、2ug/ml和3us/ml,因此,骨巨细胞瘤可以应用阿霉素、顺氨氯铂等进行治疗以降低术后复发率,但由于有效浓度较高,不适合常规的静脉及局部给药,而仅适用于良好缓释载体与敏感化疗药物制成的缓释制剂的局部应用。  相似文献   

17.
对影响骨巨细胞瘤预后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各种因素在骨巨细胞瘤预后中的意义,我们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对可能影响其预后的10种因素,如年龄、性别、病程、病理骨折、临床表现、X线分析、病理分级、三结合原则分类、肿瘤部位和术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预后与手术方式、年龄呈负相关,与三结合原则分类法呈正相关,即手术愈彻底,年龄愈大,三结合原则分类愈接近良性,复发的可能性愈小。作者首次提出了年龄在骨巨细胞瘤预后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者运用图像分析技术,对30例骨巨细胞瘤进行14项细胞形态参数测量。结果表明:多核巨细胞数密度、单核间质细胞核的面积、周长、形状因子、狭长因子、细胞数密度等参数,Ⅰ级与Ⅱ级无显著差异;单核间质细胞核的形态可能与复发有关。作者支持废弃Jaffe分级法,取消“良性”巨细胞瘤名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We provide an overview of imaging, histopathology, genetics, and 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of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GCTB), an intermediate, locally aggressive but rarely metastasizing tumor. Overexpression of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κB ligand (RANKL) by mononuclear neoplastic stromal cells promotes recruitment of numerous reactive 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s. Conventional radiographs show a typical eccentric lytic lesion, mostly located in the meta‐epiphyseal area of long bones. GCTB may also arise in the axial skeleton and very occasionally in the small bones of hands and fee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s necessary to evaluate the extent of GCTB within bone and surrounding soft tissues to plan a surgical approach. Curettage with local adjuvants is the preferred treatment. Recurrence rates after curettage with phenol and 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 8%–27%) or cryosurgery and PMMA (0%–20%) are comparable. Resection is indicated when joint salvage is not feasible (e.g., intra‐articular fracture with soft tissue component). Denosumab (RANKL inhibitor) blocks and bisphosphonates inhibit GCTB‐derived osteoclast resorption. With bisphosphonates, stabilization of local and metastatic disease has been reported, although level of evidence was low. Denosumab has been studied to a larger extent and seems to be effective in facilitating intralesional surgery after therapy. Denosumab was recently registered for unresectable disease. Moderate‐dose radiotherapy (40–55 Gy) is restricted to rare cases in which surgery would lead to unacceptable morbidity and RANKL inhibitors are contraindicated or unavail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