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败血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Shao J  Huang XW  Sun MY  DU LZ  Tang YM  Le YL 《中华儿科杂志》2005,43(7):510-513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89例疑似败血症患儿,通过临床表现、血培养及5项非特异性指标白细胞、血小板、血浆C反应蛋白、微量血沉和未成熟中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总数比值,分为败血症组39例和非败血症感染组50例.另设对照组19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结果败血症组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率为(75.6±8.9)% ,显著高于非败血症感染组(29.1±6.2)%和对照组(5.1±1.1)%(P均<0.05) ,非败血症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败血症患儿CD64表达率(79.5 ±3.5)%高于革兰阳性菌败血症(76.4±4.6)%,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败血症组经抗感染治疗后CD64表达水平下降.中性粒细胞CD64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敏感性97.4%,特异性84.0%,阳性预测值82.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6%.CD64检测阳性率62.9%(56/89)高于血培养19.1%(17/89)和5项非特异性指标29.2%(26/89)(P均<0.05).结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测定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指标,并可以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败血症C反应蛋白的检测和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高敏C反应蛋白(sCRP)浓度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提供准确快速的诊断依据.方法 用比浊法测定新生儿败血症患者的CRP、sCRP浓度,并与WBC计数进行比较.结果 CRP、sCRP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均高于WBC计数,3个指标中敏感性以sCRP最高;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CRP最高;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CRP、sCRP两者相差无几.结论 C反应蛋白浓度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和重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围产期主要的死因之一。因其症状与体征无特异性,往往易使诊断延误,影响治疗。兹将我院近6年(1982~1987年)收治的临床与病理诊断为败血症的83例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组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标准是:凡有感染的病史和/或感染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或外周血白细胞的异常和/或化脓性病灶等体征,并具备下列一项者,即可诊断:(1)血培养2次以上阳性;(2)血培养1次阳性,但临床表现明显,并且敏感抗生素治疗有效;(3)尸检符合败血症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临床思路及实验室方法。方法 对2002年11月~2006年5月568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情况进行回顾分析.了解血培养及外周血D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1)本组新生儿败血症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5.4%,其中早发型败血症32.2%,临床症状重,常有中毒症状及并发症。(2)早产儿败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3)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77.6%为葡萄球菌,其他依次为肠球菌、大肠杆菌。(4)血培养及外周血CRP检测可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5)新生儿败血症20.7%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其他还有骨髓炎、眼内炎等。结论 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危重症.并发症较多;血培养及外周血CRP可协助早期诊断,利于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败血症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界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确诊败血症新生儿81例、临床诊断败血症新生儿152例和非败血症新生儿103例,比较三组间hs-CRP浓度;以血培养为金标准,通过绘制ROC工作曲线,确定hs-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最佳诊断界值点;同时对比分析hs-CRP、传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未成熟中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总数比值(I/T)及血小板(PLT)计数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确诊新生儿败血症组、临床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组及非败血症组hs-CRP中位数分别为15.0、11.0和1.0mg/L;hs-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1,最佳诊断界值点为3.0mg/L;hs-CRP、CRP、WBC、I/T、PLT诊断新生儿确诊败血症组与非败血症组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灵敏度分别为90.1%、42.0%、34.6%、16.0%和22.2%,特异度为66.0%、95.1%、87.4%、95.1%和97.1%。结论 hs-CRP是一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理想的初筛项目。  相似文献   

6.
急相蛋白检测对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期感染性疾病特别是败血症缺乏特异症状及体征,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而其诊断一贯有赖血培养证实,但血培养阳性率不高且耗时较长,不能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70年代中期一些快速特异性诊断方法如对流免疫电泳、乳胶颗粒凝集试验等相继问世,仅数分钟或数小时即可得出结果,但因新生儿病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杆状核/分叶核(I/T)比值的测定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患有败血症的新生儿(42例)和同时期在同病区收治的非感染性疾病患儿(42例,对照组),采集败血症患儿静脉血测定其治疗前的PCT、hs-CRP、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及I/T比值,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败血症组PCT、hs-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及I/T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时的临界值为0.5 ng/ml,此时敏感度为73.8%,特异度为80.9%.hs-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临界值为3 mg/dl,此时敏感度为54.8%,特异度为76.2%.PCT联合hs-CRP在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时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88.1%.结论 PCT及联合检测PCT、hs-CRP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PCT是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价值较高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中性粒细胞CD64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败血症患儿36例,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定诊断;另设对照组26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结果败血症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为(60.37±22.70)[平均荧光强度(MFI)],显著高于对照组(23.14±5.10)MFI(P<0.001);败血症组恢复期CD64表达水平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CD64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敏感性为95.7%,特异性95.8%,阳性预测值95.6%,阴性预测值为95.4%。结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判断病情、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9.
新生几尤其是早产儿,免疫功能不成熟,败血症的发病率很高,目前败血症仍是导致新生儿死亡或远期不良预后的重要原因.新生儿败血症感染途径较多,起病隐匿,症状缺乏特异性,但进展迅速,数小时内即可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损伤甚至死亡,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血培养是诊断败血症的金标准,但阳性率低,需要时间较长,目前,败血症实验室诊断指标主要包括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细胞因子、细胞表面抗原及细菌DNA检测等.该文比较和分析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指标的研究现状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2年8月本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42例,另设对照组45例,其中正常新生儿17例,为阴性对照组;非感染组16例,其中吸入性肺炎3例,颅内出血4例,高胆红素血症4例,新生儿窒息5例;局部感染组12例,均为肺部感染.检测4组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C反应蛋白、白细胞及降钙素原的表达水平.结果 败血症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为89.23±19.45(平均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败血症组恢复期CD64表达水平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CD64取临界值为40.96平均荧光强度,诊断败血症的敏感度为94.6%,特异度为86.7%.结论 CD64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判断病情、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1.
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早期诊断非常困难,但新生儿败血症的预后与早期应用抗生素密切相关。所以,新生儿学科工作者近年来比临床和实验室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试图找出早期诊断的依据。本文主要对血培养、C反应蛋白、幼稚粒细胞与粒细胞总数的比值、血浆血介素-1受体拮抗剂、白介素-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前降钙素的水平及心率变化特点等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白细胞(WBC)计数在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WBC诊断的上限界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EOS患儿306例,以同期580例非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情况、WBC计数等。根据2003年《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简称2003年版诊疗方案)及《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简称2019年版专家共识)标准分别对WBC计数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根据两种不同诊疗方案,WBC计数的阳性率均较低(分别为51.3%和32.0%),但特异度均较高(分别为93.3%和98.6%)。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2003年版诊疗方案WBC计数曲线下面积大于2019年版专家共识(P < 0.05)。结论 WBC计数在诊断EOS中的诊断上限界值以2003年《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中≥25×109/L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白细胞(WBC)计数在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WBC诊断的上限界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EOS患儿306例,以同期580例非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情况、WBC计数等。根据2003年《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简称2003年版诊疗方案)及《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简称2019年版专家共识)标准分别对WBC计数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根据两种不同诊疗方案,WBC计数的阳性率均较低(分别为51.3%和32.0%),但特异度均较高(分别为93.3%和98.6%)。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2003年版诊疗方案WBC计数曲线下面积大于2019年版专家共识(P < 0.05)。结论 WBC计数在诊断EOS中的诊断上限界值以2003年《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中≥25×109/L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败血症新生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败血症新生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Fcγ-RⅠ)表达水平,探讨CD64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将60例败血症新生儿和20例无感染症状的新生儿进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及血清CRP检测。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血培养阳性组(24例)、血培养阴性组(36例)。结果血培养阳性组CD64为(6681.95&#177;2074.89)分子数/细胞,血培养阴性组为(3306.89&#177;962.43)分子数/细胞,非感染组为(2065.45&#177;841.68)分子数/细胞,血培养阳性组CD64水平显著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和非感染组,3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当CD64取临界值为5141分子数/细胞,其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度为92%,特异度为97%。血培养阳性组CRP为(34.06&#177;19.60)mg/L,血培养阴性组为(13.24&#177;7.95)mg/L,非感染组为(7.44&#177;2.62)mg/L,血培养阳性组CRP水平显著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和非感染组,3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当CRP取临界值为17.1 mg/L时,其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度为88%,特异度为81%。结论败血症新生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表达及血清CRP水平均显著增加,可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实验室指标,且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表达较血清CRP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5.
IL-6、TNF-α和IL-1β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是评价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病人和方法 1995年7月~1996年8月前瞻性研究了巴西某医院儿科生后5天内疑有感染的117例新生儿,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了白细胞和小板计数,血和脑脊液...  相似文献   

16.
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早期诊断非常困难,但新生儿败血症的预后与早期应用抗生素密切相关。所以,新生儿学科工作者近年来从临床和实验室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试图找出早期诊断的依据。本文主要对血培养、C反应蛋白、幼稚粒细胞与粒细胞总数的比值、血浆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白介素-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前降钙素的水平及心率变化特点等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多无特异性,早期诊断较困难,临床工作者多根据临床表现应用抗生素直到血培养阴性才停药,有许多用药实际上是不需要的。如何使抗生素应用限制到最小范围,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产生耐药菌株,对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成了儿科临床医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国外学者对早期快速诊断:感染的实验室检查进行许多研究,除血培养以外可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二大类实验室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败血症因其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上易与新生儿期的其他疾病相混淆,而血培养阳性率又不高,且需时间长,难以作出早期诊断。为此我们对126例各种常见新生儿疾病和42例正常新生儿血清唾液酸(SA)含量作了测定,试图建立一种简便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新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16SrRNA基因PCR加基因芯片杂交快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快速诊断方法。方法  (1)以 16SrRNA基因为靶序列 ,设计引物及寡核苷酸探针 ;将探针固定在特制的玻片上制作成基因芯片 ;(2 )对临床疑为细菌感染的 2 85例新生儿抽取静脉血分别做血培养和细菌 16SrRNA基因检测 :于血标本及脑脊液中抽提DNA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 ,将扩增产物加样在基因芯片上杂交后进行激光扫描及读片。结果(1)PCR检测阳性率 5 96 % (17/2 85 )明显高于血培养的 2 81% (8/2 85 )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若以确诊败血症作为对照 ,PCR的诊断敏感性为 10 0 % ,特异性为 96 75 % ,正确诊断指数为 0 96 8。(2 )对 17份PCR阳性标本进一步做基因芯片杂交 ,结果通用探针均阳性 ,其中G 探针阳性 12份、G-探针阳性 5份 ;8份PCR和血培养均阳性的标本 ,基因芯片杂交探针阳性菌株与血培养细菌阳性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基因芯片杂交技术检测临床标本中 16SrRNA基因能快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 ,除较血培养等方法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外 ,还能快速明确系何种病原菌感染 ,因此有较大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动脉血乳酸水平在判断新生儿败血症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301例败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入院时血乳酸、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生化指标。通过ROC曲线分析,评估入院时血乳酸水平对判断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价值。结果 足月儿血乳酸重度升高组病死率(26.1%)较轻度升高组(3.1%)和乳酸正常组(0%)明显升高(P < 0.017)。预后不良组入院时血乳酸水平(6.5±5.1 mmol/L)较预后良好组(3.6±1.7 mmol/L)明显升高(P < 0.05)。入院时血乳酸水平(临界值为6.15 mmol/L)对判断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545、0.919。结论 早期血乳酸水平可作为判断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生化指标,特异性高,但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