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重度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运动功能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食管反流病(GORD)的主要病理基础是食管酸暴露时间延长[1]。下食管括约肌(LES)功能障碍是发生反流的主要机制。然而食管蠕动功能障碍使食管酸清除时间延长,它在GORD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已更多地受到重视[2]。本文目的,在于探讨食管蠕动功能在非重度反流性食管炎(NSRE)发病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NSRE组:共18例,男9例,女9例。年龄为28~73岁,平均48.5岁。符合:(1)有明显的反流症状;(2)内镜证实反流性食管炎(Ⅰ~Ⅱ级);(3)除外其他食管疾病。健康人组(HS):共1…  相似文献   

2.
胃食管反流与反流性食管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主要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sphincter,LES)松弛,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下段。这种现象可属生理性,常于正常人餐后出现,但因反流量不多,时间短暂,反流物即被清除回至胃内,并不致病。当有 LES 功能不良,导致频繁的 GER,量多且较持久时,可损伤食管下段粘膜而形成反流性食管炎,并能产生食管溃  相似文献   

3.
反流性食管炎 (RE)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 (TLESR)是正常人和多数RE患者胃、食管反流发生的主要机制[1] 。胃底膨胀、胃排空迟缓会增加TLESR的频率 ,是RE发生因素之一。我们对胃底膨胀对下食管括约肌 (LES)运动功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正常组为 8例健康志愿者 ,男 6例 ,女 2例 ,年龄为 2 4~40岁 ,均无RE症状 ,无任何疾病 ,2周内无服药史 ,胃镜检查正常。RE组 13例 ,男 10例 ,女 3例 ,年龄为 2 9~ 6 5岁 ,均有嗳气、反酸、烧心、胸痛等RE症状 ,…  相似文献   

4.
食管运动功能在重度反流性食管炎中的地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Xu JY  Xie XP  Hou XH 《中华内科杂志》2005,44(5):353-355
目的 通过对重度反流性食管炎(RE)治愈前后食管体部运动功能的研究,了解食管体部运动功能在重度RE中的地位。方法 对7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食管压力测定。从中筛选23例重度RE(内镜诊断为洛杉矶C和D级食管炎);且24h食管内pH监测证实为病理性酸反流;食管压力测定证实有食管体部运动障碍患者。给予兰索拉唑30mg/d治疗3~6个月至内镜下食管炎完全愈合后,再行食管压力测定,观察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LESP)及食管体部运动功能的变化。以湿咽成功率、食管远端收缩波幅和食管蠕动的传导速度作为食管体部运动功能的指标。结果 食管炎治愈前后,LESP[ (6 00±0 86 )mmHg比(5 10±0 87)mmHg, 1kPa=7 5mmHg, P=0 476],食管远端收缩波幅[ (34 1±4 1)mmHg比(37 2±4 0)mmHg,P=0 593]、湿咽成功率[ (33 5±6 5)%比(38 6±7 1 )%,P=0 592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均值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治愈食管炎并不能提高LESP及改善食管体部的运动功能。食管体部运动功能障碍和酸反流是RE的重要发病机制,尤其是重度RE。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食管24 h pH-阻抗(MII-pH)等检查方法,分析具有胃食管反流病(GERD)典型症状、并且食管MII-pH检查结果异常的GERD患者,比较分析其各亚型,即Barrett食管(BE)、反流性食管炎(RE)和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特点。 方法入选具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烧心/反流),并且食管24 h MII-pH检查结果异常的GERD患者,根据内镜检查结果分为BE、RE、NERD三组,收集患者24 h的食管pH-阻抗信息,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组间Mann Whitney检验、多因素方差分析,P< 0.05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共入组103例具有典型反流症状且MII-pH监测阳性的GERD患者,其中有15例BE患者、32例RE患者、56例NERD患者。三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构成、以及BMI无显著差异性。将三组患者的各项胃食管反流指标数值进行Mann-Whitney检验,显示RE、BE患者的DeMeester评分、pH<4反流时间百分比、长反流周期数显著高于NERD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BE患者的反流周期数显著多于RE和NERD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阻抗相关指标在三组患者之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与NERD相比,酸反流对于RE和BE具有更重要的致病意义。  相似文献   

6.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运动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28例反流性食管炎为住院及门诊患者,男17例,女11例,年龄25岁~58岁.诊断标准:①具有反流性食管炎烧心等典型症状,抑酸治疗,症状可缓解.②所有患者皆作电子内镜检查,镜下有不同程度食管炎症,同时排除了胃十二指肠溃疡及糜烂性胃炎③无典型症状者,24h食管pH监测提示有病理性酸反流、④经有关检查排除肝胆胰疾病⑤排除责门失弛缓症及肠易激综合征等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排除糖尿病,结缔组织等疾病引起的继发运动功能障碍.无腹部外伤手术史正常对照组10例,选择标准为2a内无任何胃肠道肝…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GER)是反流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的发病基础〔1~3〕。笔者在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时,按设计方法重点进行胃食管交界处的X线观察,分析老年人GER的临床特点。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一年内申请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者作为观察对  相似文献   

8.
林如 《实用老年医学》1998,12(6):272-273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人群患病率达7%~15%,我国北京、上海两地区的预测患病率为4.47%。我们对28例老年GERD患者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发病特点,探讨与食管运动功...  相似文献   

9.
下食管括约肌运动和功能与胃食管反流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Wang H  Liu B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10):750-752
目的 观察胃食管反流病 (GERD)患者与对照组餐前、餐后食管pH情况 ,下食管括约肌(LES )运动模式的变化以及酸反流事件与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 (TLESR )、低LES压力 (LESP)的关系。方法 两组受试者均接受连续性 4h食管压力测定 (分别为空腹和餐后 1、2、3h)和食管pH监测 (GERD组检测 4h ,对照组检测 2 4h)。结果 GERD组酸反流事件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两组间TLESR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与空腹比较 ,两组餐后 1h和 2hTLESR发生率明显增多 ;GERD组伴有酸反流的TLESR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4 3% (2 9/ 6 8)的酸反流事件发生在TLESR期间。 31% (2 1/ 6 8)的酸反流事件出现于低LESP状态中。结论 GERD是多因素参与的病理过程。LES运动形式变化和功能不全是GERD的重要背景因素。  相似文献   

10.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运动功能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烧心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口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组织的损害。本文主要对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Transient Lower Esopageal SphincterRelaxation TLESR)、下食管括约肌(LowerEsopageal Sphincter,LES)高压及食管体部运动功能方面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反流性食管炎及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超微结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反流性食管炎与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超微结构的特点。方法随机选取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调查评分(Sc)在12分以上的13例患者,经胃镜检查7例诊断反流性食管炎(A组),6例诊断NERD(B组),两组患者均取食管病理组织行透射电镜检查,其中7例患者行食管测压和24h食管pH监测检查。结果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提示A、B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4h食管pH监测A组患者较B组患者存在较多的病理性酸反流;而A、B两组患者食管鳞状上皮细胞间隙增宽程度接近。结论胃食管反流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细胞间隙增宽,细胞间隙增宽可能导致NERD患者对生理性酸反流的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区别生理性和病理性胃食管反流性的 pH 值变化。方法胃食管反流症状患者400名及键康对照者100名接受食管内24 h 连续 pH 监测和纤维内镜检查。结果 24 h 内 pH 波动的百分时间分别是:食管炎组12.7%;非食管炎组9.5%;健康对照组2.8%。24内反流发作的百分时间为:食管炎组3.12%;非食管炎组2.04%;健康对照组0.18%。应用接受—生效—特征曲线分析法,将 pH 波动<6.7%和反流发作<0.1%确定为诊断生理性反流和病理性反流的复合阈值。应用该复合阈值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敏感性为96.7%,对非食管炎的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诊断敏感性为90%;其诊断异常胃一食管反流的特异性为100%。结论将 pH 波动与反流发作两个指标作为复合闽值用于诊断胃—食管反流患者,很有价值,在诊断胃—食管反流患者时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检查方法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评估不同的诊断方法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中的价值。对135全角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并经内镜证实有下段食管炎的患者X线钡餐确定反流,核素显像测定反流,24小时食管内pH监测,LESP测定及Losec实验性治疗。结果显示:X线钡餐检查27例,9例阳性,阳性率为30.3%,核素显像9例,7例阳性,阳性率77.7%;食管内24小时pH监测72例,53例阳性,阳性率73.61%;LESP测定25例,10例阳性,阳性率40%;56例行Losec试验性治疗,有效54例,阳性率96.4%。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的检查方法中,Losec试验性治疗阳性率最高,且不需特殊设备及操作技能,可作为临床上诊断本病的有效方法。食管内24小时pH 和核素显像测定胃食管反流阳性率近似,但后者设备昂贵,仅适用于有胃食管反流疾病的儿童,食管内24小时pH监测敏感性高,不失为诊断胃食管反流疾病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轻度反流性食管炎(RE)与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食管远端酸暴露及食管动力变化特点.方法:符合洛杉矶诊断标准的RE30例(LA-A16例,LA-B14例),NERD16例,健康对照组10例被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及对照组均接受24h食管pH监测及压力测定,比较食管pH监测及测压结果.结果:LA-A组、LA-B组、NERD组DeMeest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LA-A组与NERD组比较DeMeester评分无明显差异,但NERD组的立位反流时间百分比与长反流周期数多于LA-A组,差异显著;LA-B组DeMeester评分比LA-A组和NERD组明显增高,LA-B组与LA-A组比较食管pH监测各项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LA-A组、NERD组及对照组比较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LESP)、食管体部蠕动波幅度(PA)无显著差异,LA-A组和NERD组食管下段PA有增高趋势;LA-B组与LA-A组、NERD组及对照组比较LESP明显降低(P<0.05),LA-B组食管下段PA明显低于LA-A组(P<0.05).RE组无效食管运动(IEM)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轻度RE(LA-B)与NERD远端食管酸暴露存在差异.DeMeester评分、LES功能不全及食管蠕动功能障碍与RE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LES功能不全及食管蠕动功能障碍可能不是轻度RE(LA-A)及NERD的主要致病因素.IEM与RE关系密切,且与RE有关的食管动力异常主要为IEM.  相似文献   

15.
食管炎胃食管反流与分型辨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通过内镜对207例食管炎病人的检查,就其胃食管反流与中医分型及辨治的关系初步探讨,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207例食管炎患者均通过内镜检查明确诊断,其中男126例,女81例。年龄在30岁以下15例,30—40岁的48例;41—50岁的38例;51—60岁的56例;61—70岁的41例;71—80岁的 9例。1.2 辨证分型 分为气滞、血淤、痰阳三个证型。气滞型主要表现为胸膈痞闷隐痛,咽中异物感,间或吞咽困难,嗳气则舒,脉弦舌苔淡。治用理气导滞剂。血瘀型主要表现胸骨后刺痛,进食尤甚,或呕血黑便,舌红绛或于紫,脉涩。以化瘀  相似文献   

16.
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Jiang J  Wang H  Wang M  Wagn T  Bi C  Liu B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12):822-824
目的 探讨酸及胆汁反流在胃食管反流病 (GERD)中的发生情况及二者在GER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 5 2例有反流症状的患者行内镜检查及 2 4hpH值和胆汁反流检测。结果  5 2例受检者中 ,42例测得明显反流 ,其中混合反流占 5 9 5 % (2 5 /4 2 ) ,单纯反流仅占 40 5 % (17/4 2 )。在单纯反流中 ,以单纯酸反流为主 ,占 76 4% (13 /17) ;在混合反流中 ,以酸反流为主 ,反流程度较重 ,胆汁反流程度较轻 ;反流性食管炎在混合反流中的比例显著大于单纯酸反流 (P <0 0 5 ) ,且混合反流中的食管炎显著重于单纯反流 (P <0 0 5 ) ;反流症状发生的频率及严重程度与酸反流指数呈线性相关。结论 GERD中以混合反流为主 ;在混合反流及单纯反流中均以酸反流为主。酸反流和胆汁反流存在正性协同作用。酸反流是引起反流症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食管腺癌(EAC)的发病率在西方国家以年均10%的速度递增,其恶性程度较高,较早出现淋巴结转移,预后很差。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食管腺癌的发病率亦呈现出升高的趋势。胃食管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慢性炎症是食管腺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伴随食管反流的患者发展为腺癌的风险提高了2~7倍,且患癌风险与反流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19.
为探讨非重度反流性食管炎(NSRE)的发病机制,本研究对10例NSRE患者和10名健康人(HS)进行同步胃窦、下食管括约肌(LES)和食管体部连续测压5小时,观察消化间期和消化期的食管功能。结果显示,NSRE和HS组的LES压力变化类似,在移行性复合运动(MMC)Ⅰ期时,LES压力较低,分别为23.3±3.0和16.1±2.7(NS),MMCⅡ期时升高29.2±3.7和30.5±4.1(NS),而MMCⅢ期明显升高为53.4±6.1和43.4±6.0(与Ⅰ期比,P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食管外表现与酸反流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胃镜检查证实为RE老年患者69例,入选者均有胃灼热、反酸等胃食管反流症状及咳嗽、喉炎,哮喘等食管外症状.对所有患者行24 h食管pH值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中重度病理性酸反流组(中重度组)40例和轻度病理性酸反流组(轻度组)29例.两组均给予口服埃索美拉唑治疗(20 mg,3次/d),疗程8周,观察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酸反流中重组食管外症状总积分(14.4±2.71)分.明显高于酸反流轻度组(8.2±2.0)分,经埃索美拉唑治疗后,两组患者食管外症状比治疗前均有好转,治疗后中重度组食管外症状总积分为(12.2±1.9)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 结论老年RE患者的食管外症状与酸反流显著相关.老年患者因慢性咳嗽、慢性喉炎及哮喘长期就诊而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详细询问病史,考虑到GERD的可能性,尽早行胃镜及24 h食管pH监测,以明确诊断,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