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林辉  李萍 《四川中医》2012,(7):115-116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源自张仲景《伤寒论》262条,文中云[1]:"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在《伤寒论》中用于阳黄兼表不解者。临床上凡见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橘色者,小便黄而短少,并兼有恶寒发热,无汗身痒,舌苔白或黄腻,脉浮数者,即可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  相似文献   

2.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兼表刍议河北省行唐县中医院习栓成,顾铭印(050600)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首见于《防寒论》,仲景在《伤寒论》262条日;“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后世以其方内有麻黄、杏仁、生姜、大枣等,多言此方证必兼表邪。《伤寒...  相似文献   

3.
<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阳明病篇,是张仲景为治疗黄疸病,湿热内瘀阳明兼有表证而设。《伤寒论》[1]262条云:"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其方药由麻黄二两(去节)、连翘二两(连翘根去皮)、杏仁四十个(去皮尖)、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一升(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组成。后世医家根据该方清热利湿,解表散邪的特点,本着异病同治的原则,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发挥甚  相似文献   

4.
<正> 《伤寒论》曰:“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方由麻黄汤加减而成,以麻黄、杏仁、生姜宣散郁热,赤小豆、连翘、梓白皮清泄湿热,甘草、大枣调和脾胃,俾得湿热郁蒸之邪从表而散,故尤在泾谓本方为散热之剂。以方测证,除无汗,小便  相似文献   

5.
发汗法在重型肝炎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汗法治疗黄疸古人早有论述,如《伤寒论》载:“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伤寒发热,身黄,瘀热在里,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金匮要略》说:“黄疸……脉浮者,当以汗解”。说明治黄疸用汗法早已有之,细思之,发汗退黄,取效迅速,正合重型肝炎变化迅速之病情。  相似文献   

6.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第262条,原文为:“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方中麻黄开鬼门而泄在表之水气,汗泄则肌肉腠理之风湿热邪皆去;杏仁润大肠而利大便,使在里之湿气随糟粕而出;赤小豆除湿散热,利小便;桑白皮清肺利水,水道通则在里之湿热从小便而  相似文献   

7.
析《伤寒论》262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论》五版教材沿袭历代医家之见,仍将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释为阳黄兼表的证治,笔者认为欠妥,其理由如次。 原文未述表证表现,只言“瘀热在里,”而“瘀热在里”与表证无必然联系。《金匮要略·黄疸》篇指出“脾色必黄,瘀热以行,”“瘀”字《说文解字》释“积血也”,“瘀热”是湿热郁滞血分之意。由此揭示发黄的病机为湿热内郁脾胃,熏蒸痹阻,瘀结血分,迫及肝  相似文献   

8.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湿热发黄无表里证,热者清之,小便不利者利之,里实者下之,表实者汗之,皆无非为病求去路也。方中以麻黄汤开其表,使黄从外而散;去桂枝者,避其热也;佐姜、枣者,和其营卫也;加连轺、桑白皮以泻其热,赤小豆以利其湿,共成治表实发黄之效也。连轺,即连翘根。无桑白皮则以茵陈代之。笔者临床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于治疗荨麻疹、湿疹、日光性皮炎、多形红斑等,每获佳效。现结合案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加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皮肤病临床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扈有芹 《河北中医》2009,31(4):563-563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由麻黄、连翘、杏仁、赤小豆、大枣、生梓白皮、生姜、甘草组成,现在常以桑白皮代生梓自皮,此方能解表散邪,清热除湿退黄,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治外有表邪,内有湿热的黄疸、水肿等病。笔者在临床用之于皮肤科疾病,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疸可见于多种疾病,因其证情各异,故治之有别。非清热利湿一法所能概括。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对黄疸病证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法,方、药证治体系,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文就张仲景的治疗黄疸的八法,结合笔者临床运用体会,略述如下。一、解表退黄法《伤寒论》262条谓:“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本法适用于湿热于里,兼见外邪的发黄,症见身目俱黄,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疼  相似文献   

11.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见于《伤寒论》第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然而现代临床运用本方并非以治身黄为主,而是被广泛用于治疗水肿、皮肤及过敏性疾病等.因此,本文试收集1978-2010年间的有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临床应用资料,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应用范围和方证特点,以期为中医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历代医家争议较少,很多名家的观点都认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具有解表之功效。但是认真研读《伤寒论》就会发现此观点存在两个无法回答的问题:(1)262条中张仲景明示"瘀热在里",为何病在里还用解表之法?(2)仲景所有发汗之方剂,其方后注都有"温覆微似汗"或"啜粥"等字句,为何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则完全没有这样的说明?鉴于此,本文通过考证"伤寒""发黄"和"瘀热在里"在《伤寒论》中的含义,最终提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实非表里同治方之观点;同时,262条中仲景对于黄疸"瘀热在里"证的治法实乃破瘀利湿之法。  相似文献   

13.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原出伤寒论262条,文中云:“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凡病至阳明,其成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太阳病失治、误治,即谓“太阳阳明”;二是少阴病误用发汗,利小便等法而成者,谓“少阴阳明”;三是索体阳盛,病证直从阳明化燥而成实者,即“正阳阳明”。此外尚有阴寒证郁久化热,或少阴病热化之邪传阳明而成者。张仲景之本方药是为阳明病热不解,湿热邪蒸在里发黄,却又太阳表证未净而设的。其所以“身必黄”,乃因太阳病失治或误治后,伤津耗液,胃中干燥,热邪与太阴湿相合,湿热熏蒸肝胆而致发黄(阳黄)。  相似文献   

14.
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载用附子方36首(复出方不计)。以附子冠名15首,涉及条文55处,治疗各种病证,尤对疑难急症,沉寒痼疾屡起捷效,堪称后世之楷模。笔者用以指导临床实践,获益非浅。现归纳如下九端。一、麻黄附子温经发表《伤寒》301条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本条  相似文献   

15.
<正> 汗法居八法之首,是指运用辛凉或辛温药物或采取其他手段以祛邪外出的治疗方法,但汗法不仅适于表证,其在内科杂病中的运用范围也相当宽广,兹举数例以资佐证。一、治疗黄疸运用汗法治疗黄疸早在东汉时期仲景已有明训,如《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云:“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者,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伤寒论》阳明病篇也有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的记载。盖因黄疸的形成,多由时疫外袭,湿浊内侵,郁而不达;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第176条原文:“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由于本条“里有寒”三字与脉治不符,历代医家争议颇多.杨韵伯《伤寒来苏集》改原文为:“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邪,白虎场主之.”黄元御《伤寒悬解》改原文为:“伤寒,脉浮滑,此里有热,表有寒也,白虎场主之.”现行中医院校教材《伤寒论讲义》则认为应系:“伤寒,脉浮滑,此表里俱热,白虎汤主之.”而肖氏[’J则撰文认为当以桂林古本《伤寒论》“伤寒,脉浮滑,此以里有热,表无寒,白虎场主之”为准.细绎以上各论,似均不能表达件太原旨.…  相似文献   

17.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第107条曰:“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本条病机为太阳表证误下后所致邪气弥漫、虚实夹杂、表里俱病的变证。伤寒时已八九日,本已暗伏内传之机,而反误下伤其正气,  相似文献   

18.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月经疹和妊娠瘙痒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出《伤寒论》,原为“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而设。药有麻黄、连翘、杏仁、赤小豆、大枣、生梓白皮、生姜、炙甘草。  相似文献   

19.
<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第262条,原文是"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原文记录其组成有麻黄、连翘、赤小豆、杏仁、桑白皮、大枣、生姜、炙甘草八味药。在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临床中此方已被用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黄疸、急慢性肾炎等疾病的治疗中~([1])。笔者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急、慢性荨麻疹~([2])取得很好效果,举例如下。1病案举例例1:王某,女,29岁,2011年10月5日诊。警察。  相似文献   

20.
张仲景所著述的《伤寒论》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伤寒论》第176条是关于白虎汤的适应证一段条文,其原文:"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本条中"表有热、里有寒"的注解上,历代医家对本条经文有各种不同意见,认为此原文字有误。作者认为学习经典应该反复研究、前后联系、举一反三。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