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内经》时间医学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时间医学,亦称时间生物医学,自本世纪五十年代逐步形成以来,日益受到重视。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内经》载有大量有关时间医学的论述,其内容涉及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等方面。近代医家恽铁樵曾说:“《内经》之五脏,非血肉之脏,乃四时之脏,不明此理,则独处荆棘,《内经》无一语能通。”可见,时间医学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内经》必须研究时间医学。笔不揣浅陋,就其主要内容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
《内经》耳鼻咽喉科理论探析钱丽(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关键词《内经》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理论探讨《内经》中有关早期耳鼻咽喉理论的阐述十分丰富,对耳鼻咽喉的解剖概念、耳鼻咽喉的病理生理均有比较完整的阐述,现今的耳鼻喉科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笔者整...  相似文献   

3.
《内经》时气医学是从时间与气的关系出发 ,探讨时间与气在疾病的发生、变化、诊断、治疗、预后判断中的指导地位。它不同于以研究疾病与时间关系为主的时间医学 ,也有别于以研究气象因素对疾病影响为主的气候病理学。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对《内经》中关于痹病的内容进行收集、梳理和归纳,以期形成对痹病的病因病机、诊法、辨证和治疗方法的系统认识。《内经》认为痹病的发生一方面除了风寒暑湿等外邪侵袭机体外,另一方面还由于机体内部脏腑经络阴阳失调逆乱而生病,强调先由脏腑内伤,阴阳失调以及营卫不和,然后感受风寒湿、雾露所伤、治疗不善他病转变及五运不及而致病。《内经》对于痹证的辨证运用了多种辨证方法,指出了可采用针刺、砭石的方法、汤液、草药、汤熨(热敷)及火罐、艾灸的治疗方法,这些丰富的治疗方法,对指导现代医生对于痹证的治疗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亚健康的防治与《内经》治未病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经》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运用其“治未病”理论,指导治疗尚未发生疾病,而人体阴阳平衡已出现偏差的“亚健康”状态时,重视整体调节,注重发挥人体自身的调节作用,应用丰富多样的治疗方法,恢复人体阴阳平衡,保持健康无病。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传统的时空观念以时间为主,以空间为辅为从。因此古代医家在认识人体这个多维的体系时,不仅从空间上来考察其整体的生理病理现象,而且借用了四时阴阳消长的时相变化作为重要参数,来考察人体脏腑经络、阴阳气血之间的不同变化,并建构了与四时气候变化规律密切相关的、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养生的时脏一体理论。  相似文献   

7.
《内经》非常重视七情对人体的影响;深入探讨《内经》七情学说,对情志所致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七情的生理基础、致病特点、治疗、养生等方面开展研究,并针对其面临的困境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8.
对《内经》的因果观进行探讨,认为《内经》对因果问题的诸多方面已有一定的认识,其对动力性原因与限定性原因的认识,对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内因与外因的认识,以及对一因多果问题的认识,已达到一定深度。  相似文献   

9.
《内经》血瘀病机理论及对后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内经》中有关血瘀的内容,将血瘀病因病机归纳为内因及其病机、外因及其病机和复合因素致瘀,外因包括外邪及外伤,内因包括情志、久病、年老、饮食不节、气津运行失常。后世在《内经》血瘀理论基础上发展了血瘀学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陈实功的《外科正宗》、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及现代医学工作者的研究,在不同侧面完善了血瘀理法方药的理论体系,整理了血瘀学说的源流。  相似文献   

10.
"做临床,学《内经》"是指临床工作者站在临床实践的角度审视《内经》、研究《内经》、考量《内经》、发展《内经》,从前人的经验中发现闪光点,从中寻找解决临床实践所遇到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而有所创新和突破。研读《内经》,究其要者,要通原文,解析经义,纵横交叉,联系实践,方能对《内经》中有鲜活生命力的原旨经义更显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顺应天道,无为不净,见素抱朴,致虚守静是《老子》的基本哲学思想,顺应四时阴阳,节帛嗜欲,清虚养神是《内经》所述养生的基本原则,从历史文化与学术发展的角度,论述了两者之间的渊源关系,认为《内经》的养生理论是在以《老子》为主的哲学思想影响下形成的,要理解和掌握《内经》的养生理论,必须阅读和了解《老子》。  相似文献   

12.
该文系统梳理《内经》当中对耳、耳鸣耳聋的相关记载,并依据脏窍相关的复杂关系,探讨耳鸣耳聋与五脏的密切关系,指出基于五行互藏思想,五脏和面部官窍都有着互相深入交叉的联系,所以针对窍病,不能单一的针对所主某一脏进行治疗,而应立足于五脏整体观,充分考虑到窍与五脏的复杂关系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并借此为中医耳鼻喉科论治窍病提供新思路、新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分析了《内经》标本概念的引入及其上升为理论的演变过程,论述了《内经》中标本理论的临床应用,认为《内经》有关标本的论述,为中医标本理论的形成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内经》饮食观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食物是人体赖以生存的源泉,《内经》作为中医经典之作,其对饮食的论述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和指导意义。笔者试从饮食的重要性、药食同源、饮食有节、因时因地因人择食及顾护胃气等8个方面对《内经》饮食观浅作分析。  相似文献   

16.
《内经》中的手术器械——九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器械是与医学理论和治疗技术同步发展的,但在中医文献中,对医疗器械的专论不多本文据“九针十二原”与“九针论”两篇经文对九针的论述,将九针的形态、大小、功能、主治等进行比较,并结合《内经》记载的几种手术进行探讨,结论表明,古人所说的九针,既不仅限于针灸针,也不限于九种,而是对百代多种医疗器械的总称。  相似文献   

17.
18.
体质与情志是人体表现于外的不可分割的两大特征,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性。《内经》认为,体质是情志产生的内在基础,情志是影响体质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体质分类的重要依据,因此,应把握体质与情志的关系,调和情志,增强体质,形神合一保健康。  相似文献   

19.
《内经》灸治特点浅析任晓湘(四川省渠县人民医院635200)关键词:灸法;《内经》中图法分类号:R245.8;R221灸法是《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灸法是一种特殊的外治方法,在临床上既可单独疗疾,亦可配合使用。《灵枢·官能》篇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相似文献   

20.
《内经》是中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在朴素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哲学思想影响下,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中医学理论体系。血液系统疾病是原发于或主要发生于血液和造血组织,以血液学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以《内经》理论为基础,探讨其对血液系统疾病的物质基础、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