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B超对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分析15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分别实施CT和B超诊断与手术探查结果比较. 结果 CT诊断肝、脾、膀胱、肾、胰腺破裂100%,肠系膜血管破裂92.9%.肠破裂69.2%和B超诊断脾、膀胱、肾、肠系膜血管破裂100%,肝破裂98.5%,胰腺破裂93.8%,肠破裂53.8%,二者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B超作为一种无创、简便、准确率较高的手段诊断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外科中除了刺伤或枪弹伤等有明确原因造成的腹部开放性损伤导致的胃肠破裂是比较容易确诊外,腹部闭合性损伤常波及多脏器损伤,处理棘手,死亡率高,如能及时、准确的做出诊断,正确有效的治疗,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我院自1995~2006年共收治外伤性肠破裂56例,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50例腹部创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后经手术证实,与CT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检查结果显示脾破裂21例,肾挫伤9例,肝破裂8例,肠破裂5例,膀胱破裂3例,胰腺挫伤1例,输尿管断裂1例,其中1例肠破裂和1例肾挫伤CT未诊断,出现漏诊,诊断符合48例,诊断符合率为96%。结论合理应用CT检查能对腹部创伤做出定性及定位诊断,同时可以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做出评估,能快速改善改善病情,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钱劲 《中国当代医药》2011,(24):103+106-103,106
目的:进一步探讨了解腹部闭合性损伤在诊断时使用B超和CT等技术的应用,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3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B超和CT诊断。结果:两者对于肠破裂的诊断率均为50.0%,而B超对于肝破裂的诊断率达到了90.0%,对于肾挫裂伤、脾破裂、膀胱破裂、肠系膜血管破裂的诊断率也都达到了100%;在CT检测时,诊断肝破损伤、脾破裂时都达到了90.0%的诊断率,而对于肠系膜血管破裂的诊断率却只是达到了50.0%。结论:B超、CT在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也出现有漏诊的情况,如果结合两种方法可以减少临床诊断中发生漏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64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所有腹部闭合性损伤患儿中,27例肝损伤,18例脾损伤,9例小肠穿孔,10例腹壁部软组织挫伤。对患儿腹部闭合性损伤治疗,非手术治疗28例,其中肝损伤13例,脾损伤15例;手术治疗17例,其中肝损伤14例,脾损伤3例;其它治疗方式19例。所有患儿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对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采取CT、B超以及腹部穿刺检查能迅速和准确诊断腹部内脏器官是否损伤及其损伤程度;对于其治疗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取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腹部空腔脏器损伤是临床较常见损伤之一,多见于刀刺伤或车祸等。临床症状急,病情发展快,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及改善预后的关键。X线检查是临床首选的检查方法,但有一定的漏诊率,且对伴随腹部的其它异常征象难以观察和诊断。CT检查恰可弥补上述不足,能快速全面的正确评估腹腔脏器损伤并同时观察腹部以外的重要脏器损伤,与x线检查结合可以明显提高腹部空腔脏器损伤的发现率及诊断精确度。笔者对在本院就诊的17例经手术证实的腹部空腔脏器及肠系膜损伤患者的腹部平片和CT检查表现做一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的诊断治疗水平的方法。方法对45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均施行剖腹探查,肠破裂修补37例,损伤肠段切除吻合8例。死亡2例,多发性肠间隙脓肿1例,盆腔脓肿3例,切口裂开1例。11例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5例因粘连性肠梗阻再住院治疗1~3次。结论提高对闭合性腹部损伤小肠破裂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手术。损伤小者行破裂修补术,损伤重者行肠段切除吻合,彻底冲洗腹腔,有效引流,注重围手术期治疗,改进外科技术,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张翠平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0):794-795
腹部脏器损伤是常见的临床急诊,对生命的危害极大,回顾我院168例腹部脏器损伤病例,通过对其声像图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超声对腹部脏器损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的CT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腹部钝伤60例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中,肝损伤16例,脾损伤19例,肾损伤16例,多脏器损伤9例。结论CT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能迅速提供诊断信息,有助于临床确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153例本院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148例,死亡5例,其中术中失血性休克死亡4例,术后多器官衰竭死亡1例。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腹部闭合性损伤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我院 1990~ 1998年间共治疗外伤性肠破裂 39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9例外伤性肠破裂 ,其中男性 36例 ,女性 3例 ;年龄 7~6 7岁。腹部撞击伤 30例 ,高处堕落伤 3例 ,刀刺伤 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 33例 ,开放性损伤 6例。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和腹膜炎体征 ,且大部分病例有明显的压痛、反跳痛。腹部 X线检查 2 1例发现膈下游离气体 ,占 5 3.8% ;腹腔诊断性穿刺抽出淡黄色液体或血性液体 16例 ,占 41%。本组病例均经手术治疗而愈。39例中 ,小肠破裂 34例 ,十二指肠破裂 1例 ,升结肠破裂 3例 ,降结肠损伤破裂 1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分析12年来交通事故所致腹部闭合性损伤89例,提出腹内脏器损伤发生较多的有脾、肝、肠管等器官。结果:存活81例,死亡8例,总病死率9%。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中,早期诊断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腹腔镜的临床应用,提高了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至2001年5月收治的61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病人。结果:行探查手术30例,无死亡。保守治疗31例,无死亡。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伤情复杂,易误诊,漏诊,应遵循抢救、诊断、治疗并重的原则。腹腔穿刺、超声检查,X线平片对诊断有重要价值。有手术指征病人应立即急诊手术,暂时无手术指征病人应留诊观察,以防迟发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4.
张旭鸣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134-3134
目的:探讨肠破裂早期诊断中B超检查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超声检查急腹症和闭合性腹部外伤后经手术证实肠破裂患者5例声像图特点.结果:急腹症和闭合性腹部外伤时B超示腹腔局限性积液、胰腺不能显示,代之以活跃的气体回声及肠管活动异常提示肠破裂.结论:B超检查可以辅助肠破裂早期诊断,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腹部闭合性损伤5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体会,以指导其该病的抢救。方法:用回顾性分析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原因、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的价值等。结果:本组58例死亡3例,其中2例接诊时已处于休克微循环衰竭期,抢救无效死亡,1例死于术后多系统功能衰竭,其余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致伤原因以交通事故伤为主,伤后休克发生率高,腹部穿刺对诊断有实用价值,B超检查是比较可靠的诊断依据。急诊手术对于抢救腹部闭合性损伤非常重要,如果一时不能明确有无腹内脏器损伤,必须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部为主的多发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71例腹部为主的多发性损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结果。结果 手术治疗66例,非手术治疗5例;治愈63例,死亡8例。死亡者均为3处以上多脏器损伤,ISS评分61-75分间的4例均死亡。结论 仔细体格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CT和B超是腹部外伤有效的诊断措施;损伤器官越多,ISS评分越高,预后不佳,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7.
潘林英  吴传满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447-1448
目的:探讨腹部外伤致肠破裂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以来收治腹部外伤致肠破裂6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67例患者均经剖腹探查、肠修补、部分肠切除肠吻合、结肠造瘘等手术治疗,65例治愈,1例小肠多处破裂合并十二指肠破裂因探查不仔细遗漏十二指肠破裂,术后形成十二指肠瘘转院后死亡。1例结肠破裂合并肝破裂、右肾挫伤致出血性休克死亡。结论:早期诊断、正确的手术方式、系统有序的探查、有效的引流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部多发性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救治的106例腹部多发性损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部多发性损伤中采取损伤控制治疗的患者死亡率为39.81%。结论腹部多发性损伤急危重症患者通过有计划实施损伤控制手术后死亡率明显下降,对于腹部多发性损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徐亚兰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5):79+82-79,82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1例经手术证实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腹部超声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诊断正确率。结果: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结果比较,诊断符合率为84.3%。结论:超声具有无创无辐射、操作简便及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对腹腔闭合性损伤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腹部闭合性损伤常见于生产、交通和生活事故中。病人的预后决定于有无内脏损伤,常因伴有其他部位伤,如脑外伤、胸外伤和骨折等,掩盖了病史和体征,而使其诊断不易明确;某些表现轻微的损伤,也可能有腹内脏器损伤。我院从1993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234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