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助产方式对于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12月间34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0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传统助产方式助产,观察组产妇接受改良助产方式助产。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及裂伤程度、产后出血量、疼痛程度、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分娩时会阴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会阴完整率、侧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23.100、11.442,均P<0.01),而会阴Ⅰ度裂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7.553,均P<0.01),两组会阴Ⅱ度裂伤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901,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VAS评分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2.128、23.272、39.637,均P<0.05),而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t=0.000,P>0.05)。结论改良助产方式可较好的保护会阴,降低会阴侧切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创助产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52例拟行经阴道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无创助产法)和对照组(传统助产法),记录两组产妇分娩时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重,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会阴裂伤的程度、会阴水肿发生率、产后伤口恢复情况、对助产士劳动强度的影响。结果:试验组产妇会阴水肿发生率(17.10%)低于对照组(3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产后伤口疼痛时间最多7天低于对照组的最多15天(P<0.05);两组会阴裂伤情况、产时出血、产后2 h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创助产更符合分娩的自然原理,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少产道损伤,降低助产士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式助产对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初产妇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在自然分娩过程中采用传统助产法,研究组产妇采用改良助产法。结果:两组产妇均无会阴Ⅳ度裂伤,虽然研究组的正中切率与Ⅰ度裂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其侧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会阴完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Ⅱ度裂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与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舒适度与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助产在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方面效果确定,具有临床实用性,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控制抬头娩出速度对降低会阴侧切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共收治的50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作为试验组,采用控制胎头娩出速度法助产,并选取同期产妇初产妇50例设为参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方式助产。对比两组的会阴损伤率与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侧切率、会阴裂伤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出血量也远远少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期间,采用控制抬头娩出速度法助产,能够降低会阴侧切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胎头吸引器对初产妇阴道分娩软产道损伤及新生儿损伤的影响,分析胎头吸引器助产的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1-10月收治的采用胎头吸引器助产的75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采用产钳助产的阴道分娩初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操作时间、产程、出血情况、软产道损伤及新生儿损伤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率、阴道壁裂伤率、宫颈裂伤率、产后出血率、会阴水肿、尿潴留率低于对照组产妇,会阴裂伤程度轻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头皮下血肿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与对照组产妇在操作时间、产程、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的Apgar评分、面部损伤、转科率、NHB、HIE以及新生儿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头吸引器能够显著减少初产妇阴道分娩的软产道损伤,且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但其会增加新生儿头皮下血肿和NHB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限制性会阴侧切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阴道分娩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1~6月在解放军第174医院产科行阴道分娩的单胎、头位、足月妊娠产妇42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会阴侧切的产妇168例为A组,其余254例为B组.结果:两组初产妇的会阴Ⅱ度裂伤、会阴Ⅲ度裂伤、宫颈裂伤、会阴伤口感染、新生儿产瘤、总产程、新生儿轻重度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初产妇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产后24h及48h疼痛评分、产后24h尿潴留发生率、阴道血肿发生率、性交痛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组初产妇(P<0.05).A组初产妇的会阴Ⅰ度裂伤发生率和第二产程持续时间均低于B组(P<0.05).经产妇中,A组前次会阴侧切率高于B组.结论:会阴侧切并不能改善新生儿的结局,且会增加母亲的并发症.因此,在阴道分娩时应尽量保持会阴完整性,提高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会阴无保护联合无痛分娩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的优势。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1月在琼海市妇幼保健院及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产科分娩的25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分娩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联合组(130例)。联合组采取会阴无保护联合无痛分娩的分娩方式,对照组采取会阴无保护的分娩方式。比较两组初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会阴裂伤程度、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盆底功能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初产妇产后出血量和产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初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初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初产妇均未发生Ⅲ度、Ⅳ度会阴裂伤。两组初产妇会阴裂伤程度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初产妇POP-Q分期及盆底肌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联合组初产妇产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初产妇(χ2=5. 307,P0. 05)。结论会阴无保护联合无痛分娩方式可降低初产妇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娩疼痛和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改善会阴撕裂程度和盆底肌力。  相似文献   

8.
安颖 《医疗装备》2020,(2):170-171
目的探讨KCB-Ⅱ型全自动气囊仿生助产仪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5月在医院分娩的280名初产妇,根据产妇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帮助其助产分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使用KCB-Ⅱ型全自动气囊仿生助产仪施行气囊仿生助产,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程、产后24h出血量、会阴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各产程用时及总产程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会阴裂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CB-Ⅱ型全自动仿生助产仪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缩短分娩用时,改善母婴结局,且该仪器操作简单可靠,显示清晰直观,便于临床观察,高效、安全、风险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对阴道试产产妇分娩方式及侧切率的影响,为加快试产产程进展、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会阴侧切率、改善母婴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0-12月温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2例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初产妇为观察组,采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选取2018年7-9月本院收治的197例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初产妇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技术。比较两组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会阴侧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短于对照组产妇,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胎儿窘迫、软产道损伤、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产时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气囊仿生助产技术能够加快阴道试产产妇的产程进展,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会阴侧切率,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研究常规助产护理与无保护助产护理对自然分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自然分娩产妇178例,采用随机号码表抽取样本的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9例,研究组实施无保护助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助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疼痛程度VSA评分、总出血量、第二产程时间及住院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会阴Ⅱ度裂伤率、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后尿潴留发生率。结果:实施无保护助产护理组的初产妇VAS评分和总出血量更低,住院时间更短,与实施常规助产护理的组相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产程的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会阴侧切率、会阴Ⅱ度裂伤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两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自然分娩初产妇采用会阴无保护助产护理,能更有效的保护母婴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初产妇侧卧位分娩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12月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100例,其中50例初产妇行侧卧位分娩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为观察组,50例初产妇行传统接生法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初产妇在会阴侧切率、会阴完整率、会阴水肿率、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初产妇分娩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初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水肿率、第二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分娩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中应用侧卧位分娩联合无保护会阴法,能减少会阴侧切和会阴裂伤,有效地降低了会阴水肿率,缩短了第二产程时间,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保障了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直立体位用力与手膝俯卧位两种自由式体位接产的应用效果. 方法 比较136例自由体位分娩者和136例仰卧位接产者第二、三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会阴裂伤、会阴侧切、宫颈裂伤、疼痛指数. 结果 自由体位组和仰卧体位组产妇产痛程度[(5.7±0.9)、(7.9±0.7)]、会阴1度裂伤率(40.4%、25.0%)、会阴侧切率(10.3%、30.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体重、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率、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顺产率、会阴完整率、会阴Ⅱ度裂伤率和宫颈裂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仰卧体位组产钳助产和中转剖宫产术分别占1.5%和1.5%. 结论 第二产程直立体位用力与手膝俯卧位接产能明显减轻产妇疼痛,降低会阴侧切率,增加会阴1度裂伤率,不增加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产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初产妇60例,依据分娩镇痛方法将这些初产妇分为非药物助产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每组各30例,非药物助产组初产妇接受非药物助产分娩镇痛,硬膜外麻醉组初产妇接受非药物助产基础上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然后对两组初产妇的会阴侧切情况、产后疼痛程度、产程、缩宫素用量、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硬膜外麻醉组初产妇的会阴侧切率23. 3%(7/30),显著低于非药物助产组的56. 7%(17/30)(P0. 05);会阴完整、会阴裂伤Ⅰ度比例16. 7%(5/30)、60. 0%(18/30)均显著高于非药物助产组的3. 3%(1/30)、36. 7%(11/30)(P 0. 05);产后疼痛0级、Ⅰ级比例66. 7%(20/30)、23. 3%(7/30)均显著高于非药物助产组的0、6. 7%(2/30)(P0. 05);Ⅱ级、Ⅲ级比例10. 0%(3/30)、0均显著低于非药物助产组的56. 7%(17/30)、36. 7%(11/30)(P0. 05);第一产程显著短于非药物助产组(P0. 05),缩宫素用量、产后2 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非药物助产组(P0. 05)。结论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能够有效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产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会阴不侧切无保护与会阴侧切两种顺产分娩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至5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分娩的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分娩时给予常规会阴侧切,干预组进行会阴不侧切无保护顺产,评估两组产后出血率、产后疼痛指数、产后舒适度、新生儿窒息和阴道软组织裂伤情况。结果干预组会阴完整比例高于对照组,而Ⅱ度会阴撕裂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000、4.320,均P<0.05);干预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3,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例(6.67%)和8例(26.67%)发生新生儿窒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干预组痛苦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而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943、9.031,均P<0.05)。结论初产妇实行会阴不侧切无保护的顺产方式,能够降低会阴撕裂损伤,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孕妇及其家属的接受与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自由体位分娩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西安市第四医院产科接收的初产妇2 8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剔除分娩过程中使用催产药物和试产失败产妇,自由体位分娩组1 420例,常规体位分娩组1 419例。观察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各产程时间、阴道出血量、产时疼痛、分娩控制感、会阴裂伤及侧切情况,统计两组产钳助产率、中转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自由体位分娩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体位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由体位分娩组产妇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语言反应量表(verbal rating scale,VRS)、现实疼痛强度量表(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评分低于常规体位分娩组,分娩控制量表(labour agentry scale,LAS)评分高于常规体位分娩组,产后出血、会阴裂伤、产钳助产、会阴侧切、中转剖宫产的发生率低于常规分娩体位组,自由体位分娩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0~3分的少于常规体位分娩组,而8~10分多于常规体位分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对于初产妇效果理想,有助于改善分娩结局,降低应激反应,缩短产程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吴贤菊 《药物与人》2014,(7):241-241
目的:分析初产妇无创分娩的助产技术。方法:我院从2012年12月开始开展无创分娩,包括初产妇和经产妇,现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4月间住院分娩的产妇358初产妇,通过助产技术对358例初产妇进行无创分娩及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其效果。结果:358例初产妇顺利进行阴道分娩,会阴无侧切,会阴I度裂伤240例,会阴II度裂伤2例,会阴完整116例,孩子出生后立即对他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孩子出生1min后立即对他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1分钟Apgar评分达到10分有113例,9分的有243例,7分的有2例,其Apgar评分5分钟均达到9分以上,且产妇自我感觉良好,统计新生儿锁骨骨折率为0%,较我院以前传统的会阴侧切新生儿锁骨骨折率0.35%明显下降,明显降低了会阴侧切率,减少了软产道裂伤,减轻产妇在会阴扩张时的疼痛及产后会阴术口疼痛。结论:通过助产技术对初产妇进行无创分娩,增强了产妇对自然分娩的自信,降低了剖宫产率,更对初产妇的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初产妇开展无创助产技术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会阴侧切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德州市妇幼保健院接收单胎初产妇123例设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7月行无创助产技术助产的单胎初产妇141例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产妇产后会阴状况(会阴侧切率)、第二产程时长与疼痛VAS评分、住院时间、自然分娩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产妇,且侧切率、裂伤率及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VAS评分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剖宫产率1. 42%、自然分娩率98. 58%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的26. 02%、73. 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于单胎初产妇开展无创助产技术能有效保护产妇会阴完整、降低会阴侧切率、缩短第二产程时间、促进自然分娩率的升高,效果理想,有在临床上普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会阴无保护法联合拉玛泽呼吸对自然分娩的进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待产妇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会阴无保护法联合拉玛泽呼吸,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方式,比较两组产妇生产前后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产程疼痛评分、总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会阴裂伤发生率及会阴侧切率等。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自然分娩产程时间比较,研究组总产程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评分对比,研究组产妇的视觉模拟评分、语言反应评分以及现存疼痛强度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过程中对照组转剖宫产率高于对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多为会阴Ⅱ度裂伤和会阴侧切,研究组多为Ⅰ度裂伤或Ⅱ裂伤,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 h出血量情况、新生儿窒息率对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会阴无保护法联合拉玛泽呼吸法,可明显缓解产妇负性心理,有明显的阵痛效果、缩短产程及降低新生儿窒息率,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近年来阴道分娩率随着社会变化呈逐渐增长趋势,探寻有效的助产方式以改善分娩结局日趋成为产科重要课题。本研究探讨无保护助产护理对初产妇阴道分娩疼痛、会阴侧切和出血量影响。方法选取2018-03-02-2019-03-02南阳市中心医院收入的初产妇100例,根据组间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常规助产护理,包括产前准备、助产护理和产后指导等,观察组增加无保护助产护理,比较两组阴道分娩疼痛、出血量情况、会阴情况、产程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3.01±0.44)分,低于对照组的(5.98±1.16)分,t=16.928,P=0.001;观察组出血量为(180.57±15.73)mL,低于对照组的(306.72±27.20)mL,t=28.389,P=0.001;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为(62.24±6.62)min,低于对照组(68.42±6.30)min,t=4.782,P=0.001。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为28.00%,低于对照组的56.00%,t=8.046,P=0.005;会阴完整率为48.00%,高于对照组的18.00%,t=10.176,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44.00%,t=12.698,P0.001。结论无保护助产护理干预阴道分娩初产妇可改善其分娩疼痛及出血量,降低会阴侧切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无保护分娩助产法在低危初产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改善会阴损伤和产程疼痛方面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行阴道分娩的低危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行会阴无保护助产法接生,对照组行常规助产法,对比并分析两组产妇的会阴损伤情况和产程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会阴完整率和I度会阴裂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会阴侧切率和II度会阴裂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无痛和轻度疼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中度疼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能有效减少低危初产妇分娩时的会阴损伤情况和降低产程疼痛程度,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