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目的:探究TAF治疗CHB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8年11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132例TDF治疗48周以上,病毒已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续贯治疗药物的不同作为分组依据,将继续使用TDF的患者纳入对照组,TDF转换为TAF的患者纳入实验组各66例,记录两组治疗基线时间及48周后临床数据并...  相似文献   

2.
由美国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 sciences)研制的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tenofovir alafenamide tablets,TAF,商品名:Vemlidy),是一种新的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物。临床试验证实,TAF的抗病毒作用高于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仅用1/10剂量即可达到与TDF同等药效,同时TAF安全性更高,几乎无肾毒性,骨骼安全性也更高。本文重点对TAF的基本信息、研发动态、临床应用等内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观察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对阿德福韦酯(ADV)经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服用ADV治疗并出现轻度肾功能异常的CHB患者38例,换用TAF片(25 mg·d-1)抗病毒治疗,观察调整后的抗病毒疗效及患者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调整前、调整治疗后24周及48周,所有患者的ALT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未出现肝生化指标异常;HBV DNA均低于检测下限,未出现病毒反弹。调整治疗24周及48周,患者的SCr水平下降,肾小球滤过率(eGFR)升高,与调整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F可维持ADV经治出现轻度肾功能异常CHB患者的抗病毒效果,且换用后SCr水平及eGFR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和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实验组接受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比较两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水平。结果实验组HBV-DNA转阴率100%高于对照组的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3.3333, P<0.05)。实验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水平分别为(4.03±1.24)×109/L、(1.86±0.78)×109/L、(135.54±32.54)×109/L,与对照组的(4.11±1.02)×109/L、(2.01±0.73)×109/L、(140.43±34.66)×109/L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抑制、流感样症状、脱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丙酚替诺福韦和替诺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乙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成本,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优选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确诊为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应用丙酚替诺福韦和替诺福韦酯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筛选后共252例入组,根据使用药物分为丙酚替诺福韦组和替诺福韦酯组,规范治疗48周。对2组患者治疗48周时HBV-DNA阴转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治疗效果;同时统计患者的治疗成本(药品费用、检查费用、住院费用),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比较2组药物治疗的经济性。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48周时,治疗效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2组中重症患者的住院例数(占比)分别为16/29(55.17%)和11/38(28.9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0,P=0.03)。在非住院患者中,成本-效果分析显示替诺福韦酯组优于丙酚替诺福韦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418.64;在住院患者中,成本-效果分析显示替诺福韦酯组劣于丙酚替诺福韦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57.53。结论:2组药物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对非住院治疗的患者来说,替诺福韦酯为优选方案,建议优先选用;但对于住院治疗的重症患者来说,建议选用丙酚替诺福韦以降低住院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的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抗乙型肝炎病毒(HBV)应答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至2019年在某院接受某原研TDF片300 mg/d抗HBV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性别、年龄、治疗初治指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BV 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及体内血药浓度等临床资料。按HBeAg水平分为阴性组(<1 IU/mL)、低水平组(1~<50 IU/mL)、中水平组(50~1 000 IU/mL)高水平组(> 1 000 IU/mL)。监测不同组患者血清中的代谢相(服药后约12 h)药物浓度,考察该血药浓度与HBV DNA达标时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检验对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87例患者代谢相血药浓度为(125.29±35.06)ng/mL;HBV DNA由103IU/mL降至<30 IU/mL所需时间为(8.71±6.95)月;HBV DNA 6个月达标率,低、中、高水平组内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血药浓度在100~150 ng/mL时各组间...  相似文献   

7.
韩静  沈昀 《中国当代医药》2022,(23):130-132+136
目的 探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泗洪医院治疗的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给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6、12个月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转换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12个月后HBeAg血清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较好,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enofovir alafenamide,TAF)是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型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与替诺福韦酯相比,给药剂量更低,安全性更好,且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2017年欧洲肝病学会(EASL)更新的《2017年欧洲肝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HBV感染的管理》也将其列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HPLC法检测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中的有关物质.采用Atlantis T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为20 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B为20 mmol/L磷酸二氢钾∶四氢呋喃∶乙腈(50∶35∶15),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25℃.结果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强肝胶囊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治疗恩替卡韦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对恩替卡韦治疗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需随食物口服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1次/d,1片/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强肝胶囊,5粒/次,2次/d,每服6 d停1 d,8周为1个疗程,停1周,再进行第2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4周。评估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两组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和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66.67%)(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透明质酸酶(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总胆红素(TBIL)、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HA、LN、PCⅢ、Ⅳ-C、TBIL、ALT、AST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血清PDGF-BB、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肝胶囊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治疗恩替卡韦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调节血清PDGF-BB、TGF-β1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特点。方法:检测CHB并NAFLD患者及CHB患者的体重指数、甘油三酯、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乙肝病毒标志物及腹部超声检查。结果:CHB并NAFLD患者体重指数、甘油三酯均显著高于CHB患者;而转氨酶水平及乙肝病毒载量低于CHB患者。结论:提示CHB并NAFLD患者多数肥胖、血脂升高;有脂肪肝的影像学表现。CHB并NAFLD患者的临床特点不同于CHB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临床与病理学确诊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检测空腹血糖与胰岛素、甘油三酯、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与HBV DNA,计数体重指数与胰岛素抵抗指数,观察其病理特征。结果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其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血胰岛素、甘油三酯、胆固醇均显著高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而转氨酶水平、HBV DNA载量低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病理学改变以脂肪变性为主,汇管区及界面性炎较轻,肝细胞脂肪变主要在腺泡带、呈弥漫分布。结论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细胞脂肪变的发生主要由患者的代谢因素所致,选择性对存在代谢因素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活检,有助于早期明确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何刘  张照如 《安徽医药》2017,21(11):2016-2018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 筛选标准应排除1型糖尿病(T1DM),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病及其他先天性脏器疾病.回顾性分析150例确诊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病历资料,其中一部分患者患有T2DM,研究T2DM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 随着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情的加重(Child-Pugh分级提高),T2DM对肝功能损害呈加重趋势(P<0.05).T2DM对肝功能损害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r=-0.393,P<0.01),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r=0.275,P=0.0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r=0.290,P<0.01)及Child-Pugh分级(r=0.418,P<0.01)呈正相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可加重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这对未来指导科学研究,及临床早期防治糖尿病合并肝硬化患者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慢性乙肝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酸转移酶、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BV-DNA等进行比较,计算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通过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特征。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等高于慢性乙肝患者,病毒载量较低,炎症活度多为G1和G2,纤维化程度在S2以下,脂肪变程度多在F2、F3之间,肝脾CT比值低于慢性乙肝患者。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不同于单纯慢性乙肝患者,应积极行肝组织学检查早期诊断,合理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对乙型肝炎(CHB)患者抑郁症状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CHB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在常规CHB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乌灵胶囊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并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由患者自我评估抑郁状态。结果两组SDS评分均较给药前明显降低(P<0.01),对抑郁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72.50%、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4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食欲减退、失眠等。结论乌灵胶囊能有效治疗乙型肝炎患者的抑郁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舒肝宁注射液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1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1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iv舒肝宁注射液,2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康宁联合替诺福韦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84例,根据就诊号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口服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30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肝康宁片,5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95%和97.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白细胞介素-18(IL-18)、降钙素原(PCT)、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N端肽(PC-Ⅲ)、Ⅳ型胶原(Ⅳ-C)、层黏连蛋白(LN)水平明显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康宁联合替诺福韦治疗病毒性肝炎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还可以降低机体炎性反应、增加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8.
郭春霞 《中国基层医药》2014,(10):1470-1472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液指标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122例脂肪肝患者为观察组与131例同期入院非脂肪肝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血常规、血脂、肝功能等血液指标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各种血液指标之间的差异,统计肝功能指标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常规指标WBC、LYM、EO、RBC、HCT、HGB、MPV、大型血小板比率( P-LCR)显著高于对照组( t =10.694、3.584、5.427、18.65、22.857、23.014、4.217、4.684,均P<0.05),PLT显著低于对照组(t=5.631,P<0.05);观察组TG、TC、LDL-C、AST、ALT显著高于对照组(t=7.01、8.45、7.26、13.62、11.98,均P<0.05),而观察组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t=4.13,P<0.05);ALT与TC、TG呈正相关(OR=1.762,P<0.05),与HDL-C呈负相关(OR=0.745,P<0.05);AST与ALT、TC呈正相关(OR=3.678,P<0.05),ALT与AST、HDL-C、TG存在较好的线性分布关系。结论脂肪肝与非脂肪肝患者的血液指标存在显著差异,肝功能的指标与血脂指标之间的关系密切,降低血脂的含量有助于改善肝功能,为脂肪肝临床诊断与指导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