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对神经缺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神经缺损功能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3%(P0.05);治疗1周后,CT复查观察组血肿量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周后观察组血肿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3周观察组ND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促进脑部血肿吸收。  相似文献   

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研究--193例资料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比较3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评价脑血管病临床轻重程度、预后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应用<中国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与<加拿大神经功能评分>(CNS)对193例急性脑血管病临床轻重程度、预后转归进行评价.结果3种神经功能评分均能对不同程度和类型脑血管病人作出临床评定,但CNS评分数据变异小,能较客观评价不同部位出血和特殊部位脑梗死的临床状况;CSS与CNS和NIHSS评价病情轻重和转归有同等价值,相关性较好.结论CSS能较好反映脑血管病人的病情轻重程度和21d的疾病转归情况,与NIHSS、CNS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149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术前危险评分,观察其相应麻醉及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年龄、发病时间、出血量、部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mascale,GCS)、合并症、生命体征等各项参数进行术前危险程度评分后分为:Ⅰ组低危险组(10-15分),Ⅱ组中危险组(7-9分),Ⅲ组高危险组(3-6分)。结果最高15分,最低3分,Ⅰ组52例,术后无1例死亡,Ⅱ组62例,其中死亡20例,死亡率32.3%,Ⅲ组35例,其中死亡25例,死亡率71.4%,总死亡率为30.2%。结论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术前危险评分,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病情,合理使用麻醉药,选择最佳术式,提高麻醉及手术安全性,改善预后并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ICU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ICU 2010-01-2012-12收治的11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60例,常规对照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加用34℃~35℃亚低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60d预后。结果亚低温治疗组与常规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GCS评分存在明显差异,亚低温治疗组患者预后明显改善且病死率低。结论亚低温用于ICU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致残率,降低病死率,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经典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与脑梗死面积的相关性。方法:采用Zea Longa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在不同时间段对脑梗死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用2%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溶液对脑组织染色,计算脑梗死面积及梗死体积百分比。结果: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梗死模型的大鼠24~48 h内神经功能评分降低,但脑梗死体积却增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脑梗死体积百分比之间无相关性(r=-0.3762;P=0.88999)。结论:经典线栓法制备的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大脑中动脉栓塞)中,尚不能认为大鼠的肢体运动功能与脑梗死体积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 )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HICH患者120例随机分为PNS组(常规药物治疗加三七总皂苷)58例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62例; 所有入选患者分别于入组第 1、4、10、17 d利用CT测量血肿体积,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脑出血治疗方法,PNS组先采用常规药物治疗3 d,并于第4 d开始加用血塞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为PNS)0.4 g静滴,1次/d,连用14 d,于第10 d和第17 d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PNS组第10、17 d血肿体积均小于对照组(P<0.01); 第10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第17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三七总皂苷能明显促进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的吸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清除术治疗的急救疗效。方法对2014-05—2016-05收治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5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对照组52例(传统内科治疗)和研究组53例(微创清除术),对比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lasgow昏迷评分、病死率及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62.26%,高于对照组46.15%,且病死率低于对照组(5.67%vs 1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低于对照组,中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后研究组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Glasgow昏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72h后病死率及并发症比较,研究组明显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患者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清除术实施急诊救治,确切疗效,可明显提高救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脑出血患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18-01—2020-01收治的237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入院时检测HGF及NGF水平,于发病72 h时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析HGF和NGF水平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结果 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对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3 0例入选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于入组第 1、4、12、2 4d利用CT测量血肿体积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甘露醇静滴作为基础治疗 ,治疗组加用尼莫地平针 10mg/d ,缓慢静滴 ,连用 12d ,后改为口服尼莫地平片 40mg ,3次 /d。结果 :治疗组第 4、12、2 4d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明显高于对照组 ,治疗组第 12、2 4d血肿体积缩小程度大于对照组。结论 :尼莫地平能促进脑出血血肿的吸收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与病情和早期转归的关系。方法设健康体检者为对照,检测同期入院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患者及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入院和第4周血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评定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组患者hs-CRP均增高(P<0.01),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与未破入脑室患者有显著差异(P<0.05),破入脑室患者未好转组与好转组间hs-CRP差异显著。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病情相关,对其早期转归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老年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SAH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与年龄界值的关系。 方法收集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原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SAH老年患者212例,分析SAH患者术后1年神经功能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AH预后的相关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影响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年龄界值。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夹闭组和栓塞组,对比2组患者的相关资料。 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高Hunt-Hess(H-H)分级(4~5)、Fisher高分级(3~4)是SAH老年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提示年龄对SAH老年患者不良预后预测的最佳界值为70岁(敏感度:89.3%;特异性:28.4%;准确性:87.7%)。2组治疗方式在入院时H-H分级(1~3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夹闭组(60~70岁、低H-H分级)患者的1年期预后良好率为83.3%,栓塞组为88.3%;夹闭组(>70岁、低H-H分级)患者的1年期预后良好率为18.8%,栓塞组为32.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AH老年患者神经功能不良预后与患者入院时的病情严重程度(H-H分级)及临界年龄(>70岁)相关,而与治疗方式的选取(开颅动脉瘤颈夹闭或血管介入栓塞治疗)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中的铁水平的评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0例,将其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设为对照组,均对其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 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水平、NI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左、右基底节,左、右丘脑,左、右额颞等部位的铁沉积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左基底节、右基底节、左丘脑、右丘脑、左额颞和右额颞的角弧度值与血肿体积、收缩压、NIHS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0<r<0.8,P<0.05)。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中的铁水平随血压、血肿体积、NIHSS评分的升高而升高,可将出血区域的角弧度值作为评估铁过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2010-05-2013-06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6~24个月,采用GCS评分指标,良好(5分)31例,轻残(4分)46例,重残(3分)19例,植物生存(2分)15例,死亡(1分)9例。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尽早手术,可以有效预防出现继发性脑损害,有利于术后神经功能及意识状态恢复。  相似文献   

15.
阿司匹林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Asp)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相关性。方法开颅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12例,按发病前长期应用Asp与否分为未应用Asp(A)组和应用Asp(B)组。比较两组术后再出血率、再出血量、死亡率及随访6个月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结果术后再出血率A组为12.1%,B组为39.7%;再出血量A组为(41.3±20.6)ml,B组为(53.2±20.1)ml;死亡率A组为13.4%,B组为38.4%;6个月后ADL评分A组为(67.05±26.2)分,B组为(55.17±29.4)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长期服用Asp增加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机会,增加致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促醒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综合护理组(n=42)和常规护理组(n=42),分别予以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所有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包括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药物止血、营养对症支持等。护理时间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的促醒效果、并发症和生存质量的改变。结果护理4周后,2组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且综合护理组升高值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1);综合护理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χ2=4.61,P=0.032);2组护理后生存质量得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且综合护理组得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促醒作用,减少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生存质量,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颅脑钻孔引流术与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06—2011-06 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3例。A组给予颅脑钻孔引流术治疗,B组给予开颅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血肿清除率及血肿消失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 A组手术时间(37.03±9.86)min短于B组(116.12±8.73)min,首次血肿清除率(40.23±8.47)%低于B组(72.54±9.16)%,血肿消失时间(4.96±1.30)d长于B组(3.61±1.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24±3.17)分低于B组(21.68±3.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肺部感染率2.33%低于B组16.28%,术后再出血率18.60%高于B组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预后不良率25.58%低于B组4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钻孔引流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操作简单,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但血肿消失时间长、首次血肿清除率低及术后再出血率高,可根据患者综合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