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红云  崔荣昌 《山东医药》2006,46(36):78-78
2003年5月~2005年5月,我们成功对38例患者进行了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描述老年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相关维护知识的掌握现状及院外自我维护意愿。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郑州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住院的首次PICC置管老年患者75例进行调查。结果研究对象对PICC置管维护知识标准得分为62.30±17.02,其中日常护理知识83.50±16.82、导管维护65.00±18.03、异常症状观察34.15±10.27;患者院外自我维护意愿得分2.40±0.44,显著高于问卷平均分2.00(t=4.563,P<0.01),说明大部分研究对象有院外自我进行PICC维护的意愿。结论 PICC置管老年肿瘤患者对PICC置管维护知识掌握较差,尤其是如何判断异常症状知识非常欠缺,多数患者有强烈的求知愿望和院外自我护理意愿。  相似文献   

3.
经外周中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发展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其操作方法简单,可床旁操作,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并发症较少。具有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为患者赢得抢救时机。临床中广泛应用于长期静脉输液、静脉化疗、胃肠外营养等患者,为患者提供一条安全、可靠的深静脉通道。我院2008年1月—2011年5月开展PICC置管术228例,现将置管患者常见并发症防治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不同静脉置管在颅脑损伤危重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静脉置管方法在颅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6例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组48例和锁骨下静脉组48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0%,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锁骨下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锁骨下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与PIC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并发症少,可长期留置。  相似文献   

5.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部位通常为肘部静脉,然而有些患者肘部静脉条件差而无法进行穿刺置管。我们采用经颈外静脉行PICC穿刺置管作为肘部PICC置管的辅助手段,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此方法弥补了肘部静脉无法穿刺或穿刺失败的不足,为PICC开辟了一个新的置管途径,为国内外首创。  相似文献   

6.
总结3CG心电定位联合超声引导经颈内静脉隧道式PICC置管在肿瘤科1例头颈部肿瘤老年患者的应用经验。笔者收治了1例双上肢及下肢重度水肿,呼吸困难,无法平卧,营养状况差的患者。患者无法在上肢或下肢行PICC置管,因此采取3CG心电定位联合超声引导经颈内静脉行隧道式PICC置管术。患者成功置入PICC导管,穿刺时间为42分钟,X线摄片显示导管到达上腔静脉,置管患者无并发症的发生。应用3CG心电定位联合超声引导从颈内静脉行隧道式PICC置管,可有效解决无法从四肢血管进行PICC置管患者的静脉治疗难题,避免了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为疑难危重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输液路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2年2月我院肿瘤外科125例PICC置管患者,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预防性护理。结果 2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通过积极护理后,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控制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60例神经内科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置管患者实施全程分期式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在患者入院时、置管前、中、后,出院前5个阶段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连续、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 60例置管患者对PICC概念的了解由入院时的5%上升至置管后的100%,置管成功率100%,最长置管时间286d,并发症发生率13.3%。结论对神经内科PICC置管患者实施全程分期式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置管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延长导管安全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9.
PICC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霞 《山东医药》2010,50(34):41-41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的中心静脉导管。2002年1月-2008年2月,我们共对534例老年肿瘤患者行PICC,现对其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杨秀芹  张芹  崔巍  徐曼  赵欣  秦玉芬 《山东医药》2006,46(27):41-41
经外周静脉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PICC)可减少中心静脉插管的并发症。2004年10月~2005年8月,我们对50例长期输液患者行PICC。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国内已发表的有关肿瘤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中心静脉置管(CVC)临床应用随机对照实验文献进行系统评价,进一步分析比较这两种置管方法在肿瘤患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关于肿瘤患者PICC及CVC两种置管临床应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到2018年8月。由两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MATLAB-R2016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检索436篇文献,最终纳入文献19篇,共纳入2 242例肿瘤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CVC组[RR=1.16,95% CI(1.03~1.31),P=0.018];PICC组置管留置时间显著大于CVC组[MD=87.98,95% CI(54.64~121.33),P<0.01];PICC组导管脱落率显著低于CVC组[RR=0.21,95% CI(0.12~0.37),P<0.01];PICC组导管感染率显著低于CVC组[RR=0.23,95% CI(0.15~0.37),P<0.01];PICC组气胸发生率显著低于CVC组[RR=0.16,95% CI(0.06~0.46),P<0.01];PICC组误入动脉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VC组[RR=0.17,95% CI(0.08~0.36),P=0.001];而PICC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高于CVC组[RR=3.53,95% CI(2.15~5.81),P<0.01];此外两组导管阻塞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ICC在肿瘤患者临床应用中具有一次置管成功率高、置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特点,可更好、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肿瘤患者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结直肠息肉患者康复期胃肠道恢复的影响效果。 方法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结直肠息肉患者106例,采用数字化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情况、胃肠道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相关指标。 结果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11,P=0.03);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S:t=-0.67,P=0.504;SDS:t=0.85,P=0.397),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AS:t=12.165,P<0.001;SDS:t=12.581,P<0.001);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t=9.069,P<0.001),且平均住院时间也低于对照组(t=9.899,P<0.001);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96,P=0.038)。 结论精细化护理对结直肠息肉患者康复期胃肠道恢复的影响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胃肠道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护理(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nursing,CIN)对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济南军区总医院确诊为SAP的住院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综合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腹部症状、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差异。 结果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腹痛症状改善程度、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严重并发症持续时间、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SAP患者采用CIN,可使患者症状缓解率及整体满意度显著提升,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关于围术期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100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随机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50例患者,采取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围术期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强化护理干预,对缩短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改善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显著作用,适宜广泛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模式在结直肠肿瘤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中应用的临床价值及地位。 方法选择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7月1日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5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全程护理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围手术期对照组只采用加速康复护理,全程护理组在加速康复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全程护理干预,全程护理组医师与责任护士协同患者整个住院期间的诊治护理,协同主管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进一步强化加速康复措施的执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尿潴留、腹胀、肺部感染、术后疼痛、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全程护理组首次排便时间(t=-13.49,P=0.034)、术后首次下床时间(t=17.067,P=0.044)、术后进食时间(t=9.704,P<0.01)、总住院时间(t=-0.195,P=0.045)均小于对照组,其在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χ2=4.807,P=0.028)、疼痛(χ2=5.021,P<0.025)等方面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全程护理模式在结直肠肿瘤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中具有优化各项护理举措,为患者提供全程、系统、延续的整体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在救护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7月-2016年12月,将急诊科收治的94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对护士进行无缝隙护理培训并采用无缝隙护理,优化护理流程,两组护理均持续至出院时。比较2组的进出急诊室时间、住院时间、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士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进出急诊室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要低,在护士满意度上,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要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应用于AMI患者,可及时为AMI患者提供优质、系统的护理,可有效提高AMI患者救护的质量,能缩短AMI患者进出急诊室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士满意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在减重代谢手术患者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减重代谢外科接受手术的91例患者,随机分组研究,42例纳入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49例纳入观察组,基于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护理,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从术后观察指标来看,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对照组早,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比对照组早,进食时间比对照组早,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住院费用比对照组少,P<0.05;从护理满意度来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来看,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可以促进减重代谢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增加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配合对于胃镜下胃息肉电切术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经佛山市第一人民院内镜中心行胃镜下胃息肉电切手术80例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方案给予分析。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为(3.10±1.43)d、(2887.66±256.49)元,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0%,明显比对照组高80%(P<0.05)。 结论对胃镜下胃息肉电切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配合,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Central catheter infections are of concern in patients on hemodialysis because of the high risk of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sepsis, and death. Adequate nursing is critical for the prevention of such infections. This study aimed to use the PDCA (plan-do-check-act) method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fection using management in the maintenance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 patients on hemodialysis, compared with routine care.MethodsThis pilot study recruited patients on hemodialysis via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at the Blood Purification Center of Ruijin Hospital between November 2017 and November 2018.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to the routine and PDCA groups. All participants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The PDCA group receiv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management by PDCA. The incidence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related infections,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A total of 122 participants were enrolled in each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entral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as the primary outcome, was 0.8 and 8.8 cases per 1000 catheter days in the PDCA and routine groups, respectively (P < 0.001). In addition, as the secondary outcomes, the scores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health guidance, nursing technology,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score and quality of life (physiological, psychological,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status) were better in the PDCA group than in the routine group (all P < 0.01).ConclusionsThis pilot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PDCA cycle model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 and improve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on hemodialysis.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理念在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具体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食管裂孔疝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及护理,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给予快速康复概念护理,对照组给予正常护理模式。对比各护理模式下,护理效果的差异,如住院时间、肛门疲劳时间、胃管拔出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 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时间、肛门疲劳时间、胃管拔除时间、首餐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在手术期间给与快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速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