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 中药制炭可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还可用于泻痢 或适应临床的某些特殊需要,是临床中常用的炮制品。制备炭药传统使用敞口锅,火候凭经验掌握。随着中药炒药机的普及,炮制工具和加热方法发生了改变。笔者将使CY型炒药机(河南周口药械厂)制备炭药的体会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药制炭止血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炭药用于临床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炭类药不断发展,并沿用至今.早期炭药应用广泛,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自元代葛可久提出了"血见黑则止"的炭药止血理论,炭药品种大量增加,并多用于出血类疾病,自此,炭药的应用逐步集中在止血方面.经过临床应用实践和现代研究发现,有些中药制炭后确能产生或提高止血效果,但也有些中药按传统要求制炭后,止血作用降低.这些现象说明炭药止血理论既有科学性,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作为炭药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炭药止血理论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药制炭法初探庄乾东张纪英山东莒南县中医院276600制炭法,在中药炮制诸法中是一种常用炮制方法,其目的是改变药物性能,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临床多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笔者结合有关资料报道,就制炭理论方法、作用及归经作初步探讨,供同道参阅。1炭类中药的...  相似文献   

4.
单鸣秋  张丽  丁安伟 《中草药》2008,39(4):631-634
制炭为我国中药的传统炮制技术,可以改变药物固有性能,增强收敛止血、固涩止泻之功,缓和药性、降低毒性等.有关炭药的历史沿革、炮制工艺、炮制机制、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牛兴旺 《陕西中医》1996,17(12):559-560
炮制与中药的疗效关系十分密切,中药炮制后,可起到增效作用。止血药制炭可增强止血之效,炒、炙、煅制有利于调整药物的不利因素,向有利方面转化,使有效成分溶出,从而提高中药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中药炮制的超分子化学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中药生物超分子体特征和对人体的"气析"作用,分析中药炮制学研究现状及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并提出破解之策。在前期诠释中医药基础理论,提出"气析"作用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生物超分子化学理论,阐明中药炮制所存问题的根源,形成中药饮片炮制的超分子化学研究对策。中药为巨复生物超分子体,中药炮制就是对生物巨复超分子体的炮制,其本质是在外界高温、高湿条件下,加辅料与不加辅料对生物超分子主客体进行化学变化的中药制药技术;超分子化学贯穿始终,宜用超分子技术进行研究。中药饮片是经过超分子化学反应后主客体分子产生变化的产物,其内部发生了主客分子的理化性质变化,如结合水的逸出、化学键的断裂、脱水、炭化、及其与辅料作用等;炮制后的饮片药性与药效变化程度决定于主客体"印迹模板"变化程度,可采用对人体超分子"印迹模板"的"气析"作用测出,集单用确定与合用可调配的整体相统一的给药体系。该文将从研究思路、方法、品种归属、炮制原理、质量标准、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症结所存,并形成以超分子化学为核心的对策。中药炮制是建立在体现人体经络脏腑超分子"印迹模板"(药素)作用基础上的生物超分子体的化学技术,其反应产物饮片体现单用确定性与合用调配性,由此可构成中药临床配伍调配给药体系。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药"炒炭存性"炮制理论,栀子炒炭要求"存性",即需要保存中药"本来之真性",即凉血,又具有止血等炮制作用。笔者通过查阅近些年的研究文献,总结得出栀子炒炭前后的化学成分发生显著变化,栀子苷类成分含量下降,鞣质类成分含量升高,结合动物实验方法以及具有中医特色的血热出血模型方法,栀子炭的凉血止血作用的炮制机制得到进一步阐明,为栀子炭的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炭药在血证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炭药的特点炭药 ,即炒炭后的中药。炒炭是一种中药炮制方法 ,即将药物置锅内用武火或中火进行加热 ,将药物表面炒至焦黑似炭 ,内部为焦黄或焦褐色 ,达到部分炭化而未至灰化 ,即“炒炭存性”。中药炒炭的主要目的是 :①使药物增强止血作用 (如地榆炭、侧柏叶炭、茜草炭等 ) ;②使药物产生止血作用 (干姜炭、乌梅炭、荆芥炭、防风炭等 )。炒炭后的中药 ,其作用具有了双重性 :其一 ,炒炭后的所存之性 ,也就是原药材的固有特性 ,有不可忽视的治本之功 (这是炭药的个性 ) ;其二 ,炒炭后新获得(增强 )的作用 ,即收敛、固涩、止血之功 ,具有治标…  相似文献   

9.
<正> 中药制炭系指将原药材或生饮片经高温(220~240℃)处理,使药材外部炭化、内部保留固有性能(存性)的一种炮制方法。制品统称炭药。其目的是改变药物性能,增强止血、止痢作用,或缓和药  相似文献   

10.
中药制炭止血理论的现代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规划 《中医研究》2004,17(5):15-16,18
中药制炭用于止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历代中医用药中占有重要地位,形成了独特的炭药止血理论.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止血出者,燔(烧)发安其(创伤)"的记载.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中,记载了"枳实,王不留行,桑根皮……烧灰存性,勿令灰过",成为炮制炭药的第一个质量标准,迨至金元时期,炭药品种已十分丰富,葛可久在<十药神书>中用十灰散治疗肺病吐血,对炭药止血产生了很大影响,使金元医家开始总结炭药与止血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古代经典名方是基于疗效优、毒副作用小、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特点进行研发,其发展将切实推动中医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药及中药复方是多成分体系,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作用于人体,其疗效是多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如何在中药多成分的生物学性质基础上,阐述药材-饮片-制剂制备过程及质量属性显得非常关键。中药和人体均是巨复超分子体,其成分是反映原生物体"印迹模板"特征聚集客体,具有遗传多态性。中药质量属性、炮制、制剂制备与质量属性评价都受到超分子化学的影响,最终反映到"印迹模板"的制备及其质量属性的传递规律上。因此,经典名方研发时运用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来研究中药生物遗传多态性,以及药材炮制、制剂制备与质量属性评价,可提高研发成功的可获得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验证和评价速效止血涂膜剂止血性能;方法:在新西兰兔的脾出血模型上观察速效止血涂膜剂的止血效果,并比较云南白药、海藻酸粉剂及速效止血涂膜剂三种材料对健康人血红细胞沉降率的影响;结果:速效止血涂膜剂出血时间(BT)为(2.66±0.15)min,云南白药对照组的出血时间(BT)为(5.28±0.51)min,两组比较BT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止血涂膜剂组的血沉升高为48.75±8.116,云南白药组血沉升高为17.01±6.78,海藻酸钠组血沉升高为15.25±7.88,组组对ESR影响较大于云南白药组和海藻酸钠组,P〈0.05;结论:速效止血涂膜剂能明显缩短止血时间和减少出血量,而且对人体红细胞有明显的聚集作用。研究结果为该产品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矿物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用矿物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各族人民生存过程中无数次试用、观察、积累的实践医疗经验总结,极具特色。目前,矿物药的治疗范围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矿物药对多种出血病症的临床应用广泛、用药经验丰富且疗效显著,但现代研究文献较少,主要集中在1970—1990年代。本文对近40年来临床具止血作用矿物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出血病症合理用药、对矿物类中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更好地挖掘矿物药资源宝库提供参考。通过对主要著作的统计,记载有止血作用的矿物药共27味。矿物类中药止血药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矿物药的元素分析及相关元素对止血作用的影响,以及相关止血作用的药理实验研究加以证实,但研究尚不深入和全面。矿物类中药止血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消化道出血、咯血、鼻衄、牙龈出血、颅脑出血、流产后出血、血崩、子宫出血、血便及外用止血等。  相似文献   

14.
田瑞  王峥涛  谢燕 《中草药》2023,54(3):817-824
目的 研究山楂炭中发挥止血作用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HPLC图谱对山楂及山楂炭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采用剪尾法、毛细管法对山楂炭体内止血及凝血效果进行考察;分离山楂炭不同极性部位,结合药效学考察,确定山楂炭药效部位;再进一步采用柱色谱分离技术结合体外凝血实验,从药效部位中分离得到发挥止血作用的化学成分,并通过体外凝血四项及血小板聚集率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究。结果 山楂炮制成山楂炭的过程中化学成分发生较大变化,有新成分生成;山楂炭具有止血作用,且其醇提液药效作用比水煎液更强;从山楂炭醇提液中分离得到的醋酸乙酯部位能够显著缩短小鼠的止血及凝血时间,为山楂炭发挥止血作用的药效部位,从中分离获得药效成分松柏醛,该成分能够显著降低凝血酶时间,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提高血小板聚集率。结论 首次从山楂炭中发现并分离得到具有止血作用的化学成分松柏醛,为山楂炭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其他炭药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饮片为传统中药的主要应用形式,是中医临床的处方药的组成原料。中药材凡是经过炮制,无论是否加热都称为制饮片,制饮片又有生、熟饮片的区别。基于生制饮片在临床应用的差异性,本文从中药炮制生熟理论、辅料作用论、制药论等传统中药炮制传统理论着手,重点解析炮制如何影响中药的药性,包括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补泻、毒性等,依据炮制前后药效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的变化实例,诠释炮制使中药药性改变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茜草与茜草炭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的影响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茜草与茜草炭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影响,揭示两者在功效方面的异同。 方法: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浸泡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以云南白药为阳性对照,连续给药7 d,利用此模型观察茜草与茜草炭高、中、低各3个剂量组对血液流变学、凝血酶活性及血小板系统的影响。 结果:茜草能够显著改善不同切变率下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在止血方面体现了一定的双向调节,对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表现出一定的影响,但弱于茜草炭。茜草炭主要通过影响内、外源性凝血酶以及纤维蛋白原来达到促凝效果,能明显提高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率(P<0.01)。 结论:茜草既能化瘀,又能止血,茜草炭主要发挥其止血作用,进一步论证了茜草、茜草炭“生行熟止”的传统炮制理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175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用大黄原生药、大黄止血有效部位及单体止血,分六组进行了随机与双盲对照研究。其结果表明原生药的显效率高(68.8%),止血时间短(1.1~1.5天),但有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大黄止血有效部位与单体的疗效与西药相似,唯大黄醇提片既保留了原生药的优点又消除了它的不良反应,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按照中医“离经之血便是瘀”的理论,用破血逐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AICH)取得了确切的疗效,但没有关于超急期(发病0~4h)内中风证候演变自然史的资料.活化的重组因子Ⅶ(rFⅦa)经过多中心、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证明可以降低AICH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提示我们要重视超急期的止血治疗,同时在AICH发生的0~4h内慎用破血逐瘀药,可通过使用活血止血药和合理的药物配伍来消除加重出血的弊端.  相似文献   

19.
中药炭药及中药提取物经高温炭化会产生"中药炭质药物纳米粒",其过程与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 CDs)的制备工艺类似。由于粒径小于10 nm,称之为"中药衍生碳量子点"。炭药的质量标准是"存性",以中药为原材料制备而成的CDs,不仅具有止血、抗肿瘤等功效,而且具有低毒、水溶性好、生物相容性高、光致发光性能优异等特点,可用于离子检测、药物分析传感、细胞成像、药物递送等领域。从中药衍生碳点在疾病治疗、生物传感和细胞成像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当前面临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消瘀止血片药理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益气祛瘀药制成消瘀止血片,共治疗104例未明原因多部位出血伴血小板聚集缺陷者。本研究分为2组:中药组104例用消瘀止血片治疗,对照组84例用维生素C、K、P,安络血和(或)人工月经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月以上。结果:中药组的止血疗效为92.3%,对照组为27.4%(x2=20.63,P<0.005);各组治疗6个月后的血小板聚集恢复率:中药组为69.2%,对照组仅1.8%,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X2=31.19,P<0.005)。结论:消瘀止血片可能是通过调节血管和血小板的生理功能,使其在临床上达到很好的止血和恢复血小板功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