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总结宫颈癌并糖尿病患者同步放疗化疗的护理干预方案和干预价值,此类合并症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采取同步放化疗的宫颈癌合并糖尿病患者(n=74),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宫颈癌并糖尿病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宫颈癌并糖尿病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宫颈癌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期间负性情绪评分、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后血糖控制良好率。结果组间护理满意度、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血糖控制良好率占比对比,试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对比护理前,护理后试验组对比对照组,试验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更低(P0.05)。结论对宫颈癌并糖尿病同步放化疗患者而言,放化疗期间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利于患者生活质量、血糖控制率、护理满意度的提高,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负性情绪,整体上促进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详细记录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对症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价值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该院自2018年2月-2019年2月接收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n=80)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平衡序贯法为基准,分为试验组(n=40,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n=40,实施常规护理),对80例患者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估。结果血糖水平:试验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试验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价值显著,既可降低血糖水平,又可改善日常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阶梯式营养干预配合量化式目标锻炼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化疗患者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7月接受传统营养干预的患者55例及2020年8月—2021年12月接受阶梯式营养干预的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不同营养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2组患者均进行低强度常规化疗;此外2组均接受量化式目标锻炼,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营养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阶梯式营养干预;2组患者均进行干预3个月。比较2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治疗效果;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出院前、干预3个月后转铁蛋白(TRF)、血清白蛋白(ALB)、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评分、人体质量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癌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评分、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治疗中断次数;比较2组患者干预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1.8%vs 63.6%,P<0.05)。2组患者出院前及干预3个月后TRF、 ALB水平、 BMI、三头肌皮褶厚度、 FACT...  相似文献   

5.
王林慧 《糖尿病新世界》2022,(1):135-138,155
目的 探究临床干预性护理方法在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成效及对生活质量、血糖指标的治疗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4月—2021年5月收治的98例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措施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49)与观察组(n=49),对照组接受常规性临床护理,观察组接受临床干预性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在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糜烂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宫颈糜烂患者12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试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平均出血时间为(8.12±2.45)d,对照组的平均出血时间为(13.21±3.8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出血时间,应在临床中得到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中运用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120例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研究,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44)、干预组(n=76),常规组进行常规化疗,干预组在常规化疗过程中运用糖皮质激素,分析总结不同用药方式对患者血糖状况、治疗安全性的影响。结果干预组患者化疗时血糖水平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患者化疗前、化疗后1 d、化疗后3 d、化疗后5 h、化疗后7 h血糖水平及化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化疗期间血糖10 mmol/L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中运用糖皮质激素时需加强血糖调控,以保证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该文欲研究糖尿病组护理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30)和对照组(n=30)。结果两组护理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方面,干预组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实施的效果(P0.05)。结论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组中使用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在糖尿病足患者中使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文项目分析对象即为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该院参与诊治的66例糖尿病足患者,选取抽签法对样本实施分组处理,对照组(n=33)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n=33)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评价对照组与试验组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水平以及临床护理有效率。结果试验组糖尿病足患者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血糖监测、自我护理、饮食控制、健康锻炼、临床护理有效率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足患者中利于改善血糖水平,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高血压合并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其血压及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将86例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焦虑症患者分为参考组(n=43)和试验组(n=43),予以参考组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试验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DP及DBP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SBP及DBP水平均较参考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较参考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焦虑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可降低血压水平并可缓解其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1.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睡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u JP  Song ZY  Xu Y  Zhang YM  Shen RH 《中华内科杂志》2010,49(7):587-590
目的 分析伴焦虑抑郁和无焦虑抑郁的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睡眠质量的差别,探讨IBS患者的睡眠特征.方法 采用pittsburgh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IBS患者(145例)及健康体检志愿者(59例)进行问卷调查,再根据焦虑或抑郁评分对IBS患者分为无焦虑抑郁亚组和伴焦虑抑郁亚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SAS、SDS量表中,IBS组的SAS粗分、SDS粗分及SAS粗分阳性率均比健康对照组高(29.43±15.24比26.10±11.55,31.29±13.32比26.51±13.91,12.41%比3.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DS粗分阳性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SQI量表中,IBS组及无焦虑抑郁IBS亚组在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等3个因子及PSQI总分比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焦虑抑郁的IBS亚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等6个因子和PSQI总分比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焦虑抑郁的IBS亚组在所有7个因子和PSQI总分均比无焦虑抑郁的IBS亚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BS患者存在睡眠异常,主要表现在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3个因子和PSQI总分异常,这些因子的异常独立于患者的情绪障碍,但情绪障碍会加重IBS患者的睡眠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个体化教育方案对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就诊的老年慢性乙肝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教育方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前和干预12周时,采用心理焦虑自评量表(SAS)、心理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进行评估;采取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医学应对问卷MCMQ各项维度进行评分,对服药依从性对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估。结果干预12周后,2组SF-36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2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2组MCMQ各项维度评分中面对项评分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2组回避、放弃项评分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CMQ各项维度评分中面对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回避、放弃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教育方案后可促进老年慢性乙肝患者对疾病正确认知,提高自我管理意识,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和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的作用。方法将102例老年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另一组为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组(心理干预组)。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在出院时进行临床疗效总体评估。结果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SAS、SDS、SAQ首次评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周后再次评定,心理干预组的SAS、SDS、SAQ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16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各58例。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以及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于入院时和入院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个月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干预组SDS[(57.41±9.10)分∶(51.34±9.02)分]、SAS评分[(53.33±8.64)分∶(45.59±8.22)分]显著降低,P均〈0.01,SAQ量表中各项分值均有显著增加,SCL-90量表中各项分值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还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影响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长期睡眠障碍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目的观察某三级医院老年FD患者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的优势分析,并探讨睡眠质量各因子在预测焦虑、抑郁情绪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17-09/2019-09在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住院的老年FD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anxiety/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SAS/SDS)进行调查,运用优势回归方法对其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老年FD患者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PSQI及SAS总分方面女性评分均低于男性(P<0.05),而各维度总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在性别和睡眠质量因子中的日间功能、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对焦虑情绪的预测水平较高(P<0.05).睡眠质量因子中的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对抑郁情绪的预测水平较高(P<0.05).回归分析提示变量X1在已预测方差中为61.54%,X2在已预测方差中为38.46%.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分层及逐步回归后,4个变量(X1,X2,X3,X4)进入回归方程,最终X1在已预测方差中为38.26%,X2为22.86%,X3为17.63%,X4为20.85%.结论睡眠质量各因子中日间功能,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对焦虑情绪有预测作用,而睡眠效率、日间功能对抑郁情绪有预测作用,因此在临床工作应根据睡眠质量各因子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6.
饮食指导联合心理干预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伴抑郁症状患者通过饮食指导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能否更好地改善IBS相关症状。方法将临床诊断为IBS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超过160分,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50;焦虑白评量表SAS标准分≥53为伴抑郁症状的患者21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取样本106例,随机分成药物抗抑郁治疗组35例(对照组)、心理干预组(药物抗抑郁治疗基础上加心理干预)35例和联合饮食组(心理干预组治疗基础上加饮食指导)36例,疗程6周。治疗期间记录症状改善情况及心理症状白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并追踪其疗效。结果联合饮食组在治疗第4周末和第6周末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和94.4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57%和62.86%。与心理干预组相比,联合饮食组的总有效率也较高,从心身健康的改善来看,联合饮食组和心理干预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压力的减轻以及饮食的调整,抑郁情绪明显缓解,患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临床症状评分等变化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束治疗后第12周随访,联合饮食组的复发率仅有5.56%。结论饮食指导联合心理干预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起着协同作用,可有效提高IBS伴抑郁症状患者治疗效果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与心身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匹茨馒睡眠质量指数馈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调查,并通过相关分析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和心身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 患者组与对照组在各项量表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性溃疡患者的PSQI与SAS、SDS、SCL-90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患者主观睡眠质量较差,并存在与精神症状相关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脑出血后忧郁状态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7例脑出血后有忧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1例)和常规护理组(36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分别于入院时和干预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个月后,与干预前和常规护理组同期比较,干预组SDS[(58.15±8.57)分、(60.15±9.38)分比(51.20±7.81)分]、SAS评分[(58.55±6.86)分、(54.75±8.03)分比(45.85±7.14)分]显著降低,MLHFQ量表中所有分值均显著减少[总分:(64.75±6.08)分、(60.18±5.72)分比(42.45±4.71)分],P均<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改善脑出血后忧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干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老年科门诊90例BPH患者(≥65岁)随机分成对照组(45例)及CGA干预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对症处理,干预组首先采用CGA,在此基础上拟定综合治疗方案,指导会诊,并给予治疗及对症处理.治疗前及随访6个月后门诊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并分别进行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分析,以评价CGA对BPH患者生活质量及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BPH患者的IPSS、QOLS、SDS和SAS评分均明显减少(t=11.0,5.84,7.08和9.68,均P<0.01),CGA干预组治疗后BPH患者的IPSS、QOLS、SDS和SAS评分均明显减少(t=14.0,10.4,9.16和6.1,均P<0,01).随访6个月后CGA干预组BPH患者的IPSS、QOLS、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t=4.25,5.55,3.45和2.88,P<0.01).结论 老年综合评估可以明显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20.
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3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12周为1疗程。于人组时、12周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指数问卷(QL—INDEX)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评定。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末试验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分别为(34.27±8.62)分比(43.91±7.39)分,(38.67±6.59)分比(44.89±8.59)分](P〈0.01);12周末试验组SAS和SDS评分比人组时均显著降低[分别为(34.27±8.62)分比(45.68±7.92)分,(38.67±6.59)分比(46.81±9.68)分](P〈0.01)。12周末生活质量总指数试验组为(8.88±1.63)分,对照组为(7.94±3.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