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斯氏针游走盆腔伴感染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79岁,因左股骨颈骨折三枚斯氏针内固定术后5年、双下肢浮肿7d入院。患者1994年7月因跌伤致左股骨颈基底部骨折,伤后7d在当地医院透视下行闭合复位三枚平行斯氏针内固定术,针尾均埋于皮下。术后3个月扶拐下床行走,1997年10月,因1枚斯氏针游走至右股骨大转子处皮外5cm,在当地医院拔除此针,当时摄X线片见余两枚斯氏针进入盆腔约15cm,未行处理。1999年1月因双下肢浮肿在我院内科就诊,行静脉肾盂造影时发现:两枚斯氏针均未经过股骨颈,从股骨颈前方进入盆腔约7cm,股骨颈骨折已愈合,双肾积水,以左侧为著,即转外科治疗,病程中一直…  相似文献   

2.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斯氏针游走胸腔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男性,55岁,因左股骨颈骨折斯氏针内固定术后1年余,胸背部隐痛半年入院。患者于1991年12月跌伤致左股骨颈骨折,于次年7月在当地医院行左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斯氏针内固定术,术后3个月下床,仍跛行。1993年5月感左胸背部疼痛,7月到原手术医院欲取内固定,左髋拍片未见斯氏针,经全身透视发现下胸椎左旁金属异物,分别经背部、腹部手术取针失败。11月来我院就诊。X线片示T_7—T_(11)脊柱左侧棒状金属异物(尖向远端)。左股骨颈陈旧性骨折,移位明显,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CT示T_7—T_(11)左胸腔内脊柱旁4cm处棒状金属异物。于1993年11月19日在气管插管全麻下下经胸腔取金属异物。切口起自T_(10)棘突左旁3cm处,斜向外下长12cm,切除大部11肋后,打开胸膜腔。见长10.5cm斯氏针游离于胸膜腔内,位于T_7—T_(11)椎旁,与肺及胸膜无明显粘连,尖端向远方,顺利取出。  相似文献   

3.
髋部骨折斯氏针内固定术后游走移位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晓平  周健 《中国骨伤》1998,11(6):58-59
例1,男,56岁。右股骨颈骨折15天,术前皮牵4天,位置尚好,为外展型。在定点后局麻粗隆下Zcm行闭合穿针3根,床边X线摄片,发现有2根针穿过关节面,反复进退二次,折弯针尾30”于皮下,6个月扶拐下地,2个月后2根针退出皮外3cm左右,即去医院拍片复查骨折愈合,位置佳,拔出外露2根针。例2,男,75岁。左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皮牵引回周,连续硬外麻醉后定点,行闭合穿针,床边拍片发现一根斯氏针不佳,退针进行调整。术后4个月扶拐下地并短时间负重,l个月后反复出现左下腹及腰部疼痛不适,于1977年7月4日来门诊以“腰腹痛原因待查”住…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4岁,因左锁骨骨折于1987年6月底入院。入院后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后45天摄片见克氏针向内移位,克氏针远端在左锁骨内1/3处,近端位于左胸锁关节处,当即在局麻下行克氏针取出术,沿左锁骨内1/3切开至锁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1岁,因左锁骨骨折于1994年1月25日入院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针尾留于皮下约0.5cm,10天后切口愈合而出院。术后第185天患者入院要求取除内固定,摄左锁骨片,在左锁骨内无钢针存留,随即摄胸部正侧位片,正位片见克氏针位于胸骨左侧与前正中线成25°角的胸骨阴影内,侧位片见钢针位于胸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0岁,农民,外伤致左股骨颈骨折,1990年8月27日入院,经胫骨牵引4d,在X线监视下,行手法复位闭式三翼钉内固定术。术中改用多根斯氏针固定,由于穿针不规范,造成反粗隆间骨折,手术失败,次日改用鹅头钉内固定。 讨论: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法较多,临床仍以三翼钉、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95岁。1994年3月在家中滑倒,摄片诊断为:左股骨颈骨折,头下型。当时行皮牵引治疗。同年11月26日再次跌伤,12月6日人院。X线显示:左股骨颈陈旧性骨折,尖下型,畸形愈合;左股骨粗隆下骨折,断端重叠移位,90°成角畸形。诊断为左股骨粗隆下骨折伴左股骨颈陈旧性骨折。入院后行左股骨下端骨牵引,于12月29日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股骨上端假体置换术,术后穿丁字鞋,半月后拆线,伤口甲级愈合。2个月后扶拐行走,摄片复查假体位置良好。经15个月随访,目前髋不痛,关节活动正常,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40岁.因左股骨颈头下型骨折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1周移动左下肢时人工全髋后脱位.患者非常担心,次日突然神志不清,口吐白沫,全身抽搐(既往有癫痫发作史).醒后诉右髓部疼痛,X线示右股骨颈头颈型骨折.即行左人工全髋开放复位,右股骨颈3根斯氏针经皮内固定术.讨论由于肌肉强烈收缩所致的骨折称为肌因性骨折.髋关节部位的肌肉主要有臀大肌、臀中肌  相似文献   

9.
胸锁关节脱位内固定钢针游走心包肺内一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47岁。因左胸锁关节脱位行克氏针内固定术后5个月,常规摄片时发现克氏针坠入纵隔及右上肺1个月而入院。患者于1994年6月跌伤致左胸锁关节前脱位,于当月在本院行左胸锁关节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后患者恢复佳,10月份来院准备拆除内固定时摄片发现克氏针偏离固定部位,胸透证实1枚在右上肺内,1枚在心包内。在全麻下行经胸腔取异物术。取胸骨旁切口分左右二路,先切除右第三肋软骨进入右侧胸腔上部,触及克氏针位于脏层胸膜之内,顺利取出1枚长约55cm克氏针,针孔丝线结扎,未见漏气及肺压缩。接着行切除左第三、四肋…  相似文献   

10.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克氏针滑脱刺入肺内一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患者男,33岁,工人。1994年12月25日因车祸致左锁骨中1/3骨折移位,经手法复位外固定失败后,急诊切开复位,用三枚克氏针内固定,其中一枚克氏针尾端未弯钩。术后2个月,突然出现左胸部疼痛、憋气、阵发性刺激性呛咳、痰中带血等症状,服用磷酸可待因等止咳药后仍难以奏效。1周后来我院就诊,摄X线片发现固定左锁骨的一枚克氏针滑脱并游入左侧胸腔(图1)。肺部CT显示克氏针一端游入左肺,并穿透支气管进入纵隔(图2)。入院后全麻下开胸,行左肺内克氏针取出术。术中检查发现左肺处有一瘢痕粘连,克氏针已完全包埋于肺内,针尖刺…  相似文献   

11.
例1,患者,女,32岁,于1997年1月2日因车祸伤及头部和双下肢,在我院检查和摄X线片,CT片后诊断为脑挫裂伤,双侧股骨干骨折,经积极抢救和对症治疗,昏迷半月后意识恢复。先后两次行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梅花钟内固定。患者术后曾诉左髋部疼痛,疑为梅花针针尾刺激所致,未做影像学检查。两月后复查X光片时发现左股骨颈陈旧性骨折,移位明显,尚未愈合,股骨头密度均匀,左股骨干骨折对位良好,折线模糊,  相似文献   

12.
1996年10月8日,笔者应用麟针治疗右股骨颈骨折1例,术后11年出现鱼麟针称位.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86岁,11年前(1996年10月8日)因右股骨颈骨折行手法复位,经皮锤麟针内固定,术后卧床6个月摄X线片骨折无愈合,但因鱼麟针位置合适骨折无再移位而继续固定,2年后复查骨折未愈合但移位不明显,其中2枚鱼麟针退出而拔出,1枚鱼麟针位置尚可,而未拔除继续固定.  相似文献   

13.
斯氏针进入腹腔一例计汉华患者女,47岁。因股骨颈骨折2周,在当地医院行复位,斯氏针内固定术。术后卧床休息1个月。复查时经X线片发现,1根斯氏针进入骨盆内,经剖腹术取出斯氏针。分析斯氏针进入腹腔的原因:①斯氏针为一圆柱形,无翼,故内固定后不能防滑,防旋...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90岁,因摔倒致左髋疼痛,功能障碍于1993年1月15日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心肺未闻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肿大.左侧大转子位于髂坐连线以上,左腹股沟压痛,左下肢短缩2.5cm.左髋关节X线片示:左股骨颈骨折,远折端向上移位2.5cm.治疗:X线透视下复位,经皮穿入2枚骨圆针交叉内固定左股骨颈.术后3个月复修X线片示:股骨颈骨折未愈合,但仅见1枚骨圆针,另1枚巳游走至左胸,呈纵行位于左胸膜的后外侧.患者无特殊不适.局麻下顺利取针,未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中华外科杂志、解放军医学杂志、中华骨科杂志、骨与关节损伤杂志和全军骨科专业组联合组织的髋关节外科专题座谈会于1983年7月18~25日在烟台市召开。现将髋关节损伤3个专题的发言情况整理如下,供读者参考。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报告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其疗效仍不够理想,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北京胥少汀介绍了多根斯氏针内固定,4根针通过股骨外侧较厚皮质,分别在压力骨梁,股骨矩和张力骨梁中交叉分布。通  相似文献   

16.
例1男、50岁。1985年因左股骨颈基底型骨折入院。Pauwel角50°,用3根骨圆针经皮固定股骨颈。即刻拍片,见1根钢针尖端已穿出骨皮质,将钉退出1cm,5周后病人述有里急后重,会阴部疼痛,X片发现原退出骨圆针尖端已滑移盆腔。后在腰麻下经肛门取出钢针。 例2女、24岁。1989年5月因右股骨颈经颈型骨折而住院,Pauwel角60°,用3根骨圆针经皮固定股骨颈。术后20天、述肛门周围疼痛难忍,X片发现一针尖已进入骨盆内环2cm。肛门指检觉距直肠壁3cm。后在腰麻下经肛门取出钢针。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60岁,于1996年1月18日在行走时不慎跌倒,致伤左髋部。当时肿胀、疼痛、不能行走,由他人护送急到某县医院就诊,经摄片诊断为“左股骨颈骨折”。次日透视下行手法复位,鳞纹针经皮固定术,手术顺利,术后摄片见骨折对位好,术后1周后出院。出院时左髋部疼痛赦轻,左下肢已可在床上作小幅度活动,但左髋部肿胀不消。出院后一个月左髋部肿胀仍不消退,且肿胀范围扩大至臀部,故于1996年2月28日再次到某县医院住院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出院。 4个月后臀部肿块仍在增大,且已严重影响左下肢活动,于1996年6月16日来我院治疗。查体:左下肢呈伸髋屈膝位放置,左臀部上从髂后上棘,内至骶尾部,外至股骨大转子,下至大腿中上段有一巨大肿物,约35cm×32cm×l8cm。入院后一周行左髋部肿块切开探查术,见臀大肌已压迫变性,呈无菌性坏死状,整个臀大肌被压迫呈膜状,最厚处不超过0.5cm,色土黄  相似文献   

18.
经皮穿针万向接头铆固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转子间骨折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用尸骨作万向接头铆固转子间骨折标本力学测试;病人在X线下骨折复位,于大转子下2~3cm处向股骨颈穿入三根斯氏针,在大转子下方7~10cm处横向向股骨拧入一根螺纹针,用万向接头牢固连接该螺纹针与一根斯氏针。结果力学测试实验组骨折向外成角不明显,统计学处理0.01相似文献   

19.
患者,刘某,男,32岁。因左股骨颈骨折20天转入我院诊治,于94年5月行切开复位带缝匠肌骨块植入内固定术。术中以3枚骨园针固定骨折,1枚克氏针固定缝匠肌骨块,术后对症治疗。3个月后下地不负重活动,6个月拍X线片示折线模糊,负重并练习各关节活动。术后8个月X线片示骨折线消失,逐渐加大活动量,术后11个月感左大腿前部时有针刺样疼痛,且感麻木无力。入院复查X线片示骨折已骨性愈合,3枚固定骨  相似文献   

20.
1985年至今,我们采用经皮三根克氏针和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明显移位的跟骨结节水平骨折18例。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7~40岁。打篮球、足球致伤6例,高处跌下足部着地致伤12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块均超过跟骨结节的1/3,且有明显向上移位,并旋转、或并严重倾斜。治疗方法:椎管麻醉下,患侧卧位,患肢屈膝。先将有旋转或倾斜的骨折块纠正,用克氏针行跟骨结节牵引,向后、向下牵使骨折复位。在X线透视下分别用2根克氏针于骨折块中心水平线稍偏后缘处进针,针尖向下与骨折面约成30°至40°钻入,交叉将骨折固定。进针深度以不穿透跟骨下面骨皮质为宜。再用1根克氏针于骨折线下方1.5cm处,针尖略向上钻入跟骨约4cm,后用钢丝将交叉固定骨折的2根针分别与骨折下方的克氏针作“8”字拧紧。经摄X线片证实骨折对位好,克氏针位置正确、深度合适,留针尾露出皮肤1~1.5cm。包扎后置于布朗氏架上。1周后逐渐行患足伸屈锻炼。治疗结果:8周后复查X线片,骨折均未见移位,9周后解除钢丝和克氏针固定。1年后均得到随访,骨折无移位,达骨性愈合,患足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